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談財商概念中的「想要」和「需要」

2020-11-19 英國藝老師

之前的文章裡,我們聊過教孩子區分「想要」和「需要」,可以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那麼,究竟哪些是「需要」,哪些又是「想要」呢?不同的場景下如何區分這兩個概念呢?

這個話題最近在我們的財商教育分享群內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大家紛紛表達了心中對於「想要(want)」和「需要(need)」的理解。先摘抄一些大家的精彩發言。


其實,關於想要和需要,我們有三點想要表達:

  1. 關於想要和需要的區別

財商中提到的「想要」和「需要」的概念,並不等同於「生存必須」和「生存之上」。這裡的「需要」,我們理解是基於自身的財務狀況和消費目的而言,為了達到某些目標所必須擁有的東西。「需要」並不單純指生存必需品,社會發展到今天,大部分人的生活早已超越了單純的生存,難道為了更好的生活而產生的「需要」就不是正當嗎?當然不是。而「想要」則是不考慮自身財務狀況和消費目的,單純為了滿足欲望或者因為攀比而產生的購買心理

所以,這裡的「想要」和「需要」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自己的錢包大小和購買目的。個人和家庭的所擁有的這個前提不同,那麼想要和需要可能就存在很大的差別。就如上面其中一位媽媽所說,可能對某些人來說愛馬仕是必須,比如說對於為了打入太太圈的顧佳,那時那刻愛馬仕就是她的「需要」,而對另外一些人經濟狀況不足以承擔愛馬仕的人來說,它就是嚴重的「想要」了。

2. 區別想要和需要的目的

財商教育中提出「想要」和「需要」的概念,其最根本的出發點在於,在孩子的消費行為中,教會孩子區分消費的優先級,要在「需要」(need)沒有滿足的情況下,謹慎對待自己的「想要」(want)。並不是所有想要的東西都必須購買,因為要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要考慮自己購買的初衷。區別「想要」和「需要」其實就是一個基礎版本的欲望控制能力的培養。人的欲望是無窮的,不能不計後果地一味追求想要的一切,否則容易迷失自我。教會孩子區分這兩者,培養孩子的財商,最終的目的還是想讓孩子的生活幸福,能夠正確地處理自己和金錢,和欲望之間的關係。

3. 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區分兩者

我們說談「想要」和「需要」是有前提的,所以說我們在教孩子區分兩者的時候也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這兩者的概念,對於每個人來說,也可能會隨著成長的過程和所處情境的改變而變化。

比如說,當家庭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孩子因為看了別人有新的ipad就想買,這時候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想要」。而隨著家庭經濟狀況的轉好,孩子因為想要通過網絡學習某一項技能而想要一個新的ipad,這個時候就是一個合理的「需要」。

下一次,我們要問問自己,此時此刻的「買買買」到底是「需要」還是「想要」?然後先摸摸錢包,再摸摸胸口就好啦~此刻,突然很希望這篇文章是在雙十一之前而寫……

總而言之,區分想要和需要,並不是為了壓制我們對於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相反,此刻為了識別優先級所做的努力,正是為了鍛鍊我們對自身和金錢的掌控能力,從而獲得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能力。

相關焦點

  • 不要再讓孩子區分「想要」和「需要」了!這是對財商天大的誤解
    ,想必很多人腦海裡都會浮現很多博主強調的:教會孩子區分「想要」和「需要」,是財商啟蒙的重點以及基礎。第二,我接觸過的所有企業家或者其他高財商的人,他們不會問自己是想要還是需要,他們追求的是「想要」,這也是一個人奮鬥和努力的動力;反而是很多「低財商」的人,特別分的清楚「想要」和「需要」。
  • 中安環球公司:什麼是財商
    香港中安環球資本(中安環球公司)認為財商是指一個人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理財的智慧。財商包含兩方面的能力:一是創造財富及知道財富倍增規矩的能力;二是駕馭財富及運用財富的能力。
  • 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缺失了財商管理,未來可能成為金錢的奴隸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在很多父母的印象中,智商和情商影響著孩子的未來。一個能看出孩子是否聰明,另一個能夠看出孩子在社會交往中體現出什麼樣的狀態,而還有一個和情商,智商同等重要的,便是財商,這三者缺一不可。如果一個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不知道如何管錢花錢。
  • 快財商學院,投資理財一鍵到達
    投資理財是一件風險和回報同時存在的事情,有效的規避風險,創造高回報就是我們理財者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但複雜的金錢數字和富有邏輯性的理財手法總是讓想要理財的我們望而卻步,想要學習理財知識卻被冗雜的信息和複雜的理財投資手法逐漸勸退,我總是在想,在理財這塊我們需要找到一名導師來指引我們學會投資和理財,然後經過我身邊朋友的推薦,我順利的找到了我理財的導師-快財商學院,選擇的原因,聽我慢慢細說。
  • 孩子沒有金錢概念?家長了解這4點,做好孩子的「財商教育」
    我當時有點驚訝孩子才三歲就開始對金錢好奇了,我不知道怎麼和孩子說,只能告訴孩子:「雖然我們的房子小,但是我們一家三口住在一起很開心,這不是最重要的嗎?」我還跟孩子說以後要好好讀書掙很多錢我們就能買上大房子了,孩子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 家庭教育中爸媽忽略孩子的財商教育,7歲前跟著3個步驟,財商猛增
    那麼,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在成長中建立起財商意識,這是擺在家庭教育中的一個課題。我們每天光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錯過了孩子成長中不同階段的需求。而,7歲的孩子正是對錢感到好奇的階段,他們知道錢的作用,知道錢可以變成想要的東西。然而,如何讓錢發揮作用,如何讓錢令自己快樂就需要爸爸媽媽給予恰當的引導了。
  • 家庭教育中爸媽忽略孩子的財商教育,7歲前跟著3個步驟,財商猛增
    那麼,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在成長中建立起財商意識,這是擺在家庭教育中的一個課題。我們每天光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錯過了孩子成長中不同階段的需求。~自我意識的建立比如,3歲自我認知開始建立,對我的所屬性有了初步的概念。
  • 財商寶寶:提高孩子在不同經濟場景中的抉擇能力
    市面上有很多關於財商的定義,或者財商教育的概念。有人說:財商是一個人與錢打交道的能力。也有人說:財商是發現,管理,創造和享用資源的能力。百度百科說:財商,本意是「金融智商」,英文縮寫為FQ(Financial Quotient),財商指個人、集體認識、創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包括觀念、知識、行為三個方面。
  • 和孩子談錢,俗嗎?你不得不重視的財商教育
    試想這樣的狀況下,當我們的孩子長大時,我們又能給孩子提供關於財務知識上怎樣的指導,更別談對於孩子的財商教育了。其次,金錢和財富本身不僅關係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更貫穿了他們未來婚姻、生育、喬遷、退休等人生中的諸多大事。可以說金錢在他們成長及其未來的很多領域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我們有義務幫助我們的孩子學會自在和自信地管理財富,教會他們如何做出明智財務決策的知識。
  • 財商,從四歲開始培養
    我們父母經常一直很苦惱,由於家裡家長的溺愛,孩子養成了亂花錢的習慣,花錢從來沒有節制,更加沒有價格的概念,只要是想要的東西,不管價錢多少是否有意義,都會想盡辦法纏著大人買下來,也沒有存錢的習慣,給他多少從來不會剩下的,父母一直想教育一下孩子,卻從無從下手,很是苦惱。
  • 財商教育從娃娃抓起
    那今天我們不說學校裡可以學習的讀、寫、練等技能的智商教育,而是來談談在學校裡學不到的現金流財商教育。大家都知道,世界上做生意最厲害就屬猶太人,是因為家長從小就重視孩子的財商教育。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現今社會的主要矛盾,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已經被提上重要日程,那我們應該如何從小就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呢?
  • 財商教育缺失,才是家長和孩子最大的悲哀
    所以才有下面這樣的現象:有的孩子已經讀初中甚至高中了,可對錢的概念依舊很模糊。在一個採訪中,有孩子回答記者,自己的爸爸一個月也就掙2百多塊錢吧,還有人說自己爸爸一個月的工資也就幾千多萬吧。面對孩子們這樣的回答,真的是讓人很無奈。不得不說,財商教育已經是刻不容緩了,家長再不注意,才是自家和孩子最大的悲哀。
  • 投資想賺錢,財商夠嗎?
    正確的財富觀念是每個上班族完成脫貧這個小目標時的必備技能,而這個技能就是財商的一部分。財商具體指的是一個人正確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作家兼企業家羅伯特·清崎先生在他的《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提出來的。財商不同於智商和情商有很多先天性的決定因素,而是完全依靠後期培養就可以養成的。
  • 論文:如何在小學學校內開展財商教育
    二、教研準備孩子進入小學階段,能掌握基本的理財知識,並需要逐步灌輸較深奧的理財概念。主要內容有∶認識錢幣、物品、時間、新舊、數與運算、等價物、需要、想要、賺錢、花錢、零用錢、銀行標識、存摺、儲蓄等知識點。二年級∶本級教程分為金錢篇和理財篇。
  • 當今代中國家庭對少兒財商的認識
    同時,從公眾對財商概念的知曉度可以看出,很多人還簡單的把財商等同於純粹的理財、或賺錢,也有很多人甚至從沒有聽說過「財商」。確實,受中國傳統中庸以及重農輕商觀念影響,國人很多時候羞於談錢,文人嫌銅臭,君子不談錢,談錢傷感情.總之談錢嘛,還是隱晦點好,違論探究其中了。所以,每當和家長談起少兒財商的時候,很多理解上的誤區都會紛至沓來。
  • 財商培養的重要性
    在中國家庭內部,有60%的家長沒有給子女進行理財教育,在絕大多數家庭中,家長很少正面跟孩子談論金錢問題。家長往往不願意讓孩子過早接觸錢,開支基本由父母操辦。這樣,許多孩子「財商」匱乏、理財觀念極差。我國已有數百萬人為利滾利的×××債務困擾,在不知不覺中淪為「卡奴」。財商教育要從3歲開始,孩子6歲前要學會儲蓄。
  • 財商啟蒙真的只是教孩子認錢嗎?這幾種財商思維讓你終身受益
    財商教育中,讓孩子分清楚什麼是想要的、什麼是需要的,從小給孩子培養控制消費欲望的習慣思維非常重要。這將對孩子成人之後的消費觀產生極大的影響。那麼怎麼讓孩子分清什麼是想要、什麼是需要呢?首先我們要讓孩子理解想要和需要的概念:想要是我們想要擁有,但不是生存所必需的東西。
  • 兒童財商:參考不同國家的財商理念,讓孩子明白金錢的意義
    導語:金錢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能否正確地認識和管理它成了一個人理財能力的關鍵。在孩子小的時候對他們進行財商理念的培養,有利於未來他們對金錢的正確觀念。01、不同國家財商理念不一樣每個孩子的理財技能並非一出生就具有,大部分的情況需要父母對其進行培養和教育。
  • 財商教育要趁早:從兩歲到十八歲,這些方法輕鬆助孩子提高財商
    例如,去銀行、商店或自動提款機是討論你的價值觀和如何使用金錢的絕佳機會。當孩子很小的時候,你可以把錢的概念運用到孩子想像的遊戲中,比如玩虛擬商店或餐館。下面我們分享了從2歲到18歲,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的方法,希望對家長有幫助。年齡2至3歲耶魯大學的一位資深研究科學家。
  • 巴菲特和芒格的兒童財商教育:學會談錢,是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因為忙於生計,許多父母忽視了和孩子談錢的重要性,孩子不懂得賺錢的不易,更不知道該怎么正確的花錢了。最終,承擔苦果的還是他們的父母。古話常說「富不過三代」,說的就是富人家的孩子到了第三代的時候往往沒有了祖上富裕。這與古人缺乏財商觀念,不重視孩子的財商教育,導致財富難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