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科普:系統地帶您了解不同的漢服形制

2020-12-19 百家號

漢服是從「黃帝堯舜禹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發展而來,首先它作為一件衣服,在經過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自己的變化,不同時代有自己的服飾特徵,繁複瑰麗;另外,它在淵遠流長的文化薰陶下,也在不斷地被賦予深厚的文化內涵,成為傳承我國文化的重要載體。

擁有數千年歷史的漢服,它有著非常複雜的服飾體系,我們首先應該明確的就是漢服主要的形制,從整體來認識漢服,再從細節去挖掘它所具有多樣的傳統文化,讓這顆千年的種子再開出絢麗的花朵來。

根據不同的歷史考究以及各方面的總結研究,本文認為漢服的形制主要有這幾種:「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

1:「上衣下裳」制

第一種「上衣下裳」制,顧名思義,既上穿衣下穿裳,裳就是裙子。根據古代文獻以及出土的人形陶器證明,上衣下裳的服裝形制最遲在商代就已經形成,因此它也是我國最早的服裝形制之一。不過,對於百姓來說,裙子勞作起來非常不便,因此也有後來的褲子,古時稱為「短打」,多為勞動人民所穿。「裳」在最初,只是將布裁成兩片圍在身上,到了漢代,才開始把前後兩片連起來,成為筒狀,就是現在所說的「裙」。商朝時期,據考證,已出現上衣下裳制,分為常服和禮服。那時,袖較短,裳較窄。西周時,常服仍以上衣下裳為主流,衣裳的款式不變,但逐漸變寬,且袖日趨變大,形成大袖、祛袂款式。春秋戰國時,常服、禮服依舊是上衣下裳制,日趨精美。大袖在此時只用做禮服。秦漢時,民間常服是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並存,只不過深衣已逐漸代替上衣下裳成為主流,此時裳較之前朝更加寬大。魏晉時,常服中的上衣下裳裝束已不受人們所寵愛,由於受一部分思潮影響,衣裳日趨寬大飄逸,袖也多變為魏晉風骨式的敞口。隋唐五代仍有,但已式微。衣裳制的「衣」即上衣,禮服上衣一般是交領大袖,女子服裝的上衣多為襦、衫、襖、半臂,袿衣等。下衣主要有裙裳和脛衣兩類,也包括襜(帷裳)、蔽膝等附屬。

2:「深衣」制

「深衣」制,既上衣和下裳縫連在一起,因為它上下相連,「被體深遂」,故而稱之為「深衣」;這種形制起源於虞朝的先王有虞氏,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服裝之一。至於什麼是「被體深遂」,就是說這種形制的衣服能夠使身體深藏不露,顯得雍容典雅,舉止大方,因此得名「深衣」,另外,據《五經正義》記載,深衣具體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極深的含意,而「深意」的諧音即為「深衣」,因此此形制的命名也許有這方面的內涵。從廣義上講,深衣概念指的是所有符合「被體深邃」特點的漢族傳統服飾,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長衫等,深衣作為一種服飾制度在禮法慎重的中國傳統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3:「襦裙」制

第三種為「襦裙」制,既上襦加下裙,它的本質其實也是一種上衣下裳制,主要有齊胸襦裙、齊腰襦裙、對襟襦裙等。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到了漢代,由於深衣的普遍流行,穿這種服式的婦女逐漸減少。據此,有人認為漢代根本不存在這種服飾,只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才重新興起。其實,漢代婦女並沒有摒棄這種服飾,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襦裙繼承了漢朝的舊制,主要還是上襦下裙。上襦多用對襟(類似現代的開衫),領子和袖子喜好添施彩繡,袖口或窄或寬;腰間用一圍裳稱其為「抱腰」,外束絲帶;隋唐五代時,上衣為短襦,半臂與披肩(屬於配飾)構成當時襦裙的重要組成部分。唐代長期穿用小袖短襦和曳地長裙,但盛唐以後,貴族衣著又轉向闊大拖沓。這時上襦的領口變化多樣,其中袒胸大袖衫一度流行,展示了盛唐思想解放的精神風貌。宋代,女性罩衫流行「褙子」,下裙時興「千褶」、「百疊」,腰間系以綢帶。元代,襦裙基本上沿襲宋代遺制,明代流行襖裙(襦裙的演變),在明墓均有出土;上襦為交領、長袖短衣,裙內加穿膝褲(套褲)。各代各款式的襦裙因沒有太多禮儀的規定,因此常作為一般的常服,普及面很廣。

總的來說,漢服的各大形制其實也有著密切的聯繫,最為基礎的是「上衣下裳」制,「深衣」制和「襦裙」制其實是它的發展,由此演變出我國古代紛繁多彩的服飾種類。

以上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官方小袍刪除

相關焦點

  • 漢服入門科普系列二,3分鐘快速了解漢服形制體系
    我決定根據自己的理解,參考百度漢服吧發布的當代漢服定義及體系框架2.0版,整理了一個現代常見漢服形制分類表。希望能幫助那些才開始接觸漢服或者剛入漢服坑的萌新同袍,讓他們能在短時間內對現代漢服的形制分類有一個框架性的認識,以便於之後更進一步的了解和更有針對性的學習。
  • 漢服科普第二彈:教你分辨漢服的不同外衣,曲裾襦裙都被包括在內
    今天詩塵跟隨著前一篇我們科普的步伐,我們繼續來探尋一下現代漢服體系的包含內容,在昨天的那篇文章當中我們首先了解了關於漢服的一些最基礎的構造,比如說最內部的內衣和外面的中衣等等,在了解了他們之後我們只能夠算是了解了漢服的最基礎的構造,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漢服的一些主體的構造
  • 【漢服知識】男裝漢服也太颯了,每種形制都要擁有
    本期文章參考有B戰UP想大少的漢服科普視頻。幾天前,某位男同學問我男生穿漢服會不會不好看,甚至被誤會很「娘」?。今日便來講講男裝漢服有哪些,保證看完忍不住讚嘆「好帥,我可以!」。不過主要講形制科普,至于帥哥的漢服美圖大家可以網上搜索「漢服 男 模特」等關鍵字。好了,我們開始正文。
  • 漢服是什麼 漢服有哪幾種形制
    漢服是什麼 漢服有哪幾種形制 2019-12-20 14:32:31 來源:全球紡織網 漢服是什麼?漢服有哪幾種形制?
  • 你認為的漢服是真的漢服嗎?目前存疑(錯誤)的幾個漢服形制
    萌新們不要再撕到底是不是漢服了,求求你們都來看看這一期吧。絕對是入門乾貨,看了這篇就不會踩雷不會走歪,求求您了,看下去吧。這期給大家總結一下目前存疑和錯誤的漢服形制,但是商家卻熱衷於做這種形制,誤導了我們單純的萌新,萌新一定要看完這篇乾貨。
  • 宋制漢服的形制有哪些?女裝宋制漢服科普
    宋制漢服的形制有哪些?女裝宋制漢服包含哪些?本文將介紹典型的宋制漢服款式,適合漢服萌新入門學習。 唐朝時風氣開放,服裝上吸收了很多胡服的特點,但到了宋代,人們轉而崇尚儉樸清雅,比較輕便,也比較日常風。
  • 漢服為什麼追求形制?每件漢服的形制都有深刻內涵和意義
    和仙女服是指一些形制不對,漢服商家臆想出來的漢服,比較代表的是魏晉風和兩片式襦裙。因為傳上之後衣袂飄飄宛若仙女,所以一位「仙女黨」的妹子說是仙女服。魏晉風和「仙女黨」相對的是被仙女黨稱為「形制黨」的同袍,因為他們追求漢服自身的形制,講求還原歷史形制的漢服。和仙女黨相比,形制黨更追求歷史的還原,更尊重歷史和中國服飾文化。
  • 漢服入門小科普:唐裝是不是漢服?
    那唐裝就是漢服嗎?是的,唐裝與漢服相當於子母關係。唐裝是漢服的一個小分叉,漢服包括了唐裝也包括了其他形制的服裝。唐朝是個繁榮的年代,文化也是多種多樣。所以唐裝的款式也是很多的,主要以齊胸襦裙、唐圓領袍、交領襦裙為主。
  • 漢服文化源遠流長,要認清什麼是漢服?這些形制小常識要了解
    漢服究竟有多美?這不得不說說古往今來的漢服文化,所謂漢服,就是漢民族的一種傳統服侍,其形多變,樣式繁多,生活中很多不了解漢服的朋友們,會把古裝當做漢服,這可大錯特錯了。古裝是古裝,漢服是漢服,不能混為一談,漢服文化源遠流長,要分清漢服和古裝的區別,這些小常識要了解!
  • 漢服市場上常見的幾種錯誤形制,萌新了解一下哦!
    這兩年網上的漢服店鋪可謂層出不窮,某些城市的漢服實體店也是遍地開花。當然,某些店主功課做得不夠的話,很容易上架一些錯誤的形制,不了解的萌新很容易就入手了!作者剛入圈的時候也被坑過,現在基本不會買錯了。下面就讓作者來為萌新們簡單介紹一下吧!
  • 漢服形制這麼多你分得清嗎?五分鐘帶你認清漢服形制,小白變大神
    漢服,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接下來讓我們開始漢服之旅吧!最近幾年漢服格外流行,經過許多人堅持不懈的宣傳,喜歡的漢服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漢服體系更是十分複雜,各種形制非常多,你能分得清嗎?
  • 喜歡穿漢服卻不懂漢服文化?漢服知識也很關鍵,重要的漢服科普!
    漢服的歷史有著幾百年,無論是形制顏色或者紋樣上都極具特色。但是漢服的種類很多,也是經過各個朝代的演變留下了不同的款式和形制,穿好漢服的前提就是要清楚的了解漢服的基本常識,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關於漢服的那些小知識。作為絲綢大國,染布刺繡都是樣樣精通的,因此我國古代的漢服也是華貴精緻。漢服的起源是從「皇帝」時期開始的,認為漢服的服制是順應天意,秉承衣冠而治理天下大事。
  • 漢服的發展及經典的形制,小配飾添彩漢服,放到現在依然驚豔時光
    各個時期的漢服形制及發展不同的歷史時期漢服的形制不同,漢服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裡斯國的體現。
  • 女生逛街穿「錯」漢服形制,被「漢服圈」內部大佬當街謾罵
    最近有位同袍反映說跟朋友在參加漢服活動的時候,遇到一個小姐姐把襖裙當成齊腰穿。該同袍覺得小姐姐這樣穿很有創新意識,也挺好看的。不料,她的朋友卻感到很憤怒,說怎麼能把漢服這樣穿呢?結果她的朋友就說,那你怎麼不把漢服向左衽穿了(漢服一般是交領右衽)?然後該同胞就跟自己的朋友吵起來了。網友的評論也是非常的精彩啊,都在指責,不過都比較積極,不像大家平時所認為的那樣。大家都覺得漢服圈有很多界限,很討厭別人隨隨便便的穿漢服,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
  • 漢服科普指南:盜版漢服是漢服嗎?如何分辨正版漢服呢?
    盜版漢服也是漢服,就跟山寨手機也是手機一個意思。而這個盜版漢服、山寨漢服主要指的是抄襲正版漢服。其實這個概念應該蠻好理解的吧,畢竟某地區的鞋不是常年抄襲名牌,甚至於抄出了新高度,做得比人家正版的鞋質量啥的還好嘛。
  • 明制漢服各種款式簡介,漢服中最端莊大氣的形制,你了解多少?
    我們中華民族上下傳承幾千年,中華文化更是源遠流長,漢服的傳承也是經歷了幾千年。而且漢服並不是單指漢朝的服飾,而是指漢民族的服飾,每一個朝代的漢服都是不同的性質,每一種形制都有其獨特的特點。要說最雍容華貴的形制是什麼的話,那絕對是明制了,接下來我們就簡單了解一下明制漢服都有哪些款式吧,看看你是不是都知道呢。首先是上半身的衣物,單層的上衣可以稱為衫,雙層的上衣則是稱為襖。在冬天的時候大家穿的都是非常厚實的上襖,而這些看起來十分輕薄涼爽的短衫或者是長衫的話都是在春夏秋這三個季節穿的,今天我們就主要拿輕薄一些的上衫來舉例子吧。
  • 看看入門漢服形制,滿大街的漢服,你認得幾種?
    漢服為什麼叫做形制呢,而不是叫款式,因為「形制」一詞還含有典章制度的意思。結合搜索的資料漢服形制分為以下四大類。這種古老的服制,直到周代還作為禮服的一部分保留著,在祭祀和朝會時穿著,男子最高級別禮服的形制。
  • 漢服形制科普:「魏晉之風」≠「魏晉風」?一字之差區別太大!
    現如今,隨著漢服的不斷發展,大家在生活中,對漢服的認識當然也是變得越來越多啦!但是,在漢服的發展過程中,也是出現過很多錯誤的形制的哦!比如多年以前,風靡一時的魏晉風,就是一種錯誤的形制啦。正確的漢服形制應該是晉制漢服才對。
  • 漢服形制文化知識(男裝篇)
    可愛の小編今天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關於漢服形制的知識啦!上次說了女裝。今天就輪到男裝啦!!短褐:用獸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指平民的衣著。屬於漢服的一種,又稱「豎褐」、「褐」,以勞作方便為目的的便服。與常服和禮服相區別。特徵:用粗布做的上衣下褲的男裝,上衣長度一般在臀部和膝蓋上下。
  • 不同朝代的漢服,版型和形制都不同,你更喜歡哪些?
    作為漢民族傳統服飾的漢服,從黃帝即位到明末清初時,漢服都是人們的日常衣著服飾。同中國其他傳統文化一樣,漢服文化也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不同的時期都有相應的改變。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秦漢時期,由於國家統一,服裝風格也趨於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