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
我們身邊是越來越多「小眼鏡」了
部分孩子甚至在幼兒園
就已經架上了眼鏡……
近視越來越低齡化
讓我們不得不重視起來!
近日,繼國家教育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後,省教育廳也聯合省衛生健康委起草了《廣東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等成為關注焦點。
江門兒童青少年近視的情況怎麼樣呢?
老師、家長、專家又怎麼看呢?
在潮連中心學校九(4)班的教室,一大半學生戴上了眼鏡。「本來這個班的45人裡有17個人近視的,一年後,近視和視力正常的人數居然反過來了。」該校校長餘德福說。有些剛讀一年級的小學生也早早被近視「攻陷」了。在江海區朗晴小學一(3)班40名學生中,有兩三名學生已經近視,還有10多名學生假性近視。
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學生近視率與全國總體情況大致相當。按照省學生體檢報表,江門市2017年參與體檢的53萬名學生中,包括近視、遠視、散光和斜視等在內視力不良率接近半數。
「我們那代人,戴眼鏡的人很少,那可是知識分子的象徵,哪像現在?孩子小小年紀就架上了一副眼鏡。」年過花甲的陳伯望著二年級小孫子鼻梁上的眼鏡直嘆氣。據了解,上個世紀60年代,只有20%的中國人患有近視,現在全國近視人數已經超過4.5億,其中青少年達2.7億,青少年近視患病率高居世界第一位。
難道是課業負擔重影響兒童青少年的視力發育?老師、家長們普遍認為,書面家庭作業並不是導致近視低齡化的主因,不規範的讀寫姿勢、電子產品的低齡化使用才是「元兇」。市疾控中心專家也認為,除了高度近視與遺傳因素有關,一般性近視主要和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看電視看書的錯誤姿勢、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以及用眼時的光亮等因素有關。
正確的寫字姿勢
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和陽光下活動時間可以有效降低近視發生率。因此建議,學齡前兒童每天要有不少於3小時的陽光下活動時間,閱讀、書寫、畫畫等累計每天不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產品每天不能超過15分鐘。幼兒禁用電子產品。同時建議兒童青少年每半年至1年到眼科做1次眼睛保健。
市教育局則規定,中小學生在校時每天要保證1小時以上的體育活動。同時要按照動靜結合、視近與視遠交替的原則,組織和督促學生在課間時到室外活動或遠眺,防止學生持續疲勞用眼。鼓勵學校每天布置適量的體育家庭作業,並全面實施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確保假期學生每天2小時以上戶外體育活動。
拋球、發球、正手、反手……每到星期二和星期四的課間操時間,江門市蓬江區發展小學的學生們都會在操場上跳起該校自編的桌球操。因為這套體操以及鼓勵學生多打桌球,該校學生的近視率近些年一直控制的比較好。「桌球運動不但能鍛鍊身體,而且對預防近視很有幫助。」該校教導處主任傅詩越說。除了桌球,發展小學在每天下午的大課間時間還會開展羽毛球、板羽球、毽球等體育運動。
發展小學的桌球操有利於防控近視
「大課間我們一定會把所有的學生都『趕出』教室,統一做課間操。眼保健操我們會有老師抽查、衛生員常規檢查,務必將眼保健操做到位。」潮連中心學校校長餘德福說。
記者了解到,在防控近視方面,教育部門及學校一直有採取相關措施。不光落實體育鍛鍊和健康教育課,舉辦「愛眼日」主題教育活動,有些學校還專門開設了護眼課程。同時,還聯合衛生計生部門對學生進行視力篩查,並建立學校學生屈光篩查檔案。
對於《方案》中提出的,「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餘德福十分贊同。「以九(4)班為例,我們經過了解,發現近視的學生多是因為玩電子遊戲,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過長而造成的。」餘德福說。如今,該校對引導學生不使用手機、禁止手機進校園等方面做出了更加嚴格的規定。
燈光照明也是影響孩子視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教育局每年都會聯合市衛生計生局、市衛生監督所、市疾控中心開展學校衛生綜合評價,市衛生監督所根據《中小學校教室採光和照明衛生標準》,發現部分學校存在燈具安裝過高,或沒配備燈罩的,會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學校限期整改。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發展小學、朗晴小學等不少學校安裝的均為LED燈。潮連中心學校雖然是普通螢光燈,但近期已就燈具安裝高度等方面進行整改,該校新建的教學樓則嚴格按照規定安裝燈具。
此外,記者了解到,我市已於近日啟動2018年江門市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工作,將對16所學校幼兒園的6000多名兒童青少年展開調查,調查數據將作為今後我市視力防控工作的考核基準。
我市近期對16所學校幼兒園的6000多名兒童青少年展開了近視調查
採訪中,記者發現,雖然家長們對《方案》的出臺及其中「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等規定均持點讚、支持的態度, 但對其中提出的「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卻持不同意見,在接受採訪和調查的100餘名家長中,56.1%的受訪者認為這一規定「不合理」或「不能一刀切」。
對於一、二年級是否應該取消書面家庭作業的問題,大部分家長認為,適量的書面家庭作業還是有必要布置的,有利於幫助孩子及時複習,及時鞏固課堂知識。小部分家長表示,以閱讀、手工實踐等方式來取代書面家庭作業可達到同等效果,而且減少家庭作業可以讓孩子有更多的私人空間拓展興趣。
「我的孩子現在讀七年級,從幼兒園已經開始近視了。」江門市實驗中學七年級學生馮羨幀的媽媽說。她表示,孩子班上甚至自己身邊認識的孩子,近視的情況都比較普遍。儘管她認為近視的低齡化很嚴重,但對於《方案》中提出的「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不留書面作業」的規定仍認為不能「一刀切」。 「當天在學校學完的知識,還是有必要做作業進行鞏固和查漏補缺的。」馮羨幀媽媽說,此外,她還認為,電子產品才是造成孩子近視的「元兇」,「現在學校的部分作業都要用電子產品來完成了,這無疑增加了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而且遊戲、抖音等都對孩子吸引力太大。」
對此,市民伍先生與馮羨幀的媽媽持同樣的看法。伍先生的一雙兒女就讀於江海區天鵝灣小學。他認為,書面作業還是要布置的,尤其對剛上小學的學生來說,可以幫助孩子打好堅實的基礎。「我認為在保護孩子視力方面,作為家長更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坐姿和學習習慣,而不是糾結作業的多少。」伍先生說。
「低年級的學生確實不應該布置太多的書面作業,但可以靈活布置,引導他們多閱讀的好習慣,多讓學生獨立思考。」女兒在江門市實驗小學五年級就讀的何女士這樣說。因注重孩子的近視問題,何女士也對孩子的看書、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有明確的規定。此外,她還會讓孩子進行每周至少2小時的戶外體育鍛鍊。
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我市小學低年級學生布置的書面作業並不多,大部分書寫作業時間不超過半個小時。「我們一、二年級的學生布置的書面作業絕大多數的同學都能在校內完成,,而回家後學生只需完成諸如讀語文課本、英語口語練習、默寫等即可。」蓬江區農林雙朗小學二年級老師黃健儀說。朗晴小學一(3)班班主任徐靜文也表示,「低年級的作業,以語文為例,主要是拼音、生字、組詞等,這些都能在課堂上完成。而家庭作業,也會控制在10-15分鐘左右。」
下午課間,朗晴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正在做眼保健操
採訪中,大部分家長認為「零書面作業」 「看上去很美」。減輕學業負擔,小學一年級家長鄭新華說,「降低近視風險,如果僅從學校方面減少書面作業量入手,忽視其他因為學業壓力,需要過度用眼的可能,那就只能是『看上去很美』了。」
上海:建327萬人次屈光發育資料庫
2011年至2013年,上海市對全市2000餘所學校的109.7萬名4至18歲青少年的視力情況進行系統排摸。視力度數、屈光度、眼軸長度、是否佩戴眼鏡、鏡片度數等十餘項數據構成了龐大的資料庫。截至2017年底,屈光發育檔案已累計獲得327萬人次的數據,為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提供紮實基礎。此外2016年起,全市8個區16所學校開始試點每天增加學生40至80分鐘的「目浴陽光」戶外活動時間幹預項目。
英國:鼓勵戶外活動 提醒家長重視
在英國,家長是幫助未成年人保護視力的主要責任人。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為家長列出一份近視跡象清單,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出現這些跡象,需要及時到醫院或診所檢查視力。這些跡象包括:孩子需要坐到課堂前排才能看清黑板;看電視時湊近屏幕;抱怨頭痛或眼睛疲勞;經常揉眼睛。
與《實施意見》中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作業相符的是,英國小學階段沒有統一教材,公立小學基本沒有需要動筆的課外作業,學校還接受獨立監督機構檢查,從課程設置上保證學生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
你家娃戴眼鏡嗎?
來源:江門日報(文:婁丹 張翠玲 何曉君 羅雙雙)
是時候 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