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是靠炫顏露富秀身材,就是靠曬寵物出名的社交網絡上,愛做飯和照顧孩子出名成為網紅的,幾乎沒幾個人,但在我們的鄰國日本,最近出現了例外,有一批爸爸們接過妻子的家務活,成了網紅。
一位叫筒井的90後爸爸,在一年前開始了自己的社交網絡生活,在YouTube、Instagram還有twitter上開始展示自己的家庭煮夫生活。還取名叫:「想伺候妻子和女兒的筒井」。
在從不缺少典型鋼鐵直男型丈夫的日本,筒井的存在可以說是例外中的例外。
筒井1992年出生,185身高80kg體重,身材勻稱,為了方便,平時在家就穿一件優衣庫白T和短褲,因為在一家網絡相關的公司工作,身為程式設計師他貌似在家上班。
不知道是來自做網紅的動力還是當好家庭煮夫的動力,筒井說自己每天早晨5點起床開始做家務,不但把家務都全部都包攬下來,每天一日三餐和照顧女兒的事情也大部分由他來負責,第二天早晨要給妻子和孩子準備什麼吃的,他頭天晚上就要考慮。
他認真將自己做好的料理都po在YouTube上,不到9個月時間,粉絲數就達到了30萬,這在日本素人網紅界,速度可以說是非常驚人了。
無論男女,很多人對做飯這件事可以說是發自內心的痛恨,筒井也是其中的一個,每天他都很糾結做飯麻煩的事情,但作為男人,他並沒有被社會上對男性必須出門掙錢養家的思維定式所捆綁。做家務和照顧女兒,他依舊做的很開心。
筒井的妻子身體不好,對做飯的油煙也會不舒服,筒井就主動來做飯。每個月他在餐食上的花費大概在2-3萬日元上下。剛開始他並不會做飯,各種料理失敗現場層出不窮,不過後來越做越熟練,正式成了一名家庭煮夫。
其實,在日本,像筒井這樣疼愛妻子、喜歡家務愛做飯的男人們成為時下女性中最受歡迎的人群。
從很早時期開始,就有人就給這一類喜歡料理家務長相也出眾的男性起了個名字叫「ikumen」,源自「育兒」的日文,但顯然要比一般的美男要多一項愛家務的技藝。
其中 一個最新的例子就是去年嫁做人婦後就嫌少露面的林志玲,原來她的婚後生活也是在一位寵妻男的照料之下展開。丈夫AKIRA曾在採訪中說和林志玲在疫情期間的生活,他最自豪的是下廚,還忍不住自誇「意外地真的都做得蠻好」。被問到「老婆最愛吃自己做的哪道菜」,AKIRA曾說:「只要我做的她都說好吃,她很溫柔,從來不會說不好吃」,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但是最近,ikumen的名字遭到了很多人的厭惡。原因是很多男性和女性調查對象都認為,這個詞有歧視包攬家務男性的嫌疑。在《朝日新聞》去年的一項調查中顯示,有將近8成人對這個詞有負面情緒。
一位30歲上班族女性說,之所以有這個詞,還是源自於人們意識裡對男性固有社會角色的認知,認為男人的本職工作應該是出門上班賺錢養家,這個詞的誕生並非是對這一類男性的鼓勵和嘉獎,反而帶著一種歧視色彩。希望整個社會把育兒和幹家務看做是無論男女都可以參與的事情。
日劇《全開女孩》
在日本這個每天都有流行詞出現的社會裡,那些家庭煮夫和育兒男性最近又有了一個新叫法:「One Operate」,指的是丈夫在一定時間裡負責所有家務和育兒的工作,這個詞原本就指的是那些既要出門上班又要回家做家務的女性的生活,這次有不少男性開始嘗試這類相似的生活。
為了幫Ikumen正名,2017年,一本名叫《日本酷男人》(Cool Japanese Men)的書出版,作者漢娜·瓦薩洛(Hannah Vassallo)對日本「育男」(Ikumen)進行了研究:與其將他們描述成奶爸,不如說Ikumen是一種「英雄」,強調的是男性的氣質和性魅力。
Ikumen的宣傳海報中,一名男子像超人一樣撕下上班裝束,
裡面的T恤上印著「育」字。
然而,即使在ikumen時代,日本男人參與家務的時間也一直處於世界最低水平。
有研究表明,日本男性每天在日常家務中花費的時間大概是25分鐘,世界排名倒數第三。工作日的時候,妻子做家務的時間每天平均4小時23分鐘,是丈夫(37分鐘)的約7倍。
2012年的一項調查研究
與之相比較的是擅長出奶爸的國度瑞典:男女每天從事家務的時間差能夠控制在一小時以內相比。在瑞典,一個不會做家務的男人不會受歡迎,能夠做家務甚至是婚姻的條件,有77.1%的瑞典人將「男人應該積極參與家務和育兒,遠高於日本人的45.8%。
針對這種情況,明治大學的鈴木賢治教授解釋道,很多日本女性也表示如果對方的收入高,自己並不介意承擔更多的家務。日本男性即使意識到自己必須做更多的家務勞動,也很難採取行動。
甚至有的男性認為,家務那麼簡單的事情,為何女人總是在喊苦?
「我家裡有3個孩子,之前妻子出國3個星期左右,我來負責打掃衛生、洗衣、做飯、準備便當等家務,只要1個小時左右,準備便當不過只需要3分鐘時間。我就好奇那些家裡有未滿12歲孩子的女性,一天要花8個小時做家務是在忙什麼?做卡通便當嗎?」日本知名電商公司的一名男性高管的家務論,曾引起眾多女性的憤怒。
不知道是不是命運的安排,在新冠病毒爆發期間,日本政府為了防止病毒傳播,鼓勵雙職工夫婦在家進行遠程辦公,平時以上班為藉口的男人們,真正開始面臨著家務重新分配的任務。
片岡明昭和妻子在家中
日本人片岡的太太是一名護理系的學生,平時家務基本都是由她負擔。此次她列了一個家務工作表:片岡負擔的家務有21項,太太的卻多達210項。他把太太向他展示的電子表格上傳到推特上,推文被轉發了約21000次,對日本男性不做家務的反思,日本男人應該負擔多少家務的話題再次被提起。
有評論認為,經過這一番磨合,疫情結束之後,男人們會願意為家務花更多的時間。一些男士也表示,從未現感覺與家人如此親近過。
疫情期間,男人們開始學習陪伴家人親子。
冢崎百合子(34歲)和弘正(39歲)和他們的兒子蓮太郎(5歲)一起在東京玩。
在實際生活當中,像網紅筒井以及林志玲老公這樣的例子並不多,更多的情況可能更為極端。
今年34歲的佐藤和妻子共同撫養三個孩子,4歲和2歲的女兒以及剛剛出生尚未滿1歲的兒子,他曾經經歷過一段妻子去娘家休養,剩下自己在家中照顧孩子的時光。
此前,妻子和佐藤商量說想在老家把兒子生下來,於是在產前1個月,佐藤將妻子送回了老家,剩下的兩個女兒和家務就由佐藤一個人來負責。
在這回老家的一個多月裡,佐藤每天上午8點半到下午6點是上班時間,這個時間段裡,他將女兒送到託兒機構,下班接孩子下班後,給她們做飯、洗澡、安頓睡覺、洗衣服、打掃家務、準備第二天的午餐等等。
佐藤本人是一家企業的管理層,6點下班後的加班工作,都是在安頓小孩睡著之後在家完成的。
日本一位家庭主婦畫下的自己的育兒家務生活
在人們的想像中,很多男人體驗過一次之前妻子負責的家務育兒工作後,不少人會敬而遠之,但在上面的這些男性心裡,這種家務全包從早到晚看孩子的經歷反而讓他們更加體會到妻子的不容易。
更是有一位科技企業的老闆在包攬了一次為期一個月的家務和育兒之後,製作了一款生成三餐搭配的app,以免除思考餐食搭配的苦惱。每日夜裡2小時一趟給孩子餵奶的工作,讓他著實感覺到了家務活的壓力。
日本國內一直重視這個問題,也曾多次申請立法延長男性的育兒假。為了改變「日本丈夫不做家事和育兒」的觀念,日本山口縣、佐賀縣、宮崎縣的知事,拍過一個《知事變成孕婦了》想宣傳片,參與者是九州各個縣市的知事(類似中國的省長),三個男人穿上重達7.3kg的模擬孕婦的背心,體驗三個月的孕婦生活。
這些知事都已經當了爸爸,他們要模擬孕婦做各種家務,甚至可能從來沒有自己洗過衣服的男人,要一邊挺著個大肚子一邊洗晾衣服。其中一位三個孩子的父親表示:「現在終於知道妻子懷孕時 的難處,一想到她在這樣的狀態下生活了好幾個月,並且經歷了三次,真的對她充滿了感激和體諒。」
不過,即便這種男性主動承擔家務和育兒工作的現象不斷在增多,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日本家庭格局並沒有很大的變化,即便是開頭的那位筒井,在自己做飯之餘,依然嚮往妻子的一手好菜。毫不猶豫的回答:「老婆親手做的飯。」
參考資料:
在宅中の日本の男性、家事を始める。それは続くだろうか?
https://www.nytimes.com/ja/2020/05/16/world/asia/japan-gender-home-coronavirus
イクメン時代でも世界最低レベル 日本の男はなぜ家事を死ぬほど嫌がるのか
撰文:shumao
原標題:《日本男人的新事業:靠做飯養娃,成為網紅》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