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4 16:06:00來源: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程文雯)9月21日,「以黨的初心和使命引領脫貧攻堅」中央黨校第五屆精準扶貧論壇在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舉辦。成都市新津縣作為唯一的幫扶縣在大會作交流發言,縣委書記唐華現場分享了新津扶貧奔康經驗和模式。
此次論壇上,中央黨校相關負責人、來自全國的部分市縣負責同志以及脫貧攻堅領域相關專家近200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分享精準脫貧對策路徑和解決方案。
天府農博主展館效果圖
天府農博園
打造永續發展的鄉村振興典範
2018年6月,四川省委決定在新津創辦中國天府農博園,作為四川農博會永久舉辦地,打造「永不落幕的田園農博盛宴、永續發展的鄉村振興典範」,新津縣提出「生態打底、綠道串聯,博覽創新、建築點睛,科技引領、人才支撐,產業發展、村社復興」發展策略。
依託農博園區域良好的生態本底,規劃185公裡綠道慢行系統,串聯起區域內的鄉村生活場景、旅遊消費場景、創新創業場景。圍繞農博會展方式創新,邀請中國建築設計院崔愷院士規劃設計農博主場館,打造一個「長在田間地頭」的建築地景。主展館由五個色彩斑斕的拱形建築構成,前展后街,寓意天府「農3」,即農民、農業、農村三農融合,第一個「3」,即創新、創業、創投三創耦合;第二個「3」,即文創、文博、文旅三文疊加;第三個「3」,即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互動。依託中國農科院和新希望集團,組建四川綠領鄉村振興培訓學院,開設精品課程,培養未來投身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農夫、新廚師、新農工等「綠領」團隊。吸引途遠共享農莊、藍城農旅、成演鄉村音樂季、創業黑馬鄉村振興產業加速器等項目落戶,培育以鄉村為場景的新經濟產業,推動農商文旅體科疊加耦合。
張河村共享農莊
共享農莊
把可連結市場的「晶片」插在鄉村這塊底板上
「所有在城市裡的企業,都可以把場景轉換到鄉村,將商業邏輯再做一次迭代。」唐華表示。秉持這一理念,新津將「網際網路+共享經濟」理念植入鄉村,在農博園核心區張河村果園子社區開展試點示範——引進斯維登、途遠、途家、途禮等市場化品牌企業打造「集趣·共享農莊」。形成先對接城市市場,再整合鄉村資源的新模式,形成鄉村旅遊的完整方案,成為一顆可以連結市場的「晶片」,插在鄉村這塊底板上。
張河村依託土地整理後的果園子社區周邊40畝集體建設用地、200餘畝農用地等閒置土地資源,由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採用土地「流轉+入股」方式,與新津文旅集團組建項目公司,按照「保底+分紅」利益分配方式確保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在項目的示範帶動下,社區群眾主動改造閒置房屋,發展民居民宿、特色餐飲,已有2戶改造完成併線上售賣,7戶正在裝修改造,5戶有改造意願。自2018年國慶節投入運營以來,張河村共享農莊共接待遊客2.5萬人次,民居民宿運營收益達到700元/天,帶動周邊每畝耕地流轉收益2100元/年。
小金民宿
小金試驗
實現「造血式」扶貧
2016年以來,新津縣對口幫扶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2019年4月小金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幫扶中,新津縣轉變直接給錢修橋修路的「送資金方式,探索利用蘋果林的閒置資源與「三途一斯」模式對接,整合省市扶貧資金,投入1800餘萬元打造蘋果共享農莊,打造能「造血」的產業。
按照「政府引導、村集體牽頭、農戶參與、市場運作」方式,把過去碎片化的這種經營管理引導到現代企業制度上來,實現公司化運營。引導木欄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和小金縣國投公司按照2:8的佔股比例組建文化旅遊公司負責農莊綜合開發,斯維登集團成都公司和小金縣國投公司按照8:2的佔股比例組建民宿運營平臺負責運營,綜合開發與民宿運營平臺按照4:6的比例分配營業額,斯維登前5年股份所佔收益留存項目公司,保障項目運營可持續性。
在項目帶動下,小金縣鄉村文化旅遊資源價值高效轉化,助力當地村民致富奔康。項目實施運營後,預計將帶動周邊群眾改造民宿25棟、特色餐飲10戶、快閃超市5戶,年接待遊客5萬人次以上,實現2200餘戶農戶就近就地增收。
(新津縣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