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遭遇政治,敗北的大多是愛情。章亞若與蔣經國就是一個例子。
章亞若,原名章懋李。1913年出生在南昌城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其父親曾擔任過遂川縣縣長。辭去公職後,又做起了律師。良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培養了她的才氣。在中學期間,不僅文化課優秀,而且能歌善舞。此外,她還善於烹飪、女紅,幫助母親料理家務。對未來的生活,她充滿了金色的幻想。
然而,命運無情地粉碎了她的幻想。當時普遍的觀念是,女人遲早是要嫁人的,書讀得再多也沒有用處。章懋李本人並不想早早嫁掉,但在傳統的壓力下,一向開明的父親也不得不為只有十五歲的女兒找一門親事。
新郎定下來了,是大她三歲的表哥唐英剛。從一開始,這段婚姻就是個錯誤。唐英剛未受過新式教育,又保守、木訥,很難博得妻子歡心;章亞若被迫中斷求學夢想,心中更是不甘。他們的生活,就像卡列寧之於安娜,乏味,無趣,如一灘死水。直到婚後第八年,丈夫意外離開人世,她才從這段不幸婚姻中解放出來。此時,她只有23歲。
1937年,章懋李改名亞若。1939年初,為躲避戰火,他們一家前往贛州。正當來到異鄉的章亞若為養活一家老小四處求職時,她不會意識到一個改變了她命運的男人正在向自己走來。
當時,從蘇聯歸來的蔣經國被父親派任贛南行政專員,以積累政治資本。新官上任的蔣經國準備在這裡大刀闊斧,整頓吏治民風。不少有志青年紛紛湧向專員公署,欲為之效力。
章亞若也寫了求職信。蔣經國一讀再讀,大為感動,指示下屬安排她到專員公署上班。天長日久,兩人的感情逐漸升溫,他們雙雙墜入情網。幾乎每隔一兩天,蔣經國都會在一幢舊式宅院裡和情人幽會。在這個兩人共樂的小天地裡,他們忘記了戰爭,忘記了身份,也忘記了人言。
蔣經國沒有愛過女人嗎?其實不然,遇見章亞若時,他身邊已有夫人蔣方良,那是他的蘇聯妻子,雖端莊典雅,但骨子裡的語言不通、文化差異引起了夫妻二人進一步的感情交流,所以在遇上章亞若時,他發現在妻子身上所沒有的感覺,章亞若全有!
感情是兩個人的事,這句話只在當下有用,在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三妻四妾的民國,這就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這麼簡單了!
章亞若和蔣經國交往後,第一時間所想要的自然是名分。
雖然說,錢能帶來安全感,由於當時戰亂,在章亞若看來,名分才是對當時安全的最大保障,蔣經國受蔣介石保護,若是有了名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自然也是在保護傘下。
章亞若不顧家人的勸阻,和蔣經國偷偷同居,其實愛情就像火山,一旦爆發,你怎能阻止巖漿不蹦出來?章家人不能阻止這場婚外情,章亞若也做不到!
隨後,章亞若被提升為專署秘書兼負責信訪接待工作,蔣經國官印及個人私章,都由她保管和監印,甚至一些公開場合也不忌諱,手挽手進進出出。
雖然表面上給足了面子,章亞若還是覺得沒有名分不踏實,於是開始頻繁向蔣經國提起此事,在章亞若看來,即便眼前男人再愛自己,無名無分還是蔣家門外的女人,這,是她絕對不想要的。
這時,蔣經國突然心生一計興奮地說:「我是我媽帶大的,只要她沒意見,這件事就沒問題了!」
章亞若聽了也很高興,心裡眼裡都盼望著那天的到來,只可惜那天永遠也到不了。
1941年,日本突然瘋狂地轟炸奉化溪口,蔣的生母毛福梅不幸遇難。
意外發現懷孕是喜是憂
蔣經國痛苦不已,整日以淚洗面,畢竟是從娘胎裡出來又有著從小帶到大的感情,這段守孝是蔣經國最難過的日子,悲痛的章亞若陪伴在身邊。
艱難的日子最能養感情,蔣經國發誓無論如何也要為身邊的女人要個名分!
於是,他又想到夫人蔣方良,只要她能接受,興許就會有章亞若想要的名分了!
但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章亞若懷孕了。
蔣經國是有喜有憂,經歷了喪母之痛,新生命的到來仿佛給了他能量,再加上章亞若更加頻繁地催促著,他正準備硬著頭皮把章亞若的事情告訴父親。
誰知,蔣介石先一步知道了此事,怒不可遏,心想這國難當前,他蔣介石的兒子竟然背後玩女人!把蔣經國喊到跟前怒斥道:「必須要和那個女人一刀兩斷!」
蔣經國本想說服父親,但萬萬沒想到父親對章亞若和腹中的孩子一點情面也不留。
沮喪的他回到家中,看著小腹突出的章亞若壓根不敢提起父親的意見,反而更賣力討好事事順從,把懷孕了的章亞若當成寶貝一樣疼。
為了避人眼目,章亞若被送回廣西桂林養胎,1942年3月1日,懷孕7個多月的章亞若早產,她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
這是所有人都從未預料到的驚喜!
蔣介石聽後也十分高興,他親自為兩個孫兒取名為了「孝嚴」、「孝慈」,並列入族譜。
章亞若與兩個兒子
生育後仍被忽視最終導致悲劇
有了這對雙胞胎,章亞若仍然沒有受到蔣家的重視,雖然兒子被列入族譜,但自己還是個外人。
或許是渴求了許久都沒得到,這讓產後的她比平時更多想,更無數次和蔣經國提起,當時正值中國抗戰最艱難的時刻,也是蔣經國政治生涯裡最具艱難考驗的時候。
想想,就在這時,身邊的女人不為國家大事操心反而嘮叨著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甚至還在這種時候經常因為名分的問題和他使性子,能不焦頭爛額嗎?
蔣經國每天愁眉緊鎖,他的手下自然也都知道他為家事發愁,無奈都解決不了這燙手山芋,於是這事就傳到了蔣介石的耳中。
蔣經國的手下和蔣介石都見不得這個未來權勢的統治者為這等情事發愁,那唯一的辦法,就是除掉章亞若!
1942年8月14日,突發腹痛的章亞若被姐姐章亞梅送到了醫院,醫生只給開了些藥讓其好好休養,而就在章亞梅的一個轉身,章亞若大叫一聲「好痛」,隨後全身僵硬,氣息全無。
章亞若暗地被人注射了不明藥物,而這個人是誰,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蔣經國受不了其擾,父親對她不滿,乾脆一了百了;也有人說是蔣經國手下看不得蔣經國犯難,擅自動了手腳;更有人傳,是蔣介石命令親信去幹的。
但不管怎麼說,蔣經國的煩惱看似解決了,戰敗後隨同父親遷往臺灣,身邊再無紅顏,章亞若永遠地留在了大陸,同時還有自己的雙胞胎兒子。
只是,在蔣經國臨終前的一個月,意識不清的蔣經國有意無意地從嘴裡吐出「章亞若」這三字。
蔣經國全家福,左上為蔣孝嚴倆兄弟
結語:蔣介石對章亞若不屑一顧,儘管她為蔣家生下雙胞胎兒子也還是被忽視,說到底還是對她的家庭背景十分不滿意,想想他和 宋美齡 的聯姻就知道,政治家只會考慮對自己有幫助的女人,而章亞若什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