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如何,制約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因素

2020-12-22 電子發燒友

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如何,制約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因素

鋰電池UPS 發表於 2019-12-20 15:57:59

(文章來源:鋰電池UPS)

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介紹,制約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因素。鋰離子電池自商業化以來,以壽命長、比容量大、無記憶效應等優點,獲得了廣泛應用,以往對鋰離子電池的循環壽命和安全性關注較多,隨著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低劣帶來的制約愈加明顯。

隨著鋰離子電池在電動汽車及軍工領域應用的迅速發展,其低溫性能不能適應特殊低溫天氣或極端環境的缺點也愈發明顯。低溫條件下,鋰離子電池的有效放電容量和有效放電能量都會有明顯的下降,同時其在低於-10℃的環境下幾乎不可充電,這嚴重製約著鋰離子電池的應用。

在所有的環境因素中,溫度對電池的充放電性能影響最大,鋰電池在電極/電解液界面上的電化學反應與環境溫度有關。低溫下電解液的粘度降低、導電性下降,活性物質的活性也會降低、會使電解液的濃度差變大,極化增強,使充電提前終止。更重要的是鋰離子在碳負極的擴散速度會更慢,溫度下降,電極的反應速率也下降。

鋰離子電池在低溫條件下工作,電池的容量急劇下降且極化增強,在低溫條件下,鋰離子難於嵌入負極中而相對較易從負極中脫出,因此導致容量的下降,而電池的放極化變化則與低溫時電解液的電導率下降,鋰離子在電極中的擴散速度下降及其在充電過程中由於金屬鋰的沉積在負極表面形成新的SEI膜導致阻抗增大等因素有關。

低溫環境下對鋰離子電池充電或使用前必須對電池進行預加熱。電動汽車車載的電池管理系統對電池加熱的方式大體可分外部加熱與內部加熱兩大類。這些加熱方式一般位於電池包中,或者設置在熱循環介質的容器中。內部加熱法加熱電池,則是通過交流電流激勵電池內部電化學物質,使電池本身產生熱量。

制約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因素:1、正極材料的三維結構制約著鋰離子的擴散速率,不同正極材料具有不同的三維結構,低溫下影響尤其明顯;2、低溫下電解液與負極、隔膜之間相容性變差;電解液黏度增大,甚至部分凝固,導致離子電導率低;3、低溫下鋰離子在活性物質內部擴散係數降低,電荷轉移阻抗顯著增大;4、低溫環境下鋰離子電池負極的SEI膜增厚,SEI膜阻抗增大導致鋰離子在SEI膜中的傳導速率降低;5、低溫下負極析鋰嚴重,且析出的金屬鋰與電解液反應,其產物沉積導致固態電解質界面厚度增加。

面對低溫下鋰電池使用受限的局面,應對策略是充電預熱,雖然是權宜之計但對提高鋰電池的低溫性能有著明顯的效果。較常規的鋰離子電池而言,全固態鋰離子電池尤其是全固態薄膜鋰離子電池,有望徹底解決電池在低溫下使用的容量衰減問題和循環安全問題。
       (責任編輯:fq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18650低溫電池性能對比
    低溫電池目前18650低溫電池型號的種類主要有低溫18650鋰離子電池、低溫18650鎳氫電池和低溫186501、低溫18650鎳氫電池市場上常規的鎳氫電池低溫性能比較差,在-10℃以上,零度以下放電性能直線性下降,有效容量不足60%,只能低電流放電。
  • 具有超快充電/放電和優秀低溫性能的石墨基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在室溫條件下的快速充放能力以及低溫下的充電性能是目前行業面臨的難題。石墨是最常用的商用負極材料,然而鋰離子的長擴散距離限制了它的倍率性能。於此,為了縮短擴散路徑,作者開發了由通孔的薄石墨片和碳納米管組成的複合電極。碳納米管能有效防止石墨片發生重新堆積。
  • 低溫對移動基站中的電池性能影響
    在鋰離子電池中,磷酸鐵鋰電池較被看好,這種電池雖然比能量不及鈷酸鋰電池,但是其安全性高,單體電池的循環次數能達到2000次,放電穩定,可快速充電且不含重金屬無毒環保。因此磷酸鐵鋰電池是目前被十分看好的鋰離子電池,尤其是動力電池和移動基站這些對體積比能量要求不如手機電池那麼高的領域。
  • 鋰離子電池容量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一、什麼是電池容量?電池容量是指電池所能儲存的電荷量,是衡量電池性能的重要性能指標之一,它表示在一定條件下(放電率、溫度、終止電壓等)電池放出的電量(可用JS-150D做放電測試),即電池的容量。二、影響鋰電池容量的主要因素:能量密度影響電池容量的外部因素有很多,而對於電池本身來說,能量密度是影響鋰電池容量的因素中最為關鍵的一個。同時能量密度是制約當前鋰離子電池發展的最大瓶頸。
  • 手把手帶你認識鋰離子電池
    作為電池技術的一種,鋰離子電池的相關理論研究,近年來也沒有什麼突破性進展,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材料、配方、工藝等方面,也就是如何提高產業化的程度,研究出性能更優異的鋰離子電池(存儲能量更多,用的更久)。
  • 鋰離子電池熱性能評價:電池材料導熱係數測試方法研究
    圖1-1 鋰離子電池結構示意圖導熱係數作為電池材料的重要熱物理性能參數之一,嚴重影響著鋰離子電池的各種特性。(2)導熱係數測試方法眾多,但針對鋰離子電池材料的複雜特徵和要求,首先要需要找出合理的測試方法,以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這對鋰離子電池材料和電池熱管理尤為重要。(3)由於鋰離子電池材料導熱係數測試所涉及的環境條件眾多,會涉及眾多不同的導熱係數測試方法和設備。
  • 機械壓力對鋰離子電池電化學性能的影響
    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和隔膜都具有多孔結構,電極和隔膜的孔隙率以及迂曲度等參數都會對Li+在其中的擴散產生一定的影響。由於機械壓力會對多孔材料的孔隙率和迂曲度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機械壓力會影響Li+在正負極和隔膜中的擴散速度,進而影響鋰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性能,這一點我們在文章《大力出奇蹟?機械-電化學模型還原「壓力」對鋰離子電池電性能的影響》中做了詳細的討論。
  • 純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與市場研究
    其中,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及動力性能是這諸多問題的焦點。而動力電池系統是制約續航能力及動力性能的關鍵技術問題。在此,本文擬針對電動汽車的電池系統的發展現狀進行一定的介紹。其中,以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為代表的鋰離子電池,因其能量密度可達到130Wh/kg-140Wh/kg,且充放電平臺穩定、安全性能良好、低溫性能和循環壽命較好2015年10月11日,在合肥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材料高峰論壇上,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材料與工程學院院長黃雲輝也表示,磷酸鐵鋰電池通過納米技術和富鋰技術等手段而應用,其實際能量密度將會大幅度提升,並且磷酸鐵鋰電池實現2元/瓦時以下的成本沒有問題
  • 鋰離子電池用不了的原因有哪些?
    鋰離子電池用不了是指由某些特定的本質原因引起的電池性能衰減或使用性能異常,它可能發生在生產、運輸、使用中的任何一個環節,不僅會影響電池的性能,甚至會引發起火、爆炸等安全問題。鋰離子電池用不了根據影響類型的不同,可以分為性能失效和安全性失效。
  • 高比能長壽命鋰離子電池的研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本文採用先進的經過包覆處理的高密度NCA材料,並通過對電極面密度、隔膜、電解液等設計參數的優化設計,電池結構密封性的優化,提高電池性能,製備了18650型高比能長壽命鋰離子電池。
  • 鋰離子電池隔膜性能參數與測試方法匯總
    隔膜的主要性能指標參考美國先進電池聯盟(USABC)對鋰離子電池隔膜性能參數的規定,電池隔膜性能大致可以分為理化特性、力學性能、熱性能及其電化學性能4個方面。隔膜的理化特性2.1 厚度厚度是鋰電池隔膜最基本的參數之一,通常和鋰離子的透過性成反比、跟隔膜的力學性能成正比,故在滿足機械強度的條件下應儘可能減小隔膜厚度以提升電池性能。
  • 鋰離子電池領域中國實力幾何?
    鋰離子電池:極限未至成會明:有觀點認為,鋰離子電池的發展已接近極限,大家認同這種說法嗎?李泓:我個人不認同這種看法。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包括多個方面:質量能量密度、體積能量密度、循環性、充放電速率、高低溫適應性、安全性等。
  • 新宙邦:添加劑是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重點研究方向
    公告顯示,目前,添加劑的開發是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其可以針對性的解決當前鋰離子電池普遍存在的循環壽命較短和安全隱患等行業共性技術難題,公司研發的電解液添加劑能非常有效的改善電池循環和高低溫等性能。
  • 鋰離子電池負極衰減的主要機理和應對方法
    其中,負極是引起電池容量衰減的主要因素。本文總結了電池使用過程中負極衰減的主要原理,並提出了幾種減少容量衰減的方法。 電池容量衰減的機理已被廣泛研究和報導過。電池容量衰減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主要因素是電極表面副反應引起的可循環鋰量的減少;次要因素是活性物質的減少(如金屬的溶出、結構的破壞、材料的相變等);電池阻抗的增加。而負極與上述衰減機理中的許多影響因素均有關係。
  • 談談鋰離子電池使用安全性
    但由於鋰離子電池在某些濫用情況下會發生起火燃燒,甚至爆炸,例如過充電(Overcharge)、短路及高溫等情況都會導致電池內部產生熱能和氣體,使得電池膨脹、破裂及起火,因此鋰離子電池安全性也引起製造商、終端使用者及管理部門重視。
  • 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技術是什麼?
    [摘要]作為鋰電池四大材料之一的隔膜,儘管並不參與電池中的電化學反應,但電池的容量、循環性能和充放電電流密度等關鍵性能都與隔膜有著直接的關係 鋰離子電池是現代高性能電池的代表,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四個主要部分組成
  • 詳解:鋰離子電池中的矽基負極材料
    一.2017鋰電池5大趨勢前瞻①政策扶持及監管趨穩,行業準入門檻抬升;②動力電池產業淘汰加速,新格局將在2017年開始重塑;③電池企業與整車廠合作將不斷升級;④資本驅動力愈顯,兼併購及IPO大潮延續;
  • 侯仰龍課題組採用複合法製備出新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近日,著名學術媒體Wiley出版社的Materials Views China對侯仰龍課題組進行了專訪,介紹了侯仰龍教授通過綜合利用金屬氧(硫)化物與石墨烯的各自優勢,開發出新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 詳細分析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選擇
    鋰離子電池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進行二次充電,屬於一種二次可充電電池,主要工作原理為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反覆移動,無論電池的形狀如何,其主要組成部分都為電解液、正極片、負極片以及隔膜。對於動力電池的正極材料來說,其在成本費用、安全性能、循環能力以及能量密度等多個方面都具有較為嚴格的要求。在應用材料領域中,由於鈷酸鋰的費用較高、安全性較低,因此在具體的使用中通常適用於普通消費類電池,難以符合動力電池的相關要求。而上述列舉的其他材料均已在目前的動力電池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鋰離子電池材料中,負極材料屬於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對整體電池的性能產生較大影響。
  • 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發展情況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黃學傑 2018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出貨量196GWh,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略高於100GWh系統比能量進一步提升,近幾期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目錄》的純電動車型中,三元正極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最高已超過180Wh/kg。 隨著國家補貼政策直接與電池能量密度掛鈎,企業選用高鎳811 成為動力電池的發展趨勢,但安全方面的風險不容忽視。鋰離子動力電池存在各種各樣的起火原因,只是應用三元材料的電池在出問題時更容易點燃電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