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殘聯、教育部等聯合舉辦的「2020年交通銀行特教園丁獎」表彰活動今天在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舉行,全國100名優秀特教教師受到表彰。截止目前,全國近1800名特教老師獲得「特教園丁獎」,其中江蘇有117名老師。
「老師一個小小的善舉就可以改變學生的人生。」說話的老師名叫趙珊,來自貴州特殊教育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工作17年。她說,從事特殊教育工作,困難就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但是困難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面對一些聾啞孩子很難溝通,她總是主動創造機會,為學生洗過內衣內褲,也資助過貧困的聾啞學生。「我班上曾有個叫張帥的學生,因為殘疾父母各自成家離開了他,只有靠奶奶撿廢品為生。有一年開學,奶奶帶著張帥來學校報名交生活費,奶奶蒼老粗糙的手攥著一把零錢,一邊塞給我,一邊要求等地裡的洋芋熟了補交剩下的費用。「當時看著奶奶祈求的目光和佝僂的身影,趙珊的眼淚一下子掉了下來,後來她一直資助張帥讀書期間所有的費用。張帥很爭氣,2016年考取北京聯合大學,今年成為了我國第一批聾人研究生。趙珊說,讓每一個殘疾學生學有所獲,是特教老師工作的價值和意義。今年上半年,趙珊所教的38名聾啞孩子,在校企合作的服裝廠學習服裝設計與製作,她用手語配合服裝培訓老師的教學。「我用手語來幫助他們翻譯,有些技術上的溝通,服裝老師和他們溝通不了,在做翻譯的時候,我還嘗試做衣服給他們示範。覺得很欣慰,38個孩子都找到工作,他們能自食其力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愛是教育的靈魂,南京市鼓樓區特殊教育學校老師黃豔萍用愛關注每一位特殊孩子。2019年,她收到一封特殊的信,這是封來自家長的感謝信。信中寫到因為有融合教育,讓來自 " 星星的孩子 "獲得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讓遲開的花朵香滿園」,這是黃豔萍常掛在嘴邊的話。「在我們眼中,所有的兒童都有特殊需要,所有的兒童都需要提供支持,其實特殊教育就是一個精細化的教育,就是一個特別化教育。我覺得特教老師需要理想和堅守,需要愛心和專業,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愛心是不夠的,還需要專業知識來支撐。」 來自省教育廳數據,目前,全省在校殘疾學生達4.3萬人,其中在普通學校就讀的佔52%,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6%以上。江蘇積極推動特殊教育向兩頭延伸,全省建設特殊幼兒園(班)146個、特殊中職學校(班)37個,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金陵科技學院等高等院校開設了專門面向殘疾學生的本科和專科學歷教育,形成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體系。
江蘇新聞廣播/沈楊
通訊員/楊黎珍
【來源:937江蘇新聞廣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