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機化工市場冰火兩重天
漲!漲!漲!「金九銀十」已過,但身處傳統淡季的有機化工產品市場卻又「漲」聲一片。進入四季度以來,有機矽價格上漲1.47萬元(噸價,下同),漲幅達82.58%;雙酚A價格上漲7860元,漲幅達66.27%……12月4日卓創資訊有機化工價格指數已攀升至1020.67,較年內低點上漲45.51%。
業內人士認為,終端需求的強勢支撐是此番上漲行情的主因,但需要注意的是各產業鏈漲勢不均。「距離終端較近的產品漲幅大於近原料端的產品漲幅。」卓創資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曹陽表示。
剛需託市終端瘋漲
「10月以來,公司的雙酚A價格多次調漲,從每噸1.18萬元漲至目前的1.9萬元左右,即便這樣也是一貨難求,庫房裡已經空空如也。目前許多同行已經停止報盤。」山東某雙酚A企業的銷售負責人介紹說,此次雙酚A大漲主要緣自下遊環氧樹脂行業的利好拉動。今年環氧樹脂新增產能9萬噸,價格已漲至近3年峰值,且仍有繼續上行的趨勢。
三季度以來,隨著國內復工復產加速推進,汽車、房地產、家電、風電等消費領域需求火暴,拉動消費近端的聚氨酯、工程塑料等有機化工產業鏈水漲船高。
據卓創資訊研究院化工行業研究員李訓軍介紹,8~10月我國電冰箱產量同比增長25%~30%;9月家用冷櫃產量同比增幅更是高達107.3%。另一主要消費領域汽車市場的表現也同樣亮眼,10月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11%、12.5%,增速已連續6個月保持在10%以上。
「房地產也是有機化工產品終端消耗的『大戶』,有機化工產品在塗料、外牆保溫材料、管材等方面都有廣泛應用,家具、房屋裝修等後周期產品也與其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李訓軍表示,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新房交付延期至下半年,支撐了消費近端有機化工產品鏈上漲。
今年以來,聚氨酯產業鏈整體漲幅已達43.2%,高居有機化工板塊漲幅榜首;工程塑料、通用塑料緊隨其後,漲幅亦分別達到36.2%、22.7%。
油市不振上遊溫吞
相對於終端庫存頻頻告急的火熱,產業鏈上遊原料端的表現卻不溫不火。
雙酚A四季度漲幅達到66.27%,而其上遊丙烯市場卻漲勢平平。近原油端的丙烯價格與油價有較強的正相關性,兩者走勢相關係數達到80%以上。10月初,丙烯市場均價為7502.73元,目前漲至7843.73元,漲幅僅為4.55%;另一上遊純苯市場走勢稍好,10月以來漲幅達到29.46%,但還不及雙酚A漲幅的一半。
「不僅產業鏈內部冷熱兩極分化,產業鏈之間也是相差巨大。」撫順石化芳烴分析師高強介紹,「就拿靠近原油端的芳烴產業鏈來說,年內整體跌幅達到20.2%,在有機化工各產業鏈中漲幅墊底,與漲幅第一的聚氨酯產業鏈相差63.4%。芳烴產業鏈上遊與原油市場走勢高度相關的甲苯、二甲苯價格跌幅分別達到33.8%、33.03%,跌至2004年以來最低水平。」
為何有機化工市場上下遊兩端漲勢如此懸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主要是年內原油價格大跌所致。截至目前,年內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38.19%,WTI原油價格下跌34.79%。受其拖累,近原油端的化工產品市場低迷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雖然臨近年末終端消費市場啟動迅速,但鑑於有機化工產品的產業鏈較長,終端的需求向好逐級向上傳導後,有效性逐漸降低,不足以抵消原油低位的影響。
供需博弈持續分化
後期來看,終端需求拉動作用或將持續。考慮到明年煉化新增產能集中釋放,原料端將面臨產能過剩的考驗。
宏觀環境向好會拉動近終端產品消費。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11月30日發布的先行指標數據顯示,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三大指數均創年內新高,經濟復甦穩中有進。
「由於新冠疫苗研發進展順利,全球疫情有望進入可控階段,海外消費需求復甦的確定性進一步增強。」李訓軍認為,對於出口依賴度比較高的產品預計需求將有所修復。
然而,原料端的有機化工產品則會迎來產能過剩的大考。今年受疫情影響,計劃上馬的部分煉化產能推遲投產,少部分已經投產的產能也未能達產。這部分產能和計劃明年上馬的新增產能將於2021年集中入市,芳烴、烯烴以及下遊衍生品的市場格局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多數上遊化工產品來說,必然面臨供給相對過剩的危機。
除了供需雙方博弈,有機化工產品市場的後期走勢還取決於原油市場,上冷下熱兩極分化的走勢或將延續。
(文章來源:中國化工報)
(責任編輯:DF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