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16年工作總結和2017年工作...

2020-12-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以來,雲南省營養改善計劃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實施情況良好。現將2016年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2016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固防線,牢守食品和資金安全

  1.貫徹落實新《食品安全法》

  2016年,雲南省學校食品安全工作以學生平安健康為工作目標,嚴格按照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四個最嚴」的要求,以貫徹落實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為首要任務,以建立健全校內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加強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綜合治理為重要抓手,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加強宣傳培訓。全年圍繞 「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的宣傳主題,通過廣場展覽、知識問答、徵文比賽等形式,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和事故預防常識,有效引領和帶動師生員工樹立食品安全觀念,提高學校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共舉辦省級培訓3期,培訓人數超過800人,各州市不間斷開展分級培訓,培訓人數超過2萬人。省教育廳還成立專家組赴基層授課,有效提升了我省學校食品安全培訓的層次和授課水平。

  二是開展調研檢查。2016年,省教育廳分別於春季、秋季學期開學前分組進行學校安全工作督導檢查,參與了全省食品安全工作中期檢查,全省各地各校全年共開展各類食品安全檢查2000餘次。在多次聯合調研的基礎上,省級制定下發了《雲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雲南省教育廳關於加強學校食堂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雲食藥監餐〔2016〕12號),選定大理州彌渡縣為食品安全試點縣,積極摸索切實可行的食品安全監管路徑。

  2.規範資金管理

  2016年,全省共下達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41.46億元,其中中央資金31.15億元,省級資金4.28億元,州、市、縣投入資金6.03億元,投入資金全部用於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膳食補助。各地嚴格按照《財政部 教育部關於印發〈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教〔2012〕231號)要求,做好資金安排、資金撥付、資金使用、資金管理與監督工作。嚴格按照全國營養辦相關要求,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名制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填報和管理工作,做到了從嚴審查,杜絕多報虛報,確保應報盡報,補助資金精準測算,有效保障資金安全。

  各試點縣、學校依規細化並制定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內控制度;依法健全學校財務、會計制度;健全學生食堂原料採購、入庫、貯存、領用、加工等管理制度,加強會計核算;定期公布資金使用明細帳目。各試點學校、供餐企業和託餐家庭定期公布經費帳目、配餐標準、帶量食譜,以及用餐學生名單等信息,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

  (二)抓保障,綜合供餐能力再提升

  1.加快食堂建設

  為進一步改善學生就餐條件,我省不斷加大學校食堂建設,在抓緊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學校食堂建設項目的同時,統籌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校舍安全工程、農村初中工程和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等學校建設資金,將學生食堂列為重點建設內容,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已有食堂存量面積442.2萬平方米,較2015年同期增加40.5萬平方米。其中,營養改善計劃食堂建設項目除麗江市古城區2所因建設規劃與《古城保護條例》相衝突,暫處於規劃調整前期工作階段外,其餘項目已全部開工,已竣工項目學校8282所,佔批覆項目學校的98.98%,已竣工面積283.83萬平方米,佔批覆面積的98.59%。已累計進入縣級專戶資金45.47億元(其中:中央資金28.31億元,省級資金14.51億元,州(市)配套資金0.77億元,縣級配套資金1.65億元,其他資金0.23億元),全省營養改善計劃食堂建設項目即將全面完成。2016年,針對義務教育學校食堂設備配備較差的問題,雲南省又下達專項資金4.42億元,專項用於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設備配備,進一步改善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堂供餐條件。

  2. 優化供餐模式

  在供餐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學校食堂供餐條件日益提升的基礎上,2016年,我省按照《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意見》(雲政辦發〔2012〕25號) 提出「各地應創造條件,逐步由多種供餐模式過渡到食堂供餐模式」的有關要求,加快學校食堂供餐推進力度。2016年4月,省營養辦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供餐模式的通知》(雲學生營養辦函〔2016〕4號),要求已建好食堂的學校,必須採用食堂供餐模式,充分發揮學校食堂在營養改善計劃中的主渠道作用;在建食堂切實加快建設進度;暫採用企業供餐和家庭(個人)託餐的學校,針對豐富供餐內容、多樣化供餐品質、保證營養均衡、避免浪費等方面做了明確要求。經過努力,截至10月底,全省學校食堂供餐比例達到89.8%,較2015年同期上升3.2%;企業供餐比例為10%,較2015年同期下降1.7%;家庭(個人)託餐比例為0.2%,較2015年同期下降1.2%。

  3.加強人員配備

  為提高學校食堂供餐水平,確保食堂穩定運行,保障學校食堂配備一批具備資質和專業知識的工作人員,各試點地區通過後勤教職工轉崗及政府投入資金購買服務性崗位等方式,為中小學逐步配備工勤人員。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學校共有食堂工勤人員47312人,較2015年同期增加1733人,其中:地方政府購買服務性崗位24078人,較2015年同期增加4554人。各試點地區政府在財政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投入食堂工勤人員配備資金21911萬元,較2015年同期增加5026萬元。

  (三)促健康,營養改善計劃顯實效

  1. 「陽光校餐」有效推進

  自「陽光校餐」工作開展以來,我省已有16個縣納入試點,與貴州省並列為試點縣最多的省份。有1893所試點學校每天將供餐標準、營養食譜、食品數量和價格等內容,全部通過手機、網絡方式在「陽光校餐網」進行實時展現,納入試點學校數量僅次於貴州省,列全國第二。16個試點縣「陽光校餐」工作日益完善,註冊學校較去年同期增加801所,上傳數據有效性穩步提高,為社會各界及專業檢測部門更直觀的了解掌握試點縣學生就餐情況、地方物價、食品採購和供餐營養量達標情況充實了依據。

  在推進「陽光校餐」工作的同時,我省按照全國學生營養辦的相關工作部署,開展了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情況網上展播活動,將全省85個國家試點縣的營養改善計劃工作開展情況、資金投入情況、工作成效和經驗在教育部門戶網站進行集中展播,向社會各界「展政策、示進展、曬成效」。

  2.勤工儉學持續增效

  為有效利用各地食材,因地制宜,節支增效,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食堂供餐方式,我省堅持開展勤工儉學工作,按照長期保留學校小學不少於5畝、初中不少於10畝地的標準逐步推廣。2016年,全省共有5890所學校開展勤工儉學,有勤工儉學基地7349個,面積達6.25萬畝,勤工儉學純收入達到3.83億元。勤工儉學成為我省營養改善計劃的有效補充:一是通過勤工儉學的收入可補貼並增加學生食堂菜品的份量和提高質量;二是更好地解決了蔬菜和肉食等菜品的供應,開展勤工儉學較好的學校30%—80%的蔬菜和肉食可自給自足;三是增強了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了動手能力;四是勤工儉學自給自足的食品,可有效的保障食品質量和食品安全。

  3.健康狀況日益改善

  在全省上下辛勤努力工作下,我省營養改善計劃工作基礎不斷夯實,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129個縣(市、區)共有15978所中小學校開展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其中:小學14229所,初中1749所;惠及全省482.3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其中:小學生322.7萬人,初中生159.6萬人。

  在基本解決吃得飽、吃的安全的基礎上,我省逐步著手改善營養工作,通過發揮專家作用制定營養配餐指南,強化專業培訓,普及營養科學知識,做好監測評估,受益學生營養健康狀況不斷改善。按照《雲南省衛生計生委關於2015-2016學年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營養健康狀況監測評估工作的報告》,在學生體格發育水平方面, 2016學年被監測學生身高、體重值明顯高於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之初的2012學年,其中:男生各年齡組身高增幅為0.72-1.79釐米,體重增幅為0.15-1.67公斤;女生各年齡組身高增幅為1.08-2.03釐米,體重增幅為0.38-1.47公斤。

  在學生營養狀況方面,男女生營養不良率分別為20.1%和14.8%,較2014年(20.6%和15.1%)略有下降。低血紅蛋白檢出率為1.9%,較2014年的5.5%明顯下降;維生素A亞臨床缺乏率為1.0%,較2014年3.5%明顯下降;維生素D不足率為33.8%,較2014年40.3%有所下降。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為不斷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管理和實施水平,我省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定期不定期開展自查、自省,根據各地上報的2016年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總結,結合自檢自查情況,目前全省還存在以下困難和問題:

  (一)食堂建設任務有待完成

  按照《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學校食堂建設規劃(2011-2015年)》要求,2015年度要完成全省學校食堂建設任務。但是,目前全省還有麗江市古城區2個食堂項目尚未開工建設,原因是建設地點在麗江古城內,項目建設規劃與國務院印發的《古城保護條例》相衝突,現已相應調整了項目建設規劃,重新報批前期手續。

  (二)食堂管理規範化有待加強

  部分學校營養餐原材料的出入庫管理程序與手續、食堂硬體設施與條件、營養餐與寄宿生生活補助的分帳、專帳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不規範情況;個別學校食堂的生產操作規範化有待提高。

  (三)後勤人員不足,配備資金壓力大

  我省的多數學校沒有食堂工人固定編制,從業人員需從校外聘用,按100:1的比例測算,全省需工勤人員4.83萬人,儘管各地通過地方財政支持或學校自籌解決工資方式逐步配備工勤人員,但仍缺1000多人。按照工勤人員工資每人每月1500元、全年支付10個月計算,全省每年需支付食堂工勤人員工資約7.23億元,長期來看,僅靠地方財政或學校自籌資金解決工勤人員工資,壓力較大。

  (四)營養配餐人員缺乏,「食育」教育開展難

  目前,全省中小學特別是農村地區學校配備專兼職營養配餐人員數量少、能力弱,學校營養與健康知識宣傳、疾病防控工作仍然是當前工作的一個薄弱環節,導致中小學生有效獲取營養知識、保健知識的能力和途徑較少,對不健康的飲食行為缺乏認知,難於糾正。

  三、2017年工作計劃要點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圍繞貫徹落實新《食品安全法》,2017年,我省營養改善計劃將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一)繼續抓好食品、資金管理,確保安全

  1. 抓好食品安全管理。認真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暫行辦法》,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確保生產、採購、貯存、加工、留樣、供應等關鍵環節安全可控。健全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方案,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完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督促試點地區建立並落實食品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2.抓好資金安全管理。嚴格執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資金使用範圍和支出標準,規範財務核算,資金實行財政專戶管理,專帳核算、專款專用;健全學校內控機制、營養改善計劃月報制度;強化學校財務公開;完善學生實名制信息檔案,嚴防虛報、冒領、擠佔、挪用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等行為,保證資金安全、有效使用。

  3.抓好監督檢查。一是著力抓好審計監督。配合審計部門定期對營養改善計劃資金使用情況開展審計,確保資金落到實處。二是著力抓好行政監督。充分發揮監察部門職能,監督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落實責任。三是著力抓好民主監督。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執行情況、執行結果主動向當地的人大和政協匯報,積極配合開展好人大、政協組織的視察,充分聽取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意見和建議。四是著力抓好社會監督。充分發揮膳食委員會在確定供餐模式、供餐單位、配餐食譜、日常監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對社會公布監督舉報電話和公眾意見箱,並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作出處理。五是著力抓好輿論監督。充分利用報刊、網絡、廣播、電視等各種媒介,向全社會準確、深入宣傳這項惠民政策,接受社會各界的批評建議,確保公開透明、廉潔運作。

  (二)繼續抓好食堂管理,規範運轉

  1.全面完成建設任務。按照「未開工項目務必於2016年12月底前開工建設,未竣工項目務必於2017年6月底前全部竣工交付使用」的工作目標,加大對未完成食堂建設任務州市督查力度,對於項目建設進度依舊緩慢、工作不力的州(市),進行通報、約談,確保食堂建設任務全面完成。

  2.規範學校食堂管理。按照「學校食堂要憑證營業,食堂工作人員要持證上崗,食堂布局要符合相關規範,大宗食品要統一招標採購,原材料採購要索要票據,進貨要查驗,食品加工要嚴格執行有關衛生操作規定,食品要留樣」8個「要」的要求,進一步規範食品供應各環節。嚴格執行營養改善計劃資金和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資金分帳核算制度,加強食堂會計核算,加強內控制度建設。

  3.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嚴格按照《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意見》(雲政辦發〔2012〕25號)要求,繼續督促試點學校學生食堂全部退出經營承包模式,改由學校直接管理,實現「零利潤」經營。督促各地落實應承擔責任,配齊工勤人員並妥善解決工資待遇,確保每天4元的補助資金不折不扣地全部用於改善學生營養水平,充分發揮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繼續抓好「食育」教育,提升水平

  1.加強宣傳培訓。2017年,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開展春季、秋季學期食品安全業務培訓,培訓人員不少於400人;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學校食堂從業人員開展分級培訓,全面覆蓋轄區內全體從業人員。加強學校、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基層專業人員隊伍建設,定期開展監測實施、數據上報、數據分析和膳食指導等技術培訓。

  2.做好評估幹預。在全省選擇1-2個監測工作基礎較好的縣建立綜合幹預示範縣,幹預包括學校營養配餐人員的手把手培訓和上崗資質管理,電子營養師(農村版)的充分運用,探索更為有效的食物營養健康教育模式和學生食品營養教育模式。通過開展及評估各項幹預措施,為全省營養改善計劃的有效實施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推廣依據。

  (四)繼續抓好公示公開工作,廉潔透明

  督促各地按照《關於在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學校建立公示制度的通知》(雲學生營養辦〔2013〕2號)要求,認真做好公示公開工作,建立統一的公示制度,按要求在學校大門口設立公示牌,對營養改善計劃的相關政策、補助標準、資金使用情況和監督舉報電話進行公示;在學生食堂門口或學校醒目的位置設立公示欄,對食堂菜品價格、市場行情價格、學校採購的食品價格等進行公示;通過學校網站、校園廣播、校園信息公示欄等對相關信息進行公示;供餐帶量食譜、採購信息、受益學生名單及財務收支情況及時向學校師生和社會公示,接受各界監督,促進營養改善計劃公正、公平、公開。

相關焦點

  • 重慶市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15年工作總結和2016年工作...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實施至今,按照中央有關指示和全國學生營養辦相關要求,我市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凝聚共識、各司其職、齊抓共管,有序推進計劃工作全面實施,並逐步建立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的工作體系。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全國營養辦的精心指導下,通過不懈努力,成效顯著,廣大中小學生真正獲益。
  • 甘肅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14年工作總結和2015年工作...
    甘肅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14年工作總結和2015年工作要點 2015-04-14 來源:全國學生營養辦   2014年,我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14年工作總結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14年工作總結和2015年工作要點 2015-04-15 來源:全國學生營養辦   2014年,在國家學生營養辦和自治區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工作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下
  • 貴州省麻江縣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情況介紹
    貴州省麻江縣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情況介紹 2013-11-14 來源:全國學生營養辦 貴州省麻江縣教育局 唐啟鴻
  • 雲南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現場推進會在文山州丘北縣召開
    近日,雲南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現場推進會在文山州丘北縣召開,省教育廳副廳長曾繼賢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上,文山州、丘北縣、宣威市靖外明德小學、永德縣大雪山中學和丘北縣第一初級中學分別作經驗交流發言,省疾控中心學校衛生所、省教育廳體衛藝處負責同志分別發言。
  • 我省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我省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六十五個試點縣農村中小學全面開餐金黔在線訊 3月20日中午,記者在羅甸縣板庚鄉龍潭小學看到,同學們在教室裡吃上了熱騰騰的飯菜,每個孩子的飯盒裡盛滿了白米飯和蓮花白炒肉、香菇炒肉和白菜豆腐豆芽湯。同學們吃的這頓午餐不用交錢,其資金由國務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中央專項資金支付。
  • 陝西省出臺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
    《辦法》中明確規定,全省43個營養改善計劃國家試點縣要在2017年底全面實施學校食堂供餐,64個地方試點縣(市、區)要加快制定學校食堂供餐或配餐企業送餐方案,到2020年全面實現學校食堂供餐。營養改善計劃以學校食堂提供完整午餐為主,暫不具備供餐條件的學校,要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優化供餐內容,通過配餐中心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新鮮、保質期較短和價值相當的完整營養早餐或正餐。
  • ...自治區實施《國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方案的通知
    內蒙古自治區實施《國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方案為進一步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國辦發〔2011〕54號,以下簡稱《意見》)精神,按照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電視電話會議和培訓工作會議的具體要求
  • 靈璧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勞務服務公開招標
    拂曉新聞網--皖北晨刊訊 日前,靈璧縣啟動2020年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勞務服務公開招標,進一步推進全縣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健康有序開展,確保該項民生工程高效、公開、安全運作,切實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
  • 蒲城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告家長書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十分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高度重視學生營養工作,自2012年起在我省決定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這一重大民生工程,以切實改善學生營養狀況,提高學生健康水平,促進教育公平。按照省政府2020年實施學校食堂供餐全覆蓋的目標任務,將於2020年秋季學期起在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採取食堂供餐的方式,落實好國家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政策,讓學生吃的營養、吃的安全、吃的放心,使人民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恩施市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解讀
    我州8個縣市納入了試點範圍,全州29萬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將享受這一政策,每年受助資金約1.78億元。為確保每個學生能吃上熱飯菜,在10人以下的教學點,要求教師代做營養午餐。 記者 黃玲 通訊員 饒邦康日前,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在集中連片特殊地區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工作。我州8個縣市納入了試點範圍,全州29萬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將享受這一政策,每年受助資金約1.78億元。
  • 2020年貴州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監測培訓班順利召開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貴州省國民營養計劃(2018-2030年實施方案》精神,全面實施健康貴州戰略,大力開展人群營養監測、營養宣教等重大行動。貴州省疾控中心公衛所分別於2020年10月13-16日、10月20-23日,在貴陽市和安順市舉辦兩期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監測培訓班。
  • 全部實施學生營養工程改善計劃
    http://www.yunnan.cn 發布時間 2012-07-02 22:40:20 星期一 來源:雲南網 大中小雲南網訊(記者 楊之輝)雲南省富寧縣從2012年春季學期開始,在全縣238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部實施學生營養工程改善計劃,受益的學生有63786人。
  • 我市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方案將調整
    我市已經實行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多年,這一措施將迎來變化。日前,市教育局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對《惠州市教育局 惠州市財政局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2019)》進行修訂,並向市直有關單位和各縣(區)人民政府徵求意見。
  • 我省集中會審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
    我省集中會審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   日前,我省召開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集中會審會議。
  • 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報告
    雲南省制定了《雲南省貧困退出機制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將通過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認定作為貧困縣退出的五項考核指標之一,明確提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與脫貧摘帽「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考核」。山東省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全面改薄、解決大班額問題等工作有機結合,圍繞土地、師資、資金3個關鍵問題,出臺了明確優惠的政策,安排20億獎補資金,明確了到2017年底基本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的工作目標。
  • 「營養餐計劃」推行5年 千萬農村學生吃得怎麼樣?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教改透視】   編者按  2011年11月23日,為進一步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提高農村學生健康水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下文簡稱為《意見》),率先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 貴州省下達2019年學生資助和營養改善計劃資金
    我省下達今年學生資助和營養改善計劃資金逾49億元惠及620餘萬學生近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為保障學生資助和營養改善計劃工作順利推進,省教育廳會同省財政廳下達2019年學生資助和營養改善計劃資金49.78億元,受益學生達620餘萬人。
  • 福建省12部門出臺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
    廈門網訊(記者 陳陽)日前,省教育廳等十二部門聯合發布《福建省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18—2020年)實施方案》。
  • 國務院關於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 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工作...
    2017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3.42萬億元,其中53%用於義務教育。中央財政教育轉移支付由2016年的2817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067億元,80%用於中西部農村和貧困地區,1/4左右用於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民族地區。農村普通小學、初中生均教育經費支出保持較快增長,2017年分別達到1.14萬元、1.55萬元,比2012年分別增長59.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