三年圈粉5.5億,你所知道的輕鬆籌不止是「輕鬆籌」

2020-12-15 中國日報網

2016年年初,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婁滔被確診罹患運動神經元病,常見名——漸凍症。此前她是美麗又霸氣的「滔哥」,跑萬米不在話下,平板支撐能堅持好幾分鐘。

從能說能笑,到身體完全失控,婁滔只經過了半年時間。她趁自己清醒時立下遺囑:「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盡可以捐給他人使用」。

雖然已經做好了死的準備,但是人的本能還是讓她渴望生。

「我很想你。」安裝眼動儀後,失聲的婁滔移動眼球,率先打出這四個字發給好友。

讓每個家庭都有應對疾病的勇氣和力量

楊胤和她的團隊每天都要面對成百上千個類似的被大病重擊的生命。他們以驚人的毅力面對疾病的無情和折磨,依然堅強地尋找一線希望、努力留下一絲美好。

但有時候,壓垮這些家庭的,不是疾病,而是看病的錢。

在《我不是藥神》裡,藥販子不屑一顧地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現實生活中,缺乏醫療健康保障的中國人,過的是戰戰兢兢的日子,一場大病就能讓一個家庭轟然倒下。

根據艾瑞諮詢日前發布的國內首份《健康保障行業研究報告》,中國目前潛在癌症發病風險人群超過277萬人,癌症的平均診療費用在30萬-50萬不等。除去保守估計的基本醫保報銷範圍,預估還需要2493億至4155億元。再加上因意外傷害所產生的診療費用,需要的資金在萬億以上。

即便是在擁有基本醫保的條件下,大部分民眾尤其是絕大多數低收入人群都難以負擔得起一場大病所帶來的診療開銷費用。截至去年,我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有388.2萬戶。

▲來自艾瑞《2018年健康保障行業研究報告》

婁滔的家庭也因巨額的醫藥費陷入困境,他的父親沒有穩定收入,母親是一名中學教師。為了不拖累父母,她拒絕了醫院推薦的昂貴治療方案,轉而採取服用藥物的保守治療。

不過,婁滔母親的同事知道情況後,幫助他們在輕鬆籌上發起籌款。項目一經發布,善意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21天裡1萬多名支持者為婁滔捐款55萬元。婁家的負擔減輕,婁滔得以繼續在醫院治療。

這種基於社交網絡,為求助者提供高效、透明、便捷的籌款渠道,第一時間解決大病患者醫療資金問題的模式,是輕鬆籌首創的「大病眾籌」模式,這也讓更多家庭有了應對疾病的勇氣和力量。

過去三年多,輕鬆籌已經為超過160萬個家庭籌集了超過200億元的善款,在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5億註冊用戶。

「承載了這些家庭的希望之後,沒辦法不做這個事情,只能想辦法做下去。」輕鬆籌創始人、CEO楊胤說。

其實,2014年上線之初,輕鬆籌並沒有項目傾向性。輕鬆籌聯合創始人、COO於亮帶著他的技術團隊想到了一種基於微信朋友圈的眾籌模式——互助籌,設想通過熟人社交解決信任問題,以朋友圈的社交屬性解決傳播渠道問題。

方向定下後,於亮找到了自己的老上司,時任IDG副總裁的楊胤,希望她能夠「先支持一點錢,把這個產品做出來。」事實是,已經到了「不惑」之年的楊胤不僅幫助於亮獲得了IDG投資,還離開工作了近18年的IDG,加入輕鬆籌出任CEO。

雖然目睹過很多創業者的不易和辛酸,但原本就想退休後做公益的楊胤面對一個提前實現理想的機會,義無反顧地跳了進來,「我非常慶幸當時沒有因為麻煩、擔心、困難而退縮,我覺得那個時候是幸福的。」

上線後不久,北京一位重病的程式設計師在輕鬆籌發起個人求助項目,迅速籌得治病所需資金,輕鬆籌在程式設計師之間逐漸流傳開來,後來這類用戶越來越多。

所以,不是輕鬆籌選擇大病救助,是大病患者選擇了輕鬆籌。

但直到2016年,輕鬆籌還想過要放棄醫療救助業務:一方面不盈利,還要賠錢;另一方面,國家對通過網絡向特定受助人籌款並無明確法律規定,很容易引起爭議和質疑。內部有聲音支持做農產品眾籌,降低政策風險和輿論壓力。

讀著用戶留言,楊胤看到大部分都跟大病救助相關,「有一天,我就想明白了這件事兒,如果我們不去把這條路走通,可能很多人通過網際網路得到幫助的這樣一條路就被關上了。所以,我們做的是一件對的事情,既然是對的事情,就應該堅持」。

楊胤頂著巨大的壓力做出了決定:一定要做大病眾籌,救急、救難。

她的堅持也獲得了回報,2016年8月31日,民政部公布首批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輕鬆籌與騰訊公益、淘寶公益、京東公益等12家平臺同時入選,是唯一一個入選的眾籌平臺。

順應公益潮流 輕鬆籌乘風破浪

「我們的捐款主要來自普普通通的個人,他們就在你我中間。」楊胤說。在輕鬆籌平臺上,企業、社會名人不再是主力,更多依賴的是普通人一兩塊、一二十塊、一兩百塊的聚集,「這其實是我們最值得驕傲的。」

在公益發達的美國,普通民眾捐款佔據慈善捐款的70%。除去低收入人群,絕大部分人都把捐款看作一項正常的家庭支出。

在公益發展的中國,這一趨勢也開始顯現,普通民眾正在逐漸成為個人捐贈的中堅力量。近三年,小額捐款年均上漲20%以上。

「幫助和關愛他人是每個人的『剛需』,移動網際網路、行動支付的高速發展,讓『指尖上的公益』成為了可能。」楊胤說。

輕鬆籌就是在這種趨勢下發展壯大的,從0到1000萬用戶,他們用了13個月的時間,從1000萬到1億,卻只用了10個月,現在他們的註冊用戶已經到達了5.5億。

輕鬆籌的迅猛成長,尤其是2016年4月增加了「輕鬆互助」後,讓人看到了以大病眾籌和健康互助為主營業務的健康保障行業的巨大市場潛力,於是玩家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2016年有上百家企業入局。

一個行業進入紅海之後,就是大浪淘沙的過程。

許多平臺上的數據雖然增長迅猛,但背後卻存在著不合理運營等隱患。2017年,信用度、資金鍊、活躍用戶數量、平臺用戶留存率等問題接踵而至,互助行業平臺進行大洗牌。眾多玩家開始逐漸退出市場,運營平臺銳減至數十家。

在平行透明的網際網路世界裡,總是弱者更弱、強者更強。

放棄追求利益最大化、承擔起社會責任的輕鬆籌不僅沒有受到行業寒冬的影響,還在不斷壯大,如今已經成為國內全民健康保障第一平臺,救助項目行業佔比56%。

2017年年初,在他人為資金髮愁的時候,輕鬆籌完成了2800萬美元C輪融資,IDG領投、騰訊、德同資本、同道資本等老股東跟投。

發現商業變現路徑 實現健康全保障

在公眾眼中,輕鬆籌只是大病眾籌平臺,其實你所知道的輕鬆籌不止是「輕鬆籌」。

兩年前,很多賣保險的人在輕鬆籌平臺捐一塊錢,然後留言:「與其事後輕鬆籌,不如事先買保險。」

雖然同事提議把這種言論屏蔽,但楊胤認為:「這說的對呀。如果大家都有保障的話,那就應該事後輕鬆籌的人少,事後沒有人用輕鬆籌、沒有人因為看病沒有錢,那才是我們的成功。」

基於此,輕鬆籌率先找到了合理的商業變現路徑,解決了為不賺錢的大病救助板塊「輸血」的問題,商業路徑打通的同時,輕鬆籌隨之建立起一整套涵蓋事前保障和事後救助的完整健康保障體系:大病救助、輕鬆互助、輕鬆e保、輕鬆公益,分別對應重大疾病應急救助、事前健康互助、定製化商業保險保障、公益組織對接。

「輕鬆互助」是一種由公益基金會監管的健康互助機制。用戶健康時預存10元加入互助,成為會員。如有會員生病,則其他會員在互助金中均攤醫療費,幫助生病的用戶渡過難關。即「一人患病,眾人均攤救助金」。

大病是小概率事件,因此互助會員數量愈多,每位會員每次分攤的互助金愈少,能幫助的人就更多。為了讓更多人看得起病,輕鬆互助覆蓋了出生28天到65周歲的各個年齡段。

目前,輕鬆互助健康會員數已突破4000萬,佔市場近四成的份額。今年2月,「大病醫保」公益基金攜手輕鬆互助,為山西省中陽縣的2萬名貧困兒童提供每人最高10萬元的額外互助保障金。

「輕鬆e保」是以眾籌和互助為基礎,輕鬆籌於2016年12月推出的網際網路保險銷售平臺。

輕鬆籌是保險的天然化的營銷場景,它的用戶已經有了危機意識和健康保障意識,不用再做用戶教育,購買保險在這個場景下成為一種自發需求。

輕鬆e保與保險公司合作,運用大數據和AI為用戶精選、定製保險產品,還首推使用短險月付模式,加上手續便捷,這些都提升了用戶體驗。

數據顯示,輕鬆e保銷售轉化率,遠遠高於傳統保險和廣場式售賣的網際網路保險,單款產品購買轉化率最高達到13%。

目前,輕鬆e保投用戶已突破500萬,保險保障單日突破3000萬元,成為網際網路保險銷售領域的黑馬。

作為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輕鬆籌為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募捐提供支持。

截止到2017年年底,輕鬆公益與基金會合作項目共653個,累計捐贈217.6萬人次,籌得善款共4673萬元。

根據中國社會組織動態發布的2017平臺運營數據顯示,騰訊公益、螞蟻金服、淘寶公益、廣益聯募、輕鬆公益分列籌款金額的前五名,有效推動了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

2017年,輕鬆籌完成戰略轉型,從全民眾籌平臺轉型為全民健康保障平臺。

「輕鬆籌的發展目標不是顛覆整個保障體系,而是希望能作為行業的中堅力量,不斷開發更多新型優質產品,滿足用戶日益變化的需要,讓需要幫助的家庭更便捷地得到幫助。」

區塊鏈這樣用才有意義

「信任」是中國公益事業最受關注的問題,受捐群體的真實性和資金流向的公開透明度,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平臺的公信力。

對於籌款者,輕鬆籌基於AI的「智愛」審核系統在後臺對提交的信息進行計算打分,並告知人工審核者存在風險,當風險到達一定指數,人工審核會優先找到有問題的項目進行核查。

涉及到諸如身份信息和銀行卡信息都可以實現聯網查詢,但醫院仍然是信息孤島。這給了假病例黑產泛濫提供了可乘之機,尤其是從醫院流出來的黑散病例,給人工審核項目增加了很大難度。即使是國家醫保,也有經常被騙的時候。

近日,輕鬆籌發布倡議:向假病例黑產和騙捐宣戰,讓捐款流向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同時呼籲快速推進醫院信息聯網可查詢。

輕鬆籌還設置了舉報環節。因為輕鬆籌是基於強社交籌集捐款,也依靠強社交加強審核。詐捐者欺騙最多的是他身邊的人,但他不可能長期欺騙這些人。

一旦認定騙捐行為,輕鬆籌先行賠付,會第一時間將善款返回給捐贈者。為了進一步提高騙捐者的犯罪成本,輕鬆籌已經開始採用視頻審核。

針對善款透明度問題,輕鬆籌走在了時代的最前沿。

去年7月,在「區塊鏈」概念還未爆發時,輕鬆籌就推出了自主研發的公益聯盟區塊鏈產品——「陽光公益聯盟鏈」,這是區塊鏈在業內首次落地應用。如今還接入了紅十字基金會、嫣然天使基金等五十多家公益機構組織。

區塊鏈不是為了挖幣而誕生的,也不是為了收割「韭菜」而應用的,它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具有開放性、自治性,而且不可篡改。

依託陽光鏈,所有用戶的整個善款周期都可被自動記錄在聯盟鏈上,形成一個善款帳本。與此前網際網路公益公開流程相比,陽光鏈細化了善款流動的每個環節,留下的信息也是永久有效的。

區塊鏈解決了公益領域兩大問題:一是捐款的「陽光、透明」,每一筆愛心支持資金,從捐款人到受捐人,每一步都清晰可見,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二是接入「智能協議」後,愛心支持的每一個動作都要受協議的控制,擺脫了人為的幹預,保證了動作的公正性。

「企業通過技術的革新,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公益領域裡,如果我們能夠做些推進的工作,付出多少代價都是值得的。」楊胤說。

近日,陽光鏈2.0上線,後續將聯合40家公募慈善組織和20家非公募組織,為大病患者及其家庭帶去最「實惠」的幫助。

陽光鏈將利用公益節點,聚合所有慈善公益組織,讓籌款項目一目了然的展示在大眾面前。陽光鏈2.0乘光而來,讓公益更加透明。

行善是一種輪迴

根據《2018年健康保障行業研究報告》,輕鬆籌的籌款額是行業第二名的8倍,輕鬆互助的增速是行業第二名的5倍,輕鬆e保是網際網路健康險第一平臺。

作為健康保障領域的領頭羊,輕鬆籌並沒有止步於這些戰績,而是憑藉自身影響力不斷地輸出健康理念,讓健康保障理念深入人心,同時也在加大探索力度,為健康保障事業探索更多可能。

2018年1月23日晚,「123E起來」輕鬆籌公益盛典在北京開幕,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等多家公益組織機構參與,趙雅芝、伊能靜、郭濤等明星、醫院負責人、媒體、愛心人士和大病患者共同出席。

盛典現場,輕鬆籌不僅盤點了過去一年來在平臺上發生過的感人事跡,還對外發布了《公益白皮書》,用大數據的方式詮釋了2017年國內網際網路公益和健康保障領域的發展狀況,一組組鮮活的數據讓公益變得溫暖而真實。

今年3月,日本頂級媒體NHK報導了輕鬆籌通過網際網路眾籌救助困難群體的事跡,輕鬆籌已經成為中國式網際網路創新健康保障的代名詞。

輕鬆籌還藉助明星、影視、綜藝等娛樂化內容進行營銷宣導,讓更多人加入到公益的行列中。輕鬆籌與正在熱映的《我不是藥神》進行了「心若向善,無畏病痛」的聯動營銷,很多觀眾都成為了輕鬆籌的捐款用戶。

輕鬆籌推出的「星能量公益排行榜」,粉絲可以通過支持公益項目來為偶像累積公益值。它有效地將粉絲應援轉化為公益力量,激發了年輕人參與公益的積極性。

在輕鬆籌網站首頁,反覆播放著《行善是一種輪迴》的泰國輕鬆籌廣告片。它是根據真實事件拍攝,以真誠的情感、細膩的情節打動了觀看者,今年5月一推出就成為史上首支最快點擊破億的廣告短片,全網曝光量超過10億。

廣告片中提出的「我希望你一輩子都用不到輕鬆籌」,還引起了一場自殺式營銷熱潮,吸引了30餘家品牌一起跨界聯合推出「我希望你一輩子都用不到……」系列。

輕鬆籌已經開啟國際化戰略,他們最先把技術和經驗帶到了東南亞。這則廣告片和隨後的《父與女》加速了輕鬆籌在海外市場的滲透和擴張。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其他的網際網路創業有國外的模板,但輕鬆籌模式完全是原創,一直在前面披荊斬棘的他們為中國健康保障行業開闢出一條全新的路徑。

楊胤和他的團隊始終堅信公益眾籌的社會價值。用戶在100萬以下的時候,創始人團隊親自跑醫院做審核。每次於亮看到對方太慘了,就立即把兜裡的錢全掏給人家,然後自己打車回來,到了樓下,再讓同事來送打車錢。

「能把幫助別人當成事業,這就是最幸福的事兒。」楊胤說,哪兒需要輕鬆籌,輕鬆籌就到哪兒。

今年元旦剛過,婁滔走了。由於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她的遺願永遠成為遺憾。

但她「把美好留給世界」的精神留下了。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輕鬆籌組織員工進行冰桶挑戰,為了紀念的婁滔,也呼籲更多社會愛心人士關注健康保障,關注大病人群,為他們傳遞愛心和溫暖。

「誰家還沒個病人?」

在疾病面前,人是脆弱的;但只要有一個支點,人又是堅強的,可以面對慘澹的人生。

輕鬆籌,願做這個支點。「我希望你一輩子都用不到輕鬆籌,但如果你需要,全世界都會在這裡幫助你。」

相關焦點

  • 5歲女兒患白血病急需治療 教師父親無奈輕鬆籌上求助籌得30萬救命錢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降臨到了他才5歲大的女兒倪倪身上,原本過著平淡日子的一家瞬間被壓垮了……女兒突患白血病,隨時有生命危險2020年2月底,鄭先生的女兒突然出現臉色蒼白,脖子兩側淋巴結腫大,脖子上有血癍的症狀,而且情況越來越嚴重。因為疫情原因沒能及時就醫,病情就只能一拖再拖。
  • 輕鬆籌多項運營數據領先水滴籌的背後:「初心至善」的價值觀顯現
    近日,輕鬆籌和水滴籌合併的消息傳出,隨後雙方CEO紛紛予以否認,雖然這場鬧劇目前還未結束,但根據媒體曝光出來的數據以及用戶的呼聲來看,輕鬆籌已經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行業NO.1。 在談及合併傳聞時,輕鬆籌曾給出這樣一份數據:輕鬆籌作為健康保障市場的領導者擁有超過50%的市場佔有率,是絕對的市場第一。籌款總額是第二名的10倍。
  • 水滴籌與輕鬆籌在腫瘤醫院搶病人,水滴籌到底怎麼了?
    今年的4月13日,在河北石家莊,水滴籌員工與輕鬆籌員工在醫院大打出手,只為多拿下幾款單子。無獨有偶,5月19日,在重慶腫瘤醫院內,水滴籌與輕鬆籌再起糾紛,雙方又一次為掃樓立項大打出手。也有人感嘆:你以為是公益,在別人眼裡卻是生意。也有不少人就陷入了迷惑,這些人為什麼要為了幾個單子,離公司的形象都不顧及,直接大打出手呢?首先我們要先明確水滴籌員工的掙錢制度。
  • 輕鬆籌5周年:更名輕鬆集團,輕鬆保用戶破3000萬
    9月19日,輕鬆籌在京舉辦5周年慶,宣布任命原弘康人壽總經理張科為輕鬆集團CEO,同時發布「藥神1號」保險產品和「藥輕鬆」健康服務產品兩款新品。科技邊角料現場發現,「藥輕鬆」是輕鬆集團推出一款健康服務新品,在慢病尋藥方面,用戶線上搜索即可獲得全球正品藥物,而在生病尋藥方面為用戶提供海外專家遠程會診,並開出治療方案,海外藥品直郵等服務。不少人對兩年前熱播電影《我不是藥神》記憶猶新,高昂的醫藥費,拖垮大量家庭。
  • VIPABC和VIPKID故事重演:輕鬆籌不輕鬆 還很愁
    說起輕鬆籌,應該有很多人都接觸過,畢竟朋友圈中經常會有人轉發需要籌錢的消息,而且有很多是朋友的朋友、或者是朋友的親戚等等,也有很多人都捐過錢,所以對這個也並不陌生。   輕鬆籌成立於2014年,總計完成4輪融資,其中不乏IDG資本、德同、騰訊等頂級風投及商業巨頭加持,C輪融資後估值更是高達近20億。但是它恐怕不能再叫這個名字了。
  • 輕鬆籌回應員工被水滴籌毆打:保護員工,不向惡勢力低頭
    4月14日,有網友發布視頻曝出水滴籌員工暴打腳踹輕鬆籌員工,視頻中有人大喊「水滴籌打人了」。圖片來源:荔枝視頻4月15日下午,針對網傳員工毆打視頻,水滴籌發布聲明,稱目前當事員工正在當地派出所接受調解,水滴籌將尊重和配合警方的處理決定,也為員工個人的魯莽行為表示歉意。
  • 輕鬆籌楊胤星空演講深情告白5.5億用戶 希望每個家庭都有應對疾病...
    近日,楊胤以輕鬆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和青騰大學學員的雙重身份發表了以《用愛照亮生命的至暗時刻》為主題的星空演講,回顧了輕鬆籌的成長經歷。作為健康保障行業的領袖者,楊胤表示,輕鬆籌長期發展以來希望幫助大病家庭,用愛照亮生命的至暗時刻,讓每個家庭都有面對疾病的勇氣和力量。輕鬆籌為整個健康保障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輕鬆籌將持續完善產品創新及技術升級,解決社會保障體制不足的行業壁壘,為全世界數億民眾帶來健康保障,將綠色健康的溫暖和希望傳遞給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 輕鬆籌回應員工被水滴籌員工毆打:絕不向惡勢力低頭
    對此,水滴籌發布聲明,此事系因輕鬆籌員工言語威脅和污衊導致雙方產生肢體衝突和鬥毆。「目前當事員工正在當地派出所接受調解,水滴籌將尊重和配合警方的處理決定,『我們也為我們員工個人的魯莽行為表示歉意。』」4月15日,輕鬆籌官方微博也發布回應,稱水滴籌員工「致殘式」攻擊輕鬆籌員工頭部,對輕鬆籌員工造成嚴重身心傷害。聲明說,該視頻並非網傳,為事實發生。「對於水滴籌的暴力行徑,輕鬆籌已向當地警方報警,並全力協助警方調查。」
  • 輕鬆籌·輕鬆公益收到壹基金感謝函 微小愛心凝聚 傳遞溫暖與感動
    來源:時光頭條近日,輕鬆籌旗下輕鬆公益收到壹基金寄來的感謝函,感謝函中感謝了輕鬆公益一年來對公益活動的支持。這也是對輕鬆公益背後的輕鬆籌5.5億愛心人士的感謝。輕鬆公益作為民政部指定的首批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憑藉在扶老助老、關愛兒童、扶貧救災等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與創新精神,依託輕鬆籌5.5億註冊用戶,助力公益項目順利籌款,喚醒民眾的公益熱情。截至2018年,輕鬆公益助力公益組織籌款超過1.4億元。
  • 愛心籌、水滴籌、輕鬆籌籌款求助說明範文怎麼寫?
    平時在朋友圈看到不少愛心籌、水滴籌、輕鬆籌的求助文章,要怎麼寫籌款求助說明才能更打動人心呢?小編在此總結了幾個實用小技巧,希望看完之後有需要的人能籌到更多的治病錢。這裡想跟大家說明一下,一味地套用模板不一定能得到一個好的籌款結果。為什麼呢?
  • 年幼兒女先後患癌 輕鬆籌上善款匯聚幫扶貧困大病家庭
    為了給患病的孩子籌集到治病的費用,他在愛心救助平臺輕鬆籌上發起了項目求助。到目前為止,冼福漢給桃子治病已經花費了10多萬元,之後還不知道要做多少療程的化療,醫生說花費保守估計也要準備30萬。這對於冼福漢一家來說簡直是個天文數字,如此高昂的醫療費用,實在難以承受。  據輕鬆籌的志願者現場核實情況了解到,這兩年冼福漢一家不幸的事情接連發生,桃子哥哥冼來淇2010年查出腦腫瘤,到現在還在治療,每天都需要吃藥打針,2016年家裡爺爺奶奶查出癌症,醫治無效已經去世。
  • 輕鬆籌5周年 張銘恩、曾舜晞、侯明昊、王鶴棣傾情代言「愛滿之屋...
    9月19日,由輕鬆集籌舉辦的919輕鬆籌5周年慶「只為用戶而生」新品全球發布會在北京舉辦。
  • ...中國四線以下城市網際網路捐贈踴躍 輕鬆籌20億次捐款大超gofundme
    據每日先驅報、美聯社、雅虎等國際媒體觀察報導,中國網際網路眾籌平臺輕鬆籌上四線及以下城市人群捐款佔比31%,下沉市場用戶對於網際網路捐款擁有極大熱情。並且,輕鬆籌平臺累計達成愛心捐款次數已超20億次,遠超gofundme的1.2億次,成全球捐款次數最多的網際網路眾籌平臺。輕鬆籌攜6億用戶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企業的格局與中國人民的大愛。
  • 輕鬆籌聯合上海市兒童醫院開通網際網路個人大病求助綠色通道
    通道開啟後,由上海市兒童醫院指導發起的輕鬆籌個人求助項目,都將在輕鬆籌求助頁面打上【該項目患者情況由上海市兒童醫院醫護人員現場證實】的標識,幫扶大病家庭快速籌集治療善款,更好地促進大病救助行業的健康發展,為精準健康扶貧助力。
  • 水滴籌、輕鬆籌員工又在醫院起衝突?雙方聯合聲明:動口了,但沒動手
    每經編輯:鄭直5月20日,針對此前報導「水滴籌、輕鬆籌員工在重慶腫瘤醫院起衝突」一事,雙方公司發布聯合聲明:系雙方員工在溝通中因誤會產生口角爭執,未發生鬥毆和受傷,雙方已達成和解。5月19日,有市民舉報重慶腫瘤醫院內,水滴籌、輕鬆籌員工因掃樓立項起衝突,水滴籌2人與輕鬆籌3人互毆,有人受傷。19日晚,涉事平臺水滴籌和輕鬆籌的公關部工作人員均表示,衝突雙方已和解。重慶市公安局渝碚路派出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稱,現場發生糾紛的雙方無人員受傷。
  • 「八王爺」邢昭林在此感動,他的愛不僅給了小檀,還有輕鬆籌
    10月底,2萬多名輕鬆籌網友向魏峰伸出了援手,幫助他們家挺了過來。是的,也許你的歲月靜好是你應得的,但那些為你負重前行的,永遠不應該被辜負。30歲的外賣小哥李雲坐在地上傷心地哭了——超時了10分鐘顧客退了單,損失就要自己承擔。雖然一份外賣才20塊,但對這個外賣小哥來說,這卻是天大的事。
  • 公益路上閃耀的啟明星 輕鬆籌公益盛典「年度公益新銳人物」獎揭曉
    我們耳熟能詳的健康保障平臺輕鬆籌,就是一個擁有6億+愛心用戶的網際網路公益平臺,在六年多的發展歷程中,輕鬆敵堅守著「讓每個家庭都擁有應對疾病的勇氣和力量」的使命,聚小愛成大愛,幫助數以百萬計的大病患者和他們背後的家庭走過了至暗時刻。在公益道路上砥礪前行的輕鬆籌,每年底都舉辦一次有著公益界奧斯卡之稱的公益盛典。
  • 員工被暴打 輕鬆籌官方回應:絕不向惡勢力低頭!
    據水滴籌,事情發生在4月13日上午,地點為河北省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用輕鬆籌官方的話說,是水滴籌員工「致殘式」攻擊了輕鬆籌員工的頭部,造成嚴重身心傷害。輕鬆籌已經就此向當地警方報警,並全力協助調查。輕鬆籌還指出,水滴籌多次對輕鬆籌員工恐嚇、挑釁、主動激起衝突,己方員工已多次忍讓,沒想到直接遭受暴力之苦,而且水滴籌多次、在多地,毆打包括輕鬆籌在內的多個同行。輕鬆籌還公布了相關截圖作為證據。
  • 長期主義者輕鬆籌:守初心、有耐心、立口碑
    原標題:長期主義者輕鬆籌:守初心、有耐心、立口碑「做有耐心的長期主義者!」 12月3日,第四屆123輕鬆籌公益盛典上,輕鬆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楊胤在開場演講中強調。 長期主義,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今天,被談及的不多。但放眼全球,長期主義無疑是一種偉大的投資和經營戰略,無論是股神巴菲特還是亞馬遜,皆是因此獲得成功。
  • ...基金會、明星等信賴 「123YI起來」輕鬆籌公益盛典揭重磅公益項目
    12月3日,由全民健康保障領先平臺輕鬆籌聯合ELLE、公益時報舉辦的第四屆輕鬆籌公益盛典在北京盛大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