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共同印發《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實施方案》,實施「三區」人才計劃。
目標是:從2011年起至2020年,每年引導10萬名優秀教師、醫生、科技人員、社會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到「三區」工作或提供服務。每年重點扶持培養1萬名「三區」急需緊缺人才。
按照《科技部農村司關於下達2020年度「三區」科技人才支持計劃(第二批)和報送工作總結的函》要求,今年雲南第二批「三區」人才計劃,計劃選派500名左右的科技人員赴「三區」縣開展服務。
選派要求及支持措施有哪些?
一起來看看↓↓↓
一、選派要求
(一)派出單位
1.有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職業院校以及各類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依託單位;
2.省直有關事業單位、有關企業;
3.州(市)級事業單位、有關企業;
4.非「三區」縣(市、區)事業單位、有關企業等。
(二)選派對象及條件
1.選派對象主要為能夠解決受援地區科技需求、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或同等職業資格)的現代農業、工業、服務業以及農村生態、環保、信息化等行業的科技人員,自願為受援地服務對象提供科技服務或到受援地開展科技創業。
2.已認定的省、州(市)、縣(市、區)(不含受援縣)三級科技特派員符合條件的優先選派。
3.把精準扶貧作為「三區」科技人員專項工作的主戰場,科技人員直接服務貧困村、貧困戶的優先選派。
4.鼓勵省外選派科技人員到我省「三區」縣開展科技服務和科技創業。
(三)服務對象
1.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中「實現科技特派員對貧困村科技服務和創業帶動全覆蓋」等要求,優先選派「三區」科技人員服務我省科技特派員未覆蓋貧困村,確保實現貧困村全覆蓋。
2.89個「三區」縣內經過認定的雲南省優質種業基地、農業科技示範園、農產品深加工科技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型試點企業,以及其他重點企業、龍頭企業、經濟合作組織、專業技術協會、科技園區、產業園區、星創天地等。89個縣內承擔國家、省、州(市)、縣級科技計劃項目的單位。89個縣內的農場、林場和科技示範基地、家庭農場、種養大戶。
3.縣直機關(部門)和事業單位不能作為受援單位。
(四)服務內容與形式
選派科技人員要圍繞服務地區或單位的科技需求,提供公益專業技術服務,或者與服務對象結成利益共同體、創辦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企業等,推進縣域科技創新創業,為「三區」培養本土科技人才。
(五)服務時間
提供科技服務的時間為1年,派出期間根據服務對象的科技需求和科技攻關、示範、推廣的需要,不定期到實地開展科技服務,或採取通訊、網絡等手段及時提供科技服務、解決科技問題,累計現場服務時間不少於100天。
二、支持措施
(一)選派對象在選派期間人事、勞動關係保留在原單位,工資福利待遇不變,選派期滿後仍回原單位工作。
(二)選派人員的科技服務工作經費按照每人每年2萬元標準進行補助,由財政部、科技部下達安排。經費由省財政直接撥到派出單位,主要用於支付科技人員到「三區」縣的工作補助、交通差旅、保險和培訓費用等。
(三)對表現優異、做出重要貢獻的選派對象以及對執行本專項計劃成績突出的單位,由國家或地方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四)對派出科技人員與服務對象聯合申報的產學研科技計劃項目,同等條件下給予優先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單位對派出人員應從人才工作經費中給予更多支持。
(五)其他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按照《關於印發<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中組發〔2011〕23號)執行。
三、相關要求
(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三區」人才支持計劃科技人員專項計劃的組織實施,認真與受援地區對接科技需求,引導和組織廣大科技人員參與專項計劃,為我省決戰脫貧攻堅做出應有貢獻。2020年第二批「三區」科技人員選派對象在原89個「三區」縣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全省科技資源,鼓勵並支持省屬科研單位、高校院所和已實現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全覆蓋地區的科技人員,向我省9個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縣和未實現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全覆蓋地區選派(重點向昭通、文山、普洱、臨滄、大理、曲靖等貧困村較多的州市選派)。
(二)各單位選派對象確定後,須在本單位進行公示,公示結束後無異議再上報。同時,各單位要加強對2014年以來選派對象服務情況、帳目報銷情況進行嚴格檢查,防止出現沒有到實地進行服務,服務後經費未及時報銷等情況。對歷年中作為選派對象但沒有上交「三方協議」書的科技人員要嚴格把關,原則上不再推薦上報。
(三)各州(市)科技局、各單位應結合前期報送的科技需求信息,特別是實現科技特派員全覆蓋貧困村情況,積極組織和遴選2020年第二批服務「三區」科技人才選派對象,提前做好統一調配工作。
(四)請各州(市)科技局、各單位統一組織填報《「三區」科技人才選派對象推薦表》、《四方協議書》和《「三區」科技人才選派對象情況匯總表》。《四方協議書》。建議《四方協議書》籤字、籤章順序為科技人員、派員單位、受援單位、州(市)科技局。上述申報材料允許電子籤章,整個材料的真實性納入誠信管理。
(五)各單位於2020年8月25日前向各州(市)分別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報送《「三區」科技人才選派對象推薦表》,以便各州(市)了解擬前往服務的科技人員信息。同時,各單位將匯總後的《「三區」科技人才選派對象推薦表》、《四方協議書》和《「三區」科技人才選派對象情況匯總表》於2020年8月31日前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報送至ssk63161337@163.com。
(六)各州(市)科技局於8月31日前,將本州(市)轄區內科技人員(包括擬派往其他地區的科技人員)的《「三區」科技人才選派對象推薦表》、《四方協議書》和《「三區」科技人才選派對象情況匯總表》籤章齊全的電子版發送至ssk63161337@163.com,並將籤章後的紙質版《「三區」科技人才選派對象情況匯總表》(一式兩份)郵寄至省科技廳。
(七)此次選派權重從大到小依次為幫扶貧困村、服務所列科技需求信息、申報者為雲南省科技特派員,服務其他科技需求的也可申報。
(八)「三區」科技人才選派對象最終由科技部按年度計劃和名額分配確定,我省報送的選派對象如果超出計劃名額,將由科技部選派系統自動隨機刪除,省科技廳農村處和省農村科技服務中心對最終選派結果不再作具體解釋。
(九)鼓勵廣大科技人員採取「揭榜制」形式,積極與所列科技需求信息聯繫人溝通交流,建立利益共享機制,將自身技術優勢展示在田間地頭。
四、聯繫方式
省農村科技服務中心 嚴娟、茶本平,0871-63152883(兼傳真),ssk63161337@163.com。
省科技廳農村科技處 任宏程,0871-63134404。
郵寄地址:昆明市護國路28號雲南省農村科技服務中心。
郵編:650021。
點擊「閱讀原文」,可下載相關附件
附件:
1.「三區」科技人才選派對象推薦表
2.2020年雲南省「三區」科技人才選派四方協議書
3.「三區」科技人才選派對象情況匯總表
4.雲南省「三區」縣名單(89個)
5.雲南省9個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縣
6.2020年雲南省農村科技需求信息
7.「三區」人才州市科技局聯繫方式
雲南省「三區」縣名單(89個)
昆明市:東川區、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3)
曲靖市:師宗縣、羅平縣、富源縣、會澤縣、宣威市(5)
保山市:隆陽區、施甸縣、龍陵縣、昌寧縣、騰衝市(5)
昭通市:昭陽區、魯甸縣、巧家縣、鹽津縣、大關縣、永善縣、綏江縣、鎮雄縣、彝良縣、威信縣(10)
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寧蒗彝族自治縣(3)
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景東彝族自治縣、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9)
臨滄市:臨翔區、鳳慶縣、雲縣、永德縣、鎮康縣、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8)
楚雄州:雙柏縣、牟定縣、南華縣、姚安縣、大姚縣、永仁縣、武定縣(7)
紅河州:屏邊苗族自治縣、石屏縣、瀘西縣、元陽縣、紅河縣、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綠春縣(7)
文山州:文山市、硯山縣、西疇縣、麻慄坡縣、馬關縣、丘北縣、廣南縣、富寧縣(8)
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勐臘縣(2)
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11)德宏州:芒市、梁河縣、盈江縣、隴川縣(4)
怒江州:瀘水市、福貢縣、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4)
迪慶州:香格裡拉市、德欽縣、維西傈僳族自治縣(3)
雲南省9個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縣
怒江州:福貢縣、瀘水市、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3)
曲靖市:會澤縣(1)
昭通市:鎮雄縣(1)
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1)
文山州:廣南縣(1)
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1)
紅河州:屏邊苗族自治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