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來,龍應臺:人生三書之一

2020-12-11 高山流水心自如

優美絕倫文字,簡練生動語言,

細膩入微關懷,傾情奉獻愛心。

一本以母親的視角記錄孩子成長的故事,記錄孩子成長瞬間,成長過程的幾個階段,對事物認知,成長轉折點的過程,字裡行間皆流露出歲月幸福靜好的溫存。故事生動,優美,細膩;滿滿的溫情揉進孩子成長的足跡,感動於這份溫暖的母愛。

書中極盡瑣碎的一樁樁小事,一幕幕片段,都傳達出了一位母親的諄諄教導和殷切期盼,以及那其中飽含的脈脈溫情。作品的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她作為母親對孩子的精心呵護,萬千寵愛,柔情蜜意,盡職盡責,娓娓道來,中西方教育的差異,對孩子的寬容與尊重,體會到了作為媽媽的不易。

當早晨的太陽慢慢升起,那陽光多麼和煦溫暖,讓冬天的你我感謝每一天那最燦爛的邀約,所以我們踮起腳尖,在陽光的陪伴下,續寫一日中關於責任的輝煌;當生命的氣息漸漸臨近,那感覺多麼奇妙幸福,讓平淡的生活籠罩在新世界的朦朧中,所以我們相擁抱相牽手。

在《初識》的驚奇與責任下,追逐著我們之間那平淡的成長。文中說「一路上,兩個人都很忙碌。是這樣的,媽媽必須做導遊,給安安介紹這個世界,安安是新來的。

而媽媽漏掉的東西,安安得指出來,提醒她。」樸實的話語卻帶著最深情的告白,媽媽必須做導遊,給安安介紹這個世界,陪伴著介紹,成長的點滴,那最長情的告白在體現感動讀者。

孩子,你慢慢來,經歷了你的牙牙學語到踽踽獨行,《終於嫁給了王子》讓讀者心驚肉跳,那曾經最愛的童話故事原來這般黑暗,不勞而獲的觀念在那時就開始迷惑了我們的價值觀,而血腥可怕的暴力在童話中這般直白。

讓像海綿一樣的寶寶們無法自拔,而看到安安被影響,想要嫁給王子,驚覺發現,這種童話的渲染多麼可怕,所以,真的感謝龍應臺的那細膩的發現。

在《觸電的小牛》中發現愛越大,責任越大,「原野上有一群乳牛,成天悠閒自在地吃草,好像整片天空、整片草原都屬於它們,一直到有一天,一隻小牛想闖得更遠,碰到了一條細得幾乎看不見的線——那是界線,線上充了電,小牛觸了電,嚇了一跳,停下腳來——原來這世界上有去不得的地方,做不得的事情。」

每一個人生都是有且僅有的一次旅行。作為母親,總是希望自己能保駕護航到他們足夠獨立強大時,才捨得放手,總希望能儘可能多地給予他們認知上的幫助,令他們成為未來人生中的一個強者。

於是我們各種費心,各種堅韌,甚至有時急功近利,過度焦慮。他們的每一個細微的進步,都令我們如挖到金沙般喜悅,完全不顧旁人各種異樣的眼光,小心翼翼珍藏起來,期待能攢成一座大大的金字塔。

我們變得比童年更愛學習,學習育兒經驗教訓、學習各種生活科學常識、學習用更多耐心去靜待他們的綻放。這就是每一個優秀母親的偉大之處!

「即使我們在過去的歲月裡常常有溝通的困難,我想告訴她:不要忘記這些過去的記憶,因為這些記憶,會跟著我們的人生,一生一世,只不過,它們不再像我們兒時那麼的明顯。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

我知道,這很難,難極了,但是如果你記得我們兒時的甜蜜時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們心中永遠的位置,或許,它就會容易一點點。」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孩子你慢慢來》」

孩子,你來到這世界上,你要慢慢認知世界,你要慢慢地走。所有愛你的人,都會耐心等你長大!

幾度感動落淚,看到結尾處安安向媽媽說那幾句話更是碰觸到了一顆老母親的心。總會有個天使因你而來 ,並讓你明白生命全部的意義!有沒有想過,你要孩子是為了什麼?傳宗接代?養兒防老?

而我是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他(她)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帶來了溫暖,帶來生活的氣息,帶給我們努力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

相關焦點

  • 龍應臺之「人生三書」
    龍應臺「人生三書」系類,《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人生三書」作者簡介龍應臺,1952年生於臺灣,被譽為「華人最有力的一支筆」,33歲著手寫《野火集》抨擊時弊,21推薦《孩子你慢慢來》講述著一位作為母親的龍應臺對於孩子愛的極致,深深的表露出了內心的母愛。面對初生到童年、少年時期的兩個孩子(華飛、華安),從出生到開始說話、識字、逐漸認識這個世界,書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無法抑制的愛伶,也有母子的無奈和迷惑。
  • 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人生是場馬拉松,你不必贏在起跑線上
    導語《孩子你慢慢來》是由龍應臺所著,她以一個母親的視角,寫出了生命體驗性質的生活散文,這本書也是她的「人生三書」之一。該書雖從母親角度所寫,但它不是傳統母愛的歌頌,而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身為母親的她,在與孩子溝通和教育中,存在著未知與探索;作為母親的龍應臺和作為一個獨立人的龍應臺,有著豐富激烈的內心衝突,這些都與當代父母存在著極大共鳴。父母與子女關係、子女教育問題、父母自身價值等等,這些問題可能在每個家庭都被激烈討論過,也深深困擾著每位父母。今天,就讓我們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試著尋找答案。
  • 讀龍應臺的人生三書
    龍應臺的人生三書,我是從《目送》讀起的。一篇篇短文如同一陣陣和風細雨,不動聲色地觸動著我最柔軟的內心和最敏感的神經。她很少感嘆,很少反問,卻在那種溫婉地娓娓道來種看似不經意地傳遞著文字的力量。「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景漸行漸遠。
  • 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值得每個媽媽學習!
    看了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感觸很深,有很多值得我們新手媽媽學習的地方。以一種日記的形式記錄關於孩子的日常,無論事情大小。對於我這個普通的媽媽來說早在孩子出生前就想過要做的事,我想對於作家媽媽來說更是不會放過這個關於「小人」的任何素材,寫成一本書編輯成冊是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呢!關於更大點的孩子體會還不是那麼深,至少關於一兩歲的小孩的一些事情還是特別有感觸的,讀到有些地方在想,這不就是自己帶孩子的日常嗎?
  • 親子共讀 「人生三書」讀後感
    龍應臺的人生三書,對吧?」我雖然很爽快地答應了,但心裡還是有些嘀咕,每天瑣事那麼多,哪能靜下心來看書吶!兒子已經看完了兩本書,我這才放下手中的《孩子你慢慢來》。掩卷細思,這是怎樣的一位母親呀!在孩子催促下我抽了一些時間去看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並被書中內容深深的吸引。前言是個小故事,描述了一個可憐的孩子被挨打的事件,看了讓人懊惱,心瞬間揪了起來。卻想繼續看下去,以後的內容作者講述記錄了孩子成長中的點點滴滴體現了一個細心而偉大的媽媽。安安從出生龍應臺便像所有的母親一樣深深的愛上了他。
  • 生活和書—龍應臺作品推薦
    開始讀龍應臺先生的書是在高二的時候,但是聽聞龍應臺「先生」的名字卻是在更早之前。在這段文字在微信朋友圈被瘋狂轉載的時候,被同齡的同學用爛在作文裡的時候,我卻只是對她有一點點的了解,臺灣作家,有一個德國銀行家前夫和一個兒子。
  • 龍應臺最殘酷的書
    當天演講的主題是「文學有用嗎」,龍應臺一襲白色襯衣搭配黑色長褲,聲音溫柔,淡定從容。  生於臺灣,學成於美國,嫁給德國人,曾做過臺北市文化局局長,現在香港大學做教授的龍應臺,在歐洲、大陸、臺灣三個文化圈中皆有巨大影響力。這樣一位女性,堪稱傳奇。
  • 龍應臺攜新書來杭與讀者面談 這是一本寫給三代人的書
    昨天,作家、學者龍應臺帶著她的新書《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來到浙江圖書館與讀者見面。杭州讀者對於龍應臺的熱情極高,從下午一點,距離演講正式開始還有一個半小時就開始有人排隊等待入場,以至於人太多,浙江圖書館不得不開啟了兩個額外的場地來現場直播這場講座。  在讀者們熟悉了她與孩子的故事之後,龍應臺的這本書開始關注「死亡」。
  • 李昕:龍應臺不守遊戲規則
    從2014年起,臺灣作家龍應臺的系列作品開始在廣西師範大學·理想國出版,在此之前,她的暢銷書作品《目送》《親愛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來》等長期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對於此中的變故,雙方均保持了沉默。
  • 龍應臺:天長地久莫強求
    讀龍應臺的人生三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幾年的時間陸陸續續讀地讀,這次準備寫龍應臺系列,所以整理出來重讀。但這本《天長日久》是初讀,2018年剛剛出版發行。65歲的龍應臺努力把93三歲的美君當成朋友,就美君過往的生活展開來,寫盡了她對生命的感悟。書裡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龍應臺從數千份歷史材料中篩選出的「大河圖文」。
  • 《孩子你慢慢來》媽媽不是萬能的,孩子是上天賜給媽媽的禮物
    用這個詞來形容這棵樹再貼切不過了…」「媽媽,今年這段時間,是我記事起,跟你在一起度過的最長的一段時間了,除了你讓我寫作業,背詩之外,每一天,我都很開心…」是的,姐姐,這段時光將成為我們生命中一段美好的時光之一。在這段時光裡,你什麼都可以慢慢來。
  • 龍應臺《目送》‖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你有感性的一面嗎?」面對自以為是者的詰問,龍應臺曾以一篇《自白》來回應,結尾處說:是的!我是個女的!我很遺憾。當然,作為她真正讀者的人,自然可以見到她身為女人感性的一面。自她34歲第一次做母親後,《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相繼出版,被稱為「人生三書」,是龍應臺「人生課」中的三本「作業」。
  • 龍應臺《目送》:人生中有些路註定只能獨自修行
    龍應臺《目送》:人生中有些路註定只能獨自修行。大家好,這裡是圍爐,歡迎來到圍爐讀書時刻,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是臺灣作家龍應臺的《目送》,這是一本極具親情、感人至深的文集。如果你想要看圍爐解讀更多書,歡迎關注,在每天的圍爐讀書時刻,為你獻上精彩內容。很久之前就看過《目送》,除了有名的那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其餘的倒是印象不深了。
  • 三月書單推薦:思考「生死大問」的作品,感悟性的人生之書
    《孩子你慢慢來》是龍應臺所著的教育、親子類型的書。2005年08月01日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此作從母親角度寫出的生命體驗性質的生活散文。十五年前龍應臺以一位母親的親身經驗寫下《孩子你慢慢來》,她在書中說:「誰能告訴我做女人和做個人之間怎麼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麼呢?」
  • Trends|孩子,你慢慢來
    用照片的方式記錄孩子與自己的成長。多年以後,翻看起兒時的幸福時光,一定會感慨,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開一款親子車兒童汽車產業發展的速度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快,以豪華車為例,兒童遙控電動汽車市場,放眼望去都是BBA甚至更高端車型。
  • 龍應臺:有些愛,不必追
    一個人要走過許多路,要經歷許多事,要過五關斬六將之後,才真正懂得,人生的路啊,只能一個人慢慢走,誰也陪不了誰一輩子。《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作家龍應臺繼《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後,再推出思考「生死大問」的作品,這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書。然而,多年前被喻為「龍捲風」的龍應臺,跟目前的龍應臺似乎有著巨大的區別。自1985年《野火集》出版,龍應臺都是一個跨戰馬、提長槍的戰士形象。
  • 龍應臺散文集《目送》觀感:再見,不必追
    這是龍應臺的散文集《目送》中的一個小片段,也是全書中最讓我揪心的一段話。我一遍一遍地讀著這段話,那「不必追」三個字狠狠地刺痛著我的眼睛——孩子所去的方向是燦爛的未來,而那個背影要去的地方卻是無盡的黑暗……我知道,花開總有花落的時候,但真到了那天,情何以堪?
  • 龍應臺高分作品推薦,你看過幾本?
    1998年,她的三部書《啊,上海男人》、《這個動蕩的世界》、《故鄉異鄉》在上海相繼發行。1999年,龍應臺出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2008年在香港大學教授任上獲評為孔梁巧玲傑出人文學者。2010年11月15日,龍應臺以260萬人民幣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16名,引發廣泛關注。2014年12月5日,正式卸任臺灣「文化部長」。
  • 豆瓣8.8分《孩子你慢慢來》:適度的讓步,才是良好教育的開始
    《孩子你慢慢來》是龍應臺以一位母親的親身經歷寫出的生命體驗性質的生活散文。它是龍應臺的「人生三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之一,更被譽為魯迅雜文《我們今天如何做父親》的姊妹篇。縱觀全書,它主要記錄的是大兒子華安與小兒子華飛在小時候的成長點滴。
  • 孩子,你慢慢來
    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龍應臺 01昨天的一件小事,對我有些觸動。周末在家,吃過午飯,我讓肉寶上床午休,我計劃看會兒書,可是他吵著要我陪他玩。我說你給媽媽一些時間,等你睡醒了再陪你玩。他還是不依不饒,我有點生氣,對他大聲說:「快點睡覺!」他委屈大叫:「媽媽你也給我一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