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床打開窗心情美美噠
擼個妝 準備出去浪,等一下,眼睛底下是什麼?
一粒粒的「小白芝麻」,脂肪粒!
這也太影響形象了,一定是眼霜營養太豐富,導致脂肪過剩。
眼霜表示:這個鍋我不背!要背也不能全背!
你不了解的脂肪粒
其實醫學上沒有脂肪粒這種說法,雖然叫脂肪粒,但是其實跟脂肪沒什麼關係。「通常大家說的脂肪粒一般是粟丘疹。」鄭州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李天舉說道,除此之外,容易長在眼睛周圍的小疙瘩還有可能是汗管瘤、扁平疣、絲狀疣等。
粟丘疹
是一種良性腫物或瀦留性囊腫,表面上看,通常是黃白色,摸起來硬硬的小球,差不多1~2mm大,不痛不癢,除了不好看,沒啥別的影響。
粟丘疹是如何形成的?
脂肪粒不受年齡影響,新生兒也會生長。眼睛周圍是全身最薄的皮膚,很少含有脂肪組織,不能很好地進行新陳代謝,特別容易缺水。
當眼周皮膚出現一些我們肉眼都看不到的細微損傷時(比如摩擦拉扯、乾燥形成的極微小裂隙、紫外線損傷等),皮膚就會自動分泌「角蛋白」來修補,而當損傷周圍有炎症反應的時候,修補的過程就會「矯枉過正」,這時候過量的角蛋白就會在局部堆積成「小山包」,形成所謂的脂肪粒。
所以,眼霜只能算是一個誘因,平時清潔不徹底,毛孔阻塞或者化妝、卸妝、洗臉太用力,也有可能形成脂肪粒,小姐妹們要注意下自己是不是洗臉或者抹眼霜時下手過重了喲~
怎麼處理脂肪粒?
比較分散、不很嚴重的脂肪粒一般不用治療,如果你實在看不順眼,有個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用針挑破。
但是!BUT
雖然操作看似簡單,我們還是建議大家前往正規的醫院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自己動手很容易引起感染或者留下傷疤,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而對於看起來很大、比較嚴重的頑固型脂肪粒,可以選擇二氧化碳雷射等手段祛除。
眼周常見的其他小疙瘩
汗管瘤汗管瘤是一種皮膚附屬器良性腫瘤,實質上是向小汗腺末端導管分化的一種錯構瘤。很多人會把汗管瘤誤認為脂肪粒,因為它們長的太像!但是汗管瘤扁平一些,用針挑是擠不出東西的。除了眼睛周圍愛長,在背部、頸部也容易長,但是對健康並沒有什麼影響,不要擔心。
扁平疣跟汗管瘤相比,扁平疣會傳染,但是不危險。是由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引起的,顏色為皮色或粉紅色的扁平丘疹,容易長在面部、眼部和手臂,偶有瘙癢,會自身傳染,也會傳染他人。
溫馨提醒
跟汗管瘤相比,扁平疣會傳染,但是不危險。是由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引起的,顏色為皮色或粉紅色的扁平丘疹,容易長在面部、眼部和手臂,偶有瘙癢,會自身傳染,也會傳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