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服男子禮服大上衣下裳,而女裝禮服大多是一體的?

2020-12-19 漢服宗

漢服總共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型制,我們說到漢服的時候,通常會提漢服的常服和禮服,其實,漢服總共有4等,常服、公服、朝服、和祭服,這是古代的分類,我們通常會說的常服和禮服的概念,實際上是現代提出的。

禮服其實就是相對於常服來講的,如果真的算禮服來談的話,祭服和朝服都可以算得上禮服了。但縱觀漢服的歷史,有個地方特別有趣,就是漢服男子的禮服大多是上下分的,也就是「衣裳制」,漢服女士服裝則相反,漢服的女士禮服確實一體式的居多。

比如襦裙,作為女士常服就是上衣下裳制:

對襟襦裙

此處是對襟襦裙,還有齊胸襦裙等也就不多說了。

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作為古代漢服女性的禮服傳統禮服。

男士深衣,有好多人說可以當做常禮服穿的,可其實古代是沒有常禮服的概念的,男士深衣肯定是比上衣下裳制低一個檔次的。那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漢服男子禮服大多上下分開的,而女裝禮服大多是一體的?

這個可以說是無法解釋了,因為我暫時沒有找到相關的文獻資料說明。只是有一些直覺的猜測:男子的禮服直接循周制,以上衣下裳制為貴,而女性的禮服深衣,可能是隱喻女子需要「專一」了。

相關焦點

  • 小科普|男子漢服的基本款式之上衣下裳篇
    在之前的文章裡,已經給大家介紹了許多和漢服相關的知識啦。但是呢,在進行介紹的時候,所講解的內容大多都是以女子漢服為例的。所以,對於男款漢服的認識,大家可能就知道的不太多啦!那麼,男子的漢服基本款式有哪些呢?
  • 看看入門漢服形制,滿大街的漢服,你認得幾種?
    漢服為什麼叫做形制呢,而不是叫款式,因為「形制」一詞還含有典章制度的意思。結合搜索的資料漢服形制分為以下四大類。衣裳制又稱上衣下裳制就是把上衣和下裳分開來裁剪,上身穿衣,下體穿裳,由於古代紡織工具簡陋,布的幅面很狹,所以一件下裳就得用幾塊狹幅布橫拼起來,樣子像一幅腰圍。這種古老的服制,直到周代還作為禮服的一部分保留著,在祭祀和朝會時穿著,男子最高級別禮服的形制。
  • 漢服款式科普,你知道漢服基本款式有哪些嗎?
    隨著漢服文化的不斷發展,大家對於漢服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提高。在漢服復興的如今,大家自然也要學著去了解漢服啦! 在穿著漢服的時候,大家是不是也發現了,漢服的款式都是比較多的呢?那麼,漢服基本款式,大家知道哪些類型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吧!
  • 佛要金裝 人要衣裝說的就是漢服
    漢服的款式雖然繁多複雜,且有禮服、常服、特種服飾之分,但是仔細分析,根據其整體結構主要分為三大種類。第一種是「上衣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連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因為它上下相連,「被體深遂」,稱之為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長衫等,這類屬於長衣類。
  • 漢服科普:系統地帶您了解不同的漢服形制
    擁有數千年歷史的漢服,它有著非常複雜的服飾體系,我們首先應該明確的就是漢服主要的形制,從整體來認識漢服,再從細節去挖掘它所具有多樣的傳統文化,讓這顆千年的種子再開出絢麗的花朵來。根據不同的歷史考究以及各方面的總結研究,本文認為漢服的形制主要有這幾種:「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
  • 漢服到底有哪些款式?
    漢服,全稱「漢民族傳統服飾」,它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演化發展出獨具特色的服飾風格,「披羅衣之璀璨兮,珥碧瑤之華琚」,今分別從漢服的兩種主要形制著手,淺窺漢服之璀璨。在古代生活中,人們在祭祀宴飲和日常家居兩種不同場合分別著禮服和便服,禮服是禮制的產物,從質地到款式都有統一而嚴格的規定,歷代延續,變化不大;而便服作為家居服飾,受歷代風格習慣的影響,變化無窮,形式多樣。但無論禮服便服都無外乎兩種形制 — 「深衣制」和「上衣下裳制」。
  • 漢服形制文化知識(男裝篇)
    可愛の小編今天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關於漢服形制的知識啦!上次說了女裝。今天就輪到男裝啦!!短褐:用獸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指平民的衣著。屬於漢服的一種,又稱「豎褐」、「褐」,以勞作方便為目的的便服。與常服和禮服相區別。特徵:用粗布做的上衣下褲的男裝,上衣長度一般在臀部和膝蓋上下。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漢服「小白」如何購買自己喜愛的漢服
    世人常以「青青子衿」指代漢服,此句源出於《詩經鄭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首句,意思是對方的衣飾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之念念不忘。這讓人念念不忘的「漢服」,經歷了夏、商、周、秦等多個朝代的改進,到唐宋達到了高峰。
  • 漢服的三種形制,哪種更深得你心?
    那麼,漢服的三種形制,你了解嗎?第一類——「深衣」制「深衣」制,上下相連,「被體深邃」,才被成為「深衣」。深衣制將上衣和下裳分開裁剪,在腰部相連,形成一個上下連裳的整體。直裾、曲裾、袍、直裰、褙子、長衫等都屬於深衣制漢服。這種漢服男女均可穿,被用作禮服,又可日常穿,是一款非常實用的服飾。在古代,它是君主、百官以及士人的常服。直裾深衣,下擺部份剪裁為垂直,衣裾在身側或側後方,沒有縫在衣上的系帶,由布質或皮革制的腰帶固定。
  • 追一追漢服的前世今生
    漢服主要有哪些種類?漢服款式雖然繁多複雜,其共同特點多以右衽、大袖、深衣為典型代表,有禮服、常服、特種服飾之分。一套漢服一般包含「小衣(內衣)」「中衣」「大衣(外衣)」三層,按長度可分為「襦」「短」「深衣」等。
  • 非物質文化遺產:古典古韻的漢服
    漢服作為華夏五千年文明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漢服之美,漢服重現生機。漢服的具體衣著可分為:襦裙,深衣,冕服,短褐,圓領袍,直裾,襖裙,曲裾,罩衫,褙子。襦裙:上衣下裳(裙)製作的襦裙是漢服最基本,流傳最長的服制,主要為女子穿著,,不同時期略有差別,並有衫裙,襖裙等稱呼。
  • 中國漢服有哪些特徵,對日本和服、韓國韓服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漢服上沒有紐扣,即使有也會把它隱藏起來,不讓其外露。沒有紐扣的漢服,是憑藉帶子來綁在身上。通常情況下,一套漢服有六條帶子,分別是腰間的大帶與長帶,它們集實用性和裝飾性為一體,既能束緊腰部又能象徵身份。剩下兩對帶子都以實用性為主,交叉使用,左腋下的帶子與右衣襟上的帶子是一對,右腋下的帶子與左衣襟上的帶子是一對,這兩對帶子相互打結系住,就完成了穿衣的步驟。
  • 這是漢服!
    明明是自己的服裝,為什麼卻說那些喜歡我們衣服的小姐姐們說是崇洋媚外?我不敢說喜歡穿漢服的人一定就愛國,但是我敢說那些不認識自己漢服還一臉鄙視的看著漢服的人一定不夠愛國。因為作為我們的華夏兒女,竟連自己的傳統衣服不認識,還說是韓國日本的服裝,小編真的跟著心疼啊。所以,今天我就站出來介紹一下我們自己的服裝-漢服。
  • 日本的和服和中國的唐制漢服都有哪些類型,你知道嗎
    振袖和服:又稱長袖禮服,是小姐們的第一禮服,根據袖子長度又分為大振袖,中振袖和小振袖,其中穿得最多的是中振袖。主要用於成人儀式、畢業典禮、宴會、晚會、訪友等場合。 因為這種和服給人一種時尚的感覺,所以已婚婦女穿中振袖的也越來越多。
  • 漢服的起源——時間線上的漢服發展史
    大多是大襟窄袖,不同之處就是男子的腰間會有帶子,用來把衣服紮起來,而女子的腰間是以絲帶紮起來。而就因為秦皇兵馬俑的出現,對秦代的服飾以及風格方面有著很大的發現。 漢朝服飾直至東漢明帝,才算有正式完備的規定。東漢明帝參照三代和秦的服飾制度,確立了以冠帽為區分等級主要標誌的漢代冠服制度。服飾在整體上呈現凝重,典雅的風格。
  • 現代盛行的漢服在古代是大戶人家穿的?真實的古人是穿什麼勞作的?
    漢服,相信大家也都耳聞目睹過,或是在視頻網站,或是在大街小巷...常見的漢服都是寬衣大袖,非常的華麗。那如此華美的漢服,古人是如何穿著進行勞作的呢?
  • 為什麼男生的漢服又少又醜?逼得有些小哥哥要穿女裝
    今天,我想跟您聊聊的,還是漢服哦:為什麼男生的漢服那麼少,還那麼醜?以至於逼得有些小哥哥要去穿女裝!圖片來自漢服吧:可歌可泣,女裝大佬說起漢服,我想現在大家都不陌生了。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文化也漸漸興盛起來——而漢服便是其中之一。
  • 為什麼漢服娘那麼排斥影樓裝?原來影樓裝與漢服截然不同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談談漢服與影樓裝。想必大家都知道漢服與影樓裝這兩種衣服的名字,有些人可能覺得漢服與影樓裝是一樣的,然而對於一個漢服娘來說,自己穿上一身漢服被路人說是影唱戲的,估計沒有幾個漢服娘會感到高興。
  • 論各個朝代漢服的樣式和顏色,感受漢服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
    國有禮儀之大而稱「夏」,有華服之美而稱「華」,想必對漢服有所了解的小夥伴們對於這句話一定不陌生,漢服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將歷史文化的傳承發展到極致,漢服無論在琴棋書畫還是詩詞歌賦,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漢服所宣揚的是古人「仁義禮智信」等傳統意義上的道德品質,所以也會為我們帶來許多關於文化理念上的東西
  • 漢服日常黨最愛的3款漢服,2款是男裝,第3款適合夏天穿
    我們經常看到漢服的美照,但是這類漢服大部分都是禮服或者是大袖子寬裙擺,並不適合日常穿,這次給大家推薦一些適合日常穿的漢服款式,有男裝也有女裝,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就好了。2、交領直裾,交領直裾多為直袖,可以說也非常適合日常生活,並且對於男生來說,也更容易接受,沒有裙子下裳,直接搭配褲子就好了。交領右衽也是漢服最明顯的特徵。3、宋褲,女生中有很多喜歡宋褲的,宋褲的外形和闊腿褲類似,一共兩層,外層開衩,有層次感也非常飄逸,很適合夏天穿。你日常中會穿漢服嗎?如果穿的話,會選擇哪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