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秀、殺柯、儆侯!罷韓後民進黨的下一步?港媒:未來天下大亂!

2020-12-20 你不知道的臺灣

民進黨及其側翼團體謀劃一年多,成功將高雄市長韓國瑜拉下市長之位,但顯然側翼不甘僅止於此。

國民黨革實院院長羅智強8日早在臉書預測,民進黨下一步將針對另外三位非民進黨籍的六都市長,進行「除秀、殺柯、儆侯」,指盧秀燕、柯文哲、侯友宜將成為下一個目標。

這則貼文在短短1小時,就有近6000人按贊、上千則留言被分享破百次。臺灣網友們紛紛留言,還有人說連江惠都因悼念高雄市議長許崑源,「被1450出徵到關版了」。

羅志強的預測並非空穴來風,受到罷韓高票通過的鼓舞,近期網路上開始有罷免臺中市長盧秀燕的聲音傳出,在臉書等社群媒體開始出現「跟進罷燕」的號召。對此,臺中市府透過幕僚低調回應,「尊重民意的結果,不分藍綠都要傾聽民眾的聲音,臺灣才歷經疫情的考驗,接下來要全力拼經濟,臺灣加油」。但有港媒觀察到,盧秀燕自6月6日起連三天沒有公開行程,頗有避風頭的意味,似乎有意遠離罷韓風暴。

對此,臺灣網友表示,現在臉書上罷免盧秀燕的粉絲團僅僅只有2000多人,粉專《盧秀燕秀下限》也才2.3萬人按贊,這樣的聲量幾乎無法炒熱氣氛。

盧秀燕就任臺中市長後政績平平,在五星縣市長評選中,和臺北市長柯文哲一起並列倒數第一。但新北市長侯友宜則是新北歷任市長中第一個獲得五星稱號的,未來他很有可能代表國民黨爭奪大位。對此,民進黨立委提案修法規範民選縣市長任期屆滿前,若參加其他選舉,將解除職務,被指針對侯友宜的意圖十分明顯。侯友宜8日受訪指出,大家很關心政治議題,但他現在是新北市長,守本分是他工作40多年來的態度,他要把市民要求的事情做到位,外面政治紛擾他不在意。

既然民進黨開了「看不慣誰就罷免誰」的先河,這個潘多拉魔盒就誰都可以用了。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投票6日通過,讓許多支持者感到不滿,甚至還開始醞釀「報復性罷免」,目標直指多名綠營民代。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外界猜測臺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時代力量議員黃捷、民進黨立委劉世芳、議員王浩宇以及議員梁文杰等5人,可能會是首波「報復性罷免」的目標。其中,作為罷韓大將的「時代力量」議員黃捷和「基進黨」立委陳柏惟已經累積了很高的仇恨值,早就是韓粉的眼中釘;在網路上揶揄高雄市議長許崑源的王浩宇和梁文杰,則因言論引發眾怒被列入;而劉世芳則是因為其所處的選區藍營選民較多,且當初是因為郭新政殺出分掉國民黨選票才勝選,被認為罷免成功率較高而登上名單。

無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罷韓過後才是真正較量的開始。對此,港媒驚稱, 罷韓若演變到看誰不爽就要罷免,未來天下大亂!

相關焦點

  • 罷韓前哨戰?!高雄市黨部主委菊系敗北牽動後續政治版圖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不會把它視為派系的競爭,我會把它視為是我們,民進黨自己民主選舉的模範。」高雄市議員邱於軒:「等於是罷韓的前哨站,誰掌握了這次主委,就等於誰,可以擁有罷韓之後,民進黨在高雄資源分配的保衛戰。」
  • 民進黨黨部主委血腥戰,考驗蔡英文能力!
    民進黨縣市黨部24日改選主委,此役攸關7月即將改選的常執委選舉,涉及未來民進黨中央的權力重組,更是2022年縣市長選舉的前哨戰,各派系都卯足全力搶奪地盤,亂象百出,堪稱民進黨史之最。其中最難看的爭鬥莫過於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的競選。
  • 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
    從臺媒報導來看,民進黨對「罷韓」一事,志在必得,已經達到不顧吃相、也不理會社會毀譽的地步。那麼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呢?綜合臺媒分析,「罷韓案」實質上是一場政治追殺,其負面影響非常深遠。大綠、小綠,齊心協力齊上陣,上自民進黨當局官員、民意代表,下到民間企業、附翼團體,無不全力動員、巧言煽動,為了「罷韓」,一些操作簡直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 「罷韓」背後,臺灣的未來在哪裡?
    而今在民進黨咄咄逼人的氣勢下,國民黨不僅風光不再,甚至有些「戰戰兢兢」。臺灣的未來仿佛已和國民黨沒有了關係。韓國瑜在年初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慘敗於蔡英文,而如今連高雄市長的位置也岌岌可危。面對咄咄逼人的「罷韓」浪潮,韓國瑜陣營在4、5月期間,曾先後向臺灣「最高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欲以此阻止「罷韓」,但最終均被駁回。
  • 韓後創始人王國安:只靠營銷沒有未來 資本將是化妝品競爭標配
    韓後創始人王國安:只靠營銷沒有未來 資本將是化妝品競爭標配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3 20:34:16
  • 「罷韓」背後,是民進黨舉全黨之力保一人?
    「讓蔡英文沒想到的是,第二種情況出現了,2020選舉還沒開始,國民黨就分裂了,所以李進勇的角色就成了如今配合民進黨罷免韓國瑜。」上述民進黨人士坦言,李進勇和「中選會」在此次「罷韓」問題上,存在程序硬傷,「按照臺灣的『選罷法』規定,罷免縣市長,需要在被罷免人任職滿一年才可以啟動罷免,但此次『罷韓』卻是從去年就啟動了聯署。
  • 蔡英文號令民進黨全力拼「罷韓」,江啟臣計劃南下挺韓遭婉拒
    本周六 「罷韓」投開票將舉行,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3日下午在民進黨中常會時裁示,呼籲高雄市民6日踴躍投票。臺灣高鐵公司當天跟進表示:5日至7日期間,計劃增開12班次的列車,遭外界質疑,這難道是「罷韓」專車?
  • 蔡英文裁示通過「罷韓聲明」,國民黨:坐實「罷韓」是為了民進黨
    而民進黨更是不斷地對此做出宣傳。蔡英文在3日的一次民進黨中常會中,裁示通過了所謂的「罷韓聲明」更呼籲高雄市民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力,踴躍參與此次公投。民進黨中常會上通過了提出的「罷韓聲明」對於蔡英文這般所作所為,國民黨方面的發言人表示,蔡英文近期的所作所為已經將其真實目的暴露無遺,此前所說的為了民眾、為了高雄都是虛假的,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民進黨的利益。
  • 民進黨毫不遮掩挺「罷韓」,欲鼓動28萬「北漂」高雄青年返鄉投票
    民進黨起初還假惺惺說是民間發起的罷免行動,政黨不會介入,但是「罷韓」團體資源充沛,讓人不免質疑這些糧草到底是從哪來的呢?現在離「罷韓」投票還剩下兩天的時間,民進黨已經毫不遮掩,蔡英文都已經出手了,綠營是不是認為「罷韓」已經有懸念了,還是認為已經到了燃眉之急的時候了,連演都不想再演了。李孔智:這個事情一開始,民進黨的確是宣示他們不介入的,這是一個民間團體發起的行為。但是現在看起來,我相信民進黨一定有評估。
  • 蔡當局犯低級錯誤 藍營直呼天下大亂 網友:解放軍還沒來臺灣已被整垮
    民進黨當局粗暴推行年金改革引來的罵聲還未消散,就自己給自己捅了婁子。
  • 蔡英文第一軍師欲出馬 港媒:民進黨選情不妙了
    華夏經緯網12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拼連任的蔡英文傳出請出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邱義仁重掌兵符,鎖定擊潰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的庶民形象。但港媒認為邱義仁重出江湖,就代表蔡英文的選情不妙了!
  • 兩岸若開戰 港媒:民進黨2024還能再度連莊嗎?
    港媒分析認為,若以蔡英文當局目前的路線繼續往前推,加上美國介入,離戰爭會愈來愈近。萬一開戰,民進黨2024還能再度連莊?  據報導,最近這一個多月,大陸軍機頻接近臺灣、臺軍包機飛不進東沙等都在臺灣地區引發熱議,大家一致認為這是大陸在警告臺灣地區,甚至有專家認為這是開戰前的訊號。  港媒指出,民進黨當局官方智庫發布民調指,若大陸武統臺灣地區,有近8成民眾願為臺灣地區而戰。
  • 小市民的罷韓懺悔文 韓粉嘆:高雄人自己的選擇
    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遭罷後,挺韓粉專透露,有一名女網友竟然在罷韓後寫下一篇懺悔文,許多韓粉看完後,大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更有韓粉直言,這是高雄人自己的選擇。    臉書粉專「歷史哥澄清唬」28日貼文透露,有一名女網友發現瑞豐夜市有一棟大樓出租,她跟老公提了一下這事,後來突然看到牆上有「韓國瑜」3個字...想說奇怪?
  • 民進黨力推「罷韓」!蔡英文這是要將國民黨「趕盡殺絕」?
    在新冠疫情洶湧之下,民進黨當局卻不顧防疫風險堅持強推 「罷韓」,這種只顧政治追殺不顧民眾生命安全的做法,在島內引發不小爭議。在蔡英文今年初選舉連任成功後,民進黨士氣大振,想要一舉罷免國民黨籍的高雄市長韓國瑜,收復綠營在高雄市執政了二十年的「失土」。
  • 民進黨籲高雄人投罷韓案 挺韓的他分析動機
    民進黨3日舉行中常會,黨主席蔡英文裁示,無異議通過,6月6日高雄市民踴躍出席行使罷免投票權。對此,挺韓五虎將之一的「貼紙哥」黃建豪認為,不投票是種自由意志表達,為何號稱由「公民團體」發起的罷韓竟讓民進黨上下動員?他質疑難道綠營已到燃眉之急,連演都不想演?
  • 挺韓網友質疑「罷韓」動機:怕他翻出民進黨「不能說的秘密」?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5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罷韓」投票將在下月6日舉行,挺韓和罷韓雙方情緒緊繃,對立態勢看似明顯。昨天有自稱住在高雄挺韓的網友發文問,「罷韓,真的好嗎?」他指出,韓國瑜剛上任1年就要把他拉下來,是因為怕他又翻出民進黨「不能說的秘密」嗎?
  • 「罷韓」全面催票,民進黨高雄市黨部將發超百萬條簡訊
    「罷韓」投票6月6日將舉行,民進黨及「罷韓」團體為炒熱氛圍動作不斷: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主委趙天麟表示,將發送104萬條簡訊、寄出5萬封信件,以及啟動約30輛宣傳車,全面催票;「罷韓」團體則從1日起展開車隊掃街和夜間遊行;另外,臺灣交通大學學生聯合會1日公告,將針對該校高雄籍學生提供免費
  • 民進黨為什麼非要「罷韓」不可?
    對此公然偏頗雙標的行為,民進黨當局、檢調單位,不僅緘默無聲,甚至為之開脫,可見民進黨為了選舉,簡直到了目無法紀、公然倡亂的地步。民進黨為什麼非要「罷韓」不可呢?大綠、小綠,齊心協力齊上陣,上自民進黨當局官員、民意代表,下到民間企業、附翼團體,無不全力動員、巧言煽動,為了「罷韓」,一些操作簡直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民進黨宣稱不會介入,背後卻小動作不斷;26日,國民黨列舉四點事證,抨擊民進黨當局動用公務機器介入「罷韓」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