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美聯儲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美gu三大指數漲跌互現,納指創收盤歷史新高。港股方面,中期而言,看多的大邏輯不變,依然是全球寬鬆貨幣環境+經濟持續復甦+港股低估的背景下,將呈現螺旋式上漲結構。但MSCI香港指數自三季度至今反彈逾10%,已經體現不少利多因素,估值水平不算吸引。
回顧與熱點聚焦
一、前情回顧:
美國市場:周三,美聯儲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美gu三大指數漲跌互現,納指創收盤歷史新高。收盤,納指收漲63.13點,漲幅0.50%;道指收跌44.77點,跌幅0.15%;標普500指數收漲6.55點,漲幅0.18%。板塊方面,抗疫概念股普跌。Moderna跌近7%,諾瓦瓦克斯醫藥、BioNTech跌逾4%。
歐洲市場:周三,歐洲主要股指集體收漲,德國DAX30指數漲超1.5%。收盤,英國富時100上漲57.59點,漲幅為0.88%;德國DAX30指數上漲203.11點,漲幅為1.52%;法國CAC40指數上漲17.37點,漲幅為0.31%。
港股市場:周三,香港恒生指數高開後,全天維持紅盤震蕩態勢,最終收盤上漲0.97%,收報26460.29點。個股方面,藍月亮上市首日收漲13.07%,收報14.88港元。
二、金融市場重大經濟事件:
1、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發布會要點總結:1、美聯儲在12月針對債券購買提供了額外的指引,目標是向美國經濟提供強大的支持;在縮減債券購買之前,美聯儲將提前很久發出警告;重申美聯儲可以擴大債券購買力度,調整所購買債券的久期。2、新冠疫情已經給美國通脹造成重大影響,在美國通脹重返正軌之前,不會提前加息。3、近幾個月來,經濟改善的步伐有所放緩;經濟前景面臨不確定性,將取決於疫情的發展。4、美聯儲致力於實現其政策目標;目前的政策立場是恰當的。5、現在採取財政政策的理由非常充分;家庭和企業需要財政支持。
2、美聯儲點陣圖顯示,美聯儲預計將維持利率在當前水平直至2023年,與9月一致。
3、消息稱美國國會議員們接近達成規模低於9000億美元援助協議。刺激政策協議將包括直接現金發放,但沒有地方援助。
三、股指前瞻:
周三,納斯達克100跑贏,標普500指數連續兩天走高,主要是因美國國會議員稱接近就抗疫紓困方案達成協議。就目前來看,雖然經濟復甦仍然步履蹣跚,但議員們似乎急於及時敲定一攬子方案,並在本周末通過規模接近9000億美元刺激方案。此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稱,需要財政刺激的理由「非常非常強」。因此,短線美gu還是有一定支撐。因此,預計短期內美gu或許仍有一定上升動能,但波動會加大。
港股方面,中期而言,看多的大邏輯不變,依然是全球寬鬆貨幣環境+經濟持續復甦+港股低估的背景下,將呈現螺旋式上漲結構。但MSCI香港指數自三季度至今反彈逾10%,已經體現不少利多因素,估值水平不算吸引。配置方向上,可遵循「成長-周期-消費」的板塊輪動。當然對於想投資美gu的投資者而言,大通金融可為您提供港股、美gu、中概股、外匯買賣一站式服務。
上市公司要聞
1、媒體報導,蘋果已確認將發布 AirPods Pro 的 「Lite」版本(未定名),不支持主動降噪功能,預計它將以較低價格發售,原因歸納於蘋果計劃進一步擴大無線耳機市場份額。
2、消息稱美國多個州可能最快於周四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
3、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一次內部視頻會議上表示,該公司計劃利用其在德國沃爾夫斯堡的全球最大汽車廠生產電動汽車,與特斯拉正在柏林附近建設的「超級工廠」競爭。
4、藥用大ma企業Aphria與Tilray宣布達成合併協議,兩者合併後將組建成為全球最大醫藥大ma企業。
5、美國視頻會議軟體巨頭Zoom宣布,計劃在新加坡設立一個新的研發中心,並僱用數百名工程人員。該公司還表示,計劃將其在新加坡數據中心容量擴大近一倍。
6、本田汽車在美國發布三起召回公告,涉及共140萬輛汽車。
《重要經濟日程》
1、08:30 澳大利亞11月季調後失業率
2、16:30 瑞士至12月17日央行政策利率
3、18:00 歐元區11月CPI月率
4、20:00 英國至12月17日央行利率決定
5、21:30 美國至12月12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
6、21:30 美國11月新屋開工總數年化
7、21:30 美國11月營建許可總數
8、21:30 美國12月費城聯儲製造業指數
熱門股票前瞻
大眾倉儲信託
1、市值(395億美元)、PE(28.38倍)、PB(4.68倍)。
2、公司簡介:大眾倉儲信託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有存儲設施所有者和運營商,為超過100萬客戶提供服務。他是標準普爾500指數和FT全球500指數的成員。其主要業務包括所有權和操作提供存儲空間,自存設備的租賃,一般按月度環比計算,為個人和商業使用,輔助活動,如商品銷售和租戶再保險租戶越來越多的存儲設施,以及收購和開發額外的越來越多的存儲空間。
3、財務數據(億美元):
報表日期 2020/9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營業收入 21.56 28.47 27.54 26.69 25.61 23.82
毛利 - - - - - -
淨利潤 10↓ 15.21 17.11 14.42 14.54 13.11
研發費用 - - - - - -
經營性現金流淨額 15.3 20.68 20.64 19.73 19.45 17.48
淨資產收益率 11.5% 16.73% 18.95% 15.72% 15.64% 14.06%
4、前瞻:從行業上來看,大眾倉儲信託屬於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行業。其主要業務活動包括自助存儲設施的收購,開發,所有權和經營,自助存儲是一種提供存儲空間的租賃。公司的經營分部包括:美國國內自主寄存,歐洲自主寄存和商業自主寄存。總體來看,業務前景還是非常不錯。
財務數據方面,2015年到2020年,其營業收入從23.82上升至28.54億美元;淨利潤從13.11上升至15.21億美元,期間營業收入上升了19.5%,利潤上升了16%,這表明其運營效率並沒有提升。不過其經營性現金流淨額一直保持穩點上升,而且遠大於其利潤,這也表明其未來賺錢能力仍然較好。另外,從2020年9月份前的經營數據來看,營業收入微幅上升1.25%,利潤下滑11.33%,但其經營性現金流淨額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表明利潤下滑是短期的。
股價方面,目前在225.9美元附近, PE在28.38倍左右,PB在4.68倍左右,看起來並不貴。按照DCF法來估值,假設其未來5年的增長率為4%,永續增長率2%,其合理估值大概在380億美元附近,這表明目前的股價基本合理,因此,未來重點關注其業績的變化。
穆迪
1、市值(521億美元)、PE(28.57倍)、PB(34.81倍)。
2、公司簡介:穆迪公司是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信用評級、研究、工具和分析,使金融市場更加透明和一體化。穆迪是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的母公司,該公司提供有關債務工具和證券的信用評級和研究,穆迪同時也是Moody's Analytics的母公司,該公司為信貸、經濟分析和金融風險管理提供領先的軟體、諮詢服務和研究。
3、財務數據(億美元):
報表日期 2020/9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營業收入 40.8↑ 48.29 44.43 42.04 36.04 34.84
毛利 40.9↑ 48.29 44.43 42.04 36.04 34.84
淨利潤 14.6↑ 14.22 13.1 10.01 2.666 9.413
研發費用 - - - - - -
經營性現金流淨額 14.88 16.75 14.61 7.55 12.59 11.98
股東權益回報率 138.83% 265.55% 1995% -128.9% -29.79% -250%
4、前瞻:穆迪是世界最著名的債券評級機構之一,其業務分為兩大模塊:一是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即大家很熟知的評級業務,對債務工具和證券進行信用評級及研究;二是是穆迪的金融信息諮詢業務,包括提供先進的風險管理軟體、信用及經濟分析、金融風險管理方面的諮詢服務及研究報告等服務。公司核心價值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穆迪不僅有評級業務,還有金融信息諮詢業務;2、進入門檻、公信力和品牌構建穆迪的護城河,是債券評級三大寡頭之一;3、具有很強的經濟周期性:宏觀經濟和債券市場等關聯度高。因此,值得我們長期關注。
財務數據方面,營業收入從15年到19年上升了38.6%,其利潤從9.413億美元上升至14.22億美元,上升幅度為51%,利潤增長幅度遠大於其營業收入。值得注意的是,其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基本上都是大於其利潤的,這也表明其利潤真實可靠。從今年的經營數據來看,營業收入和利潤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而且其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同比有所上升,這表明其經營效率在提升。整體來看,還是相當不錯的。
股價方面,年初到現在漲幅在17%左右,目前PE在28.57倍左右,PB在34.81倍左右,看起來並不是很貴。我們採取DCF估值法為公司估值,假設其未來5年的增長率為10%,永續增長率4%,其估值大概在565億美元附近,這表明其現在的股價仍然偏低。因此,預計其未來股價仍有上升空間。
財經日曆
(以上分析僅代表對市場的看法,僅供參考;匯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MEX不會為(直接或間接)使用此資料而可能導致的任何盈虧負責。)
MEX 出品 ? 必屬精品
MEX GROUP是在線金融產品,經紀服務和交易技術的世界頂級供應商,為零售和機構客戶提供優質的在線交易、清算和風險管理服務,產品包括外匯、差價合約等。致力於為廣大客戶提供最穩定的平臺,最低的交易點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市商網無關。市商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風險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