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研發新型單片電極 可製成高容量柔性電池用於下一代交通工具等

2020-12-15 蓋世汽車資訊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隨著需要高容量電力的可穿戴設備和智慧型手機(如可摺疊手機和5G手機)的推出,人們對電池的興趣日益濃厚,各種類型的電池也處於研發中,如,可嵌入移動手錶錶帶的柔性電池,或者由無線充電發展而來的無線電力共享電池。但是,目前還沒有一種電池製造工藝能讓可摺疊電池產生數千毫安時(mAh)的容量。不過,最近,韓國的一個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單片電極,能夠取代沉重的銅集電極,使研發此種高容量柔性電池成為可能。

韓國浦項工科大學(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POSTECH)化學與先進材料科學系的Soojin Park教授與手下的博士後研究員Jaegeon Ryu以及博士生Jieun Kang與韓國材料科學研究所合作,成功研製出一款帶有薄薄的三維有機電極的柔性電池。

此外,使用三維銅集電極的電池與使用傳統銅集電極的電池相比,重量輕了10倍。研究人員不再使用石墨陽極,而是採用有機材料,能夠將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4倍甚至更多。

有機材料的導電性很低,而且無法將集電極與有機材料結合在一起。為此,研究人員在進行研究之前,無法展示由有機材料製成的單片電極。研究小組研究了一種新方法,取代了現有讓電池很重的集電極以及低能量密度的石墨烯陽極,以降低電池的重量。

該研究小組利用單壁碳納米管(SWCNT)氣凝膠製成了具有高導電性的三維結構,通過塗覆納米大小的醯亞胺基網絡(IBN)有機材料,製造出超薄的單片有機電極。

該三維單片電極塗覆了8納米、可調節厚度的超薄有機IBN層,最高容量可達1550 mA h g-1,並反覆充電逾800次。此類電極塗覆了有機材料,儘管有機材料本身導電性並不高,卻也能夠實現很高的導電性,而且還證明通過幫助鋰快速移動穿過豐富的氧化還原活性位點,可以改善可充電電池的電化學性能。此外,塗層有機材料的厚度易於控制,能夠大大提高有機電極的電流密度。

該最新研發的電極可以取代基於金屬的集電極,使得研發輕便靈活的可充電電池成為可能,而此種電池可應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柔性設備、電信設備和下一代電動交通工具等。(文中圖片均來自韓國浦項工科大學)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開發新型電極結構 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韓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新型電極結構。如果這項技術得到採用,與現有技術相比,電池的能量密度將顯著提高,極大促進高性能二次電池的發展。
  • 研究人員開發出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新型電極結構
    打開APP 研究人員開發出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新型電極結構 蓋世汽車 發表於 2020-12-11 14:03:38   據外媒報導,韓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新型電極結構。
  • 新型柔性電池能量密度比鋰電池至少高10倍 可一卷捲地「列印」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據報導,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和加州電池製造商ZPower的科研團隊近期開發了一種可充電的柔性氧化銀鋅電池,其單位面積能量密度大約是目前最先進技術的5至10倍,比普通鋰電池至少高10倍。
  • 鹽可用於電池電極並提升電容
    打開APP 鹽可用於電池電極並提升電容 電源新事 發表於 2020-12-11 16:10:27 聽起來像是個天方夜譚,但這是倫敦瑪麗王后大學、劍橋大學與馬克斯普朗克固體物理和材料研究所共同研究成果,只要在超分子海綿加入鹽並加以碳化,就可以打造 3D 多層碳結構,可用於電池電極並提升電容。   科學家研究發現把鹽放入超分子海綿,並置於高溫烘烤環境,就可以把海綿變成碳基結構。
  • 科技:製造用於柔性和可穿戴電源的開孔介孔碳納米纖維
    導語:隨著近來用於健康和生物醫學設備的輕型,便攜,柔性和可穿戴電子設備的不斷發展,迫切需要探索具有更高靈活性和人/組織適應性的新電源。現在,研究人員設計了新一代金屬空氣電池,可以很容易地製成柔性和腕帶式電池。
  • 韓國研發含氟原子溶劑電解液 在電極均勻形成保護膜延長電池壽命
    (圖片來源:greencarcongress.com)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院(Uls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IST)能源與化學工程學院Nam-Soon Choi
  • 中德科學家合作研發新型陽極材料 製成高性能且安全的鋰離子電池
    據外媒報導,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和中國長春吉林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非常有發展前景的陽極材料——具有鈣鈦礦晶體結構的鈦酸鑭鋰(LLTO),可製成高性能電池。而移動和靜止的儲能技術都需要合適的電池,鋰離子電池(LIB)就是能在儘可能輕且小的空間中存儲儘可能多能量的儲能設備。該項研究的目的旨在提升此類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以及循環壽命。為實現此類結果,電極材料就非常重要。鋰離子電池的陽極通常由一個集電極和一種以化學鍵形式存儲能量的活性材料組成,在大多數情況下,石墨就被用作活性材料。不過,由石墨製成的陽極導致電池的充電速率很低,還會產生安全問題。
  • 柔性高性能電池將很快進入智能手錶
    電池不含鋰,厚度僅為0.01英寸(0.0254釐米),還是一個超級電容器。這種電池技術可用於移動電子設備和可穿戴電子設備,例如智慧型手機和健身手環。智能手錶雖然剛出來不久,但有一點很清楚,那就是其性能最大的限制因素之一就是電池續航能力。電池通常都是硬質、厚重的。你大概也不想整天戴著厚重的手錶。柔性電池有吸引人的前景。
  • 電極中氧化銦錫的廉價、可回收的替代物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研究發現,一種新型的柔性、可回收的電極具有強大的潛力,可用於製造更便宜的太陽能電池、觸控螢幕、可穿戴 "電子皮膚 "和下一代響應式窗戶。這些材料採用簡單的、具有成本效益的製造工藝製成,可以取代傳統的透明導電氧化物,如氧化銦錫(ITO),後者是幾乎所有薄膜太陽能電池、筆記本電腦屏幕和智慧型手機顯示器的必要組成部分,由於其稀缺性,價格正在逐步上升,同時性能方面也受其本身脆性的限制。
  • 充電只需幾秒還能變色 帝國理工學院使用塑料薄膜和鹽水研發無毒電池
    該款電池由聚合物製成(構成塑料的長分子鏈),此種材料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可在電池充電時改變顏色,讓用戶輕易讀取電池的充電狀態。該電池原型可提高現有電池的充電速度,降低現有電池的毒性,或者為製造出全新類型的電池鋪平道路。
  • 伍倫貢大學研發新型納米材料 讓鈉硫電池可用於大規模儲能系統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的研究人員製成了一種納米材料,可充當室溫鈉硫電池的陰極,讓鈉硫電池應用於大規模儲能。
  • 研究人員開發全固態二次電池新型電極
    打開APP 研究人員開發全固態二次電池新型電極 智能製造網綜合 發表於 2020-12-12 10:38:04 日本或砸數千億日元資助研發固態電池 12月11日消息,據報導,日本官民開始加快全固態電池的實用化腳步,豐田汽車計劃2025年以前推出搭載全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日本政府也考慮提供數千億日元的補助金。
  • 前沿|橫濱國立大學研發新型電極材料 可實現更便宜/能量密度更高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新型電極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鋰離子電池的成本,或可提高電動汽車等應用的普及率。據日本一組研究人員所說,鋰離子電池可用於電動汽車等許多未來應用,但是其價格卻往往高得讓人望而卻步。不過,據外媒報導,日本橫濱國立大學Naoaki Yabuuchi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發了一種新型電極材料,不僅能夠讓鋰電池更便宜,還能夠延長其壽命、讓其具備更高的能量密度。
  • 科學家研發新一代電子設備:柔性、有機、可降解!
    導讀最近,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研人員成功研製出一種柔性、有機、可生物降解的電子設備,不僅環保,而且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應用於可穿戴設備、植入式設備等電子產品領域。他們開發出的電子設備具有:柔性導電的聚合物、可降解的電路板、可生物降解的新型基底材料。基底材料上可以安裝這些電氣部件,可在粗糙或者光滑的表面上彎曲和成形。最終,當這些設備廢棄時,可以通過生物降解為無毒成分。(圖片來源於:史丹福大學/Bao lab)技術介紹這項技術之前,我們先介紹 Bao 教授之前的一項研究。
  • 韓國科學家研發透明光伏電池 未來或可「融入」窗戶和手機屏幕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透明太陽能電池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概念,但由於其半導體層的材料問題,這一概念遲遲難以轉化為實踐。不過近日,韓國仁川國立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將兩種潛在的半導體材料相結合(二氧化鈦和氧化鎳),研發出了一種高效且透明的太陽能電池。
  • 橫濱國立大學研發新型電極材料 可實現更便宜/能量密度更高鋰電池
    蓋世汽車訊 據日本一組研究人員所說,鋰離子電池可用於電動汽車等許多未來應用,但是其價格卻往往高得讓人望而卻步。不過,據外媒報導,日本橫濱國立大學Naoaki Yabuuchi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發了一種新型電極材料,不僅能夠讓鋰電池更便宜,還能夠延長其壽命、讓其具備更高的能量密度。
  • 科學家研發出矽基新型電池材料 5分鐘充電80%(附受益股)
    據報導,韓國科學研究院(KIST)近日成功研發出矽基陽極材料,用於替代當前電動車動力電池普遍使用的石墨材料。據悉,矽基陽極可將電池容量提高四倍之多,同時可在短短5分鐘內充滿電至其全部容量的80%。 在新能源汽車追求高續航裡程的迫切需求下,動力電池也在積極尋找新型高能量密度材料。作為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兩大材料,正極和負極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 中國新型能源材料發展戰略
    代表性企業如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紫宸科技有限公司等在負極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已位於世界領先地位,可滿足動力電池企業對負極材料的使用需求。另外,缺少用於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的「產學研用」合作平臺,大量創新成果僅停留在實驗室研究階段,沒有高效的研發平臺將基礎性研究成果進行工藝小試驗證和中試放大研究,阻礙了科研成果的快速轉化和產業應用。
  • 日本研發1mm柔性電池 剪斷仍可點亮燈泡
    近年來,電池技術的發展緩慢,成為消費電子產品形態進化的一大掣肘。據外媒報導,10月3日,日本山形大學產學合作副教授森下正典宣布,厚度在1毫米以下的鋰離子電池。該電池採用了電解質固體化的新技術,可防止漏液和起火事故。眾所周知,鋰離子電池的原理是鋰離子以電解質為媒介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產生電。但以往的鋰離子電池均為液體電解質,有起火和漏液的風險。
  • 柔性電子皮膚貼片會用到哪些電極?
    轉自微信公眾號:柔性電子服務平臺 作者:Lynn 心電圖(ECG)是心律失常最基本、常用的診斷工具,是由心臟竇房結(SA)和心臟傳導系統(CCS)的電活動誘發的,可從心臟或表皮進行侵入性測量(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