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萌寶暢談(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寶媽們轉發分享)
導語:相信有很多家長都認為女孩要富養,男孩要窮養。那麼這種觀點到底對不對呢?我身邊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大家給分析分析。
表姐有一個閨蜜團,幾個人的孩子相差也不大,小的兩三歲,大的小學一年級。幾個朋友曾經是大學一個寢室的,關係一直很要好,後來大家畢業各自成家,但還是經常出來聚會。
這一天,幾個閨蜜又坐在一起聊家常,聊得最多的當然就是自家的「小魔頭」。小美說:「我兒子一天到晚皮得很,真是受不了!本來孩子快上小學了,放假帶他去北京旅遊,想讓他增長一下見識,結果出個門調皮得不行,錢花了不少,我看那小子啥都沒學到。」
麗麗接話了:「是呀,有了孩子可不就成天不省心嗎!我們家妞妞才四歲,去上個早教班一個月就要2500,現在的孩子就是燒錢。我們小時候哪有什麼早教,不照樣考上大學了嗎?不過現在大家都在上早教課,自己的孩子不上又怕將來上學跟不上節奏,沒辦法啊!」
這時候,阿梅突然默默地說道:「我就不贊成你們的做法,就應該窮養孩子,從小就讓他養成節約的習慣,別讓他以為家裡有多少錢讓他造!」
大家紛紛轉頭詫異地看著阿梅,接著她又說道:「我們家樂樂就是窮養的,他想買什麼必須經過我的同意才行。我一般不會讓他亂花錢,如果在幼兒園得了小紅花,累積3可朵以滿足他一個小願望。」表姐忍不住插話了:「難怪你們家樂樂平時看著這麼乖呢,結果是受你的「鎮壓」啊!我們家那個像你這麼管肯定不行。」
回家後,表姐忍不住回想起阿梅的話,不由得聯想起了她5歲的兒子樂樂。幾個閨蜜的孩子平時也經常在一起玩,記得有一次帶幾個孩子去遊樂場。路過一個賣棉花糖的鋪子,看著五顏六色的棉花糖孩子們紛紛纏著自己的媽媽讓買。
可只有阿梅的兒子樂樂默默站在一邊,拉了拉媽媽的衣角小聲說:「媽媽,我不吃」。當時幾個閨蜜還誇樂樂最懂事,不像其他幾個孩子,可現在回想起當時樂樂的眼神,難免還有一些心疼,哪裡是不想吃,也許只是怕媽媽不答應才這麼說的。
分析:也許小梅的媽媽認為自己教育有方,兒子比其他孩子都聽話,但是這種管教方法如果掌握不好分寸,也很容易造成孩子自我封閉,不敢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變得唯唯諾諾。
當然這也不是說讓大家對孩子百依百順,而是應該在能力範圍以內給孩子有限度的滿足,精神上的教育比物質上的更重要!有的家長給孩子買很貴的衣服,零食,卻很少帶孩子去動物園,博物館,旅遊,殊不知用知識富養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其實所謂的「富養」,並不是讓孩子享受奢侈的生活,而是在吃上面營養搭配均衡,讓他們不輸在起跑線上。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精神上的「富養」才是對他們最正確的教育方式!
「窮養」並不是讓孩子節衣縮食,而是指一種教育理念,如果家庭非常富裕,也不能在孩子面前「炫富」,生活上不能鋪張浪費,切忌讓孩子養成驕傲物質的性格,必須讓孩子明白賺錢的不易。
結語:富養有哪些好處呢?
「富養」下的孩子很聰明很有愛,對外界充滿善意和自信,開朗熱情,他們會很有滿足感和安全感。
窮養有哪些好處呢?「窮養」的孩子很獨立堅強,不像溫室的花朵一吹就倒,他們有韌性,也有一定得承受能力!相信大家對窮養和富養已經有了正確的認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關注及轉發評論!
育兒問題寶媽教,家庭教育要了解,孩子身體棒棒的,我是@萌寶暢談,幫你解決育兒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