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在填報志願前了解高校招生信息。 (新華社 蘇陽/圖)
自己考不上學,篡改同學的志願,讓別人也上不了想去的學校。這樣損人不利己的案例又添一起。
據紅星新聞日前報導,四川西昌一初中畢業生吉某因升學無望,就用手機登錄中考志願填報系統,篡改了百餘名同學的志願。據西昌市公安局網安大隊負責人介紹,吉某是從班級群裡看到班主任發布的初三畢業生帳號名單,於是用自己的手機,嘗試用同學的帳號和初始密碼登錄,結果成功登錄進一百多名同學的帳號,並篡改了志願。由于吉某已滿18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其隨後以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刑事拘留,現在已經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將面臨刑法的制裁。
這起案件中被篡改的是中考志願,影響範圍局限在州市範圍內,當地招辦也通過延長志願填報時間、逐一通知考生修改志願等方式,保證受影響的學生能夠入學。如果是高考志願被篡改,那影響就會更大,要補救也更加困難。事實上,近年已經發生多起高考志願被篡改的案件。那些被篡改志願的高考生,有些幸運地通過省招辦與高校協調補錄的辦法得以進入自己想去的學校,而有些則只能與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
在這起案件中,同一個手機能夠在短時間內登錄一百多個帳號並修改志願,西昌市中考志願填報系統顯然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中考、高考志願填報系統這類可能對考生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的系統,應該儘可能增強其安全性。比如,應該在考生第一次登錄系統時強制其修改密碼,並設置密碼規則,避免簡單密碼;在第一次登錄系統時強制增加手機號碼,在此後登錄系統及修改時,發送手機驗證碼進行驗證;對高考志願填報系統,還可以增加人臉識別驗證(高考生通常已經滿16周歲,已經辦了身份證,可以與公安系統聯網進行人臉識別驗證)……這在技術上並不存在困難。即使會增加一定的成本,但是對於一個每年都會使用、會影響幾萬甚至幾十萬上百萬考生的系統來說,增加一些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
這起嚴重的案件也再次提醒老師和考生,一定要注意網絡安全,對於中考志願填報這種關係重大的系統帳號,老師不應該把所有學生的帳號公開發布到群裡,這可能導致帳號被別有用心的學生利用。而考生在收到自己的帳號後,應該儘快登錄系統修改密碼,而且密碼要足夠複雜,哪怕最親密的朋友也猜不到的那種。否則,一旦被別人猜中密碼進入系統篡改了志願,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縱覽此前爆出的篡改志願案件,幾乎都是同學所為。這些作案的同學,有些人是為了減少自己的競爭對手,損人利己,有些則如吉某一樣純粹出於洩憤的心理,我自己沒有考好,你們也不能去上自己喜歡的學校,損人卻不利己。初高中畢業生作為青少年,不少人心思單純,經常覺得自己和同學們相處融洽,不會有人對自己下黑手。但是,永遠不要低估人性的陰暗面。在面臨人生重大選擇的時候,還是要重視起來,儘可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另外,對於篡改他人志願的行為也要加大打擊力度。篡改志願,有可能對他人的人生產生嚴重的影響。初高中畢業生應該有足夠的心智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尤其對高中畢業生來說,通常已經滿18周歲,如果惡意篡改他人的高考志願,應該堅決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進行追究,給予應有的懲罰。
辛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