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粒就是長在皮膚上的白色或者米黃色的小疙瘩,大小和白芝麻差不多,尤其在女性的眼睛周圍容易出現。眼睛周圍長出的脂肪粒,可以通過使用眼部護理精油,在塗抹的過程中進行輕微的按摩,促進眼部血液循環,便有助於脂肪粒的消除,眼圈和眼袋也會隨之消失。
脂肪粒的產生也有可能是皮脂被角質覆蓋,不能正常代謝所致。有不少女性更年期後身體開始發胖,眼睛周圍的小疙瘩開始增多,很有可能就是這種原因。可以通過增加去角質的次數幫助皮脂代謝,脂肪粒就能很快消除。
脂肪粒的發生是較為普遍的,多數人眼睛周圍長出的疙瘩都會被誤以為是脂肪粒,並採用以上去除脂肪粒的辦法消除它。可有些人使用了這些方法之後,並不能起到效果,脂肪粒同樣還存在,這時就要考慮眼周皮膚上長出的小疙瘩並非是脂肪粒了。
不是脂肪粒,又會是什麼?
粟丘疹是一種和脂肪粒非常相似的皮膚問題,區別在於內丘疹更容易在擦傷或者抓牢之後出現。任何年齡段的男女都可能出現這一皮膚問題,可能是家族遺傳原因,也可能是皮膚上的其他問題所帶來的,女性經常使用眼部護理霜或者彩妝也可能會增加它的出現機率。一般在有了這一問題時,皮膚也會變得乾燥,較為嚴重的人可能還有瘙癢感。
儘管是皮膚方面的問題,但對健康的影響並不大,一般不需要做特殊處理。在瘙癢感嚴重時,可以用75%酒精消毒後,挑出白色的顆粒。同時飲食要忌辛辣肥膩食物,多吃蔬果增加維生素c攝入量。
也不排除是汗管裡長出了肉瘤,青春期女性眼角處長出的白色疙瘩就有可能是這種原因。它們的分布具有對稱性,在前額、臉頰以及脖子等部位都可能出現,數量可多可少。辦公室白領也可能由於勞累過度影響到內分泌,從而出現這種情況。青少年男性也是高發人群,但多出現在四肢,很少在眼周看到。
也不用擔心,這種肉瘤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只要對容貌沒有特殊要求,完全可以不做任何處理。在日常防護時,要避免長時間處於高溫以及陽光直射環境下,以免帶來灼燒感或者瘙癢感。
需要提醒中老年人群的是,由於血管退化,脂肪代謝速度下降,眼角部位也可能出現黃色的顆粒物。人到中年,不能僅僅只想到美,還要想到血管健康,理應保持規律的作息習慣,清淡的飲食習慣。
眼周長出脂肪粒算是比較好清理的,但有很多人試過了方法,卻怎麼也不能徹底去掉脂肪粒時,就不能把他們簡單的當成是脂肪粒了,也許是皮膚出現了其他問題,需要區別對待。而中老年人群很有可能是血管方面出了問題,才會使得眼角上長出如此多的疙瘩,同樣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