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華遺囑庫」公益項目啟動

2021-01-10 中國網

 北京:「中華遺囑庫」公益項目啟動 攝影/胡永平 

新華網北京3月22日電 3月21日,我國首個關注遺囑的公益項目「幸福留言——中華遺囑庫」在京啟動,該項目由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聯合發起,其位於北京西交民巷73號的第一個登記中心當天正式掛牌運行。

中華遺囑庫將為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辦理遺囑的登記、保管和傳遞服務,以協助老年人處理好家庭問題,建設和諧家庭。本市老年人只需攜帶身份證件和遺囑原件前往中華遺囑庫登記中心,即可免費辦理遺囑登記。如果老人尚未訂立遺囑或對訂立遺囑過程不了解,中華遺囑庫將安排專業律師提供免費諮詢,指導老人訂立遺囑。

據悉,中華遺囑庫採用專業的登記流程軟體,藉助指紋掃描、現場影像、電子掃描、文件存檔和密封保管等方式對遺囑進行嚴格保管,必要時還可以附加律師見證,以確保遺囑的真實性。遺囑登記保管後,遺囑訂立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修改和更新。

在啟動儀式上,中華遺囑庫工作人員現場演示了登記流程。記者看到,工作人員對登記人填寫的遺囑登記申請表、遺囑原件進行了電子掃描,並對登記人的指紋進行了電子採集,然後進行了自動對時、全程影像錄製和現場拍照,加上見證人的見證,整套流程只用了不到十分鐘就圓滿結束。長期關注《繼承法》的北京嶽成律師事務所律師楊曉林律師看完演示後向記者表示,這樣形成的證據在法庭上幾乎可以做到無懈可擊。

保護遺囑隱私 只有授權人才能查詢

為保護遺囑訂立者的隱私,中華遺囑庫採取了極其嚴格的保密措施。遺囑訂立者可以將查詢遺囑或提取遺囑的權利授權給自己指定的人;也可以設置查詢遺囑或提取遺囑的時間節點和條件要求,只有滿足其所設置的全部條件的人方可查詢或提取遺囑。

此舉不但保護了遺囑訂立者的隱私權,還解決了遺囑的安全保管和順利傳遞的問題,避免了因未立遺囑或遺囑遺失所可能產生的糾紛隱患。

14個範本免費下載 自助式立遺囑

為提高百姓訂立遺囑的專業知識並方便百姓訂立遺囑,中華遺囑庫還組織多名法律專家起草了14個免費遺囑範本,涵蓋了遺產安排中的絕大部分內容,可以基本滿足訂立遺囑的需要。

記者登陸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網站發現,中華遺囑庫已經將遺囑範本上傳,市民可以很方便地下載本。這些範本包括「自書遺囑」、「代書遺囑」、「分給多人」、「分給一人」、「籠統分配」、「部分分配」等十多種類別,許多範本還可以自由組合,形成一份比較完善的遺囑。

中華遺囑庫社會監督員、全國政協委員尚紹華表示,中華遺囑庫用「遺囑範本」和「網絡傳播」兩個工具,無償地幫助了老百姓,值得讚賞。

長期保存 首次使用國外遺囑專用紙

據悉,當前人們訂立遺囑所用的紙張一般都是普通列印紙或便箋紙,有些人甚至隨便找到一張紙就寫遺囑,這樣用紙難以符合遺囑需要長期保存的要求,為此,中華遺囑庫專門從國外進口了特種用紙,免費提供給登記人使用。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紙學名叫「潑酸防腐紙」,在國外專門用來書寫重要文件或遺囑。國內首次引入,用在訂立遺囑方面,其不但保存時間長,而且還可以防止蟲蛀和避免人體汗液的侵蝕。

豪華志願團 免費提供遺囑諮詢服務

為保證中華遺囑庫的權威性和法律嚴謹性,並更好地為百姓提供遺囑方面的服務,中華遺囑庫成立了由原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於寧擔任團長,囊括了陳旭、餘婧、陳凱等多位知名律師在內的律師志願服務團;以及由方圓公證處和國泰公證處數十位公證員組成的公證志願服務團,他們將為市民免費提供遺囑諮詢服務。

中華遺囑庫指導顧問、全國老齡辦副主任閻青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華遺囑庫的出現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拓展了新的社會公共服務項目。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民政部原副部長李寶庫認為,中華遺囑庫的成立有利於促使全社會尊重老年人權益、關心老年人感受,形成敦睦敬老、厚德傳家的良好社會氛圍。

家庭糾紛四成都因爭遺產

中華遺囑庫發起單位之一、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理事長陳凱介紹,近年來財產繼承糾紛呈直線上升趨勢,已成為影響家庭關係的主要矛盾,中華遺囑庫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避免這類糾紛的產生,讓家庭和睦。

據北京市西城區人民調解員協會2007年至2011年五年來所接訪的民間糾紛工作情況統計,在財產繼承糾紛、房屋糾紛、婚姻糾紛、勞務糾紛、債務糾紛、財產糾紛、合同糾紛等16類民間糾紛共10680件案件中,唯有財產繼承糾紛持續走高,從2007年的99件逐年攀升,2011年達到401件,而同期其他類型的案件數量均有所漲落。

另據西城區人民法院立案庭的統計資料顯示,從2007年起,該院受理的財產繼承糾紛案件以每年100多件的數量逐年遞增,2011年已經達到596例,佔家庭糾紛的39%,成為最多發的家庭糾紛案件(其他家庭糾紛案件依次為離婚糾紛、房屋使用糾紛、房屋拆遷糾紛、房屋權屬糾紛、撫養糾紛、贍養糾紛、家務糾紛)。

陳凱告訴記者,我國《繼承法》規定,遺囑繼承的效力優先於法定繼承,在有遺囑的情況下,必須按遺囑處理遺產,這體現法律對遺囑的重視,「但很多老人生前未立遺囑,而繼承人又不滿於遺產的法定繼承分配。再有就是老人雖然立了遺囑但由於對法律不了解而導致遺囑無效,或是繼承人對老人所立遺囑的真實性有爭議,這都導致了繼承糾紛的產生。因此老人最好在生前訂立一份有效的遺囑,由第三方進行保管,這樣可以使老人安度晚年,繼承人應得的權益也不受到損傷。」

事實上,財產繼承糾紛已經成為影響一個家庭幾代人親情關係的「頭號殺手」,陳凱舉例說,「一對年輕夫妻共同出資購買了一套房產,雙方生有一子,

丈夫逝世而未立遺囑,如果丈夫的父母健在,那麼按照法定繼承分配結果是,妻子擁有這套房子八分之五的份額,兒子僅能分得八分之一的份額,因為還要分給丈夫的父母四分之一的份額。這顯然不能讓妻子滿意,因為在她看來房子是我們夫妻共同購買的,為何還要分給公公婆婆?而公公婆婆也會擔心兒媳婦再婚而把房子給了外人;作為獨生子女的兒子僅能分得八分之一的份額,也一定因此而鬱悶。」

此外,許多老人有藏存摺的習慣,一旦老人未來得及將財產告知子女便逝世,如何去了解老人的存款,對繼承人來說也是一道費解的難題。

未立遺囑繼承人之間容易產生糾紛,那麼立了遺囑就能完全避免這種糾紛嗎?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我國《繼承法》對遺囑的形式有很多細緻的規定,如果未按照規定所立的遺囑很可能被認定無效,重新回到法定繼承的程序。

「再有是老人立了遺囑,遺囑在形式上也合法,但繼承人對遺囑的真實性有爭議,也會因此產生糾紛。如老人子女很多,不可能都在父母身邊,而老人生前又沒有把自己的財產情況告訴其他子女,這就很容易導致其他子女與在老人身邊的子女發生糾紛。再如國畫大師許麟廬一家素以和睦著稱,老人生前寫有遺囑將財產留給老伴兒,並把遺囑貼在牆上與老伴兒坐在遺囑前面拍了照片。但在老人逝世後,遺囑的真實性仍遭到子女質疑而引起訴訟。」陳凱說,如果說上述糾紛尚屬自家人內部矛盾的話,還有一種情況則讓自家人根本喪失了繼承權。「現在有不少 空巢老人 靠保姆照顧,我們去年代理了一起子女與保姆的財產爭議案件,保姆手持遺囑聲稱老人把數百萬遺產和一套房子遺贈給了自己,而未留給其子女。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暴露出保姆的許多問題和手段,簡直是防不勝防。」

遺囑管理機構缺失亟待填補

中華遺囑庫指導顧問、著名法學家姚輝認為,財產繼承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這與人們諱談遺囑的傳統觀念有關。他認為應當轉變觀念,每個人都需要採取負責任的態度,提前安排家庭事務,防止糾紛隱患。

在陳凱看來,缺乏遺囑專業知識是導致財產繼承糾紛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老百姓在立遺囑的時候,隨便一寫就完了,缺少必要的法律要件,很容易造成遺囑無效或繼承人對遺囑真實性質疑。人們應該認識到訂立遺囑是一個專業非常強的事情,必須由專業人員辦理。」陳凱說,「另一個原因是遺囑管理機構的缺失。在財產繼承糾紛中,許多案件的爭議焦點是遺囑人是否身體和精神狀況正常,遺囑人是否受到脅迫,遺囑上的籤字是否本人籤署,遺囑是否被隱匿或篡改,以及是否為最後的遺囑等問題。如果出現一個第三方專業機構見證遺囑的訂立過程並對遺囑加以嚴格保管,將會減少大量財產繼承糾紛的出現。」

陳凱表示,將遺囑存放在第三方機構還可避免老人因訂立遺囑而可能產生的家庭矛盾,「尤其對於有多個子女的老人來說,過早地透露遺囑內容容易讓自己與子女產生矛盾,以及讓子女之間產生矛盾,影響了家庭和睦與安度晚年。」

事實上,遺囑登記已在多個國家存在。如新加坡律政部於2003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遺囑註冊處,負責登記訂立遺囑者的個人身份資料、訂立遺囑與修改遺囑的時間、協助擬訂遺囑的律師資料、遺囑保管人的身份資料以及存檔者的身份資料等。當訂立遺囑者逝世後,其親屬或律師方可向註冊處了解其是否立有遺囑以及遺囑的下落,從而順利進行遺產繼承。

中華遺囑庫社會監督員趙翔表示,中華遺囑庫填補了我國遺囑管理機構的缺失,促進了家庭和睦,保護了被繼承人與繼承人的合法權益,未來應該向全國推廣。

相關焦點

  • 最高法院大法官視察中華遺囑庫
    中華遺囑庫。期間由北京第二登記中心主任馬曉萍為翟院長和胡法官等人做了詳細介紹,在講到「幸福留言」時,胡法官現場給出了很高的評價。截止至2020年8月18日,中華遺囑庫公益項目(以下簡稱中華遺囑庫)已成功服務22萬3千多個家庭, 保管遺囑17萬1千餘份,本公益項目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獲得了市民極高的美譽度。
  • 中華遺囑庫啟用第二登記中心 推出22種遺囑範本
    中華遺囑庫啟用第二登記中心 推出22種遺囑範本 2014-09-23 15:20:39來源:北京晚報作者:責任編輯:王碩 記者今天獲悉,中華遺囑庫已啟用新登記中心,並將推出上門集中登記遺囑、推出22種遺囑範本、社區服務中心預約、寄排隊卡提醒老人、建繼承糾紛調解中心5大便民措施。  中華遺囑庫是在2013年3月發起的公益項目,為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提供遺囑諮詢、遺囑登記和遺囑保管的服務,因受到老人歡迎,但接待能力有限,預約老人排到了2016年。
  • 廣東遺囑庫成立時間、地址及圖片一覽
    ▲廣東遺囑庫現場廣東遺囑庫的成立時間、地址及圖片一覽  中華遺囑庫廣東分庫18日在廣州啟動。據了解,這是廣東的第一個掛牌運行的遺囑庫登記中心,填補了廣東60周歲以上專業化遺囑服務的「空白」。    廣東遺囑庫是由中華遺囑庫管理委員會和廣東和諧繼承服務中心共同主辦的公益項目,是中華遺囑庫繼天津遺囑庫之後設立的第二個分庫。
  • 中華遺囑庫「幸福留言」讓人淚目:99%老人留下的都是祝福叮嚀
    中華遺囑庫通過對老人填寫的3916張「幸福留言卡」進行數據分析發現,將近99%的留言都是老人對後人的祝福與囑託,而涉及對自己身後事安排的僅佔1.04%。這是記者今天從《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發布儀式上了解到的。
  • 中華遺囑庫舉辦「別樣閱卷會」 整理15萬份遺囑樣本出「錯題集」
    9月10日一大早,位於北京站東街8號信通大廈A座4層的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二登記中心的大廳裡不少人都圍著展板討論不停,格外熱鬧。昨天上午,中華遺囑庫舉辦了一場「別樣閱卷會」。這場閱卷會的評卷人是前來登記中心辦理遺囑預約和登記的市民。正值教師節,中華遺囑庫也邀請了部分教師前來體驗「判卷」。
  • 民正遺囑庫運營機構通過國家商務部跨省特許經營備案
    民正遺囑庫作為專門從事為老繼承服務的特殊服務項目,更是緊跟國家政策,與多家公證處和知名家事律所達成長期戰略合作,紮實開展各項為老工作,積極爭取,青島民正為老老年服務有限公司也成為了全國第一家獲批商務部商業特許經營備案的遺囑庫運營機構,這對於全國遺囑庫行業的規範發展和民正遺囑庫的各地加盟合作奠定了堅實的資質基礎,保障每一位客戶和老年人都能夠通過民正遺囑庫按照自己的意願傳承財產。
  • 90後都開始立遺囑了?!
    老人們筆下的內容,對他們整個人生來說也是一場考試,這份考卷的名稱叫遺囑。這裡是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二登記中心,諮詢電話不斷響起。近日,「90後」電競選手若風為自己立下遺囑的事情上了熱搜,這讓輿論將目光投向遺囑。9月中旬,中華遺囑庫舉辦了一場「別樣閱卷會」整理出了寫遺囑時常見的錯誤。會上,工作人員介紹,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了近15萬份遺囑,其中「90後」所立遺囑已有178份。
  • 曹麗主任參加中華遺囑庫第124期財富傳承管理師會員培訓
    為帶領海天慶城律師事務所進軍財富傳承領域,以忠誠之志、敬畏之心、專業之技能,維護公平正義,不負所托,履行服務家庭及企業財富傳承之社會責任,黑龍江海天慶城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任曹麗與許宏佳律師來到有魔都之稱的東方巴黎——上海參加中華遺囑庫
  • 中華兒童少年慈善救助基金會公益項目啟動
    中華兒童少年慈善救助基金會開展的公益活動項目——「看見2021」12日在廈門啟動,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捐贈1200萬元善款。 楊伏山 攝中新網廈門12月12日電 (楊伏山陳芳)中華兒童少年慈善救助基金會開展的公益活動項目——「看見2021」12日在廈門啟動,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捐贈1200萬元善款,助力推進青少年兒童近視防控及各類常見眼病救助,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 「中國好家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入校園公益項目江西分區正式啟動
    2020年9月14日上午9點30分,井岡山實驗學校(中國工農紅軍井岡山學校),「中國好家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入校全國公益項目江西分區啟動儀式正式開展。啟動儀式上,江西本土多所學校校長和師生代表齊聚活動現場,共同見證了該項公益活動的順利啟動並交流了後期入校的執行細節。
  • 「中國好家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公益入校項目啟動
    「中國好家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公益入校項目啟動 2020-05-25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皮磊 5月24日,「中國好家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公益入校項目以直播的方式舉行了啟動儀式,此舉也標誌著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和北京華彬文化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以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精神內核的大型公益項目正式啟動。
  • 「字美中華——中華精品字庫工程公益應用計劃」在京啟動
    為了讓書法經典「用起來」,讓精品字庫融入大眾生活,同時賦能社會公益,提升公益宣傳的視覺審美,9月22日,由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中國書法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共同主辦的「字美中華——中華精品字庫工程公益應用計劃」啟動儀式在京召開。從即日起免費向公益組織、新聞出版單位、政府機構、學校、個人等提供「中華精品字庫工程」首批15款字體的5年使用授權。
  • 北京立遺囑已排隊至明年12月 老人可採用手寫+列印提速
    來源:北京青年報老人立遺囑採用手寫+列印提速未來有望全部列印 目前本市立遺囑已排隊至明年12月昨天上午,中華遺囑庫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立遺囑已排隊至明年12月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一登記中心了解到,目前本市已經有約7500位老人在中華遺囑庫排隊等待立遺囑。因排隊辦理遺囑的人數較多,若老人當下在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一登記中心預約登記,需要等到明年12月份才能約上,光等待就需要一年多的時間。等待時間為何需要這麼久?
  • 六旬夫妻結婚紀念日走進「遺囑庫」,把遺囑當禮物送兒子
    揚子晚報網8月12日訊(記者 徐媛園)8月11日,中華遺囑庫江蘇登記中心遷址。一些市民陸續來到中華遺囑庫在青雲巷的舊址重溫當年為家人留下留言的瞬間。《民法典》在遺囑方面最大變化是增加了列印遺囑,同時刪除了《繼承法》關於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
  • 民正遺囑庫終於落戶濟南,服務泉城人民
    民正遺囑庫先後在北京、山東青島、淄博、泰安、臨沂、河南安陽、內蒙古鄂爾多斯、天津、上海、杭州等地設立了登記中心和預約服務點兒,2019年9月初,民正遺囑庫又迎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來自山東斌智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律師慕名前來,通過與法務部主任陳曉亮經深入溝通交流,成功獲得民正遺囑庫的授權,在濟南地區為客戶提供遺囑登記保管服務和繼承過戶服務工作。
  • 中華遺囑庫發布白皮書:99.93%老人選擇防兒媳女婿條款
    71.17%的老年人在訂立遺囑前會與子女協商,28.83%老年人選擇向子女隱瞞立遺囑的事情。在未隱瞞立遺囑的老年人中,有33.4%選擇隱瞞分配方案。中華遺囑庫上海分庫主任黃海波表示,在3月17日正式落成並運營的「福壽之家」一站式長者關愛服務中心,設置了中華遺囑庫公益預約服務中心,主要由專職團隊為60歲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遺囑諮詢服務,並開展遺囑普法進社區活動。
  • 仁孝天下公益之城啟動 多個公益項目將落地涿鹿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陳巖鵬 北京報導2019年12月26日,由炎黃儒商和炎黃雙創聯合多家愛心機構及社會各界精英人士共同發起的「仁孝天下公益之城」啟動儀式,在三祖聖地涿鹿達華建國酒店隆重舉行。
  • 深圳遺囑庫「幸福法寶」上線,市民通過「指尖」即可快速完成遺囑預約和相關法律諮詢
    來源:讀特隨著時代發展,觀念進步,遺囑訂立愈發受人們重視,而現在「網際網路+」催生了遺囑服務創新探索,帶來更多便利。9月8日,深圳遺囑庫發布線上平臺「幸福法寶」,連通完善「線上+線下」遺囑服務。市民通過「指尖」即可快速完成遺囑預約和相關法律諮詢。
  • 獨生子女家庭也要立遺囑?超過99%的老人立遺囑選了這條!
    近日,中華遺囑庫發布《中華遺囑庫白皮書(2013-2017)》,對所保管的8萬餘份遺囑進行數據分析。82177份遺囑中,有39234份遺囑是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立下的,佔總遺囑數量47.74%。白皮書顯示,有99.93%的老年人選擇中華遺囑庫範本中的「防兒媳女婿」條款。在遺囑中規定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其夫妻共同財產。
  • 遺囑庫白皮書:超99%老人選這個條款,房子成焦點
    剛剛,中華遺囑庫召開六周年新聞發布會,向社會發布《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對所保管的12萬餘份遺囑進行數據分析。同時,位於北京站東街信通大廈的北京第二登記中心正式宣告投入運營。立遺囑人年齡趨向年輕化中華遺囑庫啟動六年來,已在北京、天津、廣東、江蘇、廣西、上海、重慶7個地區建立了公益遺囑登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