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了一輩子語文老師,改了無數份試卷,沒想到今天這份卷子『改砸』嘍,好幾個錯誤沒看出來。不過通過這份試卷我學到了不少繼承方面的法律知識,值!」9月10日一大早,位於北京站東街8號信通大廈A座4層的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二登記中心的大廳裡不少人都圍著展板討論不停,格外熱鬧。
昨天上午,中華遺囑庫舉辦了一場「別樣閱卷會」。這場閱卷會的評卷人是前來登記中心辦理遺囑預約和登記的市民。正值教師節,中華遺囑庫也邀請了部分教師前來體驗「判卷」。而這份「試卷」也頗為特殊,是在梳理了15萬立遺囑人常見「錯題集」的基礎上整理而來。比如:
錯題1:「我的以下財產由A繼承50%,B繼承25%,C繼承35%。」但全部份額相加是110%,分配方案有問題。
錯題2:「我的全部遺產,均由兒子A全權處理。」錯誤在於首先立遺囑人不能處理配偶的財產。第二,「全權處理」也不是繼承,有委託其依法處理的問題,結果仍然是人人有份。
「閱卷會「現場,一位老人在仔細看過題板上的「試卷」後,從自己的包裡拿出一本房產證,指著房產證上的名字有些不確定地問工作人員:「這個房本上寫的是我的名字,那這套房子應該屬於我一個人的吧?」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二登記中心主管崔文姬笑著問老人:「您二老的房子是婚後買的還是婚前買的?」老人突然好想明白了什麼:「對哦,這房子不都是我的,還有我老伴兒的。我不能處理不屬於我的那部分。」
經過各位閱卷人的仔細「閱卷」後,」閱卷組組長「崔文姬最終評卷,一位今天前來辦遺囑的阿姨第一個全部評出了」試卷「中的所有錯誤,獲得了第一名。
崔文姬介紹,每天來登記中心諮詢和辦理遺囑的人越來越多。在實際辦理中,需要老人按照要求親手抄寫遺囑內容,但她發現很少有人抄寫能一次通過。「錯別字、任意簡寫這是老年人抄寫最大的問題,除了這個問題還有就是邏輯錯誤,比如就好像今天展板上的這個,身份證顯示生日是1938年,但她母親去世在1935年。」
崔文姬指著展板介紹,對法律知識和法律術語的不了解也是造成遺囑內容存在瑕疵的大問題。「很多人口語中的『天通苑那套是你的』,寫到遺囑裡就是錯的,因為沒有具體地址。遺囑中的不動產一定要細化到門牌號。」
截至8月底,中華遺囑庫已登記保管近15萬份遺囑。據統計,錯別字、邏輯錯誤、財產指向不明、處理財產份額不全、處理配偶的財產是立遺囑人書寫遺囑中最容易犯的錯誤。
「作為專業遺囑登記機構,我們通過三級審核會最大限度保障遺囑的正確性。但同時,我們也想提醒市民,一份有效的遺囑不僅內容要合格、時間地點、精神狀態以及保管都很重要,缺少任何一環都可能造成遺囑的瑕疵。」崔文姬說。
為慶祝第35個教師節來臨,在此次「閱卷會」上中華遺囑庫還正式對外發放優待券,55周歲及以上老師憑教師證和優待券可享受一次遺囑全體系服務。據統計,立遺囑人群中教師比例相比其他職業來說會高出很多,達到8%。同時,更多的退休教師會選擇寫一份「幸福留言卡」,高達40%。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金可
流程編輯:王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