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派王重陽的七位弟子都有誰?他們分別創立了道教的哪些派別?

2020-12-20 道家文化漫談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自東漢張道陵天師正式創立道教以來已有一千八百年的歷史了。根據道教的不同思想教義及修煉方法,道教可分為全真派和正一派兩大派系,全真派是由王重陽所創,王重陽的七位弟子在其基礎上又各自創立了七個支派,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二。

全真派又叫全真道,是北宋時期王重陽所創,王重陽在山東傳道,並且把自己所居住的庵命名為全真堂,凡是入道者皆稱全真道士而得名「全真」二字。後來王重陽招收了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孫不二、郝大通七大弟子,號稱全真七子,這七位道長後來分別又各自發展了門派。

馬丹陽:遇仙派

馬鈺,字玄寶,號丹陽,山東寧海人。馬鈺出生於一個當地的名門望族,有別於其他王孫公子,馬鈺對於玄門道術非常感興趣。在王重陽傳道之時,馬鈺毅然捨棄萬貫家財拜師於他,潛心修道。

在王重陽羽化登真之後,馬鈺繼承了全真道法,並創立遇仙派分支。遇仙派承襲了王重陽的「性命雙修」內煉思想,「遇仙」的寓意為通過道法的修煉而得羽化成仙。馬丹陽著有《神光璨》、《洞玄金玉集》等道教典籍。馬丹陽羽化之後被朝廷敕封為「丹陽抱一無為真人」。

譚處端:南無派

譚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山東寧海人。譚處端自幼涉獵廣泛,尤其對書法更是登峰造極。他還樂善好施,重情重義。在一次無意之中,譚處端得了風痺之病,用藥都無濟於事。

譚處端聽聞王重陽在山東傳道,就誠心過去投奔,王重陽治癒了他的風痺之病,這讓譚處端立下決心跟隨王重陽修道。王重陽仙逝之後,譚處端雲遊到關東,洛陽一帶傳道,並創立南無派。馬鈺羽化後他正式掌管全真派。元世祖敕封其為「長真雲水蘊德真人」。

郝大通:華山派

郝大通,字太古,號廣寧子,自稱太古道人,寧海人。少年時期的郝大通懂陰陽知八卦,對易學之術頗有興趣。王重陽見其天資聰穎就有意點化他入道,郝大通之後就跟隨王重陽到崑崙山煙霞洞修煉。

王重陽仙逝後,郝大通根據三教合一的思想,吸收禪宗及理學等,創立了華山派,其特點是「滌蕩邪心、透悟本心,磨盡塵心。」郝大通著有《心經解》、《救苦經解》、《太古集》等道教典籍。郝大通在仙逝之後被敕封為「廣寧全道太古真人」。

王處一:嵛山派

王處一,號玉陽子,寧海人。王處一自幼就對玄門感興趣,與其他幾位不同的是,在王處一拜師王重陽之後,他的母親也皈依玄門跟隨王重陽修道,並被賜玄靖散人的道號。

王處一在崑嵛山修道之時,「九夏迎陽立,三冬抱雪眠」,常常單足站立於懸崖邊煉睡,被人稱為「鐵腳仙人」。在王重陽仙逝之後,王處一繼承了王重陽的三教合一思想,並在性命雙修的理論上主張先性後命,創立了全真道嵛山派。元世祖時被敕封為「玉陽體玄廣度真人」。

孫不二:清淨派

孫不二,名富春,法名不二,號清靜散人,寧海人。孫不二自幼性慧聰明,溫和慈善,嫁給馬丹陽為妻。在金大定七年,道祖王重陽以「分梨」為喻點化孫不二與馬丹陽,而後夫妻二人共同出家為道。

王重陽授於孫不二天符雲篆秘訣。之後在洛陽鳳仙姑洞修道,孫不二繼承了王重陽的內丹思想,並且重視女丹的修煉,創立全真道清淨派,這對後世的道教丹道修行有很大貢獻。元世祖至和六年賜封其為「清靜淵真順德真人」。

劉處玄:隨山派

劉處玄,字通妙,號長生子,東萊人。金大定九年,王重陽到掖城傳道,劉處玄早就聽聞王重陽道行高深,遂拜於其門下修道。王重陽見他神採不群,將丹經的玄機、四象五行之法授予他。王重陽仙逝後,劉處玄獨自隱遁於京洛,靜心煉性,創立隨山派。元至元六年敕封其為「長生輔化明德真人」,世稱「長生真人」。

丘處機:龍門派

在這七真之中,最為出名的當屬丘處機了,字通密,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人。丘處機對全真道的興盛做出巨大的貢獻,被譽為道教的「一代宗師」。丘處機開創了全真道教的龍門派,在全真派性命雙修的理論基礎上,對全真派進行創新,並吸收了儒家的處世方式與禪宗的修養理論,在遵循「三教合一」時以道教思想為主導。元世祖時敕封其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有七大弟子嗎?他們都各創哪一派?
    全真七子,是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的七大弟子,這七位可以說對全真道是有貢獻的,分別創建了全真道七個支派。「清淨派」孫不二:生於1119 年,卒於1182年,寧海人,也是馬丹陽的妻子,王重陽的唯一女弟子。馬丹陽跟隨王重陽修道之後,孫不二自己在家面壁煉心,整整七年,之後功成,大定二十二年在洛陽羽化。他創建了全真教清淨派。封為「清淨淵真順德真人」。
  • 全真開化 南北統宗:恭賀王重陽祖師千秋聖誕
    7年後,王重陽祖師走出活死人墓,前往山東傳道,期間度化七位弟子,即道教歷史上有名的「全真七子」,全真教由此大盛。全真教(派)為道教主流教派之一,嗣老君遺教,秉東華(東華帝君)演教,上承鍾(鍾離權)呂(呂洞賓)傳教,開宗於輔極帝君王重陽祖師(開派祖師)。以「三教合一」、「全精、全氣、全神」和「苦己利人」為修行宗旨,並逐漸包容、合併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開啟了道教濃墨重彩的新篇章。
  • 民間故事:道教全真教派,王重陽與他的全真七子
    全真教始祖王重陽於是,重陽子辭別家人,往東海走去。經過甘河,橋下忽然轉出一位道士,聲稱口渴,重陽子便取下酒壺,遞給道士。道士仰天一笑,把酒全都倒進河中。如此這般,不出三月,重陽子已在塵世中先後收得馬從義、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六位高足。這一天,師徒一行來到一位孫姓人家。孫家有個16歲的姑娘,長得甚是標緻,鵝蛋臉,桃花腮,柳葉眉,櫻桃嘴。別看姑娘長得秀氣,可是個性卻是特別:不信道不信佛,平日看見僧道,從來沒個好臉。
  • 張三丰的武當派和全真教有什麼關係?
    總之,都是無頭懸案。張三丰也來了,他是《倚天屠龍記》裡面最大的BOSS。加上《天龍八部》裡面的掃地僧,《射鵰英雄傳》裡面的王重陽。於是引發了武俠迷們關於他們誰才是天下武功第一的討論。因為,他根本就沒考慮過要讓他們比出高下。反倒是關於這些人物的身份和背景,引起了筆者的不小興趣。今天我們來看一看張三丰的武當派和全真教的關係。武當派不管是什麼門派,張三丰傳的都是道教,道教有很多支,張三丰的這支道教屬於哪一支呢?
  • 全真教主王重陽為什麼要從活死人墓中出來,去山東傳教?
    從本質上講,道教其實是認為神不滅的。王重陽的全真教,其基本教義是全真保性,這個性其實就是人的精神。王重陽的全真教與在此之前的一些道教派別不同。在東漢的道教開創之初,道教的教義是追求長生不老,追求坐地飛升成為神仙的。於是大家就修仙,就煉丹,就服藥,就瘋瘋癲癲。結果,其結果大家都看得到的,沒有人成仙,反而有人因為嗑藥而玩完,也有人因為嗑藥而瘋瘋癲癲。
  • 中國道教從古至今共有多少個派別,影響力最大的是哪幾個派別
    僅在一座武當山上就聚集著許多名目不同的道教派別,比如武當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茅山派,以張三丰為祖師的武當道派有真武玄武門、自然派、三豐祖師自然派、三豐祖師日新派、日新派、三豐祖師蓬萊派、三豐派等。還有以奉祀玄帝為主的「榔梅派」,也稱作是武當山的本山派,乃正一支派。
  • 道教內丹學的五大門派,北宗王重陽,南宗張伯端,中派李道純
    北宗 道教內丹學重要流派,全真教內部兩宗之一,創於南宋時期原北方金人統治地區長安一帶。該派尊東華少陽、鍾離正陽、呂巖純陽、劉海蟾、王重陽為「五祖」,實際創始人為王重陽。 該派追求「全真而仙」,其修煉以清淨為主,即以「識心見性」為首要,以煉心煉已為基礎,同時不廢精氣的的修煉。
  • 全真教三大祖庭,皆是名山大川,求籤卜卦,尋仙訪道,值得一遊
    全真教三大祖庭,皆是名山大川,求籤卜卦,尋仙訪道,值得一遊全真教,大家都聽說過,在金庸老爺子的小說中,王重陽為全真教的創派祖師,雖是小說,但是也是事實,真正的全真教,是北宋末年王重陽建立的鐘呂丹鼎道派,後經丘處機傳教,全真教逐漸壯大,現如今全真教已成為道教的兩大派別
  • 王重陽天下第一,全真七子為什麼是廢物,其實是對他們最大的誤解
    就是王重陽天下第一,卻交出了七個廢物;江南七怪武功不入流,卻教出一個天下第一。然而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全真七子武功真的很差勁嗎?其實在我看來,全真七子的武功不進不能說差勁。反而是除開那幾個頂尖高手之後,唯一可以縱橫天下的武林高手。為什麼我會這麼說,我們下面仔細分析。
  • 揭秘道教:真實的茅山道士是什麼樣的?看完改變了對他們的看法
    早在道教誕生之前的秦漢時期就有很多追求長生久視的方士在此修道煉丹,西漢時期句曲山來了茅盈、茅固和茅衷三兄弟,他們在修行之時採藥煉丹、濟世救人,三位方士得道飛升以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們的功德,將句曲山改為三茅山,簡稱「茅山」。 道教將他們尊奉為三茅真君,並將他們奉為道教茅山派的祖師爺。
  • 王重陽武功天下第一,周伯通也不可小覷,為何全真七子那麼弱?
    王重陽那麼高的武功,全真七子卻沒有好好的繼承好。其實這還真怨不得全真七子,在《射鵰英雄傳》的原著當中,馬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周師叔得先師真傳,武功勝我們十倍,從這點就可以推斷出全真七子在王重陽的手下,並沒有得到王重陽在武學上的很多指導,王重陽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師弟周伯通的身上。
  • 金庸小說中有位高人,擁有武林第一奇物和第一神功,卻都送給別人
    通過奇遇改變人生的例子在金庸武俠中比比皆是,人們都夢想成為武林高手,所以江湖武林倘若有絕世神功和奇物至寶出現,便能引起一場場紛爭,九陰真經、闢邪劍譜、葵花寶典等神功都引起過風波,而號稱能號令天下的至寶屠龍刀更是令人趨之若鶩。然而在金庸武俠中也有些特殊的例子,有位高人曾搶奪到了一本神功秘籍,但他卻並不像別人那樣去練功,而是將秘籍藏了起來,為的是消除武林紛爭。
  • 王重陽共有十六位傳人,張三丰武功只能排第五,第一乃明教大魔頭
    「學堂」已經建好了,接下來就得引進人才了,江湖之地臥虎藏龍,古人云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可偏偏人家王先生既是千裡馬,亦是伯樂,在遊歷江湖時,他悄然收了七位徒弟,即後來的全真七子,分別為馬鈺(丹陽子)、丘處機(長春子)、譚處端(長真子)、王處一(玉陽子)、郝大通(太古子)、劉處玄(長生子)和馬鈺之妻孫不二(清靜散人)。
  • 傳承幾千年的道教門派是這樣流傳的,你能說出幾個道派名稱?
    想必大家都知道,道教是唯一發源於中國、由中國人創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稱為本土宗教。道教秉持「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精神,追求長生不死,不信天命,不信業果,所以有「佛修來世,道修今生」的說法。南五祖北宋政和年間,呂祖傳王重陽,王重陽立全真教,這支為北派,北派追求全真而仙,以「識心見性」為首要,所以北派「三分命功,七分性學」。
  • 全真派號稱武林正宗,神鵰裡面為何那麼弱?甚至倚天中就不再提及
    全真派號稱天下武林正宗,神鵰裡面為何那麼弱?甚至倚天中就不再提及全真派在金庸先生的小說中似乎和少林寺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都是武林正宗,都是受世人敬仰,弟子眾多。全真派是祖師王重陽創建的,似乎也只是輝煌了王重陽所在的十幾年時間,王重陽死了之後,剩下的全真七子雖然在《射鵰英雄傳》中也算是混的風生水起,但是實力比起王重陽,就是天壤之別了,但是好在他們七個人還有師父的威名在,全真教在江湖上還是有很高的威望,再加上全真七子收徒也很多,慢慢的就擴大了全真教。
  • 射鵰英雄傳:教出「七個廢物」的王重陽,教學能力有這麼差嗎?
    天下第一大派、玄門武學正宗全真派的開派祖師?"活死人墓"的原主人?直男癌晚期、林朝英一生的勁敵兼遺憾?不遜於任何一門絕學的"先天功"創造者?但除了這些,他還是"全真七子"的師父、周伯通的師兄,但無論是"五絕"一生的敵人歐陽鋒、亦或是亦正亦邪的黃藥師、剛正不阿的洪七公都覺得王重陽的武功雖好,但教學能力很差!那麼王重陽的教學水平真的很差嗎?
  • 道教諸神排名: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分別是誰?
    大家都知道道教諸排名有「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之分,那他們都是哪些人呢?一、三清一道傳三友,上古正神鴻鈞老祖座下三大弟子,大弟子太上老君,創立道教(八景宮);二弟子元始天尊,創立闡教(崑崙山玉虛宮);三弟子通天教主(靈寶天尊),創立截教(雲臺山碧遊宮)。
  • 道教門派封神大戰九曲黃河迷仙大陣
    因為闡教弟子多是福分深厚的天神或人類等,他們剛開始修的時候就已經具備很強的能力,所以讓他們從修善積德修起,這樣既能乘負(幫助)其他生靈,同時也能乘負(回報)了自身。但,略提一下,如果按創派祖師進行劃分,則裡面有很多我們熟悉的名字:有文始派(關尹)、衝虛派(列子)、少陽派(王玄甫)、正陽派(鍾離權)、純陽派(呂洞賓)、老華山派(陳摶老祖)、海蟾派(劉操)、三豐派(張三丰)、薩祖派(薩守堅)、紫陽派(張伯端)、伍柳派(伍衝虛、柳華陽)、重陽派(王中孚)、金山派(孫玄清)、閻祖派(閻希言
  • 九陰真經作者黃裳,五絕之首王重陽,誰是射鵰第一人?原著有答案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一個很有趣的設定,大凡傳說中的高手都要強於作品當下的高手,比如說神鵰中獨孤九劍的創始人獨孤求敗,此人在神鵰和笑傲中都出現過,其重劍無鋒的武學修為基本上完爆小說主角楊過、令狐衝之流,甚至鬼魅如東方不敗估計都不是他的對手。
  • 道教宗派:三皇派、幹君派、清水道、李家道、北天師道、南天師道
    至南朝由陸修靜所得並匯歸一流,先傳孫遊嶽,再傳齊梁時陶弘景,由陶弘景加以發揮,形成道教經籙派。至唐代便成為丹鼎派、符籙派之外的以經法相授為主的一大宗派。 幹君派 幹君派又名於君道,早期道教派別之一,魏晉時道士託名漢代高道幹吉而組成的道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