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觀看的未成年網紅:靠娃月入15萬元 「小網紅」是不是個好詞?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青年報

被觀看的未成年網紅

來源:冰點周刊

作者 | 曲俊傑

一個粉絲超千萬的「萌娃」博主,睜著大大的眼睛對正在拍視頻的媽媽說:「在這個家裡,我姓劉,爸爸也姓劉,只有你姓李,誰才是垃圾桶裡撿來的,你心裡沒點數嗎?」

別急著為這位母親抱不平,從帳號展現的信息來看,視頻拍攝和運營都有這位母親參與。

另一個主角是小學女生的帳號裡,僅看視頻縮略圖就能捕捉到「買房」「結婚」「資產過億」「窮」這種成人世界裡的詞。視頻裡的小女孩嘴皮子了得,加上快節奏的剪輯,帶著段子和順口溜氣息的現實大道理,讓成年人的腦子也跟不上拍。

隔著屏幕,孩子的表演被多數成年觀看者認為是童言無忌。評論區裡,更多的人誇孩子伶牙俐齒、長大了不得了,僅有極少數觀眾提出了質疑:這樣的話該從孩子口中說出嗎?

靠娃月入15萬元

萌娃類帳號如今成為各視頻平臺上的大類,兒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過成年人已經不是秘密。

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主打玩具評測的9歲美國男孩瑞恩·卡吉(Ryan Kaji)在2019年狂賺2600萬美元,成為當年收入最高的博主。另一位7歲的韓國視頻博主寶藍,靠發布玩具評測和兒童短劇積累了4000萬粉絲,許多作品播放量過億。去年,憑藉YouTube上的收入,她的父母在首爾「富人區」江南區購置了一棟價值95億韓元(約人民幣5600萬元)的五層豪宅。

同樣是拍兒童短劇,來自山東的韓大鵬給兩個女兒開通短視頻帳號才一年多,月入就15萬元起,「還上帳後都不知道怎麼花」。如今,他是一名全職視頻博主。

在他的帳號「鵬叔在等待」裡,兩個孩子和大人一起出演,雖然有腳本預設,但主要是孩子根據劇情走向自己發揮。喜歡電影的韓大鵬,還在短視頻中加入了分鏡、特寫、各種剪輯技巧,完成一個作品需要5天左右。

這樣的生產效率在同行中並不算高。一些勤奮的家長可以做到日更,有的即便每天只拍孩子吃飯,也能積累幾百萬粉絲。

「人家『雲養女兒』了,已經習慣性地每天去看了,如果不能每天更新我覺得有點對不住人家。」來自北京的劉浩說。他自稱「老父親」,把B站和今日頭條作為主戰場,每天上傳一段3歲女兒的日常畫面,視頻只有幾分鐘,除了花體字幕和音樂外沒有特別的設計。

原本劉浩只在一個僅限親友間分享的軟體上上傳女兒的視頻。去年12月,看到短視頻火了,劉浩覺得「這東西我也能弄啊」。他的手機裡有大量女兒的視頻素材,「隨時準備著」。

周末在B站上直播時,劉浩比較隨緣,不提前通知粉絲,也沒有固定時間。即便如此,直播間裡也能進來1000人左右。不帶貨,純聊天,「能來看的都是特別喜歡我女兒的。」雖然目前粉絲只有幾萬,但黏度高,僅靠每月的播放流量也能獲得數千元的收入。

而對於韓大鵬來說,接廣告是主要的收入方式。他承認自己曾經有點「貪」,有段時間,連續發布的13個視頻裡有12個是廣告。「雖然粉絲沒啥影響,但自己感覺不好。」現在他主動降低了接廣告的頻率。

「以前我就是個普通人,現在掙這麼多錢,我覺得網絡太可怕了。」韓大鵬說。

有的家長已經意識到短視頻流量和收益在未來的轉化。「不管他將來做什麼,這都是一筆個人人設的流量財富。如果可以持續5年、10年,等到他長大需要用到網絡力量的時候,這也是他累積的一個資源。」傑米媽媽說。

曾在世界500強公司工作的傑米媽媽給兒子運營的帳號有100萬粉絲,萌、暖心、海外生活是她的視頻特色。在澳大利亞生活時,兒子的粉絲數把當地幼兒園園長嚇了一跳。而100萬在中國的萌娃博主裡,已經算不上起眼的數字。開通帳號2年多,傑米走在街上被認出的次數也沒超過10次。

「小網紅」是不是個好詞

拍視頻、做直播可以賺錢,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常識,一些家長開始為流量「啃小」。

前段時間,3歲女孩佩琪被父母餵到70斤的新聞備受關注。視頻裡,漢堡、炸雞、烤串等高熱量食物不斷被送到孩子面前,家長強調「馬上突破100斤」。該視頻平臺上,播放量、互動量和收入直接掛鈎。

流量當道,一些孩子對屏幕前的關注也早早地產生了意識。快手上,一個3歲的小女孩在視頻裡熟練地向「老鐵」們預告著直播內容,「阿姨們,今天太忙了,明天給你們賣貨……來我直播間,都安排。」另一段視頻裡,小姑娘乾脆當起了導演,跟爸爸講自己想出來的段子。孩子爸爸則在直播中表揚女兒「幹啥像啥」。

成長在手機下的這一代,似乎對鏡頭有天然的適應能力。「我感覺在她的腦海裡,只要我一拿起手機,對面就應該有一幫叔叔阿姨和哥哥姐姐在看著她。」劉浩說。

對劉浩來說,「網紅」這個詞意味著話語權。「當別人知道你有幾十萬粉絲,做事情也會有顧慮。」

韓大鵬的女兒上學後,幼兒園老師說她們是「小網紅」。他告訴孩子:「如果有人說你是網紅,你說句謝謝就行了。」他覺得,雖然自己和孩子已經是數據意義上的「網紅」,但如今這個詞出現的地方似乎都是負面新聞。

「網紅這個行業,我不貶低它,但我也不崇拜它。」一年前和女兒的一段日常對話視頻意外走紅後,張莉莉的帳號如今在全網的粉絲數超過500萬。

在東北土生土長的6歲女兒「嘴挺碎的」,說到搞笑時張莉莉就抄起手機「聊一段」,娘兒倆日常對話自帶喜感。

女兒在媽媽的鏡頭下十分活躍,有時還在直播間裡和大人搶著帶貨。粉絲說這孩子將來能成網紅主播,張莉莉對此的態度是:絕對不同意。她還是希望女兒能好好學畫畫,將來可以做個設計師,有自己的技能。

「小網紅」高流量的代價是一定程度的隱私洩露。韓大鵬視頻裡女兒的名字都是小名,真名從未公布。劉浩給女兒選幼兒園乾脆選在了刑警隊旁邊,外出也會儘量避免固定的地點。但劉浩相信,「雲養女兒」的粉絲沒有純粹的惡意。

因為擔憂孩子的隱私,傑米媽媽曾想,「要不就不做了吧」。疫情前,一家人從澳大利亞回國,去國內幼兒園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老師,傑米有多少粉絲,目的就是「萬一孩子怎麼著了,老師得有數」。有時候拍到「值得發」的片段,但因為環境暴露了隱私,傑米媽媽也會選擇不發。曾經有粉絲在評論裡認出了視頻拍攝的地點,說你們家肯定在這附近,她迅速刪掉了那條評論。

涉及兒童的流媒體內容,必然會受到更嚴格的監管。經歷了一番亂象之後,如今國內許多大直播平臺都不為18歲以下未成年人設置註冊通道,但一些小平臺上仍有漏洞。

國外視頻平臺措施同樣嚴格,YouTube不允許13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在沒有成年人陪伴的情況下直播,對於違反規定的帳號,平臺將其內容自動移除。此外,YouTube還關閉了所有兒童類視頻的評論功能。

在一些困難家庭,兒童直播有可能是主要收入來源或是「出頭」的辦法。快手上,12歲的浙江永康男孩奧華因唱歌走紅。在紀錄片《正在連接》中,他說當主播是為了理想,以後要成為音樂家。年紀最小的他是家裡賺錢最多的人,靠直播唱歌的收入為媽媽還信用卡、給哥哥打零花錢。

有人看直播時說,這麼小的孩子不該直播。奧華的媽媽回應:「這個天下直播的小孩多得是。」奧華拿著方才唱過歌的話筒搶過話茬,說有個5歲小孩也直播,「他要是不能直播了,你再跟我說。他要是能直播,你就不要說話了。」

去年兩會上,全國政協青聯界別建議儘快出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對未成年人擔任網絡主播作出明確的禁止性規定。他們擔心的是直播平臺內容低俗、未成年人未成形的道德意識和隱私憂患。

支持和反對的聲音並存。反對的網友主要認為,網絡已經滲入當代兒童的生活,直播年齡不該一刀切,需要禁止的是不良直播內容。

「給一些人一條路,不要讓他們必須走上更難的道路吧。」一位微博網友說道。「不是只有我家孩子說大人話」

美國近年播出的兒童選秀節目《小小選美皇后》(Toddlers & Tiaras)中的某些情節,被媒體斥為「臭名昭著」:2歲的女孩Mia穿著黃金胸衣模仿麥當娜熱舞,另一名女孩在衣服裡塞進胸墊和臀墊,扮作身材豐滿的女歌手多莉·帕頓。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參加選秀,不惜安排孩子整容,潔白的假牙、美黑的肌膚、過度的妝容,跟大人眼中的「辣妹」無異。這些畸形努力的背後是巨大商業利益。

國內雖然沒有這樣大張旗鼓的兒童選美,但淘寶兒童模特、「小戲骨」影視等現象也遭到「迎合成年人趣味」的批評。

有人看了張莉莉女兒的視頻後,覺得孩子說話太成熟,沒有天真了。張莉莉覺得,現在的孩子成長在電子產品中,從小就到處旅遊、見識多,跟以前那些玩泥巴、拖鼻涕的孩子沒法相提並論。「不是只有我家孩子說大人話,只是他們沒發現而已。」

即便如此,她還是不喜歡那些讓孩子說段子的帳號,滿口成年人的話題,在網上很容易找到類似的視頻腳本。她也曾關注過這樣的小孩,後來都取關了。「那都是父母沒走正道。」

她的女兒曾參加過央視的節目,和明星一起演小品,但表現並不突出。不同於短視頻裡的伶牙俐齒,現實生活中的女兒「內心膽小敏感」,張莉莉對此心知肚明。

一次,從節目錄製現場回來,傑米媽媽發現孩子在外面遠不如在短視頻裡放得開。她為孩子報了個小主持人班,學習說話、儀態。「短視頻平臺讓我看到了他的不足。」

還有人說拍視頻賺錢是讓孩子沾染了銅臭。「誰是喝空氣長大的?我也得讓女兒知道錢是怎麼賺來的。」張莉莉會對女兒說,你跟別的小朋友不太一樣,你還有一份「工作」要做。

此前是家庭主婦的張莉莉,現在靠拍視頻每個月收入在5萬元以上,靠這些錢還清了貸款,還給女兒報了幾個她喜歡的興趣班。

雖然是短視頻從業者,韓大鵬仍然讓女兒在拍攝時間之外和短視頻保持距離,不會像很多家長一樣,孩子吵鬧了就塞一部手機作「鎮靜劑」。也有不少綜藝和劇組來找過女兒,他一概拒絕了。「現在都是我和愛人幫孩子作決策。等她們能給自己拿主意的時候,再根據她們的想法來。」韓大鵬說。

假如孩子長大

很多時候,當孩子長大,過了「萌娃」的黃金年齡期,帳號的「賣點」就不再充分。韓大鵬早就想到,大女兒上小學後,拍視頻的精力肯定會受限。他考慮年底成立一個工作室,用已有的經驗做一個其他類型的帳號,為未來孩子退出做準備。

危機感不僅來源於孩子每天都在增長的年齡。「說不定哪天平臺就沒了呢?」韓大鵬說。

劉浩想把這個帳號當作禮物,等女兒長大後送給她。「因為也就想要一個(孩子)」,以後女兒不在身邊的時候,自己也能看看。在今日頭條上,有老年粉絲會給他寫幾百字的留言,說這些視頻讓他們回想起自己年輕時養娃的日子,這讓劉浩感到欣慰。

「自媒體,(對孩子來說)相當於提前進入社會,人們給的好的或不好的反饋,她自己有一個定位。」劉浩說,「這不一定是壞事,操作好了是好事。」

「小網紅」大多數是因生活中的日常而火,最終還是會回到日常。但也有人踩準了網絡的跳板,躍出原生家庭的生活圈。如今才上四年級的「假笑男孩」蓋文·託馬斯在全球有數百萬粉絲,還有自己的經紀人。但在現實生活中,他並不姓「託馬斯」,家庭住址也從未透露,家長和學校在合力保證他的隱私安全和作為普通人的生活體驗。

在接受《衛報》採訪時,當初把侄子的視頻發到網上的蓋文的叔叔表示:「網際網路帶來的名氣會陪伴他的一生……有時候我感覺,我們給孩子製造了一個他無從選擇的現實。」

今年5月,13歲男孩鍾美美憑藉拍攝短視頻模仿老師走紅。成名後,他上了雜誌封面、出席網紅大會、參加電影拍攝、與明星合影,還見到了中戲的專業表演老師劉天池,請教真正的表演技巧。

儘管夢想成為影帝,鍾美美見到劉天池時還是迫不及待地問道:「年齡很小就被人關注,這是好事嗎?」

相關焦點

  • 被觀看的未成年網紅:「小網紅」是不是個好詞
    靠娃月入15萬元萌娃類帳號如今成為各視頻平臺上的大類,兒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過成年人已經不是秘密。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主打玩具評測的9歲美國男孩瑞恩·卡吉(Ryan Kaji)在2019年狂賺2600萬美元,成為當年收入最高的博主。
  • 未成年網紅與「啃小族」 靠娃月入15萬元
    靠娃月入15萬元萌娃類帳號如今成為各視頻平臺上的大類,兒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過成年人已經不是秘密。另一位7歲的韓國視頻博主寶藍,靠發布玩具評測和兒童短劇積累了4000萬粉絲,許多作品播放量過億。去年,憑藉YouTube上的收入,她的父母在首爾「富人區」江南區購置了一棟價值95億韓元(約人民幣5600萬元)的五層豪宅。同樣是拍兒童短劇,來自山東的韓大鵬給兩個女兒開通短視頻帳號才一年多,月入就15萬元起,「還上帳後都不知道怎麼花」。如今,他是一名全職視頻博主。
  • 未成年網紅與「啃小族」
    靠娃月入15萬元  萌娃類帳號如今成為各視頻平臺上的大類,兒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過成年人已經不是秘密。  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主打玩具評測的9歲美國男孩瑞恩·卡吉(Ryan Kaji)在2019年狂賺2600萬美元,成為當年收入最高的博主。
  • 「小網紅」講大人話、有父母靠娃月入15萬,你咋看
    靠娃月入15萬元萌娃類帳號如今成為各視頻平臺上的大類,兒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過成年人已經不是秘密。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主打玩具評測的9歲美國男孩瑞恩·卡吉(Ryan Kaji)在2019年狂賺2600萬美元,成為當年收入最高的博主。
  • 兒童博主吸金能力超過成人 未成年網紅與"啃小族"
    靠娃月入15萬元 萌娃類帳號如今成為各視頻平臺上的大類,兒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過成年人已經不是秘密。 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主打玩具評測的9歲美國男孩瑞恩·卡吉(Ryan Kaji)在2019年狂賺2600萬美元,成為當年收入最高的博主。
  • 央視批判「早孕網紅」亂象 這些未成年媽媽可能被利用了
    央視批判「早孕網紅」亂象 這些未成年媽媽可能被利用了 社會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4月03日 11:22 A-A+   我們注意到視頻中有的媽媽還不到16歲,卻在網絡上曬自家的兩個孩子;有的未成年媽媽,自己牆上貼滿獎狀,可自己卻已經生育了孩子;還有的女孩懷孕的時候僅僅14歲。更讓我們觸動的是,這些並非極端個例。
  • 網紅火鍋店「小龍坎」自查 網紅這個詞是不是越來越貶義了?
    2018年5月30日訊,回收「口水油」、酸了的肉刷豬血上色、餐具拖把一盆洗……這些看似小店作坊的操作手法,竟然都出現在了網紅火鍋店「小龍坎」。視頻截圖經由梨視頻曝光後,「小龍坎」官方表示已關停3家「小龍坎」,要求其自查,邀請政府主管部門監督檢查,並表示將對所有門店加強監管,要求全國所有門店堅決使用一次性油。
  • 平臺熱捧早孕網紅 "全網最小二胎媽媽"點擊量驚人
    她15歲半,懷孕時僅僅14歲。這些並非極端個例。在某些短視頻平臺上,有數以萬計的相似視頻。儘管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未達到男二十二周歲、女二十周歲法定婚齡,婚姻不受法律保護。但在這個社交圈裡,低齡生子不但不需要隱藏,反而能成為炫耀的資本,為自己帶來更多的關注。
  • 如何看待未成年人當網紅?專家:別讓「曬娃」透支孩子的童年
    韓大鵬是一名全職視頻博主,他給兩個女兒開通了短視頻帳號,主要拍攝兒童短劇,才一年多的時間就已月入15萬起,其中主要是廣告收入。對於這些未成年網紅是否應該被毫無保留地曝光在鏡頭前、家長拍娃賺錢成為啃小族、把孩子當做工具人的現象也引發熱議。
  • 女子靠當狗成網紅,能月入百萬?
    在國外就有一女子學狗成了網紅,月入百萬。據悉,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女子 Jenna Phillips剛開始是一名配鏡師,突然有一天接觸到寵物扮演便無法自拔。她自己還表示從小就喜歡在地上打滾,喜歡跟狗玩耍。後來,她便辭了職,開始全心全意地從事扮狗生活。
  • 被網紅papi醬刷屏:網紅平胸英語怎麼說?
    不僅如此,當其他網紅還在用各種美拍工具秀臉勾引明星男神時,網紅一姐「Papi醬」都獲得1200萬元的投資了!!!真不愧是網紅中的「一丈紅」啊!!!!   晉升網紅一姐,Papi醬並沒有靠美顏工具博眼球;人家靠的是美貌智慧和才華啦,這位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畢業的高材生走紅完全靠的是自己的硬實力!
  • 日本男人的新事業:靠做飯養娃,成為網紅
    在不是靠炫顏露富秀身材,就是靠曬寵物出名的社交網絡上,愛做飯和照顧孩子出名成為網紅的,幾乎沒幾個人,但在我們的鄰國日本,最近出現了例外,有一批爸爸們接過妻子的家務活,成了網紅。
  • 韓6歲網紅購豪宅 15支影片點擊量破億居然靠拍這個賺錢?
    韓6歲網紅購豪宅 15支影片點擊量破億居然靠拍這個賺錢?時間:2019-07-25 22: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韓6歲網紅購豪宅 15支影片點擊量破億居然靠拍這個賺錢? 在這個網絡經濟盛行的時代,不管是誰,只要會拍視頻就有成名的機會。
  • 網紅哪家強?焦作首屆網紅大賽收官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姬姣姣通訊員 全夢瑤臺上,選手們使出渾身解數,大秀唱歌、戲曲、舞蹈等才藝,為觀眾呈現一場藝術盛宴;臺下,鼓掌聲、歡呼聲連成一片……6月26日,經過層層比賽,「徵雲·美好生活家園」杯焦作首屆網紅大賽收官。
  • 韓國6歲小網紅靠玩具視頻月入2千萬,在首爾買下摩天大樓~
    據《每日郵報》7月27日報導,韓國6歲網紅花費640萬英鎊(5449萬人民幣)在首爾購買了一棟摩天大樓。 6歲的Boram有兩個Youtube帳戶:Boram Tube Vlog擁有1750萬用戶,Boram Tube ToyReview擁有1360萬用戶,這兩個帳戶的目標用戶都是兒童。
  • 金秀賢現身上海,與網紅同臺惹爭議,韓國巨星比不過中國網紅?
    一邊是韓流巨星,另一邊卻是國內網紅,咖位懸殊,同臺獻藝引人唏噓,不禁使人發問,到底是韓流真的落寞了,還是網紅太紅了?提到金秀賢,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此前憑藉《來自星星的你》成為風靡全亞洲的人氣演員,此後又相繼拍了幾部劇,均取得了不錯的口碑。今年7月退伍後,低調客串了好友IU的新劇,僅憑短短一句臺詞就爆登熱搜,可見久未露面的金秀賢人氣並未降低分毫。
  • 54%的95後想當網紅,網紅真的很賺錢嗎?
    一個二十多歲不想上班的年輕人,多半想當一個網紅。當網紅真的很容易賺錢嗎?網友@Elaine說,自己入行6個月,播女裝,工資最高也就6.7k。主播門檻低,太多人擠進來,良莠不齊。而很多商家也不太了解直播運營,以為主播是神仙,招聘主播後就能分分鐘賣空商品。主播並不是說幾句就能賺很多錢,這是一份高強度的工作,需要連續不停地說4~8個小時。
  • 網際網路催生「網紅經濟」發展,「網紅」遍地是好是壞?
    4月28日,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對外發布了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較2018年底增長7508萬,網民增長規模較為穩定;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4.5%,較2018年底提升4.9個百分點。
  • 未成年網紅引擔憂,但別急著「一棒子打死」
    面對愈來愈多的未成年網紅突破傳統的成長軌跡,提前接觸到成人世界的紛繁複雜;面對越來越多的父母在流量經濟的大潮下「服軟」,為了流量「啃小」,輿論場給出了最為原始的憤怒與回應——未成年當網紅容易影響正常的身心健康,「啃小族們」不斷消費孩子實在可恥。漸漸的,一場關於未成年網紅到底是該「禁」還是該「留」的「拉鋸戰」正式拉開。
  • 淺談一下網紅和網紅經濟
    網紅的火爆,讓網紅進入了大眾視野,本書迎合趨勢,介紹了網紅的種類、演變,並揭示了如何成為一個網紅,網紅在互聯 網時代如何通過電商、微商、廣告來變現。隨著網紅的出現,很多網紅經紀公司應運而 生。同時,本書也分析了目前比較成功的網紅案例,讓大家可以學習其成名方式,並對網 絡經濟做出貢獻。」接著我們再來看看網紅是如何孵化的,如何運營的,如何實現變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