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六十五個試點縣農村中小學全面開餐
金黔在線訊 3月20日中午,記者在羅甸縣板庚鄉龍潭小學看到,同學們在教室裡吃上了熱騰騰的飯菜,每個孩子的飯盒裡盛滿了白米飯和蓮花白炒肉、香菇炒肉和白菜豆腐豆芽湯。同學們吃的這頓午餐不用交錢,其資金由國務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中央專項資金支付。
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今年春季開學以來,我省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65個縣全面啟動農村(不含縣城)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試點工作。目前,各試點縣農村中小學全面開餐。
去年以來,中央財政為試點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天3元。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省「計劃」實施工作積極穩妥推進。
2011年,我省投入資金6億元,因地制宜、經濟節約地建設了9961個農村中小學食堂。2011年年底,省政府下發《貴州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制定《貴州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監督管理辦法》。2012年春季學期,按照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的《關於加強全省中小學幼兒園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見》要求,全省各中小學、幼兒園食堂一律取消對外承包,按照公益性、零利潤原則全部收歸學校自管自辦。以上工作,為「計劃」的順利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2012年2月24日,全省「計劃」啟動大會在貴陽召開,全省各市(州)、縣教育局局長和具體工作人員接受相關培訓。同時,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向65個試點縣下達了50天的「計劃」中央專項資金預算(全年按照學生在校時間200天計算,每生每年補助600元,中央專項資金預算按季度撥付,每個季度50天)。
65個試點縣的「計劃」資金到位,按照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因地制宜推進「計劃」的具體實施。
3月7日,省教育廳下發《關於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啟動實施工作的緊急通知》,進一步對全省「計劃」實施提出具體要求。
我省要求各地要從當地實際出發,科學制定配餐指南,並鼓勵地方和學校大膽探索,勇於創新,創造好的經驗和做法,供各地學習借鑑。為確保食品安全和資金安全,各地和學校必須細化食品衛生安全預案,明確各級政府、部門、學校及相關人員的職責,盡最大限度保證學生食品安全,細化資金管理使用辦法,強化對「計劃」資金的監督管理。
我省要求,3元錢的營養補助資金要足額用於為學生提供等值優質食品,要「吃」到學生嘴裡,不得直接發放給學生個人和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