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睿姐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精英中產家庭認識到財商的重要性。兒童財商啟蒙教育也逐漸被父母們關注和重視。高財商對孩子來說,代表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關於培養財商,我想先問大家幾個問題:會理財就等於有財商嗎?你對財商的理解是否就是賺錢的技能和方法?讓你的資產和財富增值是否就是你認為的財商?
很多人認為,高財商就是會賺錢、會理財、會投資。很多育兒文章在介紹財商啟蒙這個話題時,所講的方法也大多圍繞著「錢」這個主題。比如:教孩子認識錢幣,學習管理零花錢,鼓勵他們自己嘗試購物消費等等。要擁有高財商,真的只要學會怎麼管錢就可以了嗎?
在我看來,財商是一種人生綜合資源的管理能力,是一種掌控和駕馭資源的能力。這裡的人生綜合資源不僅包括金錢和外在財富,也包括你的健康、事業、人際關係和幸福感等等。財商教育教的是一種能夠在任何社會環境中都能獨立生存的能力,是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接下來我將給大家介紹三種讓孩子受用一生的財商思維。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培養孩子們在未來社會獨立生存的能力。
很多父母在給孩子買東西時毫不吝嗇、從不控制,孩子想要什麼,都會給她買。看到同學有新文具,自己也想要;看到別人有新衣服,自己也要買;不給買就會又哭又鬧。慢慢的,孩子們養成了互相攀比、喜歡炫耀的虛榮心。
不具備消費欲望控制能力的孩子在脫離父母步入社會後,將會面臨極大的挑戰。工作之餘,他們面對巨大的消費誘惑根本控制不了購買慾望。陷入消費陷阱後,他們不得不藉助信用卡、花唄等小額消費信貸工具來舉債消費,把錢全部用來買買買。每個月的工資還債根本不夠,沒錢還了,就不斷開通各家銀行和金融公司的借貸帳戶來拆東牆補西牆。最終,因無力償還高額債務而不得不求助父母,自己的信用記錄也蒙上了汙點,這就是不控制消費欲望而導致的嚴重後果。
財商教育中,讓孩子分清楚什麼是想要的、什麼是需要的,從小給孩子培養控制消費欲望的習慣思維非常重要。這將對孩子成人之後的消費觀產生極大的影響。那麼怎麼讓孩子分清什麼是想要、什麼是需要呢?首先我們要讓孩子理解想要和需要的概念:
想要是我們想要擁有,但不是生存所必需的東西。比如遊戲機、電視、珠寶首飾或看場電影等。
需要是我們為了生存而必須擁有的東西,是我們不能缺少的東西。比如水、食物、基本的衣服、住所和醫療服務等。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用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認清想要和需要。我們把生活中用到的各種物品都一一列出來,試著讓孩子來分辨什麼是想要的,什麼是需要的。這裡介紹兩個簡單的小遊戲。
遊戲一:分類遊戲。家長可以畫或者寫出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讓孩子試著把這些物品分別歸到想要或者需要這兩列中。在分類過程中,父母與孩子一邊討論引導他思考,一邊遊戲。比如父母列出冰箱、衣服、毛巾、雨傘、玩具、文具、書包、麵包等各種物品,讓孩子自己思考,把這些物品分別歸到想要或是需要的類目中。
遊戲二:減負遊戲。模擬一下你與孩子一起出去旅行前準備行李的場景。讓孩子自己把旅行物品收拾到行李箱中。假設孩子收拾了20件物品到行李箱中,收拾完以後,你給孩子提出要求將行李箱中的物品從20減到10件。接下來還可以提高難度,把10件減到5件,甚至減到3件。遊戲過程中,引導孩子用想要和需要的思維來刪減物品。
除了玩遊戲,父母們日常跟孩子一起出門買東西時,也可以做一些適當引導。讓孩子想一想,這些東西真的是你需要的嗎?如果只是想要的,那麼父母可以適當的設置一些限制消費的條件。比如,一個月之內只能買三件想要的東西;或者可以買任何想要的東西,但一個月的消費金額不能超過200塊。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自主思考和決定,到底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
愛因斯坦說過: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我們都知道複利的力量非常神奇,複利思維運用在個人成長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假設現在你的能力值是1,當我們每天進步1%,一年後,能力值會達到多少呢?答案是:37.78!這是個非常驚人的數值。
高財商的人不管在理財還是個人能力提升上,都能夠很好的運用複利的力量。讓複利幫助自己實現財富的增值和事業的成功。堅持不間斷的自我精進,每天努力一點點,經過時間的複利作用,幾年甚至幾十年以後,高財商的人所獲得的成就是我們根本無法想像的。
培養孩子的複利思維,就要讓孩子養成自我精進的行為習慣和堅韌的意志力,一個有毅力長期堅持做某件事情的孩子,才能在未來享受到複利的成果。
首先,教會孩子如何面對失敗。在培養意志力的過程中,摧毀孩子的往往是失敗,因為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始終沒有達成自己期望的目標,而最終選擇放棄或者一蹶不振。要培養孩子堅韌的意志力,我們首先要做好挫折教育,教會孩子如何面對失敗。
說到挫折教育,父母們往往有個誤區,他們會故意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或者障礙,然後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以為這樣就是挫折教育。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挖個坑,讓孩子跳下去,然後袖手旁觀,讓孩子獨自來應對困難,而是遇到挫折時,父母給予孩子全方位的支持,幫助孩子走出困難。挫折不能讓孩子變得更堅韌,遇到困難時孩子能得到父母的愛,她才能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策略。
因此,面對失敗時,父母的鼓勵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孩子失敗時,先給孩子一個擁抱,安撫孩子的情緒,再耐心傾聽孩子的訴說,之後與孩子一起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過程中,父母的情緒一定不能過度焦慮。一旦過度焦慮,即便父母嘴上在說著安慰孩子的話,肢體語言當中也能表現出對於失敗的緊張。這種焦慮情緒同樣會傳導給孩子。因此,父母們應該先自己調整好面對失敗的心態,告訴孩子失敗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能從失敗中獲得有益的經驗。
其次,從培養好習慣開始。意志力是可以培養出來的,而培養意志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習慣,這兩者是相互促進的。在日積月累、持續精進的過程中,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孩子成功的關鍵因素。
我們可以先從培養孩子的小習慣開始。比如,讓孩子每天早起10分鐘,用10分鐘時間晨讀;或者每天安排半個小時讓孩子做體育運動,可以是慢跑或者做操。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意志力會在培養小習慣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反過來促進習慣的培養,形成良性循環。
財商是人生綜合資源的管理能力,財商中定義的人生資源不僅包括金錢和外在財富,也包括你的健康、知識、事業,家庭關係和人脈關係等等。要管好這些人生資源,財商教育要教會孩子什麼呢?
首先,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經營好自己的健康帳戶。高財商的人需要懂得管理自己的健康資產。想要在事業和生活中獲得成功,就要長期保持充沛的精力。吃的健康、睡眠充分、合理運動都是保證自己的身體能夠長期良性運轉的必要條件。
其次,學會感恩和贈予,懂得往人情帳戶裡存錢。高財商的人善於經營自己的人脈資源。教孩子學習財商時,我們可以讓孩子把自己的壓歲錢或零花錢單獨分出一份來,專門用於買禮物感恩父母或者感謝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朋友,這都是往別人的人情帳戶中存錢。
此外,參與慈善和公益活動,積極回饋社會,也能夠為自己積蓄正能量。未來的某一天,你會發現,曾經在別人的人情帳戶裡存過的錢,曾經積蓄的正能量,都會在適當的時候回報給你。
最後,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學會掌控自己的人生。有錢就一定會幸福嗎?學業有成就是幸福嗎?加薪升職就是幸福嗎?長得漂亮就是幸福嗎?相信以上問題,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有人曾說,成功的人不一定會幸福,幸福的人一定會成功。財商的真正內涵是教會你怎麼用好身邊的資源,給自己創造最大的幸福。這種幸福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享受,是快樂的過程。感知幸福並不一定要達成那些外在的物質目標,和家人一起溫馨的吃頓飯、帶孩子去遊樂場玩一天,發自內心的與家人真情互動,就是最幸福的。
我們在培養孩子財商時,要致力於提升他們感知幸福能力。不需要過於功利的教他們怎麼賺錢,只要告訴他們,做什麼能讓家人更幸福和更開心就可以了。讓他明白,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事,父母永遠在他身後鼓勵和支持他。感受到愛,就能讓孩子感受到幸福。
財商教育,教的是掌控自己人生資源的能力,教的是通過自己的積極進取、獨立思考,用行動來為自己夢想買單的能力。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認清想要和需要,學會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其次,堅信複利的力量,在確定目標之後,持續不斷的精進和努力。最後,管理自己的財富、健康,人際關係等各種人生資源,讓這些資源助力你實現夢想,感受真正的幸福。
高財商的人善於把自己的財富、成功和幸福感三者之間的關係調整到最佳狀態,讓自己既能獲得外在的財富增值,也能同時擁有內在的精神富足。用身邊有限的資源,給自己創造最大的幸福,才是財商的最高境界。
關注,成長型思維模式踐行者,持續分享育兒路上的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