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捧生物、逃避化學?新高考7省市選科情況竟如此相似!

2020-12-17 騰訊網

目前,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福建、廣東、河北、湖北、湖南、江蘇、重慶)考生已經在著手進行選科。

為了避免「3+3」模式下棄物理現象,8省市採用了「3+1+2」的選科模式,其中「1」指的是考生必須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

那麼,這種選科模式結果如何呢?

01

新高考七省選科數據統計

下表為新高考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選科數據。

整體來看,物理成為考生中選取做多的科目。

1. 傳統理綜(物化生)、文綜(史地政)組合仍是熱門。

本文梳理各省份選科組合的平均佔比(除江蘇外)情況如圖:

從以上數據來看:

物化生這個純理科組合更受歡迎,這可能與其專業覆蓋率廣及就業熱度高有關;

緊隨其後的就是史政地和物生地選擇人數最多,這兩個科目一個偏文一個偏理;

而史地生及史化政選考人數最少,從學科特點來說,原因可能在於學科之間學習關聯度很弱,很難兼顧。

2. 奇特的選科趨勢,根本原因出在「棄化學」?

江蘇選科情況較其他省市差異大,單科選考數據佔比不均衡,導致了連選科組合趨勢都變得清奇起來。

下面我們看下江蘇2021屆新高考各選科組合的佔比情況:

從上述數據來看,江蘇省選考物生地和史生地人數最多,而只有極少部分人選考了歷化地、歷化生和物生政三個組合。

甚至歷化政、物化政出現了無人選考的情況。

江蘇會出現這種情況,根本原因還在「棄化學」現象

其實不止江蘇,其餘省份的家長和考生都會有這種的矛盾心理:

選擇化學,就意味著競爭會異常激烈;

而不選,還要考慮院校選科要求和日後的專業學習。

每年都會出現高中沒有選化學,但大學專業需要學化學,導致學習跟不上的情況。

選科建議

針對江蘇大量「棄化學」的特殊情況,這裡建議家長和學生,選科首先結合實際情況,同時要把眼光放長遠。

平衡學科難度、院校選科要求以及日後的職業規劃等因素,千萬不要有博弈心理,要不然早晚會吃虧。

家長不要對孩子進行絕對導向,要給出客觀、正確的分析與引導,最終選擇權交給孩子自己。

讓孩子為自己選擇,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為自己而努力才是最好的結果!

02

新高考單科選考分析

以下為新高考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單科選考數據。

從整體來看,各省選科佔比相對比較均衡,最受歡迎的科目是生物

1. 兩個首選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數較往年有所上漲。

首先從首選的物理、歷史兩個科目來看,總體來說選考兩科的比例很接近。

首選歷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

我們通過對比2019年其中六個省份的文科生佔比情況(見下表)發現,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漲。

說明:表中2019文科佔比數據是基於2019年各省發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數計算而來,藝術類考生暫未計入。

2. 生物成熱門,政治受冷落。

為方便大家直觀的看出各科目選考比例,我們將2020屆七省選考數據轉換成柱狀圖:

從上述圖表中可以看出:

生物的選考比例高居首位;

緊接著就是物理和地理兩門科目選考人數最多;

其次是歷史、化學;

政治科目選考人數最少。

大多數人認為,這可能與政治這門學科背誦內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關。

3. 江蘇出現「棄化學」現象。

江蘇選科數據與其他幾省相比,顯得比較獨特,結合數據具體分析:

單從這批數據來看,江蘇選考地理和生物選考人數最多,但選科人數最少的卻不是政治,而是化學。

江蘇為什麼會出現「棄化學」現象?

自從江蘇新高考選科以來,很多考生或是家長為了在賦分制度下平衡分差,在選擇化學時普遍比較謹慎。

甚至網上流傳江蘇重點中學為了保證升學率而不開設化學學科。

很多人都認為選化學的基本上都是學習高手,在新高考實行賦分制政策下,和優秀學生PK要吃虧。

03

選科特性及單科解讀

1. 各選科組合特點

2. 各選考科目解讀

選考科目與學科本身的特性是分不開的,下面列舉各學科學習難度及選科情況,供今後參加新高考的學生參考。

生物

生物的整體難度在數理化生中最低,更易學習,性價比較高。

注重基礎知識的考察以及信息的提取能力。

學科社會價值越來越高,未來前景很好,也是理科能力較弱的考生的首選科目。

物理

物理學科相對來說難度較高,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對現在和將來的理科學習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地理

地理科目文理兼備,學習難度低於理化生,背誦內容少於歷史政治,考題客觀但答案明確,相對比較容易拿高分。

對於選擇物理的偏理科生而言,大部分人選擇偏理科的地理,顯然要比政治容易得多。

歷史

純文科科目,知識面要求廣,但相較地理、政治等文科科目更容易理解,拿分比較簡單。

由於是首選科目之一,很多物理弱的人都會選擇這個科目。

化學

化學難度低於物理,高於生物,要求擁有較高的識記能力的同時還要充分理解。

政治

政治學科記憶內容多且與時俱進,每年試題變化大,所學內容可能和要考的內容有差距,得高分不容易,分數浮動可能會較大。所以,選考政治的人數相對較少。

但政治是大學考研必修科目,如果高中未選,造成長時間的知識斷檔,對今後的考研之路會有一定影響。

本文來源於自主選拔在線(ID:zizzsw),名校綜合評價(ID:mxzhpj)經授權轉載發布,如需轉載請直接聯繫原平臺。

BLA BLA TIME

( 互 · 動 · 時 · 間 )

新高考選考物理、歷史二選一後

生物被追捧,化學遭冷落

你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分析:部分省市新高考選科數據公布,棄完物理棄化學,終究苦了誰
    2021年是重慶第一屆新高考,高中生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然而,先有「棄物理」後有「棄化學」,在高考改革推進過程中似乎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是為什麼呢?一、全國新高考選考現狀概覽在目前實施新高考的14個省份中,存在三種選科模式。一種是浙江「7選3」模式,一種是上海、山東、北京等省市的「6選3」模式,一種是重慶、河北等8省市的「3+1+2」模式。
  • 棄完物理棄化學,新高考選科最佳正解攻略
    隨著2020年高考的臨近,近期北京、江蘇、天津等省市選科數據曝光,引起廣泛討論。 高中生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導致目前先有「棄物理」後有「棄化學」的情況出現,在高考改革推進過程中似乎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為什麼呢?
  • 在新高考模式下,物理由「冷」轉「熱」,如何選科比較佔優勢?
    不過大家都知道我國共有14個省市開始啟動新高考模式,也就是說由原來的,我理科只分到現在的3+1+2模式可能大多數同學並沒有發現這種新高考模式與原有的高考模式有什麼區別,但其實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同學們選科的難度不同但同時同學們選課的難度也會有所增加,因為如果按照以往的高考模式,可能同學們並不需要考慮太多,只是自己的喜好,並結合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進行選擇,但這種新高考模式,同學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比較多,選課難度自然會有些差異。
  • 8省市新高考選科數據來了,物理火爆,這些組合真的無人選擇?
    今年,又有8個省市加入到新高考隊伍中來,這8個省市區分別是:江蘇省、河北省、遼寧省、廣東省、湖北省、湖南省、重慶市、福建省。這8個省份都將會採用3+1+2模式,必考科目語數英按照原始分數計算,最高150分。物理和歷史學科學生任選其一,也是按照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滿分100分。
  • 「新高考」模擬選科調查:物理被選考概率僅次於化學
    「新高考」模擬選科調查:物理被選考概率僅次於化學 原標題:   2020年起,本市將實行「新高考」。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不再文理分科,學生的高考成績將由統考科目成績和三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共同構成。
  • 新高考3+1+2模式下,這4科由「冷」轉「熱」! 考而優建議的選科?
    這8個省內目前也已經有多所高中讓學生進行了預選科。而今年被熱議的不僅是新高考,更是新高考「3+3」模式中衍生出了「3+1+2」的模式,尤其值得新高考省份高中生和家長注意的是,今年啟動的新高考改革省份中已有3省市採用「3+1+2」模式,雖然官方正式的改革方案還沒有最終公布,考而優推測已經大概率確定會採用「3+1+2」的新高考改革方案了。
  • 新高考這4科由「冷」轉「熱」,怎樣面對選科難題?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科目的選擇,在「3+2+1」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12種。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選科難題,高考君對12種各組合的優劣勢及各學科對應專業做以下分析,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 化學政治兩科遇冷,2021年湖南河北等八省市高考選考科目統計
    一、2021年8省市進入新高考時代2021年湖北、福建、湖南、河北、江蘇、廣東、遼寧、重慶8個省市將進入3+1+2的新選科高考模式。新高考模式打破了以往對於文理科的人為劃分,而是考生在物理、歷史兩門必選科目中選考一門,而在生物、政治、化學、地理四門中又選考兩門。這樣一來考生便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選擇自己最感興趣或者最擅長的科目考試。而招生階段省級考試機構將按照選考物理、選考歷史兩個類別分別公布招生計劃與控制分數線。
  • 棄完物理棄化學,新高考選科最佳正解攻略(內附權威數據分析)
    隨著2020年高考的臨近,近期北京、江蘇、天津等省市選科數據曝光,引起廣泛討論。高中生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導致目前先有「棄物理」後有「棄化學」的情況出現,在高考改革推進過程中似乎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為什麼呢?就這一問題,先看看全國新高考選擇現狀再做進一步分析。在目前實施新高考的14個省份中,存在三種選科模式。
  • 新高考下不同選科組合究竟可報哪些專業?選科問題一網打盡!
    今年,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市正式落地實施新高考,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省市的21屆考生有了可參考的方向。 但真正難的是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考生,2021年廣東、重慶、湖北、湖南、河北、遼寧、福建、江蘇也即將落地新高考改革。
  • 新高考"3+1+2"模式下,怎麼選科?
    新高考"3+1+2"模式,把哪些學科救上岸,哪些學科推下水?我認為,談不到把哪個學科"救上岸"或"推下水",改革是大勢所趨,高考也不例外。新高考模式下,對語文、數學、外語沒有什麼影響,突出了物理、歷史兩個科目,對化學科目是一個弱化。
  • 2020北京新高考選科數據公布:化學地理最熱、政治歷史最冷
    2020年,是北京實行新高考的第一年!今年,北京考生選考情況如何?哪些科目更受考生「青睞」?考生選科會考慮哪些因素?一起來看詳細內容!△2020年北京新高考選科數據目前,全國已經有包括北京在內的14個省市啟動了高考綜合改革,高考綜合改革是一項探索性改革,沒有先例可循,因此需要先行先試、探索完善。發現問題並不斷調整完善改革方案,本身就是改革試點的價值所在。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大數據告訴你,怎麼選科更容易拿到高分?
    2020北京高考第一名的王同學,考了722分,她選考的三科是:物理、歷史、地理。她選考的3科都拿到了滿分。另悉高考第二名選的競爭最為激烈的物理、化學、生物,而第三名則選了政治。 所以,如果化學和生物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其實可以考慮選擇一門文科,減輕一下競爭壓力,享受到賦分的紅利。
  • 疫情過後,新高考「3+1+2」選科選物理、生物科目人數會上漲麼?
    而此時,不少家長和教育從事者想到新高考的改革,大家對「物理、化學、生物」3門學科是否應該重視引起大家討論!近年部分省份推出新高考「3+3」模式和「3+1+2」模式,打斷了傳統文理分科模式,未來高中學習更有可能趨向於「3+1+2」模式,面對歷史和物理二選一,很多人選擇了歷史而放棄了物理,選擇政治、化學、生物、地理學科時,更是不少學子放棄了化學和生物,在部分省份高一選科,棄物理、棄化學成了常見現象,主要因為物理、化學這兩門學科基礎知識較多,公式較為複雜,再加上計算比較多
  • 江蘇新高考大數據|揭秘江蘇新高考改革下學生的選科趨勢
    江蘇2021年單科選擇分析 第三批實施新高考改革省份包括江蘇、廣東、重慶等8個省市,各省省情不同,各科選考有較大差異。從江蘇省來看,選科很特殊:最受歡迎的科目是地理,最不受歡迎的科目是化學。,學生選科是一個動態過程,準確數據需要等待當年高考年份4月夏季高考報名才最終確定。
  • 新高考選科模式競爭大,竟有985、211和普通大學的差距
    高考改革後,新政策選科模式開啟。這意味著新高考省份不分文理科!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拿手的科目,家長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偏科的問題了!2020年,上海、浙江、海南、北京、山東、天津實行了新高考改革的政策,2021年,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南、廣東、重慶、湖北等八省市將正式實行「3+1+2」新高考模式。
  • 湖南2021新高考方案來了!附:1093所來湘招生高校選科明細
    化學必選,專業2355個,佔比8.6%。 僅物理+化學必選,專業2105個,佔比7.7%。 物歷均可+化學必選,250個,佔比0.9%。
  • 新高考改革:對選科有明確要求,報考醫學專業,怎麼選科最為合理
    其中高考這件事也不例外,高考制度在不斷革新完善,上海,浙江兩省份作為試點城市,已經經歷了4次新高考,為後面改革的省市提供了很好的經驗,效果還是非常理想的。北京,山東,天津以及海南4個省市的學生,在今年參加了新高考改革以來的第一次高考,這是第二批試點的省市,採用的是3+3模式。
  • 新高考:選科怎麼選?
    繼浙江、上海、北京、山東、天津、海南這6個省份實行新高考之後,2021年廣東、重慶、湖北、湖南、河北、遼寧、福建、江蘇,這八省市將正式落地實施「新高考」。 新高考之下,選科和未來高考志願填報選專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因為很多高校的很多專業,都會有選科的要求。比如,就拿國防科技大學來說,外交學專業2020年在北京招生的選科是思想政治和歷史選考其中一門即可,而通信工程專業則要求物理必須選考。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3+1+2」各科選考數據 以下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各科選考數據,從整體來看各省選科佔比相對比較均衡,最受歡迎的科目是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