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七子,是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的七大弟子,這七位可以說對全真道是有貢獻的,分別創建了全真道七個支派。
「遇仙派」馬丹陽:
山東寧海人,富家子弟,家趁萬貫,號稱"馬半州"。生於1122年,卒於1183年,棄官學道,拜王重陽為師,法名玄寶。王重陽將全真秘訣傳與馬丹陽,師父王重陽仙逝後,馬丹陽去了鍾南山的芝陽洞,創建了全真遇仙派,世稱"丹陽真人"。馬丹陽著有《洞玄金玉集》、《神光燦》、《漸悟集》、《丹陽真人語錄》一卷。
「清淨派」孫不二:
生於1119 年,卒於1182年,寧海人,也是馬丹陽的妻子,王重陽的唯一女弟子。馬丹陽跟隨王重陽修道之後,孫不二自己在家面壁煉心,整整七年,之後功成,大定二十二年在洛陽羽化。他創建了全真教清淨派。封為「清淨淵真順德真人」。《道藏精華錄》收存有《孫不二元君法語》一卷、《孫不二元君傳述丹道秘書》。
「南無派」譚處端:
生於金太宗天會元年(1123年)三月一日,卒於1185年,原名玉,字處端,寧海人。得了風痺之症,久治不愈,後來聽說王重陽在山東傳道,就去求醫。第二天,王重陽就把他的病治好了,從此跟隨王重陽,苦心修煉。王重陽仙逝之後,隱跡伊、洛之間。大定二十五年卒於洛陽朝元宮。創建全真道南無派。1269年,贈封「長真雲水蘊德真人」,譚處端有二百多首道教文學作品,名曰《水雲集》,被收錄在《道藏》中,得以流傳至今。
「華山派」郝大通:
生於1140年,卒於1212年,名磷,字太古,號廣寧子,法名大通,寧海人,王重陽從關西至寧海傳播全真教,見其資稟高古,聰穎不凡,有意感化其出家修道,後來郝大通終於悟道拜王重陽為師,於次年母親去世後,把家裡的財物散盡,追隨王重陽於崑嵛山煙霞洞修道。王重陽仙逝後,廣招弟子,以度人利物為已任,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門派華山派。他留下來的著作很多,有《三教入易論》、《示教直言》、《心經解》、《救苦經解》、《周易參同契簡要釋義》、《太易圖》等,今見《道藏》中的《太古集》錄有《周易參同契簡要釋義》、《周易象圖》、《金丹詩》等。
「嵛山派」王處一:
生於1142年,卒於1217年, 號玉陽子,也有人說叫金陽子,寧海人。金大定八年(1168)被王重陽收為弟子。長期隱居崑嵛山煙霞洞。後來,獨自去了文登鐵槎山雲光洞,在那裡修煉了9年,常臨危崖蹺足而立,一連數日不動,被稱為"鐵腳仙人"。金宣宗貞韋佔五年(1217)羽化於聖水玉虛觀。傳有全真教嵛山派,簡稱嵛山派。著作有《雲光集》、《清真集》、《西嶽華山志》。
「隨山派」劉處玄:
生於1147卒於1203年,字通妙,號長生子,東萊人。金大定九年(1169年),王重陽攜馬丹陽等人到掖城傳道,收下劉處玄為徒。王重陽去世後,獨自隱遁於京洛,靜心煉性。1203年羽化。劉處玄為全真道隨山派創派者,贈封「長生輔化明德真人」。著作有《黃帝陰符經注》一卷、《黃庭內景玉經注》一卷、《無為清淨長生真人至真語錄》、《仙樂集》五卷,均收入《正統道藏》之中。
「龍門派」丘處機:
生於1148年,卒於1227年,字通密,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人。十九歲拜王重陽為師。王重陽羽化後,他在陝西石爵溪洞穴中住了六年,苦心修道。後來又隱居在龍門山勵志精修七年。丘處機多次到訪嶗山,開創了全真道教的"龍門派"。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丘處機羽化於寶玄堂,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為「長春全德神化明應真君」。後世稱為「長春真人」。他撰有《大丹直指》二卷。《磻溪集》六卷,收存於《正統道藏》,《攝生消息論》一卷,收入《道藏精華錄》。
全真七子,可以說是王重陽的七位嫡傳弟子,雖然各創一派,但宗教思想和修煉方式大致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