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存四幅水牛圖之一 潘天壽《耕罷》1.5893億成交

2020-12-13 中華網文化頻道

6月19日晚,中國嘉德2017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現代」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本場共104件精品上拍,其中,潘天壽《耕罷》以諮詢價的形式上拍,8800萬元起拍,以1.382億元落槌,加佣金以1.5893億元成交。

潘天壽《耕罷》,1958年作,立軸 設色紙本 227×121cm

《耕罷》是潘天壽創作全盛期的代表作之一,是潘天壽典型的「潘公石」樣式。水牛是潘天壽喜愛表現的對象之一,這與他早年的放牧經歷密不可分。1958年正是「改造中國畫」運動的高峰時期,潘天壽選擇水牛作為表現對象也暗合了五十年代「改造中國畫」運動的方針政策。

作為花鳥畫家,潘天壽諸多作品選擇不同題材的動物入畫,水牛形體最為碩大,據統計,潘天壽以水牛入畫的巨幅作品共四件,兩橫幅,兩豎幅。有一張橫幅「水牛」作品繪於1949年,亦題「耕罷」,現為寧海文物管理委員會藏;另外一件橫幅《夏塘水牛圖》僅落「雷婆頭峰壽者」款,為潘天壽紀念館藏。至於兩件豎幅,一為本幅1958年本《耕罷》,篆書「耕罷」,行書長題;另外一件則創作於1961年,也僅落款,後再補題指出落款筆誤之處,私人收藏。

這件《耕罷》流傳有序,先是鑑藏家徐偉達推薦給「賜荃堂」主人鄭應荃,徐偉達師從書畫鑑定家朱念慈和謝稚柳,曾是上海文物商店經理;再後來,此作進入新疆「雪蓮堂」收藏。截至目前,潘天壽共有3件作品突破億元大關,另外兩件分別是2015年在嘉德以2.7945億成交的《鷹石山花圖》和同年12月在上海嘉禾以1.15億元成交的《鷹石圖》。


相關焦點

  • 這個天價《耕罷》是潘天壽真跡嗎?
    事實上,這幅作品曾見於2008年朵雲軒拍賣,2017年中國嘉德則曾拍出人民幣1.5893億元。此畫有童中燾先生所題籤條,並有他的專文評析(《老年教育》,2009年第9期。另見《童中燾解讀潘天壽》,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7年),從市場反饋上也大略可知藏家對此幅作品真偽的判定,但實際上關於其真假優劣,業內似乎是存在不同意見的。
  • 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12月1日開幕 巨幅水牛圖首次合璧
    周年,12月1日,「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作為2017年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將在浙江美術館展出。多件大作初現浙江兩件巨幅水牛圖首次合璧展出牛是潘天壽重要的藝術創作題材,展覽首次將潘天壽兩件巨幅水牛圖合璧展出。一幅是潘天壽創作於1948年的《耕罷》,由寧海文物辦收藏。另一幅是潘天壽紀念館收藏的創作於20世紀60年代的《夏塘水牛圖》。
  • 憑黃賓虹一幅作品,6年狂賺3個億,被山東電動車買走
    黃賓虹晚年巨製《黃山湯口》19日晚亮相2017北京嘉德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現代」,最終以3.45億元人民幣成交,刷爆整個藝術圈。另外,潘天壽水牛圖巨製以及南宋四帝御筆均超過億元大關,共24件拍品以超千萬元的價格成交。
  • 北京保利秋拍 潘天壽《春塘水暖圖》亮相杭州
    潘天壽一生勤懇樸素、性格平和,但內心強悍、堅強,水牛是他特別愛好的動物,也特別能映照他的性格。這幅23平尺之巨製《春塘水暖圖》創作於1961年,曾藏於潘天壽紀念館。它是潘天壽大幅作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藏於民間的潘天壽的最大作品。
  • 北京保利攜「藏於民間的潘天壽最大作品」亮相杭州
    這幅23平尺之巨製《春塘水暖圖》創作於1961年,畫心還留有文革時的粉筆印跡「③」,曾藏於潘天壽紀念館。它是潘天壽大幅作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藏於民間的潘天壽的最大作品。潘天壽《春塘水暖圖》據目前所知,潘天壽存世的畫牛作品一共是四件:一件是《夏塘水牛圖》,現藏潘天壽紀念館;一件《耕罷》,現藏潘天壽老家浙江寧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另一件同名作品《耕罷
  • 畫馬高手徐悲鴻辛苦畫了8匹馬,卻不如他畫的一頭牛貴,賣了1.6億
    畫馬高手徐悲鴻辛苦畫了8匹馬,卻不如他畫的一頭牛貴,賣了1.6億。8匹形態各異的駿馬,每一匹飛奔的姿態各自氣度不凡,由遠及近,宛若從天際飛奔而來,萬馬奔騰,氣勢恢宏。這幅名為《萬馬奔騰》的畫作很出名,也是徐悲鴻的成名作。徐悲鴻最擅長以馬喻人,借馬的飛奔和氣勢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抒情感懷。
  • 「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移師杭州
    與中國美術館不一樣的是,在展廳設計上,浙江美術館的策展整體突出呈現了潘天壽的師容、師藝、師言和師影,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一下子使人浸潤在大師的音容笑貌中。另外,此次巡展還有諸多亮點,比如1953年的《松梅群鴿圖》,以及兩幅巨作《暮色勁松》、《無限風光》都在展覽中呈現。
  • 民族翰骨 巨匠歸來 | 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先睹為快
    導覽現場兩幅水牛之一的《夏塘水牛圖》本次展覽最大的作品《光華旦旦圖》120餘幅潘天壽代表作,及其手稿文獻等。多件大作初現浙江兩件巨幅水牛圖首次合璧展出牛是潘天壽重要的藝術創作題材,展覽首次將潘天壽兩件巨幅水牛圖合璧展出。一幅是潘天壽創作於1948年的《耕罷》,由寧海文物辦收藏。
  • 20.1億元 華藝國際交出北京首拍成績單
    作為進軍北京的新生代表初次亮相,最終斬獲20.1億元,其中2件拍品過億,另有32件拍品成交價超過千萬元,7個專場百分百成交收穫白手套,並誕生了3項成交紀錄。 在本次拍賣中,中國書畫板塊成交總額12.01億元,貢獻了超二分之一的成交總額。
  • 潘天壽親傳弟子江楓及再傳弟子劉國銘師徒相聚,藝術探討
    近期,潘天壽的《耕罷》因其一味霸悍的非凡氣度以及嚴謹沉靜的內蘊,以1.76億在華藝國際首度推出的大美夜場最終落槌。成為潘天壽藝術生涯中難得一見的宏章巨構。堪為新美術史上新的裡程碑。明年是一代畫壇巨匠潘天壽先生50周年的忌辰,出於對先師的緬懷與悼念,素有當代寫意葡萄之王之稱的滹沱書畫院院長劉國銘先生,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耕讀文化,從小出身貧寒的他,幼時也放過牧,且能深感「俯首孺子而不逞強,終身堅韌勞作而不居功」之意,結合自身感悟再現《耕罷圖》,並有幸邀請自己的恩師江楓先生前來指點。
  • 潘天壽抗戰時期的七幅作品:每一幅都是與徐伯璞友誼的見證!
    圖1 潘天壽 八哥盆景圖抗日戰爭期間,潘天壽和杭州藝專師生一起,經江西、湖南、貴州、雲南數省,輾轉千裡,來到重慶。在渝期間,潘天壽勤奮耕耘,創作了一些書畫。圖2 潘天壽 江城懷古圖本文所介紹的潘天壽作品,原為徐伯璞先生所收藏,是潘氏畫贈徐伯璞、蔡銘竹夫婦的作品。
  • 潘天壽《蘭竹圖》:淡到無言自可人
    潘天壽 蘭竹圖蘭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首先是它有宜人的香氣。這種蘭香如「幽靈」般,時有時無,時隱時現,時濃時淡,時遠時近,給人們清新和愉快的感受。竹因四季常青、歲寒不凋而聞名,人們以此喻為君子之節,表現了堅貞不渝的品德。
  • 精明商人豪擲2億買下一飯店,大廳一幅畫讓他大喜:飯店等於白送
    經過鑑定,這幅畫居然是著名畫家潘天壽的《初晴》真跡!1958年,潘天壽先生和他的摯友吳茀之受邀來為杭州西子湖畔華僑飯店的開業進行一次作畫。二人相約製作統一規格的畫作,潘天壽畫出《初晴》,吳茀之更是創作了《美意延年》。兩幅畫作被掛在飯店大堂的左右,直到1979年為了更好地保存才取下。 潘天壽先生出生於1897年,從小自學書畫篆刻,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1915年前往浙江省立第一師範讀書,在藝術方面得到了李叔同和經子淵的教導。1923年成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的教授,後任新華藝術專科學校教授。
  • 《水牛圖》只畫牛屁股,專家說這是齊白石老年所做,價值何止千萬
    也讓國外的藝術家真正開始了解中國水墨畫,但這幅《水牛圖》絕不是單憑齊白石的名字就能得到收藏家的青睞。主要原因是這幅畫看似簡單,但意境飽滿,畫中的水牛栩栩如生。如果讓一個受過藝術薰陶的大學生來欣賞這幅畫,他可能無法評論這幅畫的本質,只覺得整幅畫給人一種清新、質樸、充滿生命的感覺。
  • 齊白石畫了只沒有頭的水牛,為什麼能值1千萬?專家:放大再看
    國內外的收藏家和鑑賞家對齊白石畫作的追捧,到了一擲千金的地步,一幅沒有頭的水牛畫都引起了人們的爭相競拍,最終以一千萬的高價成交。眾人驚奇,齊白石畫了只沒有頭的水牛,為什麼能值1千萬?難道僅僅是因為「齊白石」這個名號嗎,專家表示:放大再看。
  • 這幅畫以手指作成,構圖驚奇,浩然氣勢躍然紙上,價值近3億
    這幅畫以手指作成,構圖驚奇,浩然氣勢躍然紙上,價值近3億文/華勇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皆愛作畫,或是看到大好河山,想要將此情此景記錄下來,或是心生憤慨,作畫來聊以慰藉,將心中所思所想繪於畫中而眾人所畫皆用筆墨,卻不知手指也是作畫的工具之一。實際上,自唐朝起,就有人用手指作畫,稱之為手指畫。到近代之後,仍有不少人湧入這一領域,如潘天壽,更是這一領域的箇中翹楚,他的《無限風光》就是手指畫的傑出作品之一。
  • 他花2億買了家飯店,大堂內掛著一幅畫,讓他大笑:飯店等於白撿
    故事有趣,現實也不逞多讓,曾有一位企業家買了家飯店,卻因為裡面的一幅畫,讓飯店等於白撿。杭州華僑飯店,1959年開業,在現在看來,五層樓的它十分陳舊毫不起眼,但在當年那可是整個杭州規模最大的建築。在建成之初,內部需要一些裝飾,經理便邀請浙江美院的兩位大畫家為飯店創作了兩幅作品。
  • 四川往事|另類的潘天壽
    國立藝專抗戰時期西遷圖1941年夏在重慶松林崗1940年秋,南疆軍情緊急,教育部又命令學校撤退至四川璧山縣(今重慶)。1944年,潘天壽出任國立藝專校長,離開雲和前同國立英士大學藝術專修科的師生合影留念。此前潘天壽在英士大學擔任教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