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奮戰在武漢一線的四川省援助湖北醫療隊

2020-12-23 新華網四川站

一線抗疫群英譜

託起生命方舟,我們必須做得更多!

——對話奮戰在武漢一線的四川省援助湖北醫療隊

  第九批 第十批醫療隊 川大華西醫院的醫生出發現場。2月21日下午,四川省第九批第十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在成都完成集結,一同啟程出徵。四川日報記者何海洋攝

  第九批

  領隊王東

  以最小的資源消耗 換取最大的勝利果實

  武昌醫院是我們在武漢的新家,劉智明院長為「家」獻出了生命,我們也應做得更多

  名片

  四川省第九批援助湖北醫療隊

  2月21日赴武漢,共計181人,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省第二中醫醫院以及成都、簡陽、綿陽、自貢、資陽、廣元等地醫療機構。

  工作地點在武漢市武昌醫院,主要開展重症及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

  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因抗擊疫情而倒下的事跡感動了太多的人。2月24日,四川省第九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正式入駐武昌醫院。「醫院就是我們四川隊在武漢的新家,劉院長為『家』獻出了生命,我們也應做得更多。」四川省第九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領隊、綿陽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王東說。

  審視疫情,來自汶川地震重災區綿陽市的王東認為,從災難醫學的角度來看,進入武漢疫區的每一件物資都是極為寶貴的資源,每一份盒飯、每一個蘋果的分配都值得精打細算,統籌考量。

  醫務人員掄起了鐵榔頭

  記者:進駐武昌醫院時,醫院是怎樣的情況?

  王東:武昌醫院1月20日成為新冠肺炎定點診治醫院。在四川醫療隊到達前,已有西京醫院的醫療團隊短時間入駐,並形成臨時工作機制,但在院感防控、病人管理、診療流程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

  我們和該院團隊協商,成立了專家組,將全院的重症病人進行集中收治。在梳理醫院內部感染防控流程時,我們發現進出兩條通道仍有一小段存在交叉,要實現完全隔離,只能在3樓通道的牆上新開一道門。非常時期,醫院設法找來了一名工人。我們的隊員也掄起鐵榔頭和工人一起破牆施工,建新通道。

  注重中西醫結合

  記者:開展臨床救治,特別是重症病人的救治有哪些嘗試?

  王東:我們進駐武昌醫院時,醫院共有在院病人385人,四川醫療隊重點負責其中的113名患者,絕大多數是危重症患者和重症患者。

  在臨床救治中,我們注重中西醫結合的運用,採取「三支一降一抗一防一治」的治療方案。「三支」即呼吸支持、營養支持、心理支持;「一降」即降低機體應激反應;「一抗」即抗病毒、抗感染治療;「一防」即防止併發症、防止機體內環境紊亂、防止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等;「一治」即針對病人原發病的治療。

  精打細算配置資源

  記者:您曾多次參加國內突發災害事件的應急處置,有什麼感受?

  王東:我平時的工作地在綿陽,經歷過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我們對災難醫學救援也在進行積極的思考。災難醫學救援思考的不僅僅是急救醫學,還需系統思考如何針對病患需求實現最有效的資源配置,用最合理的資源消耗實現最好的救援效果。

  記者:落腳到四川醫療隊,有哪些具體實踐?

  王東:我們也在思考如何實現資源和需求的有效配置。比如,我們剛進駐醫院時,當地按照隊員總人數181人配置飯菜,盒飯準點送達。但由於臨床工作的特殊性,經常遇到隊員正在值班而吃不了,造成浪費。我們對送餐方式進行了改進,按照隊員的需求、排班定量送餐。節約使用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爭取以最小的資源消耗換取最大的勝利果實。(記者 袁敏)

  

  第十批

  領隊李進

  助患者減輕焦慮 幫醫務人員減壓放鬆

  除了語言交流,通過表情、肢體動作也能洞察患者內心,心理諮詢師通過輕鬆的方式慢慢走近不願傾訴的患者

  名片

  四川省第十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心理醫療隊)

  2月21日出徵,共50人,分別從四川省12家醫療機構選派。醫療隊中有精神科醫生、護士、心理諮詢師和心理治療師,年齡最大的58歲,最小27歲。主要工作職責包括:精神科臨床醫療服務(精神科聯絡會診)、心理治療和心理諮詢、護理心理指導、心理衛生相關知識技能培訓等。

  抗擊新冠肺炎,心理護航也很重要。心理醫療隊抵達武漢後,通過「談心」的方式為患者減輕壓力,並為長時間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提供心理援助。近日,記者採訪了四川省第十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心理醫療隊)領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教授李進。

  有線上和現場兩種幹預途徑

  記者:心理諮詢能起什麼作用?李進:心理醫療隊的服務對象是抗疫工作中的醫務人員、新冠肺炎患者。疫情日漸緩解,但患者和身處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身心疲憊,心慌、恐懼、擔心、憤怒、疲乏、失眠等問題普遍存在,甚至有部分人可能會發展為心身疾病(焦慮症、抑鬱症、應激障礙等),心理醫療隊到武漢就是幫助他們防止心身疾病發生。

  記者:您和團隊如何為患者提供心理諮詢?

  李進:我們有線上和現場兩種幹預途徑。線上利用「華貝健康新冠心理幹預整合平臺」,這個平臺是國家衛健委推薦,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組織搭建的新冠肺炎疫情專業平臺,包含心理評估、心理科普、線上視頻等項目,我們還在平臺上專門開通了對接武漢10家醫院(6個定點醫院和4個方艙醫院)的專門通道,醫務工作者和患者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在線進行一對一心理諮詢。

  幫助患者傾訴出內心想法

  記者:有的患者內心非常焦慮、痛苦,但不願意向外人傾訴,這種情況如何解決?

  李進:除了語言交流,非言語信息如表情、肢體動作等也能幫我們洞察患者的內心活動。患者不願傾訴,心理諮詢師就通過一些輕鬆的方式慢慢走近患者,獲得對方信任,引導患者放心地溝通。對有牴觸情緒的患者,我們從音樂、書籍等興趣愛好聊起,讓患者覺得如同日常聊天,而不是把他們當作有問題的人。我們也很留意患者的生活需要、對治療的困惑等,給對方提供科學、準確的信息,減輕其對病情和治療的焦慮,同時幫助他們更好地與醫生、護士溝通病情、配合治療。

  記者:一些患者覺得自己生病拖累家人,從而產生自卑情緒。如何安撫?

  李進:我們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幹預。總體上,就是幫助患者傾訴出內心想法,同時設身處地站在患者的角度,體驗對方的感受。

  如果有患者自責無法照顧家人,我們就利用這個願望,鼓勵患者先照顧好自己,康復了才能更好地照顧家人。如果患者後期還需心理諮詢,我們就約好時間,持續定期地進行服務。

  記者:對出現焦慮症狀的醫務人員,心理醫療隊有什麼辦法?

  李進:我們主要是幫助身心疲憊的醫務人員減壓和放鬆,讓其更好地調節身心狀態。同時也會根據醫務人員的心理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培訓,幫助他們學會自我調節,更好地與患者溝通。(記者 李寰)

 

  第三批疾控隊

  領隊關旭靜

  在緊張狀態中工作笑一笑也是戰鬥力

  「完全融入工作,做江漢疾控的一分子。」這是我們提出的角色定位

  名片

  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疾控隊

  14名隊員2月23日奔赴武漢。由四川省疾控中心和成都、綿陽、內江、南充、宜賓、雅安市疾控中心和綿陽市遊仙區疾控中心業務骨幹組成,涵蓋流行病學調查、檢驗檢測、消殺、網絡直報等領域。工作地點在武漢市江漢區疾控中心。

  第三批疾控隊 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疾控隊出發時合影。 受訪者供圖

  「笑一笑,大家都輕鬆點,團隊才會有持久的戰鬥力。」在接受採訪的近1個小時裡,關旭靜爽朗的笑聲基本沒有停過。一些看似平淡的生活點滴,從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疾控隊領隊、四川省疾控中心主任醫師關旭靜口中說出時,總是笑點不斷。

  「來到武漢,我們就是武漢人。」身處疫情形勢嚴峻的武漢市江漢區,四川疾控的14人團隊完全融入當地疾控中心的一線工作中。

  想為武漢多做一些事

  記者:出徵武漢,您帶來了怎樣一支隊伍?

  關旭靜:從接到通知,到完成組隊只用了半天時間。14人團隊中,有「90後」的小弟弟,也有「60後」的老大哥。大家都是懷著一顆熱忱的心聚到了一起,想法也很簡單,就想著自己能為武漢多做一些事情。

  記者:隊員們說,您的笑聲也是療效顯著的安慰劑。

  關旭靜:笑一笑也是戰鬥力。我一直是個樂觀派,這次帶隊出徵武漢,我的一個任務就是為隊員們服好務,讓大家在緊張的狀態中也儘量能開心工作,感受到溫暖和正向激勵。

  做江漢疾控的一分子

  記者:團隊主要承擔哪些工作?

  關旭靜:江漢區疾控中心有50餘名員工,疫情暴發後,全員超負荷地連續工作。

  我們團隊到達後,分成了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環境消殺、信息報送等4個工作小組,分別融入了江漢區疾控中心既有工作團隊,分擔責任和壓力。「完全融入工作,做江漢疾控的一分子。」這是我們提出的角色定位。

  記者:病原核酸檢測是疾控中心工作的重點,這項工作如何開展?

  關旭靜:江漢區疾控中心實驗室條件有限,無法就地開展病原核酸檢測工作,但轄區範圍內病原核酸樣本的採樣、取樣、分裝、送樣等工作還是需要疾控中心全程負責。

  實驗室檢測團隊的夥伴很辛苦,需要在江漢區30餘個隔離點和定點醫院、養老院等機構奔波,現場收集咽拭子標本,並按照生物安全防護要求對標本進行獨立包裝,當天再及時送往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病原核酸檢測。

  近距離採集咽拭子

  記者:工作中遇到哪些困難?

  關旭靜:在隔離點等地進行的咽拭子現場採集,是最容易發生職業暴露的高危操作之一。進行標本採集時,我們的實驗室採樣人員需要湊近密切接觸者或疑似病例的面部,看清其雙咽側扁桃體及咽後壁,再拿棉籤採樣。這一操作過程中,被採集者會對著採樣人員出氣,有時還會因為棉籤擦拭咽喉不適而引起乾嘔、咳嗽,飛沫四濺。

  江漢區隔離點多,送檢樣本量大,實驗室人員包裹在防護服裡工作到深夜也是常事。

  記者:流行病學調查也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團隊如何參與其中?

  關旭靜:消存量,是團隊前一階段工作的主要指向。前期我們主要是開展電話流調,隔離點和居家隔離人員及大量的密切接觸者,我們都會逐一打電話詢問現狀,並及時更新平臺數據。雖是遠程電話交流,但很多隔離人員都特別想跟我們多說說,傾訴意願特別強烈。每當這時,我們也會擺擺龍門陣,讓一通電話儘量在笑聲中收尾。(記者 袁敏)

相關焦點

  • 中山二院援助湖北醫療隊131名隊員返粵
    中山二院援助湖北醫療隊(央廣網發 院方供圖)央廣網廣州4月5日消息(記者鄭澍)4月5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第二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131名隊員從武漢返粵,圓滿完成為期兩個月的支援任務。中山二院援助湖北醫療隊(央廣網發 院方供圖)奮戰到最後, 醫療救治與人文關懷並重目前「武漢保衛戰」已進入尾聲,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131人的醫療隊作為留守到最後的「國家隊」之一,此前不斷從已撤離的其他醫療隊接收將近20名患者。
  • 內江最後一名援助湖北英雄今天下午返川——
    4月7日,武漢解禁前一天,四川省最後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員162人返川,其中包括內江衛生應急隊隊員鄧凱元所在的四川省第三批疾控支援湖北工作隊。▲醫療隊隊員合影(右三為鄧凱元)從2月23日抵達武漢,到今日返川,鄧凱元在武漢奮戰45天,共參與收送樣1萬餘份,錄標本數據8533條。
  •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紀實:「帶著愛和感動,守護...
    剛剛接到山東省衛健委通知,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就立即發出緊急動員令,在全院範圍內選拔抽調醫護人員赴武漢支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動員令剛剛發出,兩所附屬醫院的醫護人員就爭先恐後紛紛請戰,堅決要求參加抗擊疫情的戰鬥,奔赴湖北抗疫一線。在山東中醫藥大學及附屬醫院領導指揮下,不到兩個小時,即迅速完成隊伍組建,並建立起二、三梯隊。
  • 「齊魯糧油」馳援湖北 精準對接援助抗疫一線
    「齊魯糧油,專供湖北!」近日,由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牽頭建設的糧油智慧交易平臺「好糧有網」,推出了「齊魯糧油」專供湖北公益援助活動。2月14日,由「齊魯糧油」聯盟企業德州禹城麥香園食品有限公司捐贈的首批饅頭順利到達湖北並被黃岡市中心醫院接收。2月17日,由發達麵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齊魯糧油」聯盟企業援助的近20噸好糧油產品發往湖北。
  • 德陽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今日出發!等你們平安凱旋
    四川—湖北相鄰相親,守望相助,我們定能同舟共濟,共克時難……」  今天上午,由3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德陽市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整裝出發,一路向北!    今日凌晨,一道緊急命令陸續傳達到德陽全市各個醫療機構——根據安排,我市將緊急抽調30名醫護人員,組建德陽市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
  • 「湖北·武漢」給長沙這支援湖北醫療隊送去氣球花
    肖秀珍介紹,這對「氣球花」是上午10時10分送來的,飄帶上寫著「感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署名為「湖北·武漢」。「武漢人民真是重情重義,門診辦先替全院支援武漢國家醫療隊員收下這份情義,謝謝武漢人民!」門診辦副主任彭蘭說。「不僅送來了『氣球花』,武漢不少被治癒的患者還給醫療隊員發來護士節問候的視頻。」
  • 「感恩、責任、平安」 四川綿陽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啟程
    9日上午,四川綿陽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郭建英代表20名隊員莊嚴宣誓。隨後,醫療隊前往成都雙流機場,與全省各地市州醫療隊一同乘坐專機前往武漢。2月8日晚,元宵佳節,綿陽市中心醫院接上級通知,再次組派醫療隊奔赴湖北援助。隨即,2月9日凌晨,援助湖北第一梯隊5名災害護理預備隊隊員收到出徵通知——這是他們期待已久的召喚。
  • 馳援武漢奔赴一線!泉州8名女護士啟程了!
    昨晚,泉州首批援助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醫療隊啟程前往福州報到,並在今天趕赴一線。背包上一個簡單的福袋、兩顆寓意平安的紅雞蛋,帶著同事們的祝福,8名泉州醫療戰線上的女護士在這一刻開啟了她們馳援武漢的徵程。來自南安光前醫院的李婷婷是這次疫情醫療隊的組長,26日上午剛接到通知,李婷婷就決定趕赴一線。
  • 四川高校援鄂醫療隊速寫
    「你們來了,我們就看到了希望」 1月26日,是四川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救援隊抵達武漢的第二天,全隊人員來不及休整,就進入了緊張的崗前培訓和調研疫情行動。下午1:30正式進駐定點武漢紅十字會醫院。
  • 11名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攜家人重返黃岡
    距離山東醫療隊支援湖北已經過去了半年的時間,在今年國慶節和中秋節到來時刻,山東醫療隊的11名隊員抵達了湖北,回到他們曾經一起戰鬥過的地方。昨天上午九點多,曾經作為山東第九批第十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11名隊員順利抵達武漢天河機場,時隔半年再次回到湖北,隊員們的心情十分激動。「好激動,這次和上次來的心情不一樣。又回到我的第二故鄉,看看我曾經流過汗、拼過命的地方。」一名醫療隊員說。
  • 在京六大醫院醫療隊奔赴武漢
    2月7日清晨,六家在京委屬委管醫院再次派出醫療隊,奔赴武漢!此前,6家在京委屬委管醫院組建的一支121人編制國家援助湖北抗疫醫療隊已飛赴武漢。今天,這六家醫院分別派出了「百人團」前往武漢,全部由醫院領導帶隊。清晨,由111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療隊已經出現在首都機場。這支隊伍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李海潮帶隊。此前,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劉新民已經隨第二批醫療隊抵達武漢開展工作。
  • 美柚捐贈百萬緊缺醫療衛生物資 援助武漢和湖北抗疫一線
    日前,由廈門美柚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美柚)捐贈的1500箱(150萬隻)醫用手套、75000件安心褲、1000件醫用防護服、500個醫用護目鏡等醫療衛生物資陸續到達武漢和湖北抗疫一線。據了解,自疫情爆發以來,美柚一方面主動聯繫武漢多家醫院了解醫療物資需求情況,另一方面組織團隊通過各方渠道,捐贈多批醫用防護服、護目鏡和醫用手套等醫療物資援助武漢和周邊地區的前線醫護人員。此外,考慮到前線女性醫護人員較多,美柚還調集到一批安心褲為白衣天使免除後顧之憂。
  • 陳善光視頻連線平潭支援武漢醫療隊:實驗區人民以你們為驕傲
    3月3日下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陳善光在實驗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視頻連線平潭支援武漢醫療隊成員,代表黨工委、管委會和實驗區人民,向奮戰在武漢戰「疫」一線的全體醫療隊員致以崇高敬意、表示衷心感謝。實驗區領導蔡福勇參加。
  • 行到破曉處,關山一萬重——浙江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戰「疫」日記
    浙江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葛明華在出發時向隊員們提出要求(央廣網發 浙江省人民醫院供圖)「2月19日,我們第五批浙江援助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就馬上接管了一個重症病區,一共收治了44位患者。現在,這些患者經過我們的救治,大部分都已經出院。」浙江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浙江省人民醫院院長葛明華說。
  • 千裡「一線牽」——寧夏首次對援湖北醫療隊開展遠程會診
    「這個病人因發熱、伴噁心、嘔吐收治入院,女兒從武漢回來,已經確診新冠肺炎,但患者本人兩次門診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前後做過多次胸部CT檢查……」屏幕那邊,寧夏援助該院的醫療隊員和當地醫院的醫務人員一起,將患者胸部CT影像上傳,希望專家再給出結論。
  • 青海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醫療護理隊、省紅十字會救護轉運隊武漢戰...
    關上電腦,關好燈,關上門……我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樊海寧還是不放心,他一邊檢查醫療設備的性能,一邊給區中醫院的護士長交代使用方法,並一再叮囑:「我們走了以後,設備出什麼故障或在使用中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隨時給我打電話……」 …… 這是我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在即將離開武漢戰疫一線前的縮影。
  • 珠海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即將返程
    「3月20日前,已經在休整的醫療隊分批撤離,各隊提前做好準備,具體安排等通知。」3月16日上午,珠海市首批援湖北醫療隊隊長、珠海市人民醫院腦血管病科副主任醫師楊建豪接到通知,鑑於目前湖北省、尤其是武漢的疫情持續向好,前線指揮部決定,各省援助湖北醫療隊將分批有序陸續撤離。記者獲悉,珠海首批援湖北醫療隊將於3月20日前返程。
  • 一線來信:不少戰「疫」醫護人員渴望落實輪休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嘉興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至今,武漢多家醫院轉為發熱患者定點醫院已有40餘天。記者最近走訪這些醫院時,聽到多名醫護人員建議,要對持續奮戰時間長的醫護人員優先安排輪休,為「打勝仗」積蓄能量。
  • 「疫」結金蘭 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離別贈武漢同行「一輩子」
    今天是山東援助武漢部分醫療隊回家的日子,隊員們在武漢第三醫院光谷院區和武漢道別。即將分別,大家內心複雜,既有即將返程的激動,又有離別的傷感,也有對一起奮鬥的同行的美好祝福。山東醫療隊隊員們與武漢第三醫院光谷院區的同行們,從陌生到熟悉到默契,他們在這裡共同戰鬥了50多個日日夜夜,他們在這裡結下了終生難忘的戰鬥友誼。
  • 四川援助湖北醫生收到武漢高三女生的書信:「以後我要成為你」
    封面新聞記者 李媛莉 4月3日上午,王巍收到共青團成都市委代轉的禮物——禮敬成都援助湖北醫護人員,蓉城孩子用美術和書法作品,表達心意。作為四川援助湖北醫療隊的一員,王巍收下了其中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