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5月9日報導 (編譯:深藍)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下一代所用的科技產品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文介紹的12個科技項目都是目前由谷歌、facebook、微軟等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主導研究的科技項目,通過這些或許我們能夠窺探一下未來世界的模樣。
科技公司Blue Origin 和Virgin Galactic :「太空旅遊」將在2018年實現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建立了航空公司Blue Origin,目前該公司在火箭發射方面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經驗(當然第一次試驗的時候不是很順利),傑夫·貝佐斯本人也對此非常自豪。
如果一切進展順利,她預期在2018年能進行火箭載人試驗。同時,理察·布蘭森的「維珍航空」已經售出了「SpaceShipTwo」航天飛船的票,共計25萬美元,「SpaceShipTwo」航天飛船能容納八名人員,包括六名乘客以及兩名飛行員。和傑夫·貝佐斯一樣,理察·布蘭森也期望在2018年實現載人飛行。
微軟的Blended reality:將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相結合
微軟的「全息眼鏡項目」( Microsoft Hololens projects)致力於用全息投影技術將數碼世界的信息投影到你的周圍。你可以操控或者與其進行互動,看起來就像是「現實世界的一部分」。如果你有幸嘗試過這一項技術,必定會被它那魔幻般的體驗所折服。
目前NASA、Saab以及Japan Airlines等公司正在開發這款產品的app,其中不少已經進入了測試階段。
Facebook、三星、谷歌:虛擬實境技術
上圖為Facebook總裁馬克·扎克伯格展示VR設備Oculus Rift
與「全息投影」不同,「虛擬實境」技術是儘量將人的感覺與現實世界剝離開來,把人帶進一個完全由電腦程式模擬出來的「虛擬世界」,人的任何動作都能在虛擬世界中得到反饋,就如同現實版的「黑客帝國」。
和之前一樣,如果你有幸能體驗這項技術,你就能深刻地感受到它未來的前景。它不僅僅會在娛樂方面(如電子遊戲或者互動電影)極大提升我們的體驗,也很可能顛覆我們目前的工作模式。
谷歌、蘋果以及汽車企業:2020年之前將實現無人駕駛技術
目前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谷歌是這項技術的「領頭者」。不過不少汽車製造商也開始涉足這個領域,包括目前的手機科技巨頭公司蘋果。
有報導預測,在2020年至少會有1000萬輛無人駕駛的汽車上路。
微軟、谷歌和Facebook:人工智慧助理
所有的科技公司巨頭都會設想這樣一個場景:我們的日常事務會由我們手機或PC中的「人工智慧助理」來安排。Siri(蘋果手機的聲控軟體)或者Cortanna(微軟開發的人工智慧助理)已經初步實現了這項功能。但是在未來,這些服務的功能會更加全面和強大。
設想一下:「人工智慧助理」將替你處理郵件、IM(即時通訊,QQ、微信等都是IM軟體)訊息、預定酒店和機票。同時它也能夠合理的安排你一天的行程,替你購置必要的物品,甚至遇到突發情況時替你重新安排行程。
聽起來是不是很棒呢?
微軟、谷歌:通用翻譯軟體
微軟發布的一個Skype版本能夠對七種語言的語音進行實時翻譯,而文字信息上能夠翻譯的語言數量更是達到了50種。
谷歌公司的翻譯APP對多達40種語言具有雙向自動語音翻譯功能,當然你也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輸入需要翻譯的內容,或者通過手機上的攝像頭對需要翻譯的內容進行識別然後由APP進行翻譯。
可以想像,在不遠的將來,翻譯軟體或許能夠讓世界上的任何兩個人之間暢通無阻地進行交流。
Facebook、微軟、谷歌、亞馬遜:聲控智慧機器人
不同於能夠替你安排日常生活「人工智慧助理」,「聲控智慧機器人」具有執行用戶語音命令的功能。
Facebook已經將「聲控智慧機器人」添加到Messenger應用當中,用戶能只需要一句話,它就能幫用戶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比如,訂一束玫瑰花。
亞馬遜開發的家庭語音助理Amazon Alexa(前身是Amazon's Echo)能夠讓你的房子更加智能。你可以用Amazon Alexa語音控制照明開關、房門鎖和恆溫器,還能用語音直接在亞馬遜上購物,或者讓軟體報當前時間、天氣狀況,甚至像人一樣講笑話。
谷歌、facebook: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網際網路
Facebook和谷歌都希望能夠把網際網路以及他們的服務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Facebook的「天鷹座計劃(project Aquila)」致力於打造一個太陽能供電,並且能在空中漂浮數月的飛行器,讓這個飛行器停留在偏遠區域充當巨型的「空中WiFi」。谷歌的「潛鳥計劃(Project Loon)」和「天鷹座計劃」類似,只不過是用氣球代替電子飛行器,「潛鳥計劃(Project Loon)」已經在世界各地測試了氣球飄浮的可行性。
Facebook:讓無線通訊變得更便宜
「Facebook's Internet.org」致力於向全世界提供免費的應用(包括facebook本身),以便讓那些欠發達國家的人們也能享受網際網路的服務。
作為這個計劃的一部分,facebook決定為手機生產商開發一種新的通信基礎設施,這個設施的建造和維護費用將大大低於現有的其他商業通信設施。Facebook希望能夠藉此降低電信公司的成本,並向那些貧窮的國家提供免費或者廉價的通信服務。
IBM、谷歌:量子計算機
上圖為IBM量子計算機專家Jerry Chow
科技巨頭們正在研究一種全新的計算機—量子計算機,這種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遠超於現有的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能夠解決極為複雜的問題。
量子計算機處理問題的模式與現有的計算機完全不同,它能處理現有計算機無法處理的問題,比如建立複雜的模型,尋找疾病的新型療法或者開發新藥。雖然目前還無法徹底評估這種計算機處理問題的能力,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答案就會揭曉。IBM前段時間剛剛向公眾發布了第一個基於量子計算機雲服務系統。
風險投資人Peter Thiel、微軟聯合創始人Paul Allen、oracle聯合創始人Larry Ellison:阻止衰老及實現永生
幾名億萬富翁正在為一些生物醫學的研究提供資金支持,這些研究涉及到人體衰老的機理以及如何阻止衰老。
然而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死亡成為選擇而不是必然」這樣的場景依然是無法想像的,這項研究認為,人可以保持不衰老的狀態活到200歲。然而一些科學家相信,就目前的技術發展趨勢來看,正常的衰老活到120歲更切實際一點。
IBM、微軟、谷歌以及facebook:智能終端系統
目前計算機已經能夠模仿人類的視覺、聽覺,並且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學習能力。IBM擁有沃森系統(IBM的認知計算系統,包含信息分析,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領域的大量技術創新,能夠助力決策者從大量非結構化數據中獲得非凡的洞察。),谷歌和facebook也擁有以雲服務為基礎的智能化終端。
沃森系統大概是所有智能終端當中最為出類拔萃的,它在許多領域的研究中(如機器人、醫療診斷App等)都表現驚豔。
微軟和谷歌的智能終端則更擅長處理基礎性,但更實際的事情,比如識別照片、識別照片中人的喜怒哀樂以及為照片加上文字說明等等。
隨著這方面的研究快速發展,機器的行為模式會與人越來越像,處理事物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