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開發新型電極結構 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

2020-12-12 蓋世汽車資訊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韓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新型電極結構。如果這項技術得到採用,與現有技術相比,電池的能量密度將顯著提高,極大促進高性能二次電池的發展。

(圖片來源:etri)

聯合研究小組的成員分別來自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和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DGIST)。他們發現鋰離子在活性物質之間容易擴散的機理,並針對全固態二次電池設計了一種新型電極結構。

與只能使用一次的原電池不同,二次電池可以充電並重複使用。對於機器人、電動汽車、儲能系統(ESS)和無人機等應用來說,二次電池技術的重要性正在逐漸提升。全固態二次電池通過固體電解質在電池電極內傳輸離子,與液態電解液相比,固體電解質更加安全,不易引發火災。此外,在雙極型二次電池中,可以使用固體電解質,通過簡單的電池配置來提升能量密度。

在常規全固態二次電池的電極結構中,固體電解質負責傳導離子,導電添加劑提供電子傳導方式,活性材料負責儲存能量,而粘合劑可以從物理和化學意義上支持這些構成部分。然而,ETRI的研究人員通過系統性實驗發現,即使在石墨活性物質顆粒之間,也可以傳輸離子。他們提出一種新的電極結構,可用於僅由活性物質和粘合劑組成的全固態二次電池。研究人員證實,即使電極內沒有固體電解質添加劑,全固態二次電池也可以表現出更好的性能。

在DGIST,研究人員通過在超級計算機上運行虛擬模型電化學測試,驗證ETRI提出的新型結構的理論可行性。在具體實驗中,ETRI研究人員成功演示了這種結構,其結果是形成依賴於擴散的全固態電極。如果採用ETRI的技術,電極中將不再需要固體導電添加劑材料;相反,可以將更多活性材料壓縮至相同體積中。換言之,電極中的活性物質含量可增加至98wt%,使能量密度大於常規石墨複合電極的1.5倍。

這項技術在製造工藝方面也具有優勢。硫化物類固體電解質具有較高的離子電導率和適當的可塑性,被認為是製備全固態電池的理想候選材料。但是,由於其化學反應活性高,硫化物類固體電解質使得電池開發商幾乎無法選擇溶劑和粘合劑。相比之下,有了新型ETRI電極,開發者可以自由地選擇在電池中使用的溶劑和粘合劑,因為電極中沒有高活性固體電解質。因此,研究人員可以進一步尋求新方法,提高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性能。

研究人員Young-Gi Lee博士表示:「我們首次發現,離子可以僅通過活性物質進行擴散。我們不再局限於現有全固態二次電池的結構。我們計劃利用這項技術,開發能量密度更高的二次電池。我們還將確保擁有核心技術的權利,並致力於將其投入商用。」

本次研究使用的是石墨正極活性材料。ETRI計劃,在相同的概念基礎上,繼續對其他電極材料進行研究。他們還計劃加強這項技術,以提高效率,這可以通過消除電極之間的界面問題和減少電極體積來實現。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開發出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新型電極結構
    打開APP 研究人員開發出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新型電極結構 蓋世汽車 發表於 2020-12-11 14:03:38   據外媒報導,韓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新型電極結構。
  • 研究人員開發全固態二次電池新型電極
    打開APP 研究人員開發全固態二次電池新型電極 智能製造網綜合 發表於 2020-12-12 10:38:04 日本或砸數千億日元資助研發固態電池 12月11日消息,據報導,日本官民開始加快全固態電池的實用化腳步,豐田汽車計劃2025年以前推出搭載全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日本政府也考慮提供數千億日元的補助金。
  • 研究人員發明新塗層與固態複合物電極提高鋰電池的容量與安全
    在實驗室測試中,塗層顯著延長了電池的壽命,它還通過極大地限制穿透電池正負極之間隔板的析鋰來處理燃燒問題。研究人員指出,金屬鋰電池每磅的能量至少比鋰離子電池多三分之一,而且非常輕,因為它們使用輕量鋰作為帶正電荷的一端,而不是更重的石墨。
  • 全新陽極和陰極,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科學家開發出更強大的電池
    基於長期追求的目標,即使用純鋰金屬作為電池的兩個電極之一 - 陽極,麻省理工學院和其他地方的工程師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使電池單位重量存儲更多的能量,並且使用壽命更長。新的電極概念來自李巨實驗室,李巨是麻省理工學院巴特爾能源聯盟核科學與工程學教授以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教授。
  •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氟基固態電解質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傳統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固態電解質面臨著晶界電阻大、界面易鈍化、空氣中不穩定以及電化學窗口窄等問題,因此開發新型固態電解質的結構原型作為當前電解質體系的候選甚至替代者,具有迫切而重要的意義。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李馳麟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氟基固態電解質方面取得進展,開發出一種納米複合結構的開框架富鋰相氟基固態電解質Li3GaF6,並實現了對固態電池的成功驅動,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能源/材料類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 2020, 28, 37-46.上。
  • 全固態鋰金屬電池近期研究成果及國內電池供應商布局
    鋰金屬電池是下一代最具前景的高能量密度存儲設備之一。然而,鋰金屬在循環過程中產生的枝晶可刺破隔膜,引起電池短路甚至爆炸。採用固態電解質代替易燃的液態電解質可從根本上解除鋰金屬電池的安全隱患。固態鋰電池是一類使用固體電極材料和固體電解質材料的鋰電池。與液態鋰電池,混合固液鋰電池不同,固態鋰電池的電池單體中不含有任何液體電解質、液態溶劑及液態添加劑。
  •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因此,提高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固-固界面的穩定性是提升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電化學性能的關鍵。 然而,對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固-固界面基礎科學問題的認識不清限制了其性能的進一步提升。本文將對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化學穩定性、電化學穩定性、機械穩定性和熱穩定性的機理問題進行探討,對不同影響因素和優化方法進行總結和討論,為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開發和應用提供參考。
  • 研究人員開發更穩定的鋰離子電池
    研究人員開發更穩定的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已被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電動工具、行動電話和筆記本電腦等產品上,不過其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不穩定和易燃的電解質。拉夫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將鎢和碲基雙過氧化物材料結合起來,分別作為電極和電解質使用,製造出更兼容和更穩定的界面。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拉夫堡團隊使用計算建模來說明這兩種同屬一個晶系的材料的氧化還原特性,並表明鎢可以很容易地改變氧化狀態,是理想的電極,而碲則可以抵抗適合電解質的氧化還原循環。
  • 重磅總結:固態電解質-從材料到電池
    助燒添加劑形成導鋰的界面層,有助於抑制燒結擴散反應改善電池循環性能。此外已經驗證LLZO對大多數傳統的商業有機電解質穩定。應對界面挑戰的策略SSE和電極之間不良的固-固接觸的高界面電阻是阻礙固態電池發展的主要挑戰,解決固態電池中的界面問題的常用策略是在SSE和電極之間施加人工界面層。
  • 高比能、長壽命的柔性固態鈉離子電池問世
    鋰離子電池發展勢頭強勁,但鋰離子電池本身卻開始面臨著增長的極限,尤其是使用壽命與能量密度的提高越來越困難,因此在尋找鋰離子電池替代技術方面,鈉離子電池成為一個新的極具應用潛力的方向。鈉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主要依靠鈉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與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相似。
  • NASA研製出新型固態電池,體積只有鋰電池的三分之一
    圖片來源網絡雷鋒網最新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透露,他們正在與邁阿密大學合作,研製一種新型固態電池。這種固態電池的體型比傳統鋰電池更小,可以用在「立方體衛星(CubeSats)」等微型衛星上。
  • 研究人員開發出可用於製造鋅空氣電池的新化學成分
    隨著對綠色汽車和動力源需求的增加,全球的研究人員正在努力發明新型電池,這些電池可以儲存更多的能量,並允許車輛每次充電行駛更長時間。正在探索的新電池技術之一是鋅空氣電池(ZAB),ZAB的一大挑戰是電池可能不穩定。 因為它的鹼性電解質中會有寄生或副反應,如枝晶形成和空氣電極失效,可能導致電池失效。
  • 鹽可用於電池電極並提升電容
    打開APP 鹽可用於電池電極並提升電容 電源新事 發表於 2020-12-11 16:10:27 聽起來像是個天方夜譚,但這是倫敦瑪麗王后大學、劍橋大學與馬克斯普朗克固體物理和材料研究所共同研究成果,只要在超分子海綿加入鹽並加以碳化,就可以打造 3D 多層碳結構,可用於電池電極並提升電容。   科學家研究發現把鹽放入超分子海綿,並置於高溫烘烤環境,就可以把海綿變成碳基結構。
  • 韓國研發新型單片電極 可製成高容量柔性電池用於下一代交通工具等
    但是,目前還沒有一種電池製造工藝能讓可摺疊電池產生數千毫安時(mAh)的容量。不過,最近,韓國的一個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單片電極,能夠取代沉重的銅集電極,使研發此種高容量柔性電池成為可能。此外,使用三維銅集電極的電池與使用傳統銅集電極的電池相比,重量輕了10倍。研究人員不再使用石墨陽極,而是採用有機材料,能夠將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4倍甚至更多。有機材料的導電性很低,而且無法將集電極與有機材料結合在一起。為此,研究人員在進行研究之前,無法展示由有機材料製成的單片電極。
  • 新液態金屬電池可在室溫下工作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在室溫下工作的新型液態金屬電池,創下了目前液態金屬電池的最低工作溫度記錄。研究人員在《先進材料》雜誌上發表論文稱,這種電池兼具固態金屬電池和液態金屬電池的所有優點,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固態電解質電池具有怎樣的魅力呢
    1979年,Armand等人正式提出將聚合物電解質用於鋰離子電池固態電解質,從此鋰電池用全固態聚合物電解質引發了國內外的廣泛研究,主要包括了離子傳輸機理的探索以及新型聚合物電解質體系的開發。 為了提高全固態聚合物電解質的綜合性能,研究人員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將首先介紹全固態聚合物電解質的性能需求以及離子傳輸機理,然後按照幾種改性方法分別介紹當下的一些研究工作,最後針對當下的研究進展提出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 研究人員研發新型陰極和電解液 使高功率鎂電池成為可能
    據外媒報導,休斯頓大學(University of Houston)和豐田北美研究所(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rth America)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陰極和電解液,可用於製作高功率鎂電池,使鎂電池不僅可在室溫下工作,功率密度也能媲美鋰電池。而陰極和電解液之前一直是影響鎂電池發展的限制性因素。
  • NaSnPSe:新型鈉固態電解質應用於全固態鈉電池
    一、研究背景全固態鈉電池開發的關鍵在於鈉固態電解質,而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尤其是三元鈉硫化物體系具有潛在的高室溫離子電導率,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前景。二、研究亮點Na11Sn2PSe12室溫離子電導率2.15mS/cm,基於空穴的離子傳輸機理,具有3D的離子傳輸通道;Na11Sn2PSe12可以在400℃穩定,在惰性氣氛下不發生任何分解反應;
  • 紡一紡,澆一澆,超高熱穩定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製備!
    因此,使用無機固體電解質(SE)材料組裝全固態電池被認為是未來LIBs最合理的方向之一。複合結構的ASLBs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因為它們可以採用基於粉末型電極材料的溼法工藝,這已經被商業化的LIBs製造。迄今為止,為開發ASLBs的片狀電極已經作出了一些努力,並在容量和倍率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 學術前沿|全固態電池、鋰硫電池、電解液、電極界面頂刊文獻
    【全固態鋰金屬電池界面】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原位Li3P層助力聚合物電解質/金屬鋰界面快離子傳輸聚合物固態電解質具有更好的柔性和電極接觸性,是全固態鋰金屬電池具有前景的發展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