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的話,請關注小貝殼美術,每天為你推薦更多更有趣的少兒美術作品創作方法,讓我們在教育的路上與你同行!
課時設置:2課時
教學對象:3—6歲
教學材料:宣紙、毛筆、國畫顏料、圍裙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章魚的身體構成及特點,提高學生的觀察力。
2、初步運用水墨形式表現創作主題,重點刻畫章魚身體及觸手的動態。
3、通過對章魚的學習,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感悟能力。加深學生對自然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掌握章魚身體的形態特徵。
2、通過運用水墨形式表現主體物,初步感受水墨的濃淡變化及色彩變化。
3、觀察章魚的觸手的動作,表現出觸手的靈活性。
課題引導:
在海洋深處,生活著一種特別的魚類——章魚,它的頭頂上長有八腕,長短不一,腕上有兩行吸盤,經常利用吸盤在海底爬行。但當它們受到驚嚇時,會噴出水流,噴射的水力強勁,從而迅速向反方向移動。遇到危險時會噴出墨汁似的物質,作為煙幕。章魚不僅可連續六次往外噴射墨汁,而且還能夠像最靈活的變色龍一樣,改變自身的顏色和構造,變得如同一塊覆蓋著藻類的石頭,然後突然撲向獵物,而獵物根本沒有時間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章魚可以把自己偽裝成一束珊瑚,還可以把自己裝扮成一堆閃光的礫石。
小朋友們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呢?本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表現這個神奇的海洋生物吧!
同學們,大家一起來認識章魚與水母的區別
作品要求:
1、章魚的數量在1—3隻均可,注意主次關係。
2、背景採用點與線結合的處理方式。
學生作品欣賞
課題延伸:
章魚和水母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小朋友們可以課下了解一下水母的特點,比如:水母的身體輕盈而透明,形狀像蘑菇一樣……小朋友們,一起用水墨的創作形式來表現一下水母吧。
課題解讀
通過本次課的學習,學生了解章魚的身體構成及特點,初步運用水墨形式表現創作主題,重點刻畫章魚身體及觸手的動態。通過對海底生物的了解,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感悟能力。加深學生對自然動物的喜愛之情。
請關注小貝殼美術,每天為你推薦更多更有趣的少兒美術作品創作方法等!
在這裡,我想為你呈現一幅中國兒童美術教育的清明上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