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年齡差多少最合適呢?不是2歲也不是3歲,過來人告訴你真相!
最近一個二娃的朋友約我出去逛街,我非常驚訝。原來是大寶放暑假,被老人帶回老家去一段時間,她感嘆少帶一個娃,真的清閒好多,整個人都放鬆了。
她二胎是意外,當時生完大寶剛上班沒多久,哺乳假還沒結束,月經一直沒來,去醫院一檢查,原來是又有了。當時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最終全家決定,還是留下這個孩子。說不定兩個孩子年齡相近,東西都可以連著用,熬過前幾年,後面就好了。
可是生完以後,發現沒有那麼簡單。照顧精力完全不夠,剛餵完小的,又要照顧大的。家裡沒有2個老人,根本忙不過來!兩個孩子由於年齡相近,還經常大打出手,經常為了調解兩個之間的矛盾,就已經筋疲力盡。
那麼二胎年齡到底差多少合適呢?不是2歲也是不是3歲,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過來人是怎麼說的吧,特意找了2位大V家庭,一起來看看他們二胎後的生活現狀。
人物:年糕媽媽,二胎相差4歲
年糕媽媽懷小發糕的時候,年糕剛上幼兒園,為了讓年糕接受即將有小寶寶加入的事實,她提前一年就開始鋪墊,比如陪年糕看他喜歡的小豬佩奇,有意無意地聊起&34;的話題。讓年糕慢慢開始期待媽媽再生一個弟弟妹妹的情景。
而在發糕出生以後,年糕媽媽也是很幸福的了!白天小發糕有自己的爸媽幫忙帶,糕爸也非常給力,白天管年糕、晚上還會幫她弄小發糕;加上年糕已經上幼兒園,所以白天時間不在家,家人都會輕鬆很多!
年糕媽媽自己都感慨,自從發糕出生後,自己陪伴年糕的時間少了很多,心裡常常會愧疚,所以她製造了很多獨生時光,表達自己對年糕的愛,比如出門前的碰頭約定、親親的舉動,晚上睡覺前的晚安,都讓年糕覺得,即便有了小寶寶,媽媽依舊是愛自己的。
所以二胎以後,年糕媽媽很快重返職場,雖然沒有什麼自己的時間,但是在兩個寶寶的養育問題上,並沒有很大的煩惱。
人物:憨爸,二胎相差8歲
憨爸要二胎是一個偶然的契機,在一次朋友聚會上,憨憨看他的朋友有了小弟弟,便問媽媽是否也會再生一個,用憨爸的話來說,他們生二胎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娃。
憨爸自己認為,孩子年齡相差大,雖然玩不到一起,但是兩個孩子之間的競爭少,而老大很容易把小寶寶變成自己的私有財產。
而兩個孩子年齡差距大,老大可以幫助做很多事情,比如拿塊尿不溼、抽張溼紙巾等等,當父母手忙腳亂的時候,老大可以做一個很好的幫手,有了這樣的好幫手,大人也會輕鬆許多。
而早在妹妹出生之前,憨憨就很激動地和他一起組裝妹妹的推車、嬰兒床,多了一個妹妹,激發了他的強烈的保護欲和責任感了。
相較於我朋友的手忙腳亂,以上兩位育兒大v的二胎生活,似乎都得心應手很多,我想這很大程度得益於二胎的年齡差。二胎年齡相差4~6歲之間,好處真的不是一般地多。
大人照顧起來更輕鬆。大寶4~6歲時,正好是上了幼兒園或者小學,白天時間基本不在家,這樣媽媽在照顧新寶寶的時候更加輕鬆,不會出現這邊抱著小寶寶餵奶,那邊大寶寶站在旁邊哭鬧的情形了。
最繁忙也就是晚上的時候,跟家人商量好,讓家人在晚上幫忙照顧小寶寶,自己則給予大寶充分的陪伴。這時候的大寶也可以成為媽媽的好幫手,幫助媽媽一起照顧弟弟、妹妹,也能很好地建立他的責任感。
娃之間代溝小,關係也更親密。4歲的大寶,已經可以聽懂大人的意思,可以很方便地溝通!而4~6歲的年齡差,兩個孩子之間的代溝並不是很大,很多時候,讓大寶帶弟弟妹妹玩,他們還是很樂意的。
而如果年齡超過6歲以上,兩個孩子的興趣相差太大,很難玩到一起,會少了許多互相陪伴的樂趣。
媽媽身體準備好,產後恢復也更快。一般順產3年以內剖腹產,5年以內最好不要二胎!而4歲左右,媽媽身體恢復完全,可以考慮再生一個。
女性24~30歲之間,生育功能處於最佳狀態;無論是卵子質量,還是子宮內膜環境,都是非常好的。如果媽媽在24~30歲之間生下第一胎,基本可以趕在35歲之前生下第二胎,這樣不僅產後可以很好地恢復,媽媽的身體環境對孩子來說,也是最好的。
不過現在很多人晚婚晚育,建議生二胎最好不要超過35歲,35歲以後,女性進入生產力減退的下滑期,身體素質和承受能力大不如前,懷孕也將面臨更多的風險。看了這麼多,你心裡是否有了答案呢?大寶上幼兒園之後再生一個,是不錯的選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