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正式公布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名單,本次共有13個獲批。依託單位大多來自國內知名高校和數學強校。
去年7月,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制定了《關於加強數學科學研究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確提出: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設立「數學與交叉科學」重點專項,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基礎數學中心,支持地方政府依託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建設應用數學中心。
據悉,國家應用數學科學中心定位為國家級科研平臺,含金量十足。首批13個應用數學中心依託單位分布在國內13個省市,包括北京、上海、江蘇、廣東、山東、天津、湖南、湖北、吉林、陝西、四川、重慶、深圳等。
根據各大高校官網公開名單,目前僅有北京應用數學中心和上海應用數學中心尚未確定依託單位,其餘11個應用數學中心基本由各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或數學強校牽頭,包括中山大學、天津大學、山東大學、湘潭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重慶師範大學、四川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其中湘潭大學、重慶師範大學還有南方科技大學作為僅有的三所非雙一流高校獲批國家級數學中心,說明這幾所高校數學學科實力獲得了官方認可。
北京和上海地區數學學科實力較強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眾多,尚未公開的北京應用數學中心很可能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牽頭,上海應用數學中心則很可能由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其中一所或聯合牽頭。部分已經明確的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名單如下:
粵港澳應用數學中心(中山大學牽頭)
據中山大學官網消息,中山大學成功獲批粵港澳應用數學中心。
粵港澳應用數學中心以建成為高水平應用數學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合作的重要科技創新基地為目標,集成省內高校應用數學力量,整合實驗室、研究機構以及企業研發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聯手港澳高校和研發機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海洋科學與天氣預報、醫療健康、智能製造等領域方向開展相關數學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打造數學家與企業家技術交流的高端平臺。
粵港澳應用數學中心的獲批建設,有利於打破粵港澳區域內單位界限與學科壁壘,引導多渠道加大對數學研究的投入,支撐粵港澳應用數學相關學科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培養,推進粵港澳數學與工程應用、產業化的對接融通,提升數學支撐粵港澳創新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天津應用數學中心(天津大學)
據了解,由天津大學牽頭組建的天津應用數學中心成為首批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
天津應用數學中心的依託單位是天津大學應用數學中心。天津大學應用數學中心成立於2012年。2014年,經天津市政府批准,依託該中心成立「天津應用數學中心」,這是繼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和上海數學中心之後第三個以省市命名的數學中心。天津市政府每年為中心提供運行經費支持,天津大學也給予中心優先發展的政策支持以及經費、編制和硬體支持。
天津大學應用數學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組合數學、代數幾何、概率統計、圖像處理、生物信息學、機器學習、控制優化和計算數學。2019年組合數學團隊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資助。中心與華為、阿里巴巴、百度、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船重工703、719所等企業和機構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
天津大學將大力支持天津應用數學中心的建設。中心將根據國家科技部的指導意見,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密切與企業的合作,主動迎接挑戰,探索更加務實有效的運行機制與評價體系。
山東應用數學中心(山東大學牽頭)
2月26日,由山東大學牽頭組建的山東應用數學中心獲得科技部批准,成為首批公布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
山東應用數學中心依託山東大學,充分發揮山東大學數學學科優勢和人才團隊優勢,聯合省內相關高校、科研院所、重點企業共同建設運行。
山東應用數學中心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牽引,聚焦行業和產業關鍵問題,開展以不確定性問題與非線性期望為特色的交叉學科理論與應用研究,幫助有關行業和產業解決難題、突破瓶頸。中心結合山東省地方產業行業特點以及山東大學數學學科的優勢,以金融、信息安全、能源、生命健康和人工智慧等行業、產業的關鍵瓶頸問題為導向,聚焦金融風險、密碼計算、海洋動力系統模擬、精準醫學大數據、智能控制系統等關鍵問題,以非線性期望理論為基礎,以金融數學、密碼數學、海洋數學、生命數學、智能數學和通訊數學為技術手段,開展不確定性相關交叉問題的研究和人才培養,該中心是山東大學服務山東經濟發展的又一個重要平臺。
湖南應用數學中心(湘潭大學牽頭)
近日,湖南應用數學中心獲得科技部批准,成為首批支持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
湖南應用數學中心依託湘潭大學,與中南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省內高校和相關企業共同建設運行。中心搭建數學科學與數學應用領域的交流平臺,加強數學家與其它領域科學家及企業家的合作與交流,聚焦、提出、凝練和解決一批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重大工程、區域及企業發展重大需求中的數學問題。重點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裝備製造技術、新能源與智能電網技術等領域方向開展研究,推進數學與工程應用、產業化的對接融通,提升數學支撐創新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江蘇應用數學中心(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近日,由南京大學聯合東南大學牽頭組建的江蘇應用數學中心獲批成為首批支持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
江蘇應用數學中心是南京大學在緊密結合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研究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該中心立足江蘇、放眼全球,充分利用自身在江蘇和全國的學科優勢和話語權,與在蘇高校共同發掘數學學科以及學科群的優勢力量,通過共同組建多個跨高校、跨領域、跨學科的合作科研團隊,開展相關研究。中心聚焦應用數學的智能算法領域,針對「醫療圖像和智能診斷」「雷達探測和晶片模擬」「信息通信和智能控制」「飛行器研究和設計」「智慧城市」等智能算法的關鍵性應用場景,開展應用數學的理論和應用研究,進一步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推動成果轉化,最終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應用數學基地。
這也是南京大學科技工作聚焦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以問題為導向,深入推進各級各類平臺優化、整合和建設工作,發揮基礎研究優勢,構建交叉協同、聚力攻關的有組織科研新模式的又一重大成果。
湖北應用數學中心(武漢大學牽頭)
近日,13個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名單,武漢大學牽頭組建的湖北應用數學中心位列其中。
據悉,湖北應用數學中心依託武漢大學,聯合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湖北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小米科技等相關企業,按照「省級組建、依託實體、加強協作、提升能力」的組建原則共同建設湖北應用數學中心。
湖北應用數學中心旨在加強應用數學家與其他領域科學家及企業家的合作交流,實現數學科學與我省十大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對接融通,引導數學家尤其是應用數學家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湖北的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貢獻「數學驅動力」。該中心支持數學家通過多領域、多學科、多方位的互動,聚焦、提出、凝練和解決一批國家和湖北重大科技任務中的應用數學問題;支持數學家對接高新技術企業需求,深入了解企業發展技術瓶頸,凝練科學問題,解決實際問題。中心將圍繞精準醫學、人工智慧、智慧物流,以及密碼與編碼學和高精度原子鐘等領域展開高水平應用數學與數學應用研究,培養數學人才。
武漢大學大力支持該中心的發展,將努力把湖北應用數學中心建設成為組織高水平應用數學和數學應用研究、培育數學人才、開展應用交流的重要基地。
吉林應用數學中心(吉林大學牽頭)
近日,吉林應用數學中心獲得科技部批准,成為首批獲得支持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
吉林應用數學中心成立於2019年9月29日,該中心由省科技廳會同省教育廳和中科院長春分院組織,由吉林大學聯合東北師範大學和吉林省計算中心等單位共同建設,是首批獲得支持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這也是繼國家天元數學東北中心之後,依託我校建設的第二個國家級數學中心。
中心圍繞國家加強數學研究的發展戰略,強強聯合,建立開放融合機制,用數學思想、數學方法、數學發現、數學規律引導創新實踐,聚焦數字吉林、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衛星數據應用等領域,重點開展民用航空輪胎的數學建模與算法、傳染病與動物疫病的建模與分析、東北主要農作物人工智慧育種、遙感數據的處理與產業應用、東北大氣汙染預警等關鍵問題的研究,為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吉林應用數學中心自籌建以來,吉林大學始終積極支持中心開展各項工作,在政策制定、運行經費、工作條件等方面全力提供保障,努力把中心建成高水平應用數學和數學應用研究、數學人才培養、應用技術交流的重要基地。中心將繼續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凝鍊數學問題,加強科技攻關和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以高水平數學研究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
陝西應用數學中心(西安交通大學)
近日,西安交大獲批建設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成為首批獲得支持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
該中心由西安交大牽頭建設,充分發揮西安交大數學學科優勢,匯聚在陝優勢科教力量,圍繞非常規油氣勘探的數學理論與反演方法、未來通信的數學技術、人工智慧與數學的共融發展等國家經濟發展的若干重要領域,推動數學家與企業、產業專家深入交流融合,搭建產學研融通平臺,發展領域中的共性關鍵應用數學理論與數學技術,為行業中所面臨的重大基礎問題提供原始創新的數學方法與數學技術。
西安交大積極支持該中心按照數學學科發規律開展各項工作,在物理空間、隊伍建設及經費等方面提供保障,努力把中心建設成為組織高水平應用數學和數學應用研究、培育數學人才、開展應用交流的重要基地。
重慶應用數學中心(重慶師範大學)
2020年2月26日,科技部公布了首批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名單,由重慶師範大學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大學、中國科學院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陸軍軍醫大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單位合作共建的重慶應用數學中心成為其中之一,這是重慶市唯一獲批成立的國家級數學中心,也實現了學校在國家級科研平臺上的歷史性突破。
該中心由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院院士、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楊新民教授擔任中心主任,特聘馬志明、袁亞湘等10名中科院院士和11名知名教授加盟中心學術委員會,吸納9名來自龍頭行業的企業家作為行業專家委員會委員,為中心開展數學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提供雙重技術保障。
重慶應用數學中心的成立,立足於推動重慶市數學學科發展急需完成的三大任務,一是造就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國際視野的數學高層次創新人才,二是推進數學與工程應用的對接融通夯實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科技支撐,三是聚焦制約產業發展中「卡脖子」的數學問題並解決這些重大、關鍵性問題。
重慶應用數學中心是我校數學領域於2018年牽頭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9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之後,聯合重慶市數學及相關學科獲得的國家級重要科研平臺,它的發展,必將為重慶高新企業進一步轉型升級發展提供源頭動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保障,也必然會對全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產生重要影響。
四川應用數學中心(四川大學牽頭)
2020年2月26日《科技部辦公廳關於支持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建設的函》(國科辦函基〔2020〕19號)公布首批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名單,包括四川大學牽頭組建的四川應用數學中心。
四川應用數學中心依託四川大學,充分發揮四川大學數學學科優勢和人才團隊優勢,聯合省內相關高校、科研院所、重點企業共同建設運行。
四川應用數學中心強化產業應用導向,面向信息技術、裝備製造業、新能源產業、生物醫學、金融法律等領域需求搭建五個應用研究平臺。
四川應用數學中心通過探索建立有利於數學應用的創新機制,打破單位界限和學科壁壘,建成「數學與應用」三家協同平臺(「三家」指數學家、其他科技領域專家、企業家),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凝聚、牽引應用數學研究方向,建成「數學為應用」交叉研究平臺(M4A模式,Mathematics-for-Application),建成「數學到應用」開發融通平臺,推進數學與工程應用、產業化的對接融通,提升數學支撐四川省乃至全國創新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四川大學積極支持該中心按照數學學科的發展規律開展各項工作,在建設發展物理空間、基本運行和科研業務經費等方面提供保障,努力把中心建設成為組織高水平應用數學和數學應用研究、培育數學人才、開展應用交流的重要基地。
深圳應用數學中心(南方科技大學牽頭)
日前,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名單公布,由南方科技大學牽頭建設的深圳應用數學中心榜上有名。該中心是深圳首個國家級數學中心,也是南科大獲批的首個國家級科研平臺。
據悉,《科技部辦公廳關於支持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建設的函》(國科辦函基[2020]19號)公布了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名單。由南方科技大學牽頭,協同深圳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共建的深圳應用數學中心建設方案獲批。
建設深圳應用數學中心是深圳市貫徹落實國家相關精神的重要舉措。市委市政府將建設深圳應用數學中心作為2020年全市三大科研機構建設重點任務之一,高度重視、積極支持該中心建立靈活高效的體制機制,助力南科大數學專業建設國家一流學科。中心以攻堅國家重大需求為主要宗旨,瞄準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及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創新卡脖子問題,集中突破數學學科的應用與共性關鍵技術問題,著力打造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產業服務相互銜接的應用科學技術中心。中心初步建設三個研究室,分別是網絡信息體系中的建模與計算研究室、精準醫療應用中的建模與計算研究室、生命科學中的建模與計算研究室,主要涉及網絡信息、精準醫療、計算機及網絡數學、生命科學及大數據等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