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瓶子倒了該誰扶

2020-12-17 搜狐網

  一如走鋼絲,地頭力就是一個訣竅。一個訣竅是很多錯誤和失敗的精華,是很多嘗試和失敗的精華。它不是墨守成規,更忌抱殘守缺,而是重在體認與創造。

  一位CEO看到一個油瓶子倒了,他是第一時間把油瓶子扶起來呢,還是等著相關責任人來扶?這是一位頗有影響的教授在一個總裁班上給出的互動題目。總裁們有各種各樣的說法,這位教授的標準答案是:如果相關責任人不在現場,CEO不能扶。要等著對相關責任人重罰,這樣就維繫了體系的尊嚴。

  巧的是,那位教授講完課後,我連講兩天,講的是在現場問題一冒頭的瞬間,就要把它敲掉。互動環節,有一個學員給我提出油瓶子倒了該誰扶的問題。我看著他問:「你認為呢?」他說了前邊那位教授的答案。他本來以為那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聽我講了一天,開始感覺味道有點不對了。故此他提出這個問題,想知道我是怎麼看的。

  我說,恭喜你開始有了新的覺察,開始對天經地義的事有所反思。確實,那個教授講得很有道理。管理者對於體系的尊重是一個重要的出發點。讓相關責任人知道,那個油瓶子就是他的全部。他不能照看好它,就要受到重罰。經營者首先是對體系的尊重,而不是對一個油瓶子負責。在一個龐大而健全的體系和一個油瓶子之間,無疑體系更重要。

  但是,如果這個油瓶子換成了一個活人,在救人一命還是對體系尊重這兩點做選擇的話,你會選擇什麼?你是伸出手去救人呢,還是要等待把肇事人找出來,讓他去承擔責任?

  與此相關聯的還有,如果一個企業的所有管理者都活在一大堆文件體系之中,而唯獨沒有活在當下、沒有活在問題出現的現場,該怎麼辦?企業的任何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是責任者。那是大家共存的一個體系,分不出你的我的,重要的是要及時清除那些危害組織生命力的毒素或問題。

  油瓶子倒了要不要扶,本來是個極其簡單的問題。一如大敵當前,一個敵人正在向著軍長瞄準,軍長是命令別人去開槍,還是自己開槍?顯然是自己開槍!一切等待和推諉,等於是自殺,所以巴頓將軍喜歡胸前掛著衝鋒鎗。這不是喜歡,而是有那樣的現場你就必須挺身而出。可惜這樣簡單的生存智慧,卻在洋理論面前似是而非了。

  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謬誤。現存的體系都有存在的價值,尤其是維護企業運行秩序的權責體系和工作流程。但是,體系和流程畢竟只是手段,它們是為企業花費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效益的工具。當油瓶子倒了,珍貴的油資源開始外洩,而現場的人不考慮如何減少損耗,卻在追究不在現場的責任人,真是不可理喻。現在流行的管理理論,多是維護既定的體系和原則,而缺乏對現實的敬重。

  地頭力,不是墨守成規,更忌抱殘守缺,而是重在當下的體認與創造。這是個沒有極限的運動,需要不斷創造。創造必須切實,再切實。地頭力滲透了中國國學的精華,倡導接受一刻接一刻的變化、一刻接一刻的應和、一刻接一刻的創新。這是一種本能的開發和訓練,參究其理需藉助科學更需重視實踐感悟。

  地頭力是一種切身體驗。你不可能把它降低為一個理論。它太微妙了、太細緻了,你不可能這麼做。理論是粗糙的、簡陋的,而體驗是非常微妙的。你能夠把走鋼絲變成一個理論嗎?無論你把走鋼絲分解得何等細緻,但你還是不會走鋼絲。它不是一門科學,它是一種一刻接一刻的體驗。

  走鋼絲沒有理論,如果硬說走鋼絲的理論,就是兩個字:平衡。但是知道了這兩個字對走鋼絲有什麼幫助呢?沒有。你還是要去自己磨合,還是要去經歷撕扯你的萬千之力,要去磨合那顫抖和不平衡。相非相,你只能從不平衡、震蕩中感受那平衡和節奏的可貴。除此沒有別的辦法。

  一如走鋼絲的平衡,地頭力就是一個訣竅。一個訣竅是很多錯誤和失敗的精華,是很多嘗試和失敗的精華。它是你在特定時點上所釋放出來的能量。這種釋放,不是按照既定的模式或套路釋放,而是在混沌、灰度、顫抖中把握節律和平衡的實際體驗。你或許會感覺到某些東西在那裡,但它是難以捉摸的,更無法指出它,無法想出它。

(責任編輯:田瑛)

相關焦點

  • 一封家信:為什麼油瓶子倒了都不扶?
    你來信說,這次帶著兩個孩子旅行雖然很開心,但在與孩子們共處一周的時間裡,突然發現了孩子們身上存在的大問題:「嚴重缺乏責任心,可稱得上『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真是很難想像她們將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作者 喬劍
  • 老外把10斤西紅柿曬成幹,裝進瓶子,倒滿油,1年後用它招待貴賓
    老外把10斤西紅柿曬成幹,裝進瓶子,倒滿油,1年後用它招待貴賓!西紅柿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吃到的一種蔬菜,不過也有人把它當成水果來吃,西紅柿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還有減肥的效果,不過大家最喜歡吃的,還是西紅柿炒雞蛋,涉及到中國比較經典的菜了,做法也特別簡單,這樣會做飯的人應該都會做,西紅柿的吃法也有很多,今天帶大家看看老外是怎麼吃西紅柿的,就是把10斤西紅柿曬成幹,然後裝進瓶子裡面,在瓶子裡面倒滿油,一年後拿出來,專門用它來招待貴賓
  • 積木「倒了」和瓶子「倒了」,英文一樣嗎?
    -美國朋友語音示範00:29來自你和寶寶說英語(1) Fall down 倒了 積木是一塊一塊的,倒的時候接近於豎直下落,因此用fall down。積木倒了。如果積木是被推倒的,還可以說:The blocks were knocked down.積木被推倒了。 亦可將were替換為are表當前的狀態。
  • 食用油倒不了小口的瓶子,要買尖嘴漏鬥,這樣做能幫你省錢
    家裡可能沒有那種瓶口很大的瓶子或者是罈子,所以必須要去買尖嘴漏鬥。其實這個東西也可以不用買的,我們只需要這樣做就可以啦,還能幫你省錢呢。家裡沒有廣口瓶怎麼辦?廣口瓶沒有小口瓶那麼容易貯存怎麼辦?我們一定要買尖嘴漏鬥嗎?當然不用,在遇到這樣的情況,就需要開動我們的腦筋啦。
  • 用空的卸妝油瓶子自製調和按摩油
    用空的卸妝油瓶子自製調和按摩油:適合運動後使用甜杏仁基底油30ML葡萄柚精油6-7滴:消化脂肪,刺激淋巴腺,抗憂鬱;
  • 脫貧解困三部曲:「幫扶誰」「扶什麼」「怎麼扶」
    幫扶單位志願者開展脫貧解困上戶調查工作為確保城鎮貧困群眾與全市人民同步邁入小康社會,近年來,鳳凰街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工作以「幫扶誰」「扶什麼」「怎麼扶」為主線,創新脫貧解困新路徑,穩步實現城鎮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的總體目標,確保每一個貧困人口都不能在小康路上掉隊。
  • 別再提著油桶倒油了,教你自製倒油神器,好用又省錢,回家試一試
    食用油是我們每天炒菜都要使用到的,我們都知道食用油的瓶口是非常大的,一不小心就會倒很多出來,不好控制用量,那該怎麼辦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好方法,我們只需要一個塑料瓶就可以輕鬆的解決,快來看看吧!平時我們使用的食用油,它的瓶口都是非常大的,每天炒菜都會出現倒多的一個情況,非常不好控制用量。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個方法,輕鬆解決這個難題。
  • 如何更快地把飲料從瓶子裡倒出來?空瓶動力學了解一下
    怎樣倒飲料速度最快?從生活經驗可以發現,傾斜瓶子能更快地倒出飲料,但是如果將瓶子整個倒過來,瓶口會產生氣泡,並且飲料可能產生噴濺。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或將對飲料行業和化工廠帶來啟發。圖為氣泡在不同流體中的時間演化,注意每次吹完泡泡後排出的形狀。
  • 你知道倒出來的白酒怎樣再倒回瓶子裡去嗎?給大家介紹幾個方法
    白酒倒出來容易,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倒出來喝不了,再倒回去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如何將倒出來的白酒再倒回瓶子裡去呢?今天,老陳就給大家介紹幾個好的方法。雖然相對杯子來講,白酒瓶的口更加小一點,但是只要我們小心一點,想要把倒出來的白酒再倒回去還是沒問題的。二、使用漏鬥漏鬥是一個筒型物體,被用作把液體及幼粉狀物體注入入口較細小的容器。在漏鬥咀部較細小的管狀部份可以有不同長度。
  • 10年養蜂人:把瓶子倒過來就能看出來了
    10年養蜂人:把瓶子倒過來就能看出來了說句方便的話,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喜歡喝蜂蜜的吧,而且蜂蜜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而且如果是經常在外面應酬的人,在晚上喝完酒之後睡醒起來,如果能喝上一杯蜂蜜水的話,那麼是非常舒服的,而且也有一個醒酒的功效呢,像那些非常喜歡美的女孩子來說,用蜂蜜做成一個面膜可以美白,現在市場上賣蜂蜜的也是有很多的,而且蜂蜜的種類也有很多,那麼這個時候我相信很多人在買的時候都會擔心一個問題吧
  • 帥大叔把5斤西紅柿放到罐子裡,倒滿油放一年,打開後口水都流了
    帥大叔把5斤西紅柿放到罐子裡,倒滿油放一年,打開後口水都流了我們很多人都特別喜歡西紅柿,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和它軟軟糯糯的口感,而且我們吃西紅柿的話,不僅能夠當做菜餚當中的一道配菜,也可以當作一道主食來說,尤其是現在天氣逐漸變得暖和了,很多人都開始了自己的減肥大計
  • 老外把西紅柿扔進罐子,倒滿油密封1年,打開後「驚喜滿滿」
    老外把西紅柿扔進罐子,倒滿油密封1年,打開後「驚喜滿滿」!西紅柿對於我們來說是必不可缺少的一種蔬菜,既可以當成配菜,也可以當成主菜,經常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平時我們吃西紅柿一般都吃新鮮的,我們中國西紅柿還有另外一種吃法,就是把它做成番茄醬,一直都以為我們中國人是最會吃的,後來才發現,原來老外也很厲害,比如這個老外,把西紅柿扔進罐子裡面,倒滿油以後密封一年,打開後驚喜滿滿,原來西紅柿還能這樣吃。
  • 夢幻海洋瓶,和孩子一起把大海裝進瓶子裡
    夢幻海洋瓶,把大海裝進瓶子裡。海洋瓶中有波瀾壯闊的海浪,有沉浮的海洋生物,晃動之間變換萬千。孩子真是愛不釋手!跟著我一起來DIY兩種海洋瓶吧,材料大都是家中常見的噢!4、將做好的水母頭部裝入一部分水,然後放入塑料瓶內並蓋好瓶蓋,顛倒瓶子或者用力擠壓瓶身,仔細觀察水母是怎樣在瓶子的海洋中暢遊的。
  • 實驗「猿」,該洗瓶子啦
    我想很多實驗「猿」都會說第一天開工打掃整理實驗室和洗各種瓶子吧。                         :小劉,你來啦。明天我們準備新方法的開發,實驗的線路步驟比較多,需要的容器比較多。你先準備一下明天需要的東西把這堆瓶子都清洗了吧。洗完放烘箱乾燥,切記!切記!要清洗乾淨哦
  • 做煎餃時,要先倒水還是先倒油?酒店大廚:都不對,正確該是這樣
    大家在包餃子的時候可能都會多包上一些,因為在吃飽之後,下一頓的話大家就可以把包好的這些餃子煎一下來吃,其實煎餃吃起來的味道也是非常好吃非常美味的,但是很多人在做煎餃的時候,不知道到底是要先倒水還是先倒油,那麼今天我要帶給大家的文章,就是跟大家說一下在做蒸餃的時候到底先倒水還是先倒油吧。做煎餃時,要先倒水還是先倒油?
  • 太奇怪了,竟然能把水從下往上倒進瓶子裡,簡直不敢相信
    一、實驗材料:瓶子、開水、冷水、盆二、實驗步驟1.往空瓶子裡倒入開水(操作時要小心別燙到手)2.把瓶子的開水倒掉,把瓶子倒放在盆裡。通過以上的實驗,大家可以發現:冷水倒入盆後,冷水從下往上流進了瓶子裡。大家是不是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了?其中的原理是什麼呢?三、實驗原理:當瓶子裡裝入開水後,瓶子內的空氣溫度升高,由於熱脹冷縮,使得瓶內空氣密度變小,氣壓變小。當把冷水倒入盆裡時,由於瓶外的氣壓比瓶內的大,所以冷水被壓進瓶子裡。
  • 空油桶都是油怎麼清洗?只需把它倒進去,搖幾下就能變乾淨
    大油桶家家戶戶都有,像這種大油桶放在家裡面有很多用處,但是大油桶裡面全是油,需要洗乾淨才能使用。你還在為如何把大油桶洗乾淨而煩惱嗎?你還對如何把大油桶清洗乾淨而感到束手無策嗎?今天分享一個油桶去除油漬的小妙招,解決困擾家家戶戶的難題。
  • 老人摔倒在天寒地凍的長春街頭,引圍觀無人扶,該拷問誰的靈魂
    街頭摔倒的老人到底扶不扶,已經是一個長久來爭論的社會熱點命題。前幾天小編寫了一篇南寧街頭摔倒老人扶不扶得文章,引發了幾千次的評論和留言。從網友留言和私信來看,這個爭論其實已經無所謂爭論了,因為意見基本一致了。
  • 女子扶老人被訛因監控獲清白
    如果沒有監控該怎麼辦?下次碰到老人摔倒我們是不是應該袖手旁觀? 《扶不扶》中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美好的結局,沈騰得到了撞他的車主的賠償,警察為他主持了公道。 最後來了個大升華:「這人倒了咱不扶,這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 如此這般,讓我們知道,面對摔倒的老人,我們該扶。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好人有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