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張心怡
定稿|菁媽
現在不少的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能夠學習到更多的新技能可是操碎了心。
這不,網絡上的一位奶爸更是為了女兒學走路使勁渾身解數研究了一套「富養學步車」給女兒使用。
當發現自家的女兒開始想要學走路的時候,理科男爸爸憑著自己對市場學步車的判斷和解析,總覺得去買那些學步車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漏洞」,要不是安全力度不夠,不然就是一不小心使用不當學步車可能會變成礙步車。
秉著對專家學步車表示雞肋的意見,這位硬核奶爸決定自己給女兒做一架學步的推車,因為聽說孩子推著車學走路學得快。
雖說看似平平無奇的木板結合體,但是最讓人亮眼的卻是那幾個圓滾滾的輪子,沒錯,奶爸把女兒的奶粉罐給當做了女兒的車輪。
大家紛紛調侃道,一看輪子就知道這個女孩是富養長大的,因為單單這四個輪子加起來也就上千塊了呀。
現在家長們對於學步車的討論也是很熱烈的,在前幾年幾乎家家戶戶都能夠看到有孩子在使用學步車,但是今年來看的話似乎大家都對學步車的功效頗有些微詞。
相信很多家長購買學步車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快速的學習走路,不必要父母們花更多的時間去幫助孩子。而且有時候家長們忙不過來或者沒空的時候,就可以把孩子放在學步車上自行的玩耍,讓家長省下了不少事。
首先,學步車會讓孩子降低運動的興趣。
學步車可以讓孩子學習走路,但是同時學步車也限制了孩子其他的運動自由。在學走路的時候,孩子們會連滾帶爬的動作,但是有了學步車的「禁錮」,他們就很少能夠做其他的運動了,這就導致他們的運動能力下降。
而且學步車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很容易讓孩子依賴上這種感覺,等到真正放開學步車讓孩子學著自己走的話,可能他們反倒不會走也不願意走了。
其次,學步車的安全指數有待提高。
大家都知道,學步車是靠著四邊的輪子帶著孩子們走動的,這個時候如果孩子不控制得了速度,同時前方出現障礙或者是坑窪的地方,孩子很容易直接連人帶車翻倒。
這個時候可就是頭部的危險係數增加了,而且很多學步車因為在設計的時候沒有細心的實驗,會讓系帶和縫合處出現一些讓孩子夾上或者是勒住的風險。
再有,學步車會讓孩子的行走姿勢和腿型受到影響。
如果孩子使用學步車的時間很長,那麼依賴就產生了。孩子們的身體在這個時期還是處於發育的階段,骨骼是比較柔軟的,在跟著學步車滑動行走的前提下,孩子特別容易變成「羅圈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O」型腿。
有的時候如果孩子不夠高需要踮腳行走的話,還會形成不良的走路姿勢。
這個令我深有其感,表妹就是因為小的時候用學步車用多了,然後舅娘也沒有注意在之後培養她的走路姿勢,現在已經上小學了,走路特別奇怪,永遠都是踮腳走路整個上身往前傾,看著特別像一個鴨子走路,形態很難看。
幸好現在去相關的醫院矯正還來得及,她的走路姿勢正常多了。
但是很多家長可能都覺得幫助孩子學走路可太難了,如果有困擾的話家長們可以試試這些幫助寶寶學走路的小辦法:
1:先讓寶寶學會蹲下
為什麼要先學蹲呢?因為寶寶要學會走路,那必須得先讓腿部的肌肉有力氣才能夠讓寶寶走路更踏實。
蹲下的時候腿部的肌肉能夠得到張力的加強,所以家長發現孩子有想要走路的苗頭,可是試著用玩具的引誘讓孩子站起後又蹲下,反覆的訓練孩子的腿部力量。
2:克服寶寶的恐懼
很多孩子為啥不敢走路,還不是因為摔倒過一次之後就怕疼了。家長在訓練孩子學走路的時候要保證地板的柔軟和安全,不要讓寶寶受傷。
同時最好在剛開始的時候離寶寶最短的距離,能讓寶寶行走的時候夠得著,再慢慢的變遠。
3:讓孩子爬樓梯
爬樓梯的動作其實就很接近走路了,所以想讓寶寶能夠快速走路的話,爬樓梯也是一個不錯的鍛鍊。
4:讓孩子推著車子走
我們會發現孩子在學走路時,不扶東西保持不了平衡,如果扶著一個車子或者是椅子,孩子就敢大膽的向前走了。
家長們也不要急於求成哦,寶寶到適合的年齡總會學會自己走路的!