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篇2016年數學大師丘成桐先生關於國內高校的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的報導。丘先生指出我國的高等教育與世界一流大學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問題出在高校教育體制上。我國高校的學風不好,如果不重視,中國的科技發展至少倒退20年。
丘先生認為中國高校和主管部門片面追求高校的成績與規模,導致高校教育重量不重質,不考慮教育的真正使命。丘先生指出高校的有些名教授導師時間不是花在學術上,這些著名教授一年1/3時間在國外「走穴」,忙著撈錢加榮譽;1/3時間用在國內做學術交易與拉票,根本就沒有時間做學術。這樣高校裡就出現了名教授不帶本科生;一個導師帶30個研究生的兩個怪象,保證不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學習質量。
丘先生作為一個學者,他對我國高校存在的學風與導師問題的看法存在一定的片面和偏激。我們的高校發展整體大環境還是很不錯的,但也確實存在著一部分學生學習不努力,驕傲自滿,寫論文喜歡走捷徑,一些個別導師不重視本科生的培養,工作重心沒有放在學術上。我們的高校與主管部門應當重視高校的基礎教育質量的提高,對於個別導師與高校學風存在的問題要積極做出整改。
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靠的就是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不斷為社會發展輸送大量的優秀高科技人才。我們的高校應積極開展科研項目的研究,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不斷科技創新,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