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老年人如何避免感染?這18個建議轉給爸媽看

2020-12-18 西安發布

原標題《疫情下的老年人如何避免感染?這18個建議轉給爸媽看》

1月29日,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疫情已發現一些兒童和嬰幼兒病例,但這些病例臨床症狀較輕;中老年人,特別是有慢性基礎病的老年人,重症風險相對更高。

國家衛健委在官網發布的《關於做好老年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本次疫情的危重症人群中,老年人居多,要將老年人的疫情防控作為當前的重要工作來抓,盡最大努力減少重症和死亡病例。

老年人由於各項生理機能退化,抗病能力不如年輕人,需重點做好防護。

應對疫情,老年人最該做好哪幾件事?如果家中老人需要看病怎麼辦?《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權威專家,給老年人推薦18條防護建議。

受訪專家: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會長、解放軍總醫院原副院長 範利

家居環境篇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少出門是最好的措施。老年人尤其應減少外出,避免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如商場、車站、公共浴池、棋牌室等。

宅在家的老年人,需做好以下防護:

1.洗手洗夠30秒

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接觸傳播,如果沒有注意使雙手沾上病毒,揉眼睛時就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勤洗手絕不是一句空話。

從外面回家後、做菜前、吃飯前、如廁後,尤其要注意洗手。在流動水下用肥皂或洗手液揉搓30秒左右,把手掌、手背、手指縫都洗一洗。

2.每天通風至少2次

室外的空氣經過「稀釋」和流動,幾乎不能把病毒帶進室內。

建議每日打開門窗通風2~3次,每次30分鐘左右。天氣好的時候,可以曬曬被子、衣服,紫外線是天然的消毒劑。

3.備好常用藥

家中常備體溫計和常用藥,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遵醫囑按時服藥,不可盲目停藥。

記住所在轄區發熱門診的地址和電話,如有需求及時聯絡。

4.防跌倒,降低去醫院機率

疫情當前,老年人應避免往醫院跑,以免引起交叉感染。然而老年人一旦跌倒,很容易引發骨折或腦出血,這時往往不得不去醫院。

建議老年人在家少穿拖鞋,鍛鍊時,身邊要有家屬看護,防跌倒極為重要。

5.室溫舒適,注意保暖

冬季心腦急症、呼吸道疾病高發,老年人應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室內溫度過低易誘發血管痙攣,必要時可以開空調取暖。

但需要提醒的是,雖然新型冠狀病毒在56℃下30分鐘即可滅活,但人體是恆溫的,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開空調、泡熱水澡可將病毒「熱」死。

飲食篇

合理膳食是改善老人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的重要環節。老年人在飲食方面可適當做以下側重:

1.肉類做熟,使用公筷

處理食物時生熟分開,雞鴨魚肉、海鮮、蛋類等,充分做熟再吃。

不接觸和食用野生動物,不去未經消毒處理的菜市場,不在無保護措施下接觸活禽。

家庭用餐,實行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

菸酒對預防傳染病沒有任何好處,應禁菸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2.適當增加有助增強抵抗力的食物

大豆及製品、蘑菇、枸杞、黃芪等食物中,含有黃酮、甜菜鹼等抗氧化物質,瘦牛、羊肉等富含蛋白質、左旋肉鹼,都有助於增強抵抗力。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每天超過5種,最好500克以上,其中一半為深色蔬果類。

3.補充優質蛋白

老年人抵抗力比較弱,是病毒侵犯的主要人群,在飲食中要注意增加優質蛋白,如牛奶、雞蛋每天都應保證有。如果食慾不好,還應吃一些乳清蛋白粉。

4.少食多餐,不可過飽

老年人宅在家裡,缺少運動,吃得過飽,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建議少食多餐,不要一頓吃飽,尤其是晚上不可過飽,食慾不好或活動受限的老人要特別注意。

5.多飲水,保證大便通暢

疫情期間,老年人運動減少,胃腸蠕動減慢,大便容易乾燥。若用力排便,易引發心血管事件。

充分飲水、吃點粗糧、多吃水果、增加活動量等,都有助保證大便通暢。

每天飲水應在1500~2000毫升,多次少量;可以飲溫開水或淡茶水。飯前飯後菜湯、魚湯、雞湯等也是不錯選擇。

出行篇

疫情期間,年輕人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社交、消遣,而老年人愛走動,容易坐不住。如果老人一定要出門,要注意5個細節。

1.出門戴口罩

外出建議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如果口罩不夠用,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普通大眾的口罩不必用一次換一次,可根據清潔程度延長使用時間。

口罩戴上後,不要頻繁用手觸摸;

摘口罩時,應通過耳掛,儘量少接觸口罩的汙染面;

保存口罩,應先將接觸口鼻的一面朝裡折好,再放進清潔的自封袋,而不是放在兜裡、口袋裡。

2.外出避免用手揉眼

在室外時,儘量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少接觸公共物品;

減少與人近距離接觸,儘量與人相距1米以上打招呼;

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遮住口鼻。

3.避免乘坐公共運輸

老年人大多比較節儉,出門不願意打車,但在這個節骨眼上,出行最好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建議步行或者由家人開車接送。

4.回家後做4件事

回家後,及時洗手洗臉;把脫下的外套放在通風的窗口;用酒精棉片擦拭手機;帶回的物品用清水清洗處理,或用酒精噴灑消毒。

生病護理篇

老年人在冬天容易生病,心腦急症、關節疼痛、感冒等大小病症容易找上門。如果老人有身體不適,應視情況是否需要去醫院,並做好護理。

1.小病痛,線上問診或去社區醫院

疫情期間,小病痛不宜往大醫院跑。老年人如果出現不適,容易懷疑自己是否感染,出現焦慮。

建議與社區醫院建立聯繫,可以先線上問診,或在家人陪同下到社區醫院,既能降低感染風險,又可以減輕醫療資源壓力。

2.有感冒跡象,先觀察再決定

如果老人有感冒跡象,不建議直接去發熱門診,可以先在家觀察,以免增加感染風險。但如果有發熱、咳嗽、咽痛等全身不適,應及時就醫。

3.不得不去醫院,務必做好防護

去醫院前,家屬及老人一定要戴好口罩。在醫院裡要「管住手」,避免用手摸口罩外側,避免揉眼睛,避免頻繁觸摸公共物品,注意勤洗手。

4.放鬆心情,避免焦慮

疫情是有時間限度的,經過一定時段就會過去,老年人要正確看待疫情,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焦慮、緊張,可以多聽聽音樂、跟家人聊聊天。

面對疫情,老年人往往是脆弱的,需要做好充分的防護。對待家裡的老人,請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包容;老年人也應主動從正規渠道學習防控知識,管好自己的生命健康,也是一種了不起的技能。▲(來源:生命時報 部分內容來源: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

相關焦點

  • 轉給你的父母!這夥騙子專騙老年人!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上海警方通報了多起電信詐騙案件,發現案件都有一個相同特徵,就是電信詐騙的受騙群體多為老年人。下面的幾個電信詐騙的案例,可以轉給爸媽看看。銀行工作人員意識到這是一起電信詐騙,於是報警。
  • 轉給父母→老年人購買火車票指南來了
    如何進行人臉識別?遇到困難找誰幫忙?……又到年底了請收下這份購票乘車指南轉給自己的父母家人↓↓↓老年旅客使用現金購票需要注意什麼?目前,在票量充足的前提下,12306售票系統能自動識別60歲以上的老年旅客並優先安排下鋪。一份訂單含多人同行的,系統也會自動分配相鄰座位。想為自家老人購買下鋪票的朋友,可提前規划行程,儘早購買火車票。年旅客無手機號如何在12306上核驗呢?
  • 轉給爸媽!老年旅客購票指南,快收藏!
    轉給爸媽!老年旅客購票指南,快收藏!如何進行人臉識別?遇到困難找誰幫忙?……如果老年人旅客無手機,可提供能及時聯繫的親友手機號碼進行核驗。鐵路部門將依法保護旅客個人信息安全。03如何使用人臉識別進站乘車?
  • 轉給家中老人!如何避免以房養老騙局?
    法律視角【轉給家中老人!如何避免以房養老騙局?】@遼寧大學 中國老齡政策法律研究所所長任際:我國社會中,「養兒防老」觀念根深蒂固,但近年來養老方式日漸多元化,「以房養老」也成為一個選項。老人可以將房子出租、出售、抵押貸款等,靠獲取的收益來養老。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下的思考和建議
    本文對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暴發和蔓延所反映出的我國在公共衛生防控體系、應急響應機制、醫療領域科技創新、醫療供給與儲備、幹部專業化能力等十大領域的問題進行了系統梳理,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公共衛生和疾病防控體系、完善應急防控體系、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公民相關知識普及力度、構建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以及建立國家生物安全體系五個方面的建議。
  • 疫情期間老年人兒童青少年如何保持身心健康?這份營養指導建議請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22日17時14分訊(首席記者 黃宇)今(22)日,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老年人、兒童青少年營養健康指導建議。市疾控中心公共衛生所(食品安全與營養)副所長羅書全介紹,老年人免疫功能弱,容易受到傳染病的侵害。較長時間的居家生活極大影響本就脆弱的老年群體身心健康。
  • 最近這種病毒感染頻發,如何防範避免感染,關鍵看這幾點
    最近很多家長非常頭痛,就是孩子莫名其妙發生嘔吐,導致無法進食,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這種病毒在以前好像很少,而最近頻發,所以家長們有必要進一步了解一下,如何防範。如何防護避免感染如果寶寶出現嘔吐不適症狀及時到醫院就診,居家隔離,避免到幼託機構再傳染給其他小朋友;學齡兒童建議不要堅持上學,以免傳播更多同學。
  • 疫情期間,如何更有效地向老年人傳達信息
    【編者按】澎湃新聞市政廳欄目曾發布北京社區研究中心製作的《老年人防疫指南》。疫情期間,老年人如何自處?有人曾專門製作了「中老年特供」版本的防疫宣傳表情包,趣味性的視覺呈現背後是一個嚴肅命題,防疫信息如何更有效地傳達給老年人?此外,疫情還打亂了許多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這些相對簡單的自我防護措施之外,疫情期間,老年人還有更多需求,無論是菜籃子供應,還是慢性病患者的就診、複查和藥品採買。對於一些失獨、空巢老人更是如此。
  • 老年人如何防流感?四學術機構發布聯合提示
    老年人如何防流感?與其他年齡組相比,老年人罹患流感住院率高且預後差。為提示老年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及流感雙重風險下降低感染風險,四學術機構近日發布聯合提示。  據介紹,2019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54億。老年人罹患流感住院率高且預後差,平均每10個因流感住院成年患者中,就有5-6個是60歲及以上老年人;每10個老年流感患者會有1人喪失3種以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 為何多地都不建議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
    如何預約?記者從嘉興、紹興、義烏等多地衛健委了解到,雖然各地政策不一,但卻有相同的「注意事項」:60周歲(含)以上老年人不推薦接種。如果說高血壓患者、處於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婦女、近期接種過其他疫苗以及處在感冒發燒階段的人群不建議接種屬於「意料之中」,那麼老年人也不能接種,可能會引發很多人的不解。
  • 新冠病毒感染症狀 如何避免?懷疑感染怎麼辦
    哈裡奇提供的信息令人懷疑在伊朗感染數字的真實性,但人們更關注的是他在對國內疫情輕描淡寫的同時已經表現出感染病毒的跡象。 他說話時一直咳嗽和流汗,這是任何呼吸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兩個標誌,包括由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引起。
  • 高速攝像機還原「咳嗽」瞬間,7個止咳法拯救不安的你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頻繁出現咳嗽,建議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尋求醫生幫助。去醫院時佩戴口罩,儘量少接觸公共物品,不揉眼睛,將在醫院停留的時間儘量縮短。老人防疫的7條「專屬提醒」,轉給爸媽比病毒更有「傳染性」的,是這些在朋友圈熱傳的9個謠言首度曝光!新冠病毒「高清彩照」,一組圖看清顯微鏡下的真面目推薦!
  • 為幫兒子擋"災",老人差點就被……這些知識快轉給爸媽看!
    賴婆婆警察你看,剛剛有人給了我這東西,是不是真的?這錢不能給!這是個騙子!今年初,建立打擊涉疫情新型詐騙犯罪「五快」機制,針對涉口罩詐騙等涉疫情物資詐騙案件,無論數額多少、情節輕重,均第一時間落實專人開展偵查工作。截至目前,涉疫情詐騙案件共立案134宗,破案116宗,推送預警線索5萬多條,成功勸阻約4.8萬人。同時,我市公安機關與銀行機構及三大運營商合作聯動,推動縣級反詐中心建設,目前全市各地公安機關均已成立反詐中心,專門負責防範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 老人、兒童病例多發 疫情之下如何守護一老一小?
    (抗擊新冠肺炎)老人、兒童病例多發 疫情之下如何守護一老一小?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電 題:老人、兒童病例多發 疫情之下如何守護一老一小? 中新社記者 邢翀 李純 中國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近期疫情呈現出老年人居多的特點。
  • 疫情期間如何保持心理健康?18個心理疏導問題為你支招
    答:要堅持規律作息;睡前避免瀏覽疫情信息,避免接觸讓自己情緒激動的事情;認真安排飲食,營養均衡合理;學習自我放鬆的技巧,例如心理著陸技術、呼吸放鬆等;每天做一些居家鍛鍊,建議達到心率120次/分,微微出汗,每天持續20-40分鐘為宜,但不要在睡前運動。6、我們小區有人確診了,還是我們樓的。好恐慌,怎麼辦?
  • 夏季如何避免沙門氏菌感染
    夏季如何避免沙門氏菌感染  王磊  近期,美國發生沙門氏菌感染事件。分布在40多個州的1500餘人感染了這種細菌並出現發熱、腹瀉、腸絞痛等症狀。沙門氏菌是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菌種,我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有70%到80%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那麼究竟什麼是沙門氏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避免和預防被這種細菌感染呢?
  • 返程壓力在增加,避免交叉感染如何做實做細?
    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題:返程壓力在增加,避免交叉感染如何做實做細?新華社記者於文靜、溫競華交通運輸部門數據顯示,截止到5日,春運旅客運輸量達到了13.18億人次,同比下降35%,公路客運10.7億人次,同比下降36.3%。
  • 【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如何常備不懈打好疫情阻擊戰?看...
    疫情變化趨勢如何,秋冬季是否還會捲土重來?如疫情再來,我們如何才能迅速迎戰、迅速勝戰?近日,新華網「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系列訪談連線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分析如何「避免倉促打遭遇戰,常備不懈打好阻擊戰」。
  • 美國冷藏卡車運屍體,西班牙摘下呼吸機,疫情下的老人該何去何從?
    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不僅造成了人們的感染、死亡以及經濟衰退,還暴露出這場災難中老年人群體的生存困境,這是全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黑暗時期,任何文字辭藻都難以描述他們所遭受的痛苦。美國:老年患者在病房地板上去世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總病例已經迅速達到18萬例,確診數居全球首位,已成為世界疫情「震中」。
  • 一線醫生教你如何解「心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漫畫》第...
    不要刷手機看小道消息,放大負面信息,增加恐慌。  02  每天看疫情信息過多,造成過度焦慮怎麼辦  減少對疫情信息的過度關注,建議每天接收有關信息不超過1個小時。  03  疫情信息鋪天蓋地,如何合理關注信息「點」  非專業人士不應過度關注發病率、死亡率、治癒率等專業數據,避免因道聽途說而產生焦慮、恐懼;  應根據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建議,將重點放在自身防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