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市小河鄉:106篇日記和「特殊」微網格的106個日夜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0日訊(通訊員 馮政明 蘭大利)「自從1月25日封院,我堅守崗位,防控疫情,以『我是黨員我帶頭』的積極行動,投身到這場嚴峻鬥爭中,主動認真做好老人們的思想工作,引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斷提高防護意識……」這是瀏陽市小河鄉田心村清溪黨支部委員、小河敬老院護理員唐潤華在日記中對自己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總結,也是敬老院這個「特殊」微網格的真實寫照。
(唐潤華為特護老人餵水)
六年護理路 初心永不改
唐潤華從2014年開始在小河敬老院擔任護理員,六年的護理工作使敬老院逐漸成為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為老人們打掃房間、送飯餵飯、洗衣洗澡,陪他們聊天、散步,是她每天工作的主要內容。2018年創辦特護區後,她主動挑起重擔,專門照護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為他們的晚年生活提供細心周到的服務。她無私奉獻的精神受到了廣大黨員群眾和黨組織的肯定,多次被評為小河鄉優秀共產黨員,並於2019年6月被評為瀏陽市優秀共產黨員,她的先進事跡也被作為「初心故事」向全鄉黨員分享學習。「入黨19年來,我時刻銘記共產黨員的身份,不斷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生活中給老人們帶來歡樂,這是我對初心的理解和堅持。」
隔離不隔愛 疫情見真情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小河敬老院第一時間採取「封院」隔離措施,基本斷絕與外界的接觸,保障老人們的健康。106天以來,唐潤華時刻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同34位老人共同生活,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其中6名特護老人,更是需要她全方位的照料,不能離開半步。在疫情防控任務最艱巨的時候,一位老人因長時間隔離,多次提出外出散步的要求,不配合院方的管控措施,甚至衝到了敬老院門口。唐潤華知道後,陪老人聊天解悶,告訴他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外出的危險性,並承諾每天陪老人在院內散步聊天。在她的耐心解釋和悉心照料下,老人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生活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106個日夜 106篇日記
在唐潤華的日記本上,寫滿了每天的工作安排、學習體會、思想感悟。疫情防控期間,她每天早上5:40起床,做飯、打掃衛生、給老人洗臉洗澡、陪老人聊天散步。結束一天的事情後,總是到了深夜。「我忙到再晚,也會看幾條新聞、學一些知識、寫一篇日記,這是我給自己定的一個小目標。」唐潤華說。106個日夜,106篇日記,寫了滿滿一大本。「現在全市正在全面推行『黨建+微網格』,小河敬老院就是我『特殊』的微網格。作為鄉人大代表、清溪黨支部委員,我更應該做出表率,帶領黨員們當好『四大員』,為小河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唐潤華的日記和工作記錄)
【來源:新湖南】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