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一紡,澆一澆,超高熱穩定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製備!

2020-12-23 孜然學術

在過去的20年裡,鋰離子電池(LIBs)由於其高能量和高功率密度而主導了可攜式電子設備的市場。同時在碳酸有機溶劑中開發基於LiPF6的液體電解質(LEs)使商業LIBs在高壓時,電極化學穩定。然而,有機LEs的易燃性已經威脅到了LIBs在電動汽車和儲能系統中的大規模應用。因此,使用無機固體電解質(SE)材料組裝全固態電池被認為是未來LIBs最合理的方向之一。

複合結構的ASLBs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因為它們可以採用基於粉末型電極材料的溼法工藝,這已經被商業化的LIBs製造。迄今為止,為開發ASLBs的片狀電極已經作出了一些努力,並在容量和倍率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大規模製備仍然不能夠達到理想的狀態,為此,聚合物電解質和氧化物填料之間的混合固態電解質已經發展起來。

但傳統的氧化物-聚合物複合固態電解質中的聚合物成分降低了固態電解質的熱穩定性,進而可能降低安全性能。相比之下,儘管幾種硫化物超離子導體在室溫下已達到超過10-2 S cm-1的極高電導率,且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材料相對較輕,但只有少數報導是基於硫化物複合固態電解質的。這主要是因為溼法所引發的化學穩定性下降。

基於之前的研究,韓國漢陽大學Yoon Seok Jung教授和韓國蔚山國立科學技術大學Sang-YoungLee教授等提出了一種新的具有高導電和良好熱穩定性,厚度在40-70μm之間的柔性單離子導電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製備方法。相關論文以題為「Thin and FlexibleSolid Electrolyte Membranes with Ultrahigh Thermal Stability Derived from SolutionProcessable Li Argyrodites for All-Solid-State Li Ion Batteries」發表在ACS Energy Lett.上。

論文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energylett.0c00251

具體來看,在圖1中展示了通過溶液處理之後的Li6PS5[Cl,Br]滲透到電紡多孔PI 納米線中,從而製備固體電解質的過程。其中,高分子納米線設計策略的關鍵因素是:機械強度好,高孔隙度率,小孔徑和高熱穩定性,使得在較高熱處理溫度下能夠提升固態電解質的Li+電導率,同時在惡劣的環境下不受任何安全問題的影響,電紡聚醯亞胺(PI)納米線具有良好的多孔結構和超高熱穩定性,可在高溫下進行熱處理,最高溫度可達400°C,從而能夠容納具有高導電滲透性的Li6PS5Cl0.5Br0.5溶液(2.0 mS cm-1),這與傳統的聚合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圖1. 硫化物固態電解質製備的原理圖

圖2.電紡PI納米線和在400°C處理後的Li6PS5Cl1-xBrx滲透PI膜的表徵

由此方法製備的厚度為40μm的滲透Li6PS5Cl0.5Br0.5的PI納米線組裝成的LiNi0.6Co0.2Mn0.2O2/石墨ASLBs在30°C的條件下展現了146 mAh g-1的優異容量和良好的熱穩定性(180°C)。此外,作者還提出了一種新的且具有規模性的策略,將液化固態電解質注入電極/PI電池中,成功組裝了LiCoO2/PI-Li6PS5Cl0.5Br0.5/Li4Ti5O12全固態鋰離子電池。

圖3.採用PI-Li6PS5Cl0.5Br0.5固態電解質的NCM/LTO全固態電池性能

圖4.採用PI-Li6PS5Cl0.5Br0.5固態電解質的NCM/石墨全固態全電池性能及LCO/PI-Li6PS5Cl0.5Br0.5/LTO製備示意圖

總之,本文利用高導電溶液固態電解質和熱穩定多孔PI納米線,成功製備了具有超高熱穩定性的超薄、柔性和高導電單離子導電固態電解質,並組裝了全固態鋰離子電池。但在文章最後作者指出,儘管在本研究中證明的能量和功率密度不足以與最先進的LIBs技術競爭,但實驗結果揭示了固態電解質在規模化AS LBs製造中的方法。從而建議未來研究方向如下:研究應該進一步提高溶液處理後的固態電解質的Li+電導率;耐高溫的複合電極的研製,包括熱穩定粘結劑、無粘結劑電極和抑制電極活性材料與固態電解質反應的界面工程;評估固態電解質膜對鋰金屬、Si和Sn等高容量負極的兼容性。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公眾號,作者:Caspar。

相關焦點

  •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因此,提高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固-固界面的穩定性是提升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電化學性能的關鍵。 然而,對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固-固界面基礎科學問題的認識不清限制了其性能的進一步提升。本文將對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化學穩定性、電化學穩定性、機械穩定性和熱穩定性的機理問題進行探討,對不同影響因素和優化方法進行總結和討論,為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開發和應用提供參考。
  • 固態電解質電池具有怎樣的魅力呢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王燕(音譯)和材料與工程學教授格布蘭德·塞達爾表示,固態電解質將是「一個真正的遊戲規則顛覆者」,它將打造出一款完美的電池——固態電解質電池,解決目前鋰離子電池所面臨的絕大多數問題,讓電池的壽命、安全性以及成本之間實現最佳平衡。
  • 全固態鋰金屬電池近期研究成果及國內電池供應商布局
    一、超薄柔性聚合物電解質助力高效全固態鋰金屬電池目前,對聚合物電解質的研究多聚焦在提高其離子電導率。離子電導率由固態電解質的離子電導對電解質厚度和面積進行標準化處理計算得到。不同固態電解質的厚度相差較大,因此,即使電導率相近,厚度的差異導致了鋰離子在固態電解質中遷移距離的不同,直接影響了全固態電池電化學性能和能量密度。
  • 全新陽極和陰極,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科學家開發出更強大的電池
    該設計是開發安全的全固態電池概念的一部分,該固態電池無需使用通常用作電池兩個電極之間的電解質材料的液體或聚合物凝膠。電解質使鋰離子在電池的充電和放電循環中來回運動,而全固態版本比液體電解質更安全,液體電解質具有很高的揮發性,通常是鋰電池爆炸的主要原因。
  • 助力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導讀:全固態電池由於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高倍率性能以及安全等優點而備受關注。作為全固態電池的核心部件,固態電解質一直是制約固態電池發展的瓶頸。本文採用Mg摻雜NASICON型固態電解質LiZr2(PO4)3得到Li1.2Mg0.1Zr1.9(PO4)3,Li+電導率得到巨大提升,同時研究了電池界面特性。發展安全的全固態電池是取代有毒易燃的液態Li+電池的關鍵技術,且固態電解質是Li–S和Li–air電池的核心部件。
  • 鋰離子電池鋰枝晶生長:影響因素和抑制方法
    導讀:平穩鋰的沉積、抑制鋰的枝晶生長是可充電鋰金屬電池研究的關鍵問題。 鋰金屬負極商業化應用的主要障礙是:鋰枝晶生長、低的庫倫效率和不穩定的固態電解質膜。
  • 電鏡表徵新成就顛覆認知 全固態電池量產不是夢
    困擾業界許久的鋰枝晶生長機理問題取得重大突破,全固態電池距離量產邁進一大步。於是乎,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簡稱:全固態電池)進入了公眾視野。顧名思義,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採用的是固態電解質,不含任何液態組份,結構更加安全。
  • 高比能、長壽命的柔性固態鈉離子電池問世
    鋰離子電池發展勢頭強勁,但鋰離子電池本身卻開始面臨著增長的極限,尤其是使用壽命與能量密度的提高越來越困難,因此在尋找鋰離子電池替代技術方面,鈉離子電池成為一個新的極具應用潛力的方向。鈉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主要依靠鈉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與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相似。
  • 電池公司QS表示:固態電池可以代替電動汽車中的鋰離子電池
    外媒報導大眾汽車支持的初創公司QuantumScape最近披露了新數據,顯示了其固態電池技術的功能。多家公司正在努力開發固態電池,該固態電池使用固態電解質代替當前鋰離子電池單元中使用的液體或凝膠。該公司還稱,電池還經過了攝氏-30度的測試,這一溫度對於其他固態化學物質來說太低了。隨著這些使用壽命和溫度障礙的打破,QuantumScape高管現在認為固態電池可以代替電動汽車中的鋰離子電池。
  • 研究人員開發更穩定的鋰離子電池
    研究人員開發更穩定的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已被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電動工具、行動電話和筆記本電腦等產品上,不過其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不穩定和易燃的電解質。拉夫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將鎢和碲基雙過氧化物材料結合起來,分別作為電極和電解質使用,製造出更兼容和更穩定的界面。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拉夫堡團隊使用計算建模來說明這兩種同屬一個晶系的材料的氧化還原特性,並表明鎢可以很容易地改變氧化狀態,是理想的電極,而碲則可以抵抗適合電解質的氧化還原循環。
  • 重磅總結:固態電解質-從材料到電池
    從1838年法拉第發現PbF2的離子傳導現象到如今的固態離子導體家族百花齊放,從機理闡釋到材料設計、合成,將近兩百年的研究接力和新發現,固態離子學在理論和應用方面均取得了極大的成就。石榴石型型鋰離子導體在Thangadurai等人的首次報導之後,因其對Li金屬的穩定性引起了對其作為鋰離子電池固態電解質的廣泛研究。
  • 下一代動力電池是固態電池嗎?還有哪些瓶頸需要解決?請看此文!
    在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裡面有兩個,一個是基礎研究,一個是共性關鍵技術研究,比如「1.1-全固態鋰金屬電池」和「1.2-高安全全氣候的動力電池系統技術」。這兩個細分方向都明確提出支持支持全固態電池研發。第三個專項是儲能與智能電網技術重點專項,提出要支持GWh的鋰離子電池儲能技術和MWh的本質安全的固態鋰離子儲能電池技術,屬於共性關鍵技術。
  • 鋰化技術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其在高比能矽負極中的...
    96 h的靜置即可完全鋰化 SiO負極,在全電池中,SLMP的添加提高了電 池的庫侖效率以及放電比容量,預鋰化的電池循環100周容量維持在約110 mA·h/g,未添加SLMP的電池100周後容量保持在約50 mA·h/g。 LEE課題組將Si-Ti-Ni(STN)三元合金用作電池負極中,與硫化鐵和硫(FeS+S)正極匹配組裝正負極都無鋰的全固態電池。
  • 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如何,制約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因素
    (文章來源:鋰電池UPS) 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介紹,制約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因素。鋰離子電池自商業化以來,以壽命長、比容量大、無記憶效應等優點,獲得了廣泛應用,以往對鋰離子電池的循環壽命和安全性關注較多,隨著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低劣帶來的制約愈加明顯。 隨著鋰離子電池在電動汽車及軍工領域應用的迅速發展,其低溫性能不能適應特殊低溫天氣或極端環境的缺點也愈發明顯。
  • 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技術是什麼?
    隔膜是鋰離子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鋰離子電池完成充放電電化學過程的重要構件。它位於電池內部正負極之間,保證鋰離子通過的同時,阻礙電子傳輸。一是製備具有高熔點,低的高溫收縮性和優異的機械性能(特別是抗穿刺強度)的隔膜。二是製備高純氧化鋁(VK-L30G)陶瓷改善的隔膜。後者要麼在表面具有陶瓷層,要麼將高純氧化鋁(VK-L30G)粉末分散於高分子材料中,從中高純氧化鋁(VK-L30G)陶瓷起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電極間的空間塌陷,從而避免熱失控情況下的內部短路。
  • 大眾汽車投資的電池公司宣布推出固態鋰離子電池,15分鐘能充80%
    如何提升純電動汽車的競爭力,電池技術是關鍵,業內一直期待能夠有性能更強的電池產品面世,打破目前鋰離子電池的性能瓶頸。周二,電池初創企業QuantumSpace宣布,他們將推出固態鋰離子電池,充電時間更短並且壽命更長。
  • 滌絲紡是什麼面料 , 滌絲紡和尼絲紡的區別
    滌絲紡是什麼面料 , 滌絲紡和尼絲紡的區別 2016-06-06 14:20:30 來源:全球紡織網 滌絲紡是什麼面料?
  • 牛津布/牛津紡 牛津布和牛津紡哪個好
    牛津布/牛津紡 牛津布和牛津紡哪個好 2017-04-11 09:32:31 來源:全球紡織網 牛津布/牛津紡,牛津布和牛津紡哪個好?
  • 奔馳eCitaro使用BlueSolutions的全固態電池
    然而,打臉來得如此之快——固態電池生產商Solid Power最近宣布,正在生產第一批具有驚人特性的電池原型,並將於2026年量產。 BlueSolutions的企業集團Bolloré開創了全固態電池在運輸和可再生能源集成的固定存儲中的應用。Bolloré在早期就採取了大膽的立場,通過大量投資製造5000輛電動汽車Blue Cars來測試這項技術,這些汽車配備了第一代的技術。
  • 胡良兵:LLZO「半空半實」實現全固態電池330Wh/Kg超高能量密度
    石榴石型固態電解質因為具有較寬的電化學穩定窗口、高的離子電導率、對鋰穩定等特性而被認為下一代固態鋰金屬電池的希望。但是其應用面臨兩大障礙,一是循環過程中因金屬鋰體積變化引起的界面阻抗不穩定,二是LLZO基電解質片厚且質量大,會降低整個電池體系的質量能量密度或體積能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