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午後,我陪大兒子去參加一個輔導班課程的試課,他上課,我想盡辦法找地方快速工作,自從大兒子上初中後,我能夠感覺到自己有些壓力,這份壓力我不知道來自何處,可能來自於升入初中後,在大量的課業學習中大兒子還沒有完全適應,也可能來自於兩個孩子對於我的需要,或者可能來自於工作的壓力,想要做的事情太多,有時也想要走得再快一點,總想著,走得快一點,就可以留出一些時間陪伴家人,偶爾也會有焦慮.
下課後,兒子說想吃麻辣燙,我不太餓,就想著和兒子一起煮一份就好。現在和大兒子出門,我一般事情都是讓他來做,在生活中鍛鍊他的獨立性,兒子選食材,我繼續工作,兒子選好後,問我,是否還需要再添加一些,我說不用了。
兒子結帳後,我們開始等餐,一邊等餐一邊聊這節課孩子的整體感受,不一會兒餐就來了。兒子取餐具後,我們開始吃,不一會,他又要調麻醬,加各種調味的菜,我有時為了快,好多步驟是可以省掉的,但是兒子是不會的,調好後,過了一會兒,他又去選了一點醬油,一點糖,那會兒我心裡還想笑他呢,這孩子,果真講究,又挑剔,這點其實我挺喜歡的,因為我給了孩子學會愛自己的能力,這一點,曾經的我是非常欠缺的,我用了很多年才慢慢明白,只有真正的愛自己,才有可能愛他人的,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其實對於他人也很難一直堅持無條件的愛。
以前的我就是愛父母,愛先生,愛孩子,唯獨不愛自己,不捨得給自己花錢,要是給自己買件衣服,那一定要省來省去的,可是給先生開爸買衣服,睛睛眨都不眨一眼,雖然心裡也心疼,但是一想到開爸對自己的省,就馬上毫不猶豫的為他買買買,當然,對待兩個兒子也是儘可能的對他們好,但是到了自己這裡呢,全然是能省則省,很多了解我的朋友,會發現,我的衣服一穿就是好多年,忘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了,我學著愛自己,滿足自己的需求,給自己買自己喜歡的衣服,不用過分的注重價格,定期去鍛鍊,去做護膚,去自己喜歡的地方,讓自己從內到外精緻,優雅,當我這樣做時,我發現,我好喜悅,這樣的自己,對家人間多了更多無條件的愛,不要求對方一定要對我怎麼樣,因為我自己已經對自己很好了啊,我自己無論是外在還是內在都非常的豐盈,我對他們好,就是開心,幸福,最大的改變,自然是和先生間的爭吵少了太多太多。
所以,我希望我的兒子是一個愛自己的人。
思緒慢慢回到吃飯上,當我在吃麵時,兒子對我說我:「媽媽,你給我留一點。」
猜猜我說的什麼?
我說:「你看,你讓媽媽給你留一些時,你怎麼沒有想到人我自己要吃的快一點呢!」
說這話時,語氣雖然是平和的,但是我知道不應該這樣說,有時很奇怪,明明知道如何說更好,偏偏做不好。
是的,兒子吃飯慢這個事情,現在都快成為了我們家的老大難問題,先生說他慢,就連剛剛來家裡不久的婆婆也說他慢,總之,吃飯慢這個標籤,不由自主的就給孩子貼上了。而且我看似是在用這樣的方法鼓勵他吃的快一點但事實我在嫌他吃的慢,而且我的言外之意想表達的是,如果你不快點吃,你想吃的東西就沒有了。是的,我就是這樣想的。
我當時也沒有覺察出什麼,我就是想讓孩子吃飯這事兒快一點,但是我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就像下午我在看《斯賓奇發脾氣》這本繪本時,我感觸頗深。
你看斯賓奇因為父母沒有關注他的感受,而生氣,而且一生氣就是幾天幾晚,到最後,哪怕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也要與全世界對抗:你們讓我不好了,我就讓你們都不好,所以,無論爸爸媽媽還有其他家人,怎麼哄他,他就是不聽,就是要用這樣的方式折磨自己還有愛他的人。想到這裡時,我真心是捏了一把汗,為了愛,要好好說每一句話,要讓孩子感受到愛。
不過,兒子聽我說完,沒有辯解,繼續低頭吃,過了一會,他慢慢的說了一句:「媽媽,你發現你讓我選煮的食物時,我每一種都選了兩個嗎?」
當兒子這樣說時,我再一看碗裡,是的啊,都是兩樣,魚豆腐,香腸,魷魚圈……兒子不說,我根本沒有發現,我沒有回答兒子問我的問題,我只說了一句說:兒子,你的話,讓媽媽溫暖。其實我心裡還想說的是,當我想著假如沒有快一點的話,有些食物就沒有了,兒子卻用他的行動告訴我,他時刻在想著我,哪怕是我因為工作再忙,他應該也會把要給我的那一份留下來給我。
想到這裡時,我覺得自己好討厭…..
但是你們知道我兒子聽了我說他溫暖,他說了一句什麼說話嗎?兒子說:媽媽,我可不是火爐啊。
兒子說完,我笑了,兒子用他的溫暖,再一次讓我從內疚中走了出來。
謝謝你,我的兒子,擁有你,是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