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近日,雲南省昆明市萬科雲子小區內寵物狗連連「遭殃」的帖子引起廣泛關注。隨著事件的持續發展,導致寵物狗死亡的真相也浮出水面,原來這些寵物狗因吃了被塞進異煙肼的火腿腸而死亡。
「用異煙肼毒殺寵物狗」的方法是在今年8月「火」起來的,源自在微信上刷屏的一篇文章:《遛狗要拴繩,異煙肼倒逼中國養狗文明進步》。這篇文章稱,異煙肼是一種抗結核病的藥物,對人類有益無害,對犬類卻具備非常強的毒殺作用。
據了解,異煙肼屬於處方藥,難道購買處方藥很容易?
無獨有偶,前不久發生的「琥珀膽鹼毒殺」事件也涉及類似問題。在「琥珀膽鹼毒殺」事件中,因感情糾紛,男子用事先準備好的含有琥珀膽鹼的注射器具對其女友進行注射,其女友經搶救無效死亡。
處方藥、含有琥珀膽鹼的注射器具何以能隨意購買?《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一些藥物只能醫院臨床使用
黃先生是北京某醫院的麻醉醫生,他從專業的角度告訴記者,琥珀膽鹼是一種骨骼肌鬆弛藥,在臨床上多用於局部麻醉,有時也會用於臨床治療,可以致呼吸肌麻痺,目前來講不是一種常見的藥品,本質上屬於處方類注射劑。
黃先生說:「琥珀膽鹼是無色無味粘稠油狀液體,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會產生肌肉無力症狀,嚴重時會因為呼吸肌受累窒息死亡,在臨床使用時也必須有呼吸機支持,所以說目前這種藥品臨床用量不大,只有部分醫院麻醉科才有。」
當記者詢問為何會有致死案例時,黃先生解釋說:「雖然有不法分子使用這種藥物製作毒鏢偷獵寵物犬的案例,也有因為誤射中人致人死亡的案例,但琥珀膽鹼肌肉注射起效慢,效能較靜脈注射要弱,如果遇到有人被類似毒物射中,出現倒地不起、呼吸急促或者無呼吸動作時,可立即採取人工呼吸進行搶救,琥珀膽鹼代謝時間短,一般成年人在10至15分鐘即可快速代謝,保證中毒者在這期間的呼吸供氧是急救的關鍵。」
那麼,異煙肼又是怎樣的藥物呢?真的如文章所稱對人沒有危害嗎?
對此,黃先生說:「異煙肼對於結核病患者確實是良藥,但如果正常人誤食的話會出現周圍神經炎,表現為四肢麻木、反應遲鈍等,嚴重時會出現肌肉萎縮症狀,甚至還會出現生命危險。如果嬰幼兒誤食,後果會更嚴重,而且異煙肼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這些都屬於處方藥,需要憑處方購買,尤其是琥珀膽鹼,是由醫生直接使用,甚至不會經過患者的手。在正常情況下,普通人是接觸不到這些藥物的。」黃先生說。
網上購處方藥無需處方
如黃先生所說,在正常情況下,普通人接觸不到異煙肼、琥珀膽鹼。那麼,上述案例中出現的異煙肼、琥珀膽鹼又是從何而來?
近日,記者在一家電商平臺上找到一家名為「××大藥房旗艦店」的網店,記者向商家提出想要購買異煙肼。
這家店鋪的客服回復稱:「處方藥您需要提供醫生開的處方或者有寫明醫囑藥品名稱的病歷、出院小結、檢查報告,這幾種方式都可以作為憑證。麻煩您上傳提交憑證,否則無法幫您審核通過。」
記者稱這些都沒有,是否可以拍手裡藥品的照片作為憑證?對方回答:「可以試試。提交訂單等藥師審核。」
隨後,記者按照要求提交了訂單,但是沒有上傳任何憑證,甚至連藥的照片都沒有上傳。
約十分鐘後,記者的訂單顯示「審核通過」。
客服還發來提示稱,郵費:藥品為貨到付款,郵費以提交訂單顯示的結算金額為準;快遞:藥品(武漢發貨)是貨到付款,只能發快遞;發票:所有藥房品種開發票都是開電子發票,貨到付款訂單顧客籤收後交易成功才能開出。電子發票為增值稅普通發票,抬頭可以開個人或單位,開單位的必須提供納稅人識別號。電子發票只能單獨開出,不隨貨同行。收到貨後聯繫我們,一個星期內發出,可以發到電子郵箱或者直接在線發給您。電子發票內容都是商品明細,不接受指定內容。
在記者告知其審核通過後,客服還發來地址確認信息。在確認無誤後,記者結束了對話。由於是貨到付款的形式,雖然記者及時取消了訂單,但是藥品還是按照記者所填地址郵寄了過來,費用29元,其中藥品18元、快遞11元。
記者同時發現,在此平臺上,銷售處方藥的商家不在少數。記者在調查中得知,當面臨患者沒有處方的情況時,網店客服大多「貼心」提醒,「如您沒有處方單,您也可以先下單,我們會安排專業醫師為您先配藥,如有其他問題,醫師會聯繫您」。甚至有部分商家只要求提供身份證號碼即可,可直接提交訂單。
違禁藥買賣活躍社交平臺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一些貼吧和論壇裡,不僅有售賣處方藥、違禁藥的商家,還有如何購買、去哪購買的指南。
以異煙肼為例,記者看到一篇關於購買異煙肼方法的帖子,其中記錄了發帖人的購買過程和藥品展示。
不僅如此,在一些帖子的下方,還有一些商家自稱有藥,藥品五花八門,並附上自己的QQ、微信等聯繫方式。
據記者觀察,這類賣家通常情況下會直接發帖說自己售賣的是哪些藥品,有些會附上截圖,然後留下微信號或QQ號,僅有極少部分人會選擇直接留手機號碼。由於貼吧或論壇的限制,存在只能瀏覽、禁止回復留言的情況,記者只能添加其微信或者QQ。
記者添加幾個賣家的微信後發現,貼吧或者論壇只是賣家的宣傳窗口,具體藥品、數量、價格等銷售信息主要在微信或QQ上進行,而且大多採取先付款後發貨的形式。同時,賣家大多警惕性很高,問題多了就會直接拉黑。
記者查詢這些賣家的朋友圈或QQ空間後,發現有三唑侖等違禁品售賣。
此外,通過搜索「違禁品」的相關帖子,記者發現,有一些賣家售賣化學品,介紹稱是實驗剩餘化學品,而且種類多樣,包括濃硫酸、重金屬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品均有售賣。
來自北京某醫藥院校的研三學生李欣亞(化名)說:「藥是用來治病的,所以禁止不了售賣,關鍵是有些藥物被人們不正當使用了。」
當記者詢問如何看待最近的幾起投毒事件時,李欣亞直言:「許多被用來當作毒藥的藥品本就是常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農藥、老鼠藥、工業鹽(亞硝酸鈉),這些就經常被拿來害人。」
「對此類藥品的管控有待提高,電商應該起到監督作用,不能讓商家隨意買賣處方藥,更不能讓違禁藥品上線。」李欣亞說。(記者 韓丹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