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臨海,一座千年古城的深厚文化底蘊,東靠東海,西靠仙居,南靠黃巖,北靠天台,地理位置優越,有江南古長城和千年府的悠久歷史,還有山水城的美麗景色,台州府城牆,又稱江南長城,始建於東晉,江南古長城入口處有牌坊式的門庭,上面寫著「雄鎮東南」四個大字,爬上198個臺階才能贏門。
台州府城牆有「江南八達嶺」的美稱,在中國城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明朝時,戚繼光在臨海八年與台州知府譚綸改造了臨海古城牆,戚繼光和譚綸後來調到北京,把在臨海築城防的經驗運用在加強北方長城的擴張上。
在戚譚合作改造古城牆結構的八年裡,古城牆厚,創造性的建築「2樓的空心敵臺」三座,左的入口的天空的社團,稱為「甕城」在山脊上的意義上,敵人進來以後,看到個路在這裡,敵人就容易了,台州府城牆具有軍事防禦和城市洪水的雙重功能,台州府城的地理環境十分特殊,每逢暴雨季節就會發生水災,為了抗洪,這座古城牆得以保存。
一座座高樓為臨海注入了新時代的氣息,但原來保留著古城牆的江南古長城古韻依然濃鬱,府城牆依然如故,目前,台州府城牆是國家4a和旅遊勝地,雖然不用於軍事,但仍保留著探索的神秘,城牆圍牆、城門、城樓、甕城、濠城橋、敵臺等作為文物遺存,具有研究價值和文化價值。
旁邊的紫陽古街是臨海市第一古街,是千年古城的縮影,歷史文化名城的象徵,紫陽街曾被稱為中正街,解放後為了記住林海平,將中正街改名為解放街,1998年,為紀念道教南宗始祖張伯端,建立了現在的紫陽街,踏著富有歷史的青石板,一眼就能看到,早年的商店,拔尖往來,一磚一瓦訴說著古老的故事,無論是歲月的老婦,還是小味都在這裡弘久。
與其他古街不同,這裡住的幾乎都是當地人,完全沒有商業化,百年老店,純手工食品店隨處可見,灰牆黑瓦青石板,給人以厚重的年代感,街道兩旁都是當地百姓的房屋,仿照那些古鎮,修葺,只有它的樣子,沒有原汁原味,古街的老人們坐在椅子上,曬著太陽互相騷擾,下著象棋,孩子們在街上追逐玩耍,在這裡,人們的生活和習慣不會因為旅遊的發展和遊客的增加而改變,這煙火的氣息,正是別的古街所沒有的。
年輕的時候,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年老的時候,旅行是閱歷的一部分。看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呢?是不是想要去這個美麗的地方去旅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