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金同心·農博園·蘋果共享農莊。
高山玫瑰農旅融合項目
岷江之濱,新津。成都之南,一座山水相融、底蘊深厚又充滿活力的「濱江公園城」。
雪山腳下,小金。阿壩南端,一處純潔美麗的高原淨土,是無數人心中嚮往的「詩與遠方」。
攜手「相親」,今年以來,新津小金互動頻繁,聯繫愈加緊密。1月31日,新津召開2019年援藏援彝幹部人才座談會,總結2018年工作情況,安排部署2019年工作;4月17日,小金縣委主要負責人帶隊,部分縣級部門負責人以及全縣21個鄉鎮黨委書記一行到新津交流學習;5月13日,在新津舉行的省級鄉村旅遊扶貧工作交流會上,新津推進鄉村振興的做法獲點讚。
步履不停,書寫援藏工作中的「津金故事」。當前,成都正在打造「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市」。乘勢而上,新津在推動鄉村振興和村社復興中植入「網際網路+共享經濟」思路,打造以「三途一斯」為核心的共享農莊,同時發揮中國天府農博園「省市縣共建、市州聯建、市場化運作」的機制優勢,在小金縣率先推廣,探索以共享農莊帶動鄉村旅遊和脫貧攻堅的新路子。
從「輸血」到「造血」,從「項目」到「理念」,兩座城市正攜手前行,共同翻開「津金同心,攜手奔康」的新篇章。
探索
「網際網路+共享經濟」改變鄉村業態
「中國天府農博園是我市輻射帶動全川的重要平臺和窗口,以『三途一斯』為核心的共享農莊扶貧奔康建設模式是新津縣委、縣政府和中國天府農博園做出的有益探索。可以因地制宜,選取模式中的不同環節,在不同的地區進行借鑑推廣。」5月13日,省級鄉村旅遊扶貧工作交流會上,成都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小金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小金將以『農博+』小金蘋果共享農莊為抓手,全力推進鄉村旅遊扶貧工作。」
什麼是共享農莊?在位於中國天府農博園的張河村果園子社區裡可以找到答案。2018年,「集趣·農博園·共享農莊」項目落戶於此。運營不到一年,項目已接待遊客參觀入住1萬餘人次,成為成都新興網紅打卡地和近郊鄉村旅遊精品民宿新IP。
人氣火爆的背後,是以「三途一斯」為核心的共享農莊新模式為鄉村業態帶來的新改變。
「流轉+入股」盤活鄉村資源。依託張河村果園子社區周邊的37畝集體建設用地、200餘畝農用地等閒置土地資源,由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採用土地「流轉+入股」方式,與新津文旅集團(現金入股)組建項目公司,按照「保底+分紅」利益分配方式確保集體經濟壯大。利用途遠集團BPC裝配式建築新建特色民宿,通過途家集團指導有意願的當地居民按照「非標」要求改造閒置農宅。
「網際網路+」注入新經濟基因。由斯維登集團、途家集團及OTA線上遊客導流平臺進行運營推介,植入途禮中心搭建在地農特產品線上分享電商平臺,不僅為當地農民提供就業機會,還能將「農特產品」作為伴手禮在網上售賣。
如今,張河村果園子社區積極發展「非標民宿+體驗農場+特色餐飲+自然教育+社區營造」等業態場景,形成一條鄉村旅遊全產業鏈。
共建
攜手打造小金特色共享農莊
6月10日,小金蘋果的核心產區——有著4000多畝蘋果園的沃日鎮木欄村裡,樹上的果實已有雞蛋大小。穿行林間,沃日鎮黨委書記楊敏對今年的小金蘋果成熟季格外期待,「共享農莊已經開始動工了,預計八月份就能試運營,到時果子不僅能賣錢,遊客還可以現場體驗採摘的樂趣,鄉親們還能再增收。」
2019年,新津縣和小金縣攜手在木欄村打造「津金同心·農博園·蘋果共享農莊」項目,在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將「網際網路+共享經濟」的思路帶進來。
在張河村果園子社區成功發展共享農莊的基礎上,依託沃日鎮木欄村蘋果產業基礎,將斯維登集團成都公司引入當地,由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小金縣國投公司與斯維登集團成都公司三方共同組建股份制公司。其中,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由「村民和村集體的土地、蘋果樹和閒置房屋等資產資源折價+上級產業扶貧資金建設項目形成的資產」組成,佔股20%;新津幫扶資金建設的共享農莊入股小金縣國投公司,佔股70%;斯維登集團成都公司以前5年項目運行管理費用佔股10%。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按股份收益確保村民和村集體年度分紅,股份制公司負責支付村民和村集體年度保底收益,斯維登集團成都公司前5年股份收益持續投入項目。項目計劃投資1800萬元,重點建設共享農博、共享民宿、共享美食、共享田園等。
今年4月,項目已經完成規劃方案等前期工作,5月開工建設,預計8月底前就能夠開始試運營。「利用蘋果資源發展鄉村旅遊,延伸小金蘋果產業鏈,項目運營後,預計將帶動木欄村和官寨村616戶、2220名農民就地就業、增收致富。」楊敏說。
不止小金,目前,「三途一斯」共享農莊模式已在全省32個自然環境良好的貧困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進行複製推廣,包括南充閬中、雅安滎經、眉山洪雅、宜賓蜀南竹海等地,為貧困地區脫貧奔康注入了新動力。
真情
投入6200餘萬元,完成45個援建項目
「三途一斯」共享農莊在小金的落地只是新津奮力做好對口幫扶工作的一個縮影。成都市對口支援藏區工作開展以來,來自新津的人才、資源、項目等源源不斷地匯集於此,助推小金山水更美、群眾脫貧致富。
小金縣達維鎮冒水村的玫瑰種植及加工基地裡,採花工們手指靈巧翻飛,馥鬱芬芳的玫瑰很快裝了滿滿一筐,這些玫瑰加工成精油、香料、玫瑰茶、玫瑰餅等產品後,銷往國內外。新津縣利用對口幫扶資金,為基地玫瑰種植戶進行種苗補貼,農戶自己種玫瑰,畝均產值達到9000元,全縣9個鄉鎮22個村2200戶參與種植。鄰近的日爾鄉木椏村,新津縣投入438萬元援建資金的高山玫瑰博覽園也將很快落成,建立起農旅結合觀光體驗示範區。
小金縣美興鎮石灰窯社區幼兒園裡,孩子們跟著老師的鋼琴伴奏愉快地唱起兒歌,在寬敞的遊樂區裡玩耍嬉戲,充滿歡聲笑語。這所2018年由新津縣投入384萬元援建的幼兒園建築面積達1526平方米,共六個班,可容納252個孩子。
四姑娘山鎮衛生院有個寬敞整潔的「氧吧」,為不少來四姑娘山旅遊的遊客提供細緻周到的服務。2018年,在新津縣興義鎮衛生院結對幫扶下,四姑娘山鎮衛生院實現了門診標準化、規範化建設。藉助網際網路,這裡還實現了與新津縣人民醫院的遠程會診,讓大山裡的患者在家門口就能獲得成都醫生的診療,近百名小金群眾得到了遠程視頻會診、遠程醫學影像診斷服務。
援建工作開展以來,新津已先後派遣援藏幹部人才150餘人,投入各類資金6200餘萬元,完成45個項目建設,幫助小金縣貧困發生率降至目前的0.12%,並於2018年10月、2019年2月分別通過阿壩州和四川省「整縣脫貧摘帽」驗收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