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濱國立大學研發新型電極材料 可實現更便宜/能量密度更高鋰電池

2020-12-14 蓋世汽車資訊

蓋世汽車訊 據日本一組研究人員所說,鋰離子電池可用於電動汽車等許多未來應用,但是其價格卻往往高得讓人望而卻步。不過,據外媒報導,日本橫濱國立大學Naoaki Yabuuchi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發了一種新型電極材料,不僅能夠讓鋰電池更便宜,還能夠延長其壽命、讓其具備更高的能量密度。

(圖片來源:eurekalert.org)

Yabuuchi教授表示,許多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提高了電池留住電荷的能力,但是卻沒有提升電池有效分散電荷的能力,即讓電動汽車能夠具有更長的續航時間。

電池中的電極材料能夠幫助吸收存儲的能量,並釋放存儲的能量為電池供電。構成電極的材料依賴於電子和鋰離子的交換,極大地影響著電池的工作效率。在此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鋰離子與錳、鈦和氧離子混合,能夠保證電子和鋰離子具備良好的輸入—輸出性能。不過,在實際的電池應用中,交換速度還是太慢。

Yabuuchi教授及其團隊研究了此種混合化學物,並決定將其與類似的鋰、氧、錳和鈦離子混合物搭配,還可研磨成理想的顆粒大小。因為更小的納米顆粒可更快、更容易地穿過電極,在室溫下也可做到。

由錳離子和鈦離子組成的納米電極使得電子與鋰離子之間的交換更加活躍,與之前相比,電池能夠留住並分散更多電荷,同時擁有更長的使用壽命。

Yabuuchi教授表示:「鈦和錳都是豐富元素,表明我們可以生產出性價比較高的電池,無需使用現有電動汽車電池的鎳和鈷離子。這一發現有助於降低電池成本,提升電動汽車等應用的普及率。」

該研究小組還將繼續研究如何通過優化化學成分和顆粒大小,以進一步電極改進的可逆性。

相關焦點

  • 前沿|橫濱國立大學研發新型電極材料 可實現更便宜/能量密度更高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新型電極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鋰離子電池的成本,或可提高電動汽車等應用的普及率。據日本一組研究人員所說,鋰離子電池可用於電動汽車等許多未來應用,但是其價格卻往往高得讓人望而卻步。不過,據外媒報導,日本橫濱國立大學Naoaki Yabuuchi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發了一種新型電極材料,不僅能夠讓鋰電池更便宜,還能夠延長其壽命、讓其具備更高的能量密度。
  • 美國科學家發現新型電解質材料 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
    據外媒消息報導,科學家們正在尋找新的化學物質,從而可以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使此種電池能夠超越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其中一種電池為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的鋰硫電池,與傳統的石墨/金屬氧化物鋰離子電池相比,此種電池內部發生的寄生反應會損害其性能,阻礙其高效循環。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U.S.
  • 三氟化鐵或將使鋰離子電池電極的能量密度翻三倍
    據外媒報導,美國馬裡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UMD)、美國能源部國立布魯克哈文實驗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及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US Army Research Lab)研發並研究了新款陰極材料——一款經過改動設計的三氟化鐵(iron trifluoride,FeF3),該材質或將使鋰離子電池電極的能量密度翻三倍
  • 研究人員發明新塗層與固態複合物電極提高鋰電池的容量與安全
    研究人員指出,金屬鋰電池每磅的能量至少比鋰離子電池多三分之一,而且非常輕,因為它們使用輕量鋰作為帶正電荷的一端,而不是更重的石墨。如果金屬鋰電池更可靠,從筆記本電腦到手機,這些可攜式電子產品都能從中受益,但真正的收入來源將是汽車。電動汽車最大的阻力是電池就佔據了成本的四分之一,這觸及電動汽車生產成本的核心問題。
  • 史丹福大學發明鋰電池集流體「三明治」結構
    安全測試對比,上排是傳統鋰電池,下排是基於新型集流體的鋰電池。從上世紀90年代左右大規模商用開始,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大約以每年3%的速度提升。在增加能量密度的同時,人們希望鋰離子電池能夠更輕、更安全。
  • 新型柔性電池能量密度比鋰電池至少高10倍 可一卷捲地「列印」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據報導,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和加州電池製造商ZPower的科研團隊近期開發了一種可充電的柔性氧化銀鋅電池,其單位面積能量密度大約是目前最先進技術的5至10倍,比普通鋰電池至少高10倍。
  • 日本大學用鈦作蓄電池材料 成本顯著降低而能量密度翻倍
    迄今為止,在開發高性能蓄電池時,通常採用鈮氧化物作電極,但由於鈮的價格很高,所以在電動汽車和智能電網上的應用和推廣很難。    日本東京電機大學的研究團隊使用金屬鈦開發高性能蓄電池,其價格只有金屬鈮的十分之一。研究小組發現,價格便宜的鈦錳系材料的能量密度達到每克1000毫瓦時以上,這一數值為目前電動汽車鋰電池上所用材料的2倍。名古屋工業大學、立命館大學等也參與了聯合研究。
  • 東芝開發出不易燃、安全性更高的新型鋰電池
    原標題:東芝開發出不易燃、安全性更高的新型鋰電池   東芝開發出不易燃、安全性更高的新型鋰電池解決鋰電池電解液易燃問題   東芝近日宣布開發出可在零下
  •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5倍傳統鋰電池容量,整車續航裡程翻倍!
    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 新型納米矽鋰電池問世,容量是傳統鋰電池的5倍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
  • 中德科學家合作研發新型陽極材料 製成高性能且安全的鋰離子電池
    據外媒報導,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和中國長春吉林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非常有發展前景的陽極材料——具有鈣鈦礦晶體結構的鈦酸鑭鋰(LLTO),可製成高性能電池。而移動和靜止的儲能技術都需要合適的電池,鋰離子電池(LIB)就是能在儘可能輕且小的空間中存儲儘可能多能量的儲能設備。該項研究的目的旨在提升此類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以及循環壽命。為實現此類結果,電極材料就非常重要。鋰離子電池的陽極通常由一個集電極和一種以化學鍵形式存儲能量的活性材料組成,在大多數情況下,石墨就被用作活性材料。不過,由石墨製成的陽極導致電池的充電速率很低,還會產生安全問題。
  • 韓國研發新型單片電極 可製成高容量柔性電池用於下一代交通工具等
    但是,目前還沒有一種電池製造工藝能讓可摺疊電池產生數千毫安時(mAh)的容量。不過,最近,韓國的一個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單片電極,能夠取代沉重的銅集電極,使研發此種高容量柔性電池成為可能。此外,使用三維銅集電極的電池與使用傳統銅集電極的電池相比,重量輕了10倍。研究人員不再使用石墨陽極,而是採用有機材料,能夠將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4倍甚至更多。有機材料的導電性很低,而且無法將集電極與有機材料結合在一起。為此,研究人員在進行研究之前,無法展示由有機材料製成的單片電極。
  • 臺灣輝能推出電動汽車固態鋰電池 可將能量密度提高29%至56%
    (圖源:輝能官網)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臺灣製造商輝能科技(Prologium)日前推出全新堆疊式固態鋰電池(SSB)。比起目前使用的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這種電池重量更輕、更節能、更安全,總能量密度提高29%至56%。 新型電池採用氧化物陶瓷電解質,代替平常使用的液體/凝膠聚合物。通過電解質,將正負極分開。電池與電動機等裝置相連接後,電解質中發生化學變化,使電荷流動。比起液體電解質,採用固體電解質,可以延長電池壽命,縮短充電時間,而且更加安全,不會發生火災或爆炸。
  • 華為智能汽車具體使用三元鋰電池哪種類型的能量密度型號?
    frjEETC-電子工程專輯前幾年三元鋰電池的與鈷酸鋰相比,三元的能量密度普遍不太高,後來日本把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接近鈷酸鋰。相比傳統電池,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大、電壓更高,所以同樣重量的電池組電池容量更大,這也是主機廠選擇三元鋰電池的主要原因。
  • 2030年日本鋰電池研究計劃
    項目的宗旨是:推動新一代創新型的電池材料研究,繼而推動高容量電池的研發、二次電池的研發,以及新一代鋰電池技術的突破,探索二次電池創新性應用。ALCA- SPRING 為先進低碳技術研究與開發項目,源自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的「新型下一代電池特別推廣研究(SPRING)項目」,於2013 年啟動,是ALCA 特別優先的研究領域。
  • 軟固體電解質材料可有效抑制鋰電池陽極上的枝晶生長
    外媒報導稱,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已經研製出了一種新型電解質,有望極大地提升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 通過將鋰電池陽極中的石墨材料換成純鋰金屬,其有望在能量密度和充電速度上實現新的突破。此外由軟質和固態材料製成的新型電解質,能夠有效抑制對電池性能造成嚴重損害的枝晶的生長。表面平滑的電池陽極 X 光圖像(來自: Berkeley Lab )由於具有出色的能量密度,鋰金屬在能源界被寄予了厚望。通過持續的改善,純鋰金屬電極有望讓電池容量提升至當前的 10 倍,且極大地縮減充電所需耗費的時間。
  • 美國研發高級儲能材料 可製成超高能量密度的電容器
    不過,與電池或燃料電池等其他儲能系統相比,最常用的電容器通常能量密度較低,反過來不能在持續工作的情況下快速充放電。伯克利實驗室研發的新材料最終可以將電容器的效率、可靠性和魯棒性與大型電池的儲能能力結合起來,應用於個人電子設備、可穿戴技術和汽車音頻系統等。研究人員研發的此種材料是一種陶瓷材料,基於「馳豫鐵電體」(relaxor ferroelectric)製成,能夠對外部的電場快速產生機械或電子反應,通常用於超聲波、壓力傳感器和電壓發生器等應用中的電容器。
  • 新型陰極材料使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增加三倍
    隨著對智慧型手機,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持續增長,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改進鋰離子電池的方法。鋰離子電池是家用電子產品中最常見的電池類型,也是存儲電網規模能源的潛在方式。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已經找到了一種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方法,這可以使電池更耐用,並擴大風能和太陽能的使用。該團隊研發出一種能夠使鋰離子電池電極能量密度增加三倍的陰極材料。「鋰離子電池由陽極和陰極組成,」該團隊的首席科學家秀林秀說。「陰極材料一直是進一步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瓶頸。」
  • 蘇州清陶新能源量產固態鋰電池 能量密度達400Wh/kg
    黃瑩 攝19日,位於江蘇崑山的蘇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內,可日產1萬隻固態電池的固態鋰電池產線正式投產,電池能量密度可達400Wh以上,產品將主要投用於特種電源、高端數碼等領域。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動力電池無疑會決定新能源汽車的未來。
  • 鋰硫電池優缺點_鋰硫電池電極材料
    鋰硫電池優缺點   優點:鋰硫電池除了能量密度非常高外,還具有一些其他的優點,一方面,其生產成本比較低。因為硫化聚合物具有穩定性比較差的特性,所以當前鋰硫電池的循環利用次數要遠遠低於普通的磷酸鐵鋰電池,這就極大的增加了鋰硫電池的使用成本。
  • NASA研製出新型固態電池,體積只有鋰電池的三分之一
    圖片來源網絡雷鋒網最新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透露,他們正在與邁阿密大學合作,研製一種新型固態電池。這種固態電池的體型比傳統鋰電池更小,可以用在「立方體衛星(CubeSats)」等微型衛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