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繪畫特點
小孩的年齡不同,不管是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對於繪畫的認知和思維方式都是不一樣的,那麼學習繪畫的方式,繪畫的種類也是有所差異的。不過具體要說孩子幾歲應該學什麼,也不能一下子就做定論,只能說給出一個大概的範圍。畢竟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成長還是有快有慢的。
通常我們會把孩子學習繪畫的年齡分為這樣幾個階段,2~3.5歲為塗鴉期階段,3~5歲為象徵期階段,5~9歲為圖式期階段,9歲以上為寫實期。
一、塗鴉期
處於這個時期的小孩偏愛節奏性的活動,喜歡做一些重複性的動作,只會畫一些沒有規律可言的線條,這些線條代表什麼,小孩子一般都沒有什麼概念,他們這時候的思維是以動作思維為主的,只是享受那種塗塗畫畫的過程,對於繪畫的認知非常薄弱。

之後隨著成長,小孩會注意用小小的圓形來表達一些事物,也會意識到所畫的東西與實物或自己經驗之間的聯繫,但並不能畫出具體的形象;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也會出現小孩給自己的塗鴉命名的場景,但一般這種情況,都是受自己所畫的圖像的啟發之後再去命名的。

因此處於這個時期的小孩還不適合去學繪畫。一方面小孩的力量過小,長時間拿畫筆會顯得很吃力,另一方面,小孩子此時繪畫出來的成果毫無章法,若非要讓小孩子接受系統化的訓練,會對小孩的想像力產生很大的影響,而在繪畫中,想像力是最不可缺少的元素。
二、象徵期
當小孩者進入這個階段時,在運用自己的肢體方面會更加協調,心理能力也發展起來,小孩便能夠進行一些有目的、有意識的繪畫活動,並用這些簡單的圖形來表達一些具體的事物,當然,處於這個階段的小孩在最初圖畫依舊會很亂。

此時,小孩對色彩辨別的能力也大大的提高,也有自己的喜好,前期一般會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來描繪喜歡的物體,不喜歡的顏色塗在不喜歡的物體上,到後期會慢慢注意按物體的固有色來選擇相應的色彩來塗染,塗色的線條也漸漸會從雜亂慢慢向均勻與順序方面發展,

這個階段的小孩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畫在紙上的形象一般都是一些單獨的個體,會注意不同形象之間的空間關係,一般也能看出圖畫的主題,但是對於形象之間的比例大小之類還沒有什麼概念,這個期間的小孩可以開始學習繪畫。
三、圖式期
圖式期是小孩最良好的繪畫啟蒙時期,這個時候,小孩們會將身邊的事物,或者自己的一些經歷,有意識、有目的以繪畫的方式展現出來,可以說是小孩對繪畫興趣最濃的時候,也是想像力、創造力最好的時候,培養的好,以後也就能夠更為自如的以繪畫的方式表現萬物。

在作品的線條上,也會的表現出約為流暢、熟練的一面,慢慢的也會注意一些細節上的問題,豐富自己的作品;對於色彩的認知也會有顯著的提高,不再和塗鴉期一樣,偏愛於用鮮豔,飽和度高的色彩去填充作品,會慢慢按照所畫形象的固有色去選擇顏色。

慢慢的,也會注意基底線的畫法,不再和過去一樣,所畫物象都散亂的,而是能夠根據這個基底線去安排一系列的物體形象,並列式構圖,也會注意到物象之間的大小比例,只是分寸還不能很好的把握,通常會把印象比較深的東西誇大,但基本上都能看出畫作的主題。
四、寫實期
當小孩進入寫實期後,在生理和心理上一般都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變化,邏輯思維方面有了也有了顯著的提升,會更注重畫面的一種真實性,開始脫離了幾何線條的城市化圖式,而轉向自然描繪,會注意比例、敏感、透視等,線條也更具現實性,表現得更為理性。

但要注意的是,這個時期的小孩如果沒有引導或者培養好,很有可能會出現不敢畫,不願畫的情況。因此一定要引導好,培養小孩正確的觀察方法以及寫生能力,讓小孩能夠自然地從圖式期向寫實期過渡。這個時候,小孩也才適合學習素描、卡漫、水墨、油畫等等專業性要求比較高的繪畫方式。
在這個學習繪畫的過程中,繪畫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像我們考拉創意繪畫館,就根據小孩不同的年齡,設置了不同的班級,引入了SMT課程體系,把握每一階段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系統的教學,專業化的傳授,避免小孩在繪畫路上走不少彎路。

而且我們考拉創意繪館不僅會注意繪畫知識的培養,開闊小孩們的藝術視野,也會注意其他方面一些能力的培養。比如良好的學習習慣,解決問題的能力,克服固有思維模式或是困難情緒等等,多方面的能力,真正地做好美育工作,讓小孩以後就算不做專業的畫家,也能有更多的底氣與能力去選擇更多的未來方向,明天依舊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