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號:meetsocial
近期Facebook產品在版位&受眾、廣告形式、投放系統、素材工具等方面又有不少更新,小飛為你梳理總結如下,還附上了超詳細的操作指南,助你一步Get新變化、掌握新功能~
版位&受眾
1、Instant Article作為獨立版位
8月6日Instant Article作為獨立版位,允許廣告客戶展示給到正在Facebook移動閱讀文章的人,目前約佔newsfeed點擊次數的40%。
即時文章是一款供發布者在Facebook上創建快速、交互式文章的產品。現在,廣告主可以查看Instant Article裡可用的域名和應用了,而且廣告主也可以選擇不讓自己的廣告在某些發布商上展示。
2、將Watch和In-Stream視頻擴展為獨立位置
Watch:Facebook在2017年8月推出視頻板塊。向所有符合條件的page開放視頻獲利計劃。可以在符合條件的視頻中包含的短廣告來賺錢。In-Stream:插播廣告。作為獨立展示位置提供。
美國、英國、愛爾蘭、紐西蘭、澳大利亞已經開放。臺灣地區暫定10月30日開放。
Facebook開始測試「Watch Party」功能,該新功能可以讓群組成員共同觀看視頻,同時可以發送評論進行互動。
3、為價值類似受眾引入新的事件來源
這對於業務目標為轉化或廣告支出回報率的客戶尤其重要。
9月18日適用於100%符合條件的廣告客戶。廣告商現在可以選擇一個新的「基於價值的來源」來創建相似的受眾群體,無需輸入客戶價值並手動上傳文件。
新增廣告形式
1、帖文互動刪除輪播形式
2、增加可玩廣告
3、動態創意Dynamic Creative更新後支持輪播形式
動態創意是廣告管理工具中的一個工具。(圖片、視頻、標題、說明和行動號召等自動組合)
支持的格式:單圖片廣告、單視頻廣告、輪播廣告。
必須使用新版廣告管理工具的快速創建流程來創建廣告系列。目前,通過導覽式創建流程無法使用動態素材。
標題:每個素材信息庫最多5個標題圖片/視頻:每個素材信息庫最多10張圖片或10條視頻文本:每個素材信息庫最多5段正文文本說明:每個素材信息庫最多5段說明行動號召:每個素材信息庫最多5個行動號召
使用動態素材功能時,可以在廣告管理工具中按廣告創意查看表現,直觀的看出哪條廣告創意表現最好,能帶來最佳成效。可用此信息來優化定位和選擇更好的廣告創意。
4、Lead Ads支持新廣告目標和新的模板
目標:品牌知名度、覆蓋人數、訪問量、潛在客戶開發。
收集聯繫信息
這是潛在客戶表單的簡化版本,允許廣告客戶提供Context card 以及表單問題(用戶信息欄位,自定義問題等)。
獲得新客戶
此模板提供了潛在客戶表單功能,作為「全屏體驗」部分中的可選組件。此模板使用Canvas替換Context針對現有名單型廣告客戶,並希望通過其他品牌或產品背景來增強潛在客戶表單。
5、IG collection廣告100%開放
沉浸式體驗,讓消費者能更輕鬆地在行動裝置上發現、瀏覽和購買商品及服務。
「銷售商品:網格布局」模板,廣告主可以在動態中展示品牌和多款商品,吸引消費者點擊進入流暢無阻的全屏畫面瀏覽商品。
其他:投放系統、素材工具等更新
1、Facebook Newsfeed 廣告投放系統更新
自8月中以來,我們一直在測試我們的廣告投放系統對Facebook news Feed的更改。
那些嚴重依賴移動應用廣告和動態廣告的廣告客戶,可能會看到平均每次轉化費用(每次操作費用)增加以及轉化次數減少。從9月份至Q4這種情況可能會常見。
廣告商應該像往常一樣繼續監控廣告系列的效果。如果觀察到急劇CPA增加或轉換量下降,反饋給FB,也可以調整競價或選擇更寬泛的受眾定位。
2、全渠道指標和廣告報告更改
Facebook將推出八個新的標準事件:Contact,CustomizeProduct,Donate,FindLocation,Subscribe,Schedule,StartTrial和SubmitApplication.
簡化自定義列,使用全渠道「每次費用」指標替換特定渠道的「每次費用」指標。
3、新推出視頻視創作工具和視頻剪裁工具
9月5日,向全球100%的廣告客戶推出。
4、全球開放使用分組測試的新方法
8月6日,Facebook面向全球所有廣告主推出了三個新的拆分測試增強功能。
從已投放的廣告活動中創建測試,使用多個變數運行測試,支持品牌知名度廣告目標。
(1)使用廣告管理平臺的複製功能,即可從已有廣告活動輕鬆創建新的分組測試。
在廣告管理中選擇一個廣告集,然後點擊「複製」。在顯示的框中,選擇切換「創建測試以將新廣告集與原始廣告集進行比較,然後點擊「複製」選擇新廣告集和/或廣告,為新廣告集定義變量;在測試廣告時,請選擇新廣告。
(2)多個變數:版位,優化方式,受眾群體和廣告素材。
可以幫助廣告客戶了解哪種設置組合效果更好
(3)支持品牌知名度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