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經常有家長跟我說,「Sophy 老師,我們家孩子上課容易走神,幫忙盯緊一點哈!」
很多時候,家長們會覺得只有成績差的孩子,上課才會走神。
走神,是很多是同學都無法迴避的問題,學霸,上課的時候都有自己的內心戲!
學霸內心戲:這麼簡單的題,老師還講這麼長時間,無聊啊!幹會別的吧。
學渣內心戲:老師在說什麼?聽不懂算了不聽了/小說還沒看完/漫畫又更新了/不喜歡這個老師/不喜歡這個學科。
學民內心:昨天沒睡好/窗外體育課那人籃球打的真不錯/為什麼別的班都下課了,老師還在拖堂/餓了/今天中午吃什麼?
走神可以是有意識的,比如我們會刻意地回憶以前的事情,或者規劃未來可能會做的事情。走神也可以是無意識的,我們會做夢、會幻想,這些事情不受大腦控制。有時,走神介於有意識和無意識之間,例如我們會為特定的目的展開想像——也許為了刻意考慮某些進退兩難的局面。
看完了上面的內心獨白,大家發現學霸其實不是上課不走神,學霸會認真聽課,在恰當的時候懂得偷懶和放鬆自己,至少我回憶自己學習經歷的時候,就是這樣,上課間隙,會懂得放鬆自己,要不然,上完一節課,得累死了!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世界排名135)的一位教授給他的學生們做了一個實驗:讓學生們花45分鐘閱讀一本書的開篇,過程中只要覺得自己走神了就按鍵。他們發現學生們在此期間平均走神5.4次,有些同學走神了不知道,經過測試,學生的平均走神次數又增加了1.2次。
所以,會走神的人不僅僅是你(可能你知道這些後會如釋重負),我們所有人在集中精力方面都有問題,尤其是當我們集中精力想要讀那些必須讀的書,聽那些必須聽的課時。走神是避免不了的, 我們的生理結構決定了我們的大腦總是在集中精力和走神兩種狀態間來迴轉換。
因此,走神並不一定是壞事。也許走神正是一種休息和放鬆,讓大腦可以在精力高度集中的活動之後得以緩衝,又或者它能夠給我們沉悶的生活增添一絲樂趣。但是,走神的作用可不止如此。
回想一下你打遊戲或者考試的時候,這種時候就是精神緊繃,打遊戲放鬆一會兒就坑了隊友了,本來遊戲是放鬆的,結果打完更累。人在聚精會神,高度緊張的時候就會很累,所以有的放矢很重要,下課放鬆很重要。
所以,發現沒有,偶爾的走神, 對於調節學習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實上,在教學過程中,只要學生掌握了所學的內容,哪怕我發現了孩子偶爾走神了,我也不會刻意阻止。
但是問題來了,上課一直處於游離、分散的狀態,學習效率肯定不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還是要減少走神的,這裡分享幾個小技巧:
1.有經驗的老師都會在講到重點時提高音量,這個時候你就要提起注意了。
2.提前預習,把不懂的問題重點標記一下, 上課的時候重點聽,已經會了的可以稍微放鬆一下。
3.多看看老師,多和老師的目光交流一下,讓老師知道你在認真聽課。不過很多時候,老師這會兒會拋出一個問題,讓你回答一下, 也說不定, 哈哈哈。
4.學霸上課的時候擁有高效率的聽課效果,他們能把老師上課講的東西重點都記住,然後不用死記硬背。而且他們的理解力很好,能緊跟老師的思維。他們也能自己獨立的思考,另外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學霸是怎樣學習的?
1. 合理分配複習時間
在緊張的複習過程中,每天可供利用的時間並不多,其中最長的一段時間大約就是每天晚飯後至睡覺前的三個多小時時間。能否利用好這段時間,是高三複習成敗的關鍵。學霸的通常做法是在一個晚上專攻一門到兩門,抓住重點,集中精力,以爭取達到較高的學習效率。自己定的計劃一定要按時完成,另外也要充分的估計到自己的實際,不要訂立超過自己能力的目標,這樣不但完成不了任務,而且容易使人灰心,以至產生消極的情緒。
2. 學習時全神貫注
雖然很多人都做不到提前預習,但是事情正是因為難能才可貴。提前預習是為了上課時更輕鬆,更有目的,使學習效率更高。預習的時候,自己掌握的知識可以不看,關鍵是對那些不懂的問題要通過課堂來解決。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尖子生在學習的時常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用手和腦與課本交流。
3. 高效記課堂筆記
記筆記的目的就是給思考和掌握知識留下線索,如果只看重記,而忽略掌握的話,還不如不記。在記筆記的時候,也要撿重點記。會記筆記的人,很可能是學習非常好的學生,因為他知道什麼是重點。
4. 隨時都是學習時間
一定要好好利用網際網路、iTunes和其他多種移動便攜設備,沒事兒別總捧個手機看小說,把那些「死時間」也都利用起來:坐火車、或者慢跑時都可以聽課。其實隨時都可以是學習時間。記住,你要與學習材料耳鬢廝磨來學習,而不是痛苦地一點一點去啃材料。這個過程更像是一朵雲的形成,是水汽的一點點累計;而不像砌一面牆那樣,把磚堆上去就好。網絡課程最大的優勢就在於「隨時隨地」!只要有網絡,學習時間由你定。有的人適合早起,一清早最有效率;可有的人就是天生的夜貓子,早晨的學習效率無論如何都高不起來。現在都不用擔心了,你完全可以按照適合自己的時間點來調節、來學習。
最後,期望每個孩子懂得適時地在課堂上放鬆自己,但又能抓住課堂重點,真正做到高效而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